【英子评诗】第84辑:赏评滕伟明绝句两首
赏评滕伟明绝句二首
国庆假期,翻开《岷峨诗侣》之滕伟明诗卷读读,不禁感佩滕伟明先生的飞扬笔墨及作品的思想内涵。其作品歌行体居多,恣意纵横,挥洒才情,酣畅淋漓。点缀其间的绝句首首精彩,言浅意深,跳跃着思想的火花,耐人寻味。遂选取两首绝句进行赏评,以飨读者:
薛涛井(词韵)
滕伟明
枇杷旧巷杳如烟,照影空留石井栏。
薄幸元郎都不见,何人再买薛涛笺。
英子赏评
此绝采用词韵,由薛涛井生发开去,巧以典事议论,派生出含义隽永的主旨,令人感慨万分,思绪难止。
薛涛这位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其人生经历就极富传奇色彩。诗以“造境”式开头,前两句描写了今日薛涛井的景象,营造凄凉之境。20岁的薛涛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种满了枇杷花。而今,枇杷旧巷皆杳无痕迹,如烟散去,步入了历史的风尘,再也寻它不着。中年的薛涛曾与比她小11岁的大诗人元稹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度过了三个月的幸福时光之后,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两人分别后,薛涛很快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自薛涛井取水造笺,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诗,人称“薛涛笺”。“薛涛笺”已然成为表达爱慕思念之意的信物,在当时及后世极为流传。“照影空留石井栏”令人唏嘘不已,石井依旧在,而造笺的人呢?或许清澈的井水曾经映照出的美丽影子空留于此,而此影亦只是一个名字的影子罢了,徒增伤感耳。
转结自然由承句之意宕开,由典拓展出另一番意味,言简意深。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最终辜负了薛涛的一片深情,故诗人为薛涛制笺写情诗而感到不值。负心汉已经远去,还有必要再制作精美的情笺写信吗?满纸的相思也只是空付痴情罢了,还有什么比“诗成无人寄”更让人伤怀的呢?既然如此,就不必再空劳牵挂了,更不必写情诗了,而寄托情思的“薛涛笺”还有意义吗?既无意义,还会有谁买“薛涛笺”呢?既然无人再买,还有必要再造“薛涛笺”吗?,以此回扣与造“薛涛笺”有关的“薛涛井”,使得全诗语意贯通,浑然一体。在这里,作者已不是仅仅就薛元的故事而言,而是劝诫痴情的人儿不必再为负心汉付出真情,因为那是毫无结果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此诗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诗前两句写景造境,以景蓄情;后两句议论说理,反意而慨,深沉蕴藉。宋·刘攽《中山诗话》有云:“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义深意高,虽文辞平易,自是奇作”,笔者以为然。
寒山寺
滕伟明
江枫瑟瑟两三星,为觅孤舟客子情。
夜听寒山情味减,倭铜不是旧时声。
英子赏析
提到寒山寺,绝对要联系到唐·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可以说,寒山寺成就了张继,张继的诗歌也成就了寒山寺,张继和寒山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落榜造就了张继,也造就了千年古刹寒山寺。寺以诗名,寺庙要以文化来点缀。没有文化浸润,就是把规模弄得再大,也终究不过是野寺村庙。寒山寺等来了张继,张继和寒山寺,注定要在那一年邂逅。他在落榜回乡途中泊船于枫桥,面对落月、啼乌、秋霜、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钟声,缕缕轻愁挥之不去,这是落第文人的愁绪,这是飘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于是,一首大美的羁旅诗喷薄而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是写愁的代表作。
时过境迁,同样是秋天的夜晚,作者来到寒山寺“为觅孤舟客子情”,虽然江枫瑟瑟,似乎在述说着当年张继的哀愁。疏星暗淡,隐隐有着当年萧瑟的情景。然而,夜半听到的寒山寺的钟声,其情味已减,因为这不是寒山寺的旧时钟声,而是“倭铜”之声。据说,在中国唐诗三百首中,日本人独钟情于张继的《枫桥夜泊》。现在的苏州寒山寺,是近些年重新翻建的。新修建的钟楼里悬挂的大钟,也不是张继诗中所提及的大钟。那座大钟据说在苏州“遇倭变”时,被日本浪人掠走,偷运回日本。后来在日本引发了一场大搜寻,没有结果,现在的钟是日本人捐赠的。还有一个传说,这口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先生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在1906年由小林诚等一批工匠精心铸成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来苏州寒山寺。不管哪一种说法,总之寒山寺里的钟已不是张继诗里提到的钟了。即便是同样的钟,不同时代不同境遇的人听到夜半钟声,其情味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是改变了“国籍”的倭铜呢?“倭铜不是旧时声”,如何寻得“孤舟客子情”?想必当年张继的哀愁落寞已经转嫁到作者的心里了。如果说张继在诗中表达的是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那么作者在此诗表达的则是中国文化和国人情感丧失的一种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是有担当的诗人的情感体现。
全诗布局合理,前两句写景叙事,交代缘由;后两句叙议结合,情寓于中。诗中的“情”字重复是作者有意为之,起强调作用,因为作者来寒山寺的目的是“为觅孤舟客子情”,结果“夜听寒山情味减”,其原因在于“倭铜不是旧时声”。环环相扣,章法严谨,韵味卓然。
两首诗的构思精巧,章法浑圆,衔接无缝,用语浅显,意味深长。写旧时的人物情景,绝对不能脱离历史与现实,应将古今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具有历史内涵又不乏现实意义的作品来。滕伟明先生的这两首绝句,无疑是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
评者自我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第十五期函授班研修班(高级班)导师,著有各种评论六百余篇。诗词作品和诗评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诗选刊》《心潮诗词》《海口日报》等多种刊物,获国内诗词赛事一二等奖若干。
滕伟明简介
滕伟明,一九四三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蜀文献编委会主编,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著有《滕伟明诗词集》《诗海探骊》等多种。
参看更多:
【英子评诗】第81辑:风梯一任随云上,渡我凌空瞰大千——简评孙文绝句(一)
【英子评诗】第82辑:休言花树冷,缕缕透相思——简评孙文绝句(二)
【英子评诗】第68辑·首届中华诗人节作品选评:简评杨逸明七律两首
【英子评诗】第61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范诗银、魏新河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60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高昌、江岚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9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抱朴书生、曹初阳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72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上)
【英子评诗】第73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下)
【英子评诗】第57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杨逸明、星汉诗两首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撰稿、编审、制作:张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