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早运用图解来说明脉象的《察病指南》之脉象图

中医宝典 2020-02-16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长期以来,历代文献主要以语言、文字,通过比喻和描绘来叙述各种脉象的特征,例如,浮脉"如水漂木",芤脉"如按葱管",滑脉"如盘走珠"等等。虽然这些描述形象生动,亦为人们所熟悉,但在概念上尚不够明确和完整。如弦脉的脉象特征,有的形容为"如按琴弦",也有比喻为"如循长竿末梢"者,在反映弦脉端直以长的特性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琴弦和长竿的粗细、质地等方面均有不可比拟的方面,以致后学者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有人认为弦脉是粗大的,有人认为是细小的。为了弥补语言文字表述的不足,很早就有人用图象示意方法来表述各种脉象。如宋朝施发的《察病指南》(1241年),就是现存最早运用图解来说明脉象特征的,书中绘制脉象示意图33幅。之后明代张世贤著《图注脉诀》,载七表八里九道脉;明代沈际飞编著《人之脉影归指图说》,载有七表八里九道十六怪脉脉图。这些脉象示意图,比较形象地表述各种脉象的主要特点,对当时脉诊的传授和推广起了一定作用。







脉学金口诀摘录于光明中医杂志1987年第三期(见42页),原著是吉林省已故老中医李治民,(由李维贤,李维学整理)李老享年86岁,行医61载,此为其课徒之作,体例仿《捣练子》词牌格调,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


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论中医之“气”


中医段位谈: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什么是扶正祛邪?



中医理论八议

  1. 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2. 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3. 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

  4. 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5. 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6. 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7. 中医启示人类 重新审视科学

  8. 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