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七):郑人买履·熟能生巧

【寄语】: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学生!从小学习文言文,不仅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我们的语文水平也能有很大的提升!今天是第26期,那么,我们一起加油吧!


郑人买履




1、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2、注释

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3、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事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置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这个郑国人于是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启发

这个郑国人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熟能生巧



1、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shú)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shú)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2、注释

(1)释:放下

(2)但:只不过

(3)安:怎么

(4)乃:使

(5)徐:慢慢地

(6)自:从

(7)因:接着

(8)惟:只不过

(9)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10)沥:滴

(11)睨:斜看

(12)颔:点头

(13)遣:送

(14)自矜:自我夸耀


3、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自我夸耀,十分骄傲。他曾经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园圃外,轻蔑地看着他,久久不离开。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公,也就是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听后十分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于是,老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于是,康肃公笑着尴将老翁送走了。


4、启发

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只要肯下工夫,勤学苦练,反复实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

每日一字No.1~No.10 | 辟

【每日一字】No.11 ~No.20 | 颦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高清教材定稿版课本新鲜出炉啦!

【暑期预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文言文解读】之一:《论语》十一则(附译文)

【文言文解读】之二:学弈·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解读】之三:矛与盾·郑人买履

【文言文解读】之四:掩耳盗铃·杨氏之子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五):关尹子教射•画蛇添足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六):精卫填海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七):伯牙绝弦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八):揠苗助长·滥竽充数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九):鹬蚌相争·截竿入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孟母三迁·曾子杀彘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一):常羊学射·次非杀蛟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二):高阳应造屋·竭泽而渔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三):功名·目贵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四):自知之明·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五):鳝救婢·铁杵磨针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六):画蛇添足·凿壁偷光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七):守株待兔·疑人偷斧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八):伯乐相马·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九):望梅止渴·叶公好龙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朝三暮四·狐假虎威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一):名落孙山·画龙点睛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二):一箭双雕 ·自相矛盾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三):草木皆兵·朝三暮四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五):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六):江郎才尽·自相矛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梅子老师的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