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泰国影汇】求同存异/疑——泰国当代艺术群展

三影堂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2-12-25

每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关注一个亚洲国家的摄影境况。继新加坡(2021)、日本(2020)、印度(2019)、韩国(2018)、印度尼西亚(2017)之后,今年集美·阿尔勒将聚焦泰国。


《求同存异/疑》由泰国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展览主管谢晋财策划,透过八位泰国当代艺术家的摄影、录像、装置作品,致力于在后疫情时代,反思泰国既有艺术观念和传统文化叙事,呈现泰国当代艺术家对复杂、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文化现象的回应。(艺术家:查里特·普西里,道·瓦西克斯律,让娜·彭扬·拉苏斯,卡蒙拉克·苏恰,纳拉法特·萨卡托恩萨普,玛丽·帕基尼,皮亚拉·皮亚庞维瓦,皮亚塔·赫玛塔特)


「艺术家采访」


查里特·普西里

Charit Pusiri


查里特·普西里,《重负》,2021年。艺术微喷,53 cm x 8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查里特·普西里,是一名工作、生活于泰国曼谷的摄影师。我主要从事“置景摄影”的拍摄。我将重要的画面细节置于场景中,从而描绘我对感兴趣之物的想法。画面通常指向特定的叙事。


此次我展出的系列作品名为《穿防护服的骑士》。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骑士总是身着闪亮的盔甲。而在Covid-19的语境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人们不得不居家隔离的情形下,我创作了这些作品:画面主角都身穿泳装。泳装并不是人们日常穿着的服装,一般只有去海边或泳池时才会穿,穿着泳衣活动也并不舒适。这正如同居家隔离,人们尚且能忍受一两周的居家隔离,但一旦越过这条时间线,种种不便之处就显现出来。泳衣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情形。


照片中穿着防护服的人们代表着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往往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线。也正是是他们一直守护、照顾着我们。我将这些人物置于超现实环境中,其中也包含真实场景,比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那些人们日常栖居的地方。自我隔离令人厌倦,我借由作品提醒人们:那些守护我们的人依旧伫立于此。 

 



道·瓦西克斯律

Dow Wasiksiri


·瓦西克斯律,《解构》,2022年。艺术微喷,53 cm x 8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道·瓦西克斯律,是一名居住于泰国的摄影艺术家。我从事商业摄影已近40年,同时也进行艺术摄影创作。这种并行交织的工作方式从1974年便已开始。


本次展览我将展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少数民族的临时户外写真工作室》,其灵感来源于我在博物馆内所见不同山地部落的手工品和服饰。后来我来到清迈,在当地算得上是泰国北部最大的市场之一,看到许多少数民族颇为自豪地身穿传统服饰于此地买卖货品——当然,年轻一代的穿着方式更多地受到西方影响。当时的我沉迷于拍摄他们,特别是这种临时起意的少数民族身着传统服饰的肖像作品。我为此搭建临时背景舞台,并将其纳入取景框中。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延续至今,已超过10年。我从泰国北部一路行进到南部,在当地的穆斯林社区,他们的传统服饰同样使我深感兴趣。


另一个系列名为《未被看见的艺术装置》,灵感来源于展览现场。鉴于我总是亲自参与现场布展,我观察到,在展览开幕前,展厅里到处都是木箱、涂料罐、梯架等物品;而展览一旦开幕,观众永远不会看见它们——这些物品在我看来,同样属于展览的一部分。正是这些木箱将我或他人的艺术作品运至此处;正是这些梯架使得艺术作品得以悬挂;正是这些涂料被用于粉刷墙面。布展期间随处可见的物品,往往是我们视若无睹的。而在展览结束后,它们会再次出现。我由此产生了这一灵感:何不使这些艺术相关的物品本身成为艺术?然而,它们究竟算不算得上艺术,便要付诸公论了。




让娜·彭扬·拉苏斯

Jeanne Penjan Lassus



让娜·彭扬·拉苏斯,《用耳朵看》,2021年。数字化模拟胶片,单频录像,有声,9分钟。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让娜·彭扬·拉苏斯,是一名活跃于泰国曼谷的艺术家。我主要从事视频装置的创作。我对人类与其他生命存在如何感知环境空间感兴趣,更具体一点说,这种感知是如何转译为行为举止、语言、移动方式、以及存在空间。


过去两年间,我参与了一个位于巴基斯坦恒河三角洲的合作式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关于一个流离失所的渔民社群所从事的纪念与抵抗行为。目前我正在进行一个有关洞穴空间的项目,探索人在进入这些空间时发生的感官转变。


本次展览我将展出《用耳朵看》这件作品。该影片探索了泰国手语潜藏的诗意,可以被理解为手语在视觉表达上的亲缘性就像电影作为视觉语言所拥有的亲缘性一样该项目的诞生源于我对“手势”的兴趣——从日常手势到表达性手势再到舞蹈一切姿势最终构成一门完整的语言就像手语一样


以局外人的视角出发,手语是一种不属于我自己的语言。这部影片涉及到很多语言学习的传统范式,以及理解与误读的动态变化。它同时呈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模拟胶片电影是第一种可以捕捉和再现手语的媒介。




卡蒙拉克·苏恰

Kamonlak Sukchai


卡蒙拉克·苏恰,《成为信徒》,2019年至今。艺术微喷,55 cm x 41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卡蒙拉克,是一名活跃于泰国曼谷的艺术家。我探索图像背后的故事及其力量,特别是当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持续发挥其威力的时候。


在《红莲》系列中,我结合泰国民俗故事,编撰了半虚构的民俗传说,旨在探究我们的神话故事中性别与信仰观念。我拍摄了这些类似平面插画、又像是泰国传统电影场景的照片。最终,我又隔着电脑屏幕对它们进行二次拍摄。


在《蓝色幻想》系列中,通过截取泰国皇家主教的故事,我质疑了被书写的历史的定义。故事的第一章讲述了一个生而为莲花的国王,他坚信自己是暹罗的第一个国王。这个故事最有趣的一点是他如何声张自己作为神圣国王并坐拥宝座的权力。


在我的想象中,这个故事是模棱两可的。我的拼贴想法产生于我的家庭史与国家历史之间。我向我的姑姑和父亲询问我的家庭背景。历史被书写和被宣称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画面的主人公都被乌云笼罩,面孔模糊不清。他们有时以莲花的形象出现,有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的作品总与莲花有关。我的名字寓意为莲花的属性。莲花象征着纯洁、重生,是神圣之花。与此同时,在泰国的传统诗歌中,它也是对女性身体的性暗示。


最近我时常用旧时的材料进行创作。我喜欢人们谈论过去的方式,那种对过去含混的记忆。我认为过去在每分每秒中都于当下复现。




玛丽·帕基尼

Mary Pakinee


玛丽·帕基尼,《某个池塘》,2022年。3D渲染,数字绘画,艺术微喷,20 cm x 76 cm。图片由Warin Lab 当代艺廊提供。

我叫玛丽·帕基尼,我的创作大多数基于绘画,但我一直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跨学科艺术家,因为我总是试图运用不同技术来传递思想观念。


此次参展作品与我之前创作的作品有关,那组作品是关于描绘人体肌肤的,我试图在其中探讨身体以及身体之外的事。


这组作品忠实地呈现了我脑海中的画面。我使用数字技术创建了这个虚拟世界,其中出现的所有事物都是我通过线上图书馆、3D图书馆等渠道取得的。我将之与电脑程序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我称之为“虚拟世界”的地方。我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渲染,最终得到了这些画面:《某个池塘》、《某个峡谷》、《某棵树》,等等。然后我再通过渲染技术,让这些画面如同是在真实世界中拍摄的一样。




纳拉法特·萨卡托恩萨普

Naraphat Sakarthornsap


纳拉法特·萨卡托恩萨普,《被忽视的联结 No.20》,2017-2022年。艺术微喷,84 cm x 56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纳拉法特·萨卡托恩萨普,我通过摄影和装置艺术探讨有关社会不平等以及性别歧视等隐性问题。在我的创作中,花朵通常有着深远的意涵。在早期创作中,我试图通过延长花朵的保鲜期,从而对大自然发起挑战。后来,这种想法演变成对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权力压迫和不平等的挑战。


在《被忽视的联结》系列中,我试图通过将花朵融合在不同的居住环境中袒露自我。这些场所都是我生活中最私密的空间——我的家,那个我自出生以来一直居住的地方。在漫长的时光中,所有空间都充满了往昔的回忆和痕迹。插花这一过程,通过对所占据的空间乃至日用品的呈现,将我与过去相连结。与此同时,对空间的披露也同时揭示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它呈现出这样一种氛围:所有家庭用品和那些被掩盖的蛛丝马迹,都停滞在了它们身处的时间点之中。


在《请允许我表达我自己》中,我试图通过装置来呈现我从初中到高中六年学生生涯中,在课桌上度过的回忆。这些课桌,有的高些、有的矮些、有些课桌已经十分老旧了,以至于我不得不放一些书本在桌面上来保护手臂、有些课桌崭新又闪亮,比其他课桌质量更好些。


这些形状、新旧程度各异的课桌,似乎也成为了隐藏在我六年学生生涯中不平等的写照。每升入一个新的年级,我被分到一个新的班级、拥有了“新”的课桌,我意识到,课桌之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自我表达的空间,无论是爱还是恨、或者仅仅只是个人兴趣。课桌也由此成为了承载记忆、传递信息的物件,上面铭刻或书写着我们最纯真的自由意志。




皮拉亚·皮亚庞维瓦

Piyarat Piyapongwiwat


皮拉亚·皮亚庞维瓦,《我们该何去何从?》,2021年。单频录像,有声,2127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皮拉亚·皮亚庞维瓦,是一位泰国艺术家。我于2019年创作的影片《粒子》融合了纪录片、虚构叙事和音乐。故事关于一个无名氏,他在虚构之域中声称太阳并不存在。但实际上他是相信太阳的存在的。


在纪录片的部分,在柬埔寨贡布——一个遍布石灰岩山的地方,我采访了一些当地村民,讨论2004-2005年左右涌现出许多采石场后,他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片中出现的生石灰粉,它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象征。


《我们该何去何从?》是我在2021年初疫情期间创作的影片。我截取了一些视频片段,构成全新的叙事,进而探讨人类、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等议题。

 



皮亚塔·赫玛塔特

Piyatat Hemmatat


皮亚塔·赫玛塔特,《子弹 07》,2018-2022年。艺术微喷,64 cm x 8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我叫皮亚塔·赫玛塔特,是一名生活、工作于曼谷的摄影艺术家。此次将展出一系列实验性的摄影作品。它探索了人性的概念——我们如何在极具创造力的同时也极具破坏性,就像在印度教中,湿婆是毁灭的象征。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被表述为“阴阳”。而武器这一意象,是我能想到的贯彻这一概念的最佳方式。


我于2018年开始创作这个项目。在泰国购买枪支是合法的。当我开始仔细研究它们,我在其中发现了很多可以展开叙述的方面,并通过摄影来呈现这一概念。我从这些影像中看到了形态、设计感以及某种神秘的元素。


我创作的第一个系列名为《枪口火焰》——研究不同口径的枪支产生的各异爆炸形式。在此之后,我开始研究子弹。子弹的设计——特别是为了扩大冲击力而设计的中空弹,它们的形状非常像花卉。正如我之前所述,金属和子弹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概念。


接着我开始观察不同枪支的剖面,这是一个充满禁忌感的视角。枪口直面观众,使得一种鲜为人知的设计元素呈现于眼前。这也是设计师、工程师和创作者倾注其中的美学。武器的本质是一种炼金术:一切枪械的制作材料源于地球,通过设计和制作最终成为一种毁灭性的工具。




展览前言(节选)


2014年,非国会议员团体上台掌权,再一次彻底改变了泰国政治版图,整个国家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泰国性”这个词也获得了全新的涵义。与过去的几十年相比,最近几年里,政治信仰分裂,两派对立的趋势变得更为鲜明、更具有挑战性、争论也变得更为激烈。封杀文化与控诉文化也随后被引入泰国,市民意识形态随之分裂为几大派系。随后,红牛帝国继承人驾车撞人后逃逸以及意大利泰国发展公司总裁猎杀黑豹两大案件,可谓火上浇油,激起舆论热议,质疑泰国司法体系的声浪令整个国家无言以对。席卷全国的学生运动促使人们关注教育、平权、学生制服、学生发型以及性骚扰等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的隐藏问题。从前,这些事情从未在社交媒体掀起波澜,遑论大规模传播。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向学校和讲师施加压力,促使后者对在学生们看来是权利运动的行为做出响应。新冠疫情及随之而来的封控隔离一度为这几年的社会浪潮按下“暂停”键,于是每个人都在此期间专注自我实现。上述社会和政治现象使得泰国人越来越重视政治正确。事实上,青年一代已经成为这场社会革命的主角,他们身在社会,从集体与个人两个方面对新常态概念提出质疑并加以重构。综上所述,泰国的转型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种种因素透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发挥影响。


艺术、概念化与美学也遭到批判。视觉艺术家不得不寻找全新的美学身份,通过自己的视角映射现实。《求同存异/疑》展示了过去五年里泰国艺术家对艺术、传统和当代问题的全新诠释。《求同存异/疑》的策展理念将从怀疑主义、禁忌以及平衡这三个方面呈现意识形态变化。镜头与判断力是视觉艺术家模拟世界的工具。身为当代创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唤起好奇心,推动再评价,提升对于有违共识、传统与社会规范事件的敏感性。在界定艺术家群体新姿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用不同以往的方法处理社会、规范、政治和美学问题;在这段混乱时期,生命、人性、存在以及艺术等概念,同样能帮助我们修正世界。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是规避暴力与伤害,促成和平沟通的完美工具,都有助于避免损失。哪怕有违他人信念,艺术家也要摆出坚决的姿态,如实表达自己的理念。本次展览呈现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禁忌”,迫使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禁忌。毕竟,人们应当解构各类元素,透过视觉美学认识真实的世界。


禁忌/反叛、社会问题、性别议题、亚文化、离散、自然资源与非物质性,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都呈现了各自心目中的美学与理想。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活力四射的泰国当代艺术现场带到观众面前,协助观众了解泰国当代艺术价值的形成和发展,感受当代的概念化进程。本次展览也是一个平台,邀请观众积极参与,围绕艺术理论、哲学和信仰等主题交换看法,与泰国独特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



「关于策展人」

谢晋财

Suebsang Sangwachirapiban


谢晋财,又名Kong,现任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展览部主管。


他毕业于清迈大学绘画系,随后前往巴黎第八大学深造,2007年获当代艺术和新媒体硕士学位。谢晋财在泰国当代艺术领域涉猎颇广,既是活跃的艺术家和艺术学者,也是独立策展人和研究员。他在十年间数次担任客座教授,并管理大学艺术中心。2010年-2013年,他被任命为残疾人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这段经历使他对艺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也对原生艺术产生了兴趣。2012年,他在日本福冈亚洲艺术中心担任驻地策展人,驻地项目是一系列围绕残疾这一议题展开的当代动画。


2022年,谢晋财最近的策展实践专注于现代泰国艺术景观。他与泰国艺术收藏家协会(TACA)合作,在曼谷艺术文化中心策划了展览《交叉转换 II: 关系的本质》,泰国其他公共/私营组织与私人藏家也为本次展览出借藏品。


作为艺术家,谢晋财的创作往往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或是关于世界各地引起他注意的议题。21世纪人类共同的行为、信仰及态度也影响了他的创作,他试图探索这些行为、信仰和态度如何对文化领域的问题、疑惑、怀疑或交流产生影响。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创作并不刻意期待任何结果,而是更多地依靠研究的自然走向、学习与可能性。




「参展艺术家」


查里特·普西里,道·瓦西克斯律,让娜·彭扬·拉苏斯,卡蒙拉克·苏恰,纳拉法特·萨卡托恩萨普,玛丽·帕基尼,皮亚拉·皮亚庞维瓦,皮亚塔·赫玛塔特


「合作机构」


曼谷文化艺术中心

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


曼谷文化艺术中心(BACC)成立于2008年。这是一座占地2.4万平方米的多元化创意中心。艺术中心共计12层楼,设有艺术展览空间、表演空间、图书馆、会议室、保育服务中心等丰富多彩的配套设施,还配置了独具特色的商店和餐厅。曼谷艺术文化中心旨在为当代艺术打造适配的基础设施,提升艺术在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权重。自2008年首次开放以来,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来自不同社群的参观者:遵循传统者、当代主义爱好者、以及崇尚生活方式的人群。每个人都能免费接触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开设的文化项目。我们的艺术项目并不局限于视觉艺术,还涵盖剧场、电影、音乐,文学领域。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已成为文化交流的场所,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和观众在这里相遇,各类媒介在这里碰撞,开启全新的对话。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2015年在厦门市集美区启动,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自创立以来,集美·阿尔勒展示了超过两百场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中精选出的摄影展览。集美·阿尔勒展览主要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和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呈现,并联动厦门本岛。在开幕周期间以及展期内,举办开幕式、颁奖礼、专家见面会、讲座、导览、表演、放映、工作坊、游学等一系列面向公众和艺术爱好者的活动。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首席合作|香奈儿
机构合作|法国驻华大使馆、泰王国驻华大使馆
独家汽车合作伙伴|蔚来
影像设备支持|京东方
展期2022.11.25-2023.01.03

开幕周2022.11.25-2022.11.27

主展场

-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厦门市集美区立德路99号)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2号楼三层)

 

分展场

-鹭潮·鼓浪屿美院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康泰路151号)

-福州桂湖美术馆 (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桂湖美术馆)


【相关阅读】
2022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实习生招募
【2022年度阿尔勒】几何森林:马普切地区的斗争
【2022年度阿尔勒】太阳诞生的大地

【2022年度阿尔勒】GH.盖尔与广岛

【2022年度阿尔勒】据她所述,及我所感

【2022年度阿尔勒】如河流一样

【2022年度阿尔勒】2022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奖

【2022藏家故事】可翻阅的照片:来自影上书房的日本摄影书

【2022无界影像】黄觉个展《烟花侦探》

【2022无界影像】张恩利

【2022无界影像】全沉浸□□脚本

【2022中国律动】“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

【2022泰国影汇】千眼之神——泰国早期摄影(1860-1960)

【2022泰国影汇】备忘录——玛尼·斯伊万尼彭个展


撰文:王嘉楠、龚斯琴

编辑:郑一川





年度重磅 抢先预览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合作展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