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张金英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  /  第 56辑

惠西湖瞻东坡塑像
熊东遨


听残风雨更何闻,终是湖山负使君。
千里还乡惟夜梦,半生知己一朝云。
松声柏影虚难摄,水色蟾光淡不分。
移住此间成小隐,晚峰无语或能群。

英子赏析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奇妙的诗词境界,此言形容熊东遨老师的作品毫不为过。其作品语言古雅,意境淡远,于疏阔中见细腻,深沉而不失清醇,独具唐诗气象。《惠西湖瞻东坡塑像》即是一首情感极为丰富的作品,作者紧扣“瞻”这一题眼,思绪穿越古今,巧妙地将惠州西湖的景致与苏东坡的遭遇融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内心深处,着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色彩。

 

        这首怀古诗的结构与“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的一般结构不同,站在东坡塑像前的诗人思绪万千,追昔抚今,前四句侧重于东坡的惠州生涯,后四句侧重于眼前景象,将自我对东坡的情感赋予景物描写之中,含蓄蕴藉。

 

        首联省略了铺垫,直接入题,以景烘托出东坡贬谪惠州的凄凉。“听残风雨”暗示东坡在政治上遭受的风雨,将读者带入到一千年前东坡流落此地的情境,即刻感染了读者的情怀。东坡政治上遭遇的不测,诗人以反常规的写法,说成“终是湖山负使君”。惠州一带的湖光山色,终究是辜负了才气横溢的东坡,将他牵绊于此。诗人将东坡的流放归根于“湖山”,而不直接写真正的政治原因,此种以景衬情的写法更增伤感。流落岭南,诗人认为纵是豁达的东坡,依然难掩内心之痛,唯有在夜梦中方能圆了千里还乡的愿望。唯一能安慰东坡的,恐怕只有在患难中相依为命的半生知己朝云了。“知我者朝云也!”道出了知己间的“懂得”之可贵,处于人生低谷的东坡更需要朝云这朵解语花的滋润与陪伴。这位小他27岁的半生知己不仅是东坡的精神支柱,更是一剂良药,与他不离不弃,给落难的东坡以无尽的心灵慰藉。此诗的颔联最为出彩,意于言外,令人唏嘘。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那是因为此联写出了众多人的心声。从古至今,每一位才子心里都住着一位懂他的“朝云”,能洞察他的内心世界,从而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这种跨越年龄、地域、身份的知己是人生的精神追求,无可替代。好诗,总是在不经意间拨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人共鸣,这正是诗歌的魅力。好诗,是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亦是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媒介。诗人与东坡相距千年,却能跨越古今之距离,看着近在咫尺的东坡塑像,想象其遭遇与情怀,着笔于东坡的内心世界,细腻感人。熊老师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何尝不是东坡的知己呢?

 

        颈联由思忆回到眼前,着眼于东坡塑像周边的景致,以“松声”“柏影”“水色”“蟾光”营造出一幅远离尘世、朦胧缥缈、清幽旷远的境界,这种境界,应是风尘中的东坡所向往的罢。此联动静相宜,虚实相映,为结联做足了铺垫。看着东坡塑像,诗人不由得想到东坡或许是“移住此间成小隐”罢。“小隐”指隐居山林。东坡任职杭州时,曾写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云:“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足见东坡对杭州湖光山色的钟爱,惜小隐未成,实为憾也。东坡到惠州后已是“无官一身轻”,才真正实现了小隐的梦想。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其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更是表达了他对岭南的热爱之情。小隐于此,陪伴东坡的,也许只有无语的晚峰了。晚峰无语,恰如无语的东坡塑像,二者或能群也。而为惠州做出贡献的东坡何尝不是一座无言的山峰呢?他一直矗立在岭南人民的心里。作者至此收笔,以景结情,给人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

 

        全诗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景中蕴情,议论精当,用典无痕,内涵丰富,历史与眼前的对接极为自然,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随着作者感受东坡的情怀,并随之走出历史,回到眼前,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咏梅步东遨韵

周燕婷


莫自多情忆旧时,千年难得一相知。

孤山不遇林和靖,肯把天香嫁与诗?

英子赏析

        周燕婷老师的绝句立意新颖、轻灵剔透,情感丰富。此绝是步熊东遨老师的一首和诗。熊老师的原作是《咏梅和斗全兄己丑人日》:与雪偕来自守时,冰怀元不要人知。多情柳眼休相觑,属意平生只有诗。熊老师在诗中以别出心裁的手法表现了梅花高洁、孤傲的情怀,并说明了梅雪同心,所属意者只有诗,别无其他,足见玲珑剔透之诗心。周老师之和诗进一步翻新,她以恬淡流畅、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诗语道出内心纯净的情怀。诗人以梅花自比,借物抒怀,含蓄地将自己的心里话诉于熊老师,是恩爱夫妻间的私房话,足见情深。

 

        全诗借梅花道出自我心迹,表白的手法不落俗套。起句的议论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要过于多情地沉湎过去,且让旧时随风而去吧。承句顺势写最难得的是千年一遇的知己,正可谓“人生难得一知己”也。知己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可遇而不可求,有一相知,人生足矣。正如隐居西湖、结庐孤山的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和靖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即是林和靖的知己,亦赋予林和靖以创作的灵感,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风韵依然如故。而此诗的林和靖,当是指熊东遨老师了,诗人即是“林和靖”真正的知己与“梅妻”。当“梅妻”向“林和靖”道出“千年难得一相知”这肺腑之言时,想必“林和靖”是无比的骄傲与幸福的。他们不仅是千年难得的相知,而且得以“共枕眠”,这亦是千年修得的缘分吧。人生至此,何憾之有?一份相知,一份懂得,才是最纯洁最高尚的爱情。此议论为下文做足了铺垫,转结是个假设关系的句子,余味悠长:倘若“梅花”在孤山没有遇见“林和靖”,没有与他结为夫妻,怎么会把天香嫁给诗呢?当“梅花”遇上了“林和靖”,便开始了美好的诗词之旅,亦启封了醇香的爱情美酒,清甜而甘洌。从中我们感受到“梅妻”对“林和靖”的感激之情,更是看到了一对知己共同的诗词追求,实现了真正的“夫唱妇随”,弹奏出一曲高山流水。共同的志趣与爱好是幸福婚姻的润滑剂,而这种相知相爱,无需多言,只能意会,正如熊老师原作中的梅雪同心一般,是专属于纯净的诗的,是诗一样的情怀。而“梅妻”与“林和靖”,亦是在诗词殿堂里携手共进,在追求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共振,领悟爱的真谛。

 

        全诗咏梅不沿旧袭,诗语淡雅,用典无痕,恰到好处。诗人以淡语写真情,其纯净的情怀正如小梅窗外的梅花,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给人回味。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打开如下链接,参看更多英子评诗:

【英子评诗】第55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五首(二)

【英子评诗·第54辑】香墨流高韵,清溪发正声——《高溪流韵》赏析并序

【英子评诗】第53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五首(一)

【英子评诗】第52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三)

【英子评诗】第51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二)

【英子评诗】第50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一)

【英子评诗】第49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四)

【英子评诗】第48辑·点评曾齐禄、陈治华、修之等云帆诗友作品

【英子评诗】第47辑:我读段维时政诗

【英子评诗】第46辑·赏评许程云获奖作品《题紫砂壶》

【英子评诗】总第45辑:赏评黎山处士《次韵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英子评诗】第44辑·赏评范诗银《浣溪沙》三阕

【英子评诗】第43辑:赏评包德珍五律《初晴》

【英子评诗】第42辑:赏评包徳珍五律二首

【英子评诗】第41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三)

【英子评诗】张金英:品读宋彩霞词之情味

【英子评诗】第39辑:赏评汪冬霖《四季图》

【英子评诗】第38辑:砸砸四首题照诗

【英子评诗】第37辑·赏评周燕婷词三首

【英子评诗】第36辑:砸砸吕子荣三首题照诗

【英子评诗】第35辑:小议宋彩霞诗词之情理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三十三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二)

【英子评诗】第32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三)

【英子评诗】第31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二)

【英子评诗】第30辑·品读田幸云禅理诗

【英子评诗】第29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一)

【英子评诗】第28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一)

【英子评诗】第27辑·品读武立胜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6辑·品读江岚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5辑·品读沈华维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4辑·品读熊东遨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3辑·品读高昌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2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二)

【英子评诗】第21辑·品读星汉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0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一)

【英子评诗】第十九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二)

【英子评诗】第十八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一)

【英子评诗】第十七辑·巧用烘托,英子支招——从花香一扇风《夏荷飘香》说起

【英子评诗】第十六辑 | 赏评寒溪幽兰《五律·思亲》

【英子评诗】第十五辑·点评孙杰峰诗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四辑·点评澨水微澜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三辑·点评刘曙光诗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二辑·英子砸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一辑·赏评子英《鹧鸪天·浮萍》

【英子评诗】第十辑·简评高昌《萤火·诗和唱韫辉老师》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四辑·赏评花香一扇风诗词(一)

【英子评诗】第三辑·简评秦关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二辑·张金英:赏评梦醒红尘《天仙子·冬夜有感》

【英子评诗】张金英·难寻最是此中味 ——浅谈林 峰《临江仙·凤凰城》之“三味”

【云帆诗鉴】第一期

【云帆诗鉴】第二期

【云帆诗鉴】第三期

【云帆诗鉴】第四期

【云帆诗鉴】第五期

【云帆诗鉴】第六期

【云帆诗鉴】第七期

【云帆诗鉴】第八期

【云帆诗鉴】第九期:绝句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期:五律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一期·云帆女神点评云帆诗友七律十首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李树喜  范诗银  周笃文

刘 征  魏新河  周燕婷  高 昌  刘道平

刘梦芙  熊盛元  胡迎建  林 峰  星 汉

刘庆霖  宋彩霞  潘 泓  李葆国  沈华维

段 维  江 岚  韦树定  张金英  邓世广 张栋

无名  耿立东  曾少立  师红儒  蔡世平 东茶阁

郎晓梅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包德珍 黄爱和

何 静   林丫头  武立胜 汪冬霖  安全东 一海粟

阿 朱   曹 辉  陈仁德  赵京战  钱志熙  国印周

抱朴书生 刘能英  何其三 深南  廖海洋 张明新

卢象贤  曹继梅    张家安  金 水  孔繁宇 老墨

张晓虹  赵英  杨 强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何智勇  何强  丁欣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天 许 莫雨涵  韩倚云

楚家冲  楚 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何芳

曹 阳  刘泽宇  董学增    陈逸卿  谢玉萍 郭定乾

胡文汉  刘南陔   落雪听禅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吴瑾  张小红  曹初阳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云帆俱乐部群招募会员


        为满足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需求,让更多在诗词殿堂门外徘徊、苦于不得要领的爱好者们少走弯路,得到正规专业的引导,云帆团队特成立云帆诗词俱乐部群。


        云帆诗词俱乐部群将得到由唐宋文学硕士、从事诗教多年的阿朱老师领衔的停舟诗词馆教学团队支持,由停舟诗词馆教学团队定期和不定期提供诗词教学、作品点评等分享活动。


        具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1、每月分享两次群内诗友作品辅导评点课。

        2、每月分享一次停舟千聊收费课程。

        3、作为合作团队,以云帆团队渠道报名停舟诗词馆各项课程的学员,将在原来基础上额外获得一个月千聊免费会员的福利。


云帆俱乐部群微信号:wxf490137597


本期约稿、编辑:初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