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55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五首(二)

张金英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二)

英子评诗  /  第 55辑

        王焕墉先生言:诗有仄韵、平韵之分,词亦然。我们对平韵的诗比较熟悉,对仄韵的诗比较陌生,平声共有30个韵,仄声韵共有76个。从平仄韵数对比来看,仄声韵显然比平声韵多得多。但从古至今人们还是大量使用平韵,这与我国文字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人类的审美心理和民族的审美习惯密切相关。从历代的总集来看,仄韵的诗要比平韵的诗少得可怜。以《唐人万首绝句选》一书为例(清·王士禛编),全书共收五、七言绝句七百余首,仄韵绝句不足百分之一,由此看来人们喜欢声音平缓悠长的平韵绝句,对声音激越短促的仄韵诗,相对不大喜欢。其实不管是平韵诗还是仄韵诗,只要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就是好诗。随着诗词的发展,仄韵诗有着极大的发展和运用空间,其具有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错落有致的优点,凹凸感极为强烈。近日读了当代诗家刘能英的仄韵五绝,对仄韵诗的优点感受更为深刻。能带给读者以震撼或共鸣的诗,不仅说明仄韵诗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且说明诗人的艺术手法可嘉可赏。逐选以下几首仄韵五绝做一简评:

英子评诗 · 55

花事


无事理扶桑,苞垂叶沉郁。

空怀向日心,不得朝阳屋。

英子简评

        诗人喜欢养花,也善养花。此绝能从平时的养花细节中引发感触,拓展诗境,极具内容张力。起承写在料理扶桑花的过程中,发现花苞下垂,叶子也无精打采了,“沉郁”一词赋予叶子以人之情感,拟人形象,并埋下伏笔,为下文做足铺垫。转结由花及人,此花事触动了作者的心事:空怀向日心,不得朝阳屋。因诗人租住在北京朝阳区,这里房价极高,超出诗人的承受能力,欲购而始终“不得朝阳屋”。扶桑花空怀向日之心,正如诗人空怀购买朝阳区房子的理想一般。诗人北漂已久,在这座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没有存在感,故想有个安定的家,不再漂泊,在此购房是融入到这座城市的一种途径,但最终空有此意而已,面对高额房价望而却步,被这座城市“拒之门外”。现实的冷酷无情与自身的无奈伤感隐然流露其间,令人唏嘘。好诗向来多解,如果从扶桑花的生长特性及“朝阳”一词来看,“花事”亦可引申为“人事”,其内涵更为丰富。因扶桑花系强阳性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不耐旱,而造成“苞垂叶沉郁”是因为扶桑“不得朝阳”也。她空有一颗向阳的心,却无法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生存。生活中有很多人满怀一腔热情,在复杂的社会里打拼,到头来也只能是“空怀向日心”而已,现实的残酷泯灭了多少人的理想,使之不得不变得“沉郁”,正是“郁郁不得志”也。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是“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而不能适应环境的人最终被淘汰。社会上不少人往往不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才能,实现理想,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状态去适应环境,意志薄弱,就会萎靡不振,甚至从此消沉下去,落得如扶桑花“苞垂叶沉郁”的同样命运。


        此绝能从一件微小的花事感悟自身的生存空间,花事、心事及人事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多重感悟。以小见大、寓理于事的写法甚是得体,给人深思。

书斋二章其二


听雨酉时停,凭窗秋叶吊。

斜阳破壁来,为我晴相照。

英子简评

        此绝与其一写法类似,同样是以景衬情,含蓄地表达自身的感悟。诗人巧与外界进行心灵对白,以心观物,心随物换,将内心情愫自然而然地借物表现出来。起句叙事,诗人听雨,从雨声中听出了什么,作者并未明说,当秋雨在酉时停止时,被秋雨打落的秋叶似乎在吊唁秋之殇事。承句通过景物变化透露出自身的感伤情怀,这种情怀应是秋雨所致。所幸的是,秋雨已经停止。一抹斜阳破壁而来,为诗人送来晴光,将诗人潮湿的心境照亮,这久违的斜阳给诗人带来了几许慰藉,让诗人的心情由阴转晴。尤其是此“斜阳”在诗人眼里,是为她而晴的,感受更显真切可爱,亦显出诗人对晴天的期盼,对自我心态的及时调整。


        此心情小诗极为灵动,天气的变化即是诗人心情的变化。诗人借物抒怀,感物而惜己,物我相融,达到了圆融的境界。

英子评诗·53

寓所杂诗之一


倦眼对昏灯,长安坐孤寂。

开窗放晓风,帮我翻台历。

英子简评

        读罢这首小诗,眼前浮现一位孤独的诗人在孤寂的夜里辛勤工作的情形。“倦眼对昏灯”刻画了一位疲惫的诗者形象,只有孤寂包围着她。转句宕开,通过“晓风”一词,可以知道诗人已经工作了一夜,且让清风醒目提神。这从窗而入的清风帮“我”翻起了台历,似告诉“我”又一天过去了,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工作的劳苦。


        此绝以叙事为主,前三句是诗人所为,结句是晓风所为。在简明的叙事中,诗人似缓缓讲述自己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应是诗人的常态吧,然诗人捕捉到“晓风翻台历”这一景象,从而及时成就了一首小诗。这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与敏捷的捕捉能力正是众多诗者所欠缺的,更显可贵。

英子评诗


寓所杂诗之二


谁个敲窗户,追风五更雨。

捎来淅沥声,借我填金缕。

英子简评

        此绝与其一的立意相似,一样可以看出诗人对诗词的无限热爱与执着的追求,但写法与其一不同,从中更可以看出诗人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不重复他人较为容易,但不重复自己难度大些,需要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此诗在艺术手法上亦可称道,起句设问,承句作答,转句借势宕开,结句点睛,一位勤勉的诗者形象立在眼前。


        全诗极富生趣,这敲窗户的五更雨如同神助的灵感,其淅沥声似《金缕曲》的声情,诗人巧将这雨声融入到字里行间,创作出了动人心弦的作品。词的情怀何尝不是五更雨的淅沥声呢?物有灵性,而诗人善于捕捉这些性灵之物,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亦丰富了自己的创作内容。

过襄阳怀孟浩然


平生只爱诗,到老难为仕。

辗转不同时,情怀略相似。

英子简评

        诗人过襄阳而怀孟浩然,实则以孟山人自比也。如何走近诗人,感受其情怀,只需了解孟浩然即可。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作者在起承即交代了孟浩然的一生:与仕途无缘,唯与诗亲。诗人由孟浩然的境遇联想到自身亦是如此,因而在转结发出真实的心声:辗转不同时,情怀略相似。诗人与孟浩然虽生于不同的年代,但辗转漂泊的境遇是相似的,内心情怀亦与孟夫子略似。“辗转”一词概括了孟浩然和自身的命运,并自然由写孟浩然转入对自身生涯的感慨,沧桑之感顿出——历史是何等的相似,纵然时代远隔千年,不同的诗人境遇却是如此相似;“略”字不仅可以看出作者的谦逊,亦感受到其对孟浩然的崇敬之情。转结句的“不同时”与“略相似”从字面上看是相反的,但从外在的境遇与内在的情怀来看,却是一样的。作者与孟浩然应是同乡,不仅境遇略似,在写作风格上亦有相似之处。诗人应是追求孟浩然恬淡自然的诗风,其诗作多是语淡味浓而境界自出。从体裁与题材上看,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刘能英在这方面多有相似之处,故作者言己“情怀略相似”,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全诗无一句难解,巧妙地借写孟浩然表达自我的情怀,自然浑成,沉郁的格调在看似轻描淡写的诗语中不经意流露出来。

英子评诗·5


        刘能英的仄韵五绝于精简干练的文字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视觉独特,立意奇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令人喜读。她善于从生活中撷取素材,赋予其独特而深远的意义。一景一物,一事一理,在其笔下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其诗情景交融,事理相生,内蕴多重。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她的诗词之路会越走越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


作者简介

        刘能英,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驻会签约作家、《诗刊》编辑、鲁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国家注册土地拍卖师、土地评估师、土地登记师。获2014年度“子曰”青年诗人奖、首届孟浩然田园诗歌奖、第二届刘伯温诗歌奖提名奖、首届王昭君诗歌大赛一等奖、骆宾王杯诗词大奖二等奖、首届东坡情诗歌大赛二等奖。有楹联作品选刻于武昌首义碑林。著有诗词选集《长安行》、合集《行行重行行》。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打开如下链接,参看更多英子评诗:

【英子评诗·第54辑】香墨流高韵,清溪发正声——《高溪流韵》赏析并序

【英子评诗】第53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五首(一)

【英子评诗】第52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三)

【英子评诗】第51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二)

【英子评诗】第50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一)

【英子评诗】第49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四)

【英子评诗】第48辑·点评曾齐禄、陈治华、修之等云帆诗友作品

【英子评诗】第47辑:我读段维时政诗

【英子评诗】第46辑·赏评许程云获奖作品《题紫砂壶》

【英子评诗】总第45辑:赏评黎山处士《次韵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英子评诗】第44辑·赏评范诗银《浣溪沙》三阕

【英子评诗】第43辑:赏评包德珍五律《初晴》

【英子评诗】第42辑:赏评包徳珍五律二首

【英子评诗】第41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三)

【英子评诗】张金英:品读宋彩霞词之情味

【英子评诗】第39辑:赏评汪冬霖《四季图》

【英子评诗】第38辑:砸砸四首题照诗

【英子评诗】第37辑·赏评周燕婷词三首

【英子评诗】第36辑:砸砸吕子荣三首题照诗

【英子评诗】第35辑:小议宋彩霞诗词之情理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三十三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二)

【英子评诗】第32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三)

【英子评诗】第31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二)

【英子评诗】第30辑·品读田幸云禅理诗

【英子评诗】第29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一)

【英子评诗】第28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一)

【英子评诗】第27辑·品读武立胜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6辑·品读江岚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5辑·品读沈华维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4辑·品读熊东遨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3辑·品读高昌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2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二)

【英子评诗】第21辑·品读星汉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0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一)

【英子评诗】第十九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二)

【英子评诗】第十八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一)

【英子评诗】第十七辑·巧用烘托,英子支招——从花香一扇风《夏荷飘香》说起

【英子评诗】第十六辑 | 赏评寒溪幽兰《五律·思亲》

【英子评诗】第十五辑·点评孙杰峰诗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四辑·点评澨水微澜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三辑·点评刘曙光诗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二辑·英子砸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一辑·赏评子英《鹧鸪天·浮萍》

【英子评诗】第十辑·简评高昌《萤火·诗和唱韫辉老师》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四辑·赏评花香一扇风诗词(一)

【英子评诗】第三辑·简评秦关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二辑·张金英:赏评梦醒红尘《天仙子·冬夜有感》

【英子评诗】张金英·难寻最是此中味 ——浅谈林 峰《临江仙·凤凰城》之“三味”

【云帆诗鉴】第一期

【云帆诗鉴】第二期

【云帆诗鉴】第三期

【云帆诗鉴】第四期

【云帆诗鉴】第五期

【云帆诗鉴】第六期

【云帆诗鉴】第七期

【云帆诗鉴】第八期

【云帆诗鉴】第九期:绝句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期:五律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一期·云帆女神点评云帆诗友七律十首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李树喜  范诗银  周笃文

刘 征  魏新河  周燕婷  高 昌  刘道平

刘梦芙  熊盛元  胡迎建  林 峰  星 汉

刘庆霖  宋彩霞  潘 泓  李葆国  沈华维

段 维  江 岚  韦树定  张金英  邓世广 张栋

无名  耿立东  曾少立  师红儒  蔡世平 东茶阁

郎晓梅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包德珍 黄爱和

何 静   林丫头  武立胜 汪冬霖  安全东 一海粟

阿 朱   曹 辉  陈仁德  赵京战  钱志熙  国印周

抱朴书生 刘能英  何其三 深南  廖海洋 张明新

卢象贤  曹继梅    张家安  金 水  孔繁宇 老墨

张晓虹  赵英  杨 强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何智勇  何强  丁欣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天 许 莫雨涵  韩倚云

楚家冲  楚 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何芳

曹 阳  刘泽宇  董学增    陈逸卿  谢玉萍 郭定乾

胡文汉  刘南陔   落雪听禅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吴瑾  张小红  曹初阳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云帆俱乐部群招募会员


        为满足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需求,让更多在诗词殿堂门外徘徊、苦于不得要领的爱好者们少走弯路,得到正规专业的引导,云帆团队特成立云帆诗词俱乐部群。


        云帆诗词俱乐部群将得到由唐宋文学硕士、从事诗教多年的阿朱老师领衔的停舟诗词馆教学团队支持,由停舟诗词馆教学团队定期和不定期提供诗词教学、作品点评等分享活动。


        具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1、每月分享两次群内诗友作品辅导评点课。

        2、每月分享一次停舟千聊收费课程。

        3、作为合作团队,以云帆团队渠道报名停舟诗词馆各项课程的学员,将在原来基础上额外获得一个月千聊免费会员的福利。


云帆俱乐部群微信号:wxf490137597


本期编辑:江右琳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