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医学流派录
导读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显著的气候、环境、文化差异,造就了我国医学流派并立的鲜明特色。各个地区以当地的环境、文化、饮食等因素对人的影响作为出发点,灵活运用中医理论防治疾病,催生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体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
一、闽地医学
闽地历史悠久,是较早显露文明端倪的地区,有海滨邹鲁之称。其地处东南沿海,地形多山,气候暖湿,文化昌盛,历史上不断吸收融合中原文化和医学。
东汉三国时期就诞生了“杏林始祖”董奉,与华佗、张仲景合称“建安三神医”。晋唐时期,该地区医学呈各地相对独立发展的局面。
南宋时,大儒朱熹开始在闽北钻研学术,完善理学,推动了理学及该地区刊刻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提倡和推崇中医,蔡氏晚年还著有《脉书》一书,为中医诊断学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这些都为闽地医学在该地率先兴起提供了前提条件,至此,八闽之地涌现了法医大家宋慈、“宝生大帝”吴夲、本草学者苏颂、临证大师杨士瀛等著名杰出医家,这时期出现的闽刻医书近30种。
明清时期,闽地医学以闽北、闽中为重心,带动莆仙、闽西和闽南等地区,在融合中发展成熟。明代医家熊宗立著《名方类证医书大全》,该书以理论临床体系完备闻名于世,同时他又是历史上少见的医学刻书家,其整理、编校、刊刻的多种医书远传日本。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著有《医学三字经》《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景岳新方砭》等医书十六种,被后人编辑成《南雅堂医书全集》广为流传,其著作中有众多通俗易懂的中医专著,是我国中医普及教育的先驱,陈氏还曾对温补学派张景岳的学术观点提出质疑。
眼科医家黄庭镜的《目经大成》集前人之成就,阐明了眼与脏腑的辨证体系,被称为“居历代眼科专著之魁”。医家陈吉官善治虫蛇咬伤,秘传的蛇伤败毒膏疗效显著。这一时期的重要医著还有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许宏《金镜内台方议》、萧京《轩岐救正论》、林作建《和斋医案》《六经辨证歌括》、何乔远《闽书·南产志》、陈全之《食物本草》、林清标《救急方》、陈道修《脉学》、岳坤宗《针灸集》、赖汤铭《内伤外感法录》、聂尚恒《活幼心法》、邓旒《保赤指南车》、黄政修《麻疹新编》等。
明清两朝,闽地见载的医家500余人,医学著作近200部,涵盖经典、本草、方剂、中医普及、针灸、丛书、脉学和临床各科等方面,形成了闽地医学倡理言医、著书刊刻和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特点,是祖国医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安医学
新安古称徽州,以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婺源为核心区域,素有“一府六邑”的美称。该地气候宜人,地理位置独特,依山傍水,新安江贯穿而过,药材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中原氏族南迁避乱的重要选择。
南宋以降,新安历代被称为“程朱阙里”,养成了新安尊儒重教的传统,再加上其独特的地理、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共同赋予了新安医学深厚的学术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新安医学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南宋妇科名医黄孝通曾被宋孝宗御赐“医博”。南宋淳熙年间医家张杲著成《医说》10卷,是我国现存最早记载医史传记类的著作。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走向兴盛。歙县方有执将《伤寒论》重新整理编次,辑成《伤寒论条辨》,开“错简重订”流派之先河。祁门汪机发明“营卫一气”说,开创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对赵献可、张景岳、缪希雍、李中梓等医家的学术思想有一定影响。汪氏还首倡“新感温病”学说,认为温病学的病因有伏气、新感之分。休宁孙一奎著《赤水玄珠》、《医旨绪余》等书,对命门、相火、气、火的概念有不同见解,引入“太极”之说对命门学说进行阐发,开创“动气命门”论。歙县吴崑《医方考》是我国第一部注解方剂的专著。歙县江瓘《名医类案》是我国首部总结和研究历代医案的专著。祁门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内经要旨》等书,并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学术团体“宅人医会”,为中医学的交流和传播做出过巨大贡献。清代歙县吴澄撰虚损专著《不居集》,其“外损”一说,进一步完善了李东垣的内伤外感理论,吴氏的“理脾阴”学说与叶桂的“养胃阴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歙县吴谦奉旨编撰的《医宗金鉴》集理论和临床实践为一体,曾一度作为太医院教本。歙县程国彭《医学心悟》创“医门八法”。歙县郑梅涧的《重楼玉钥》是我国第一部喉科专著,提倡喉科“养阴清润”的治疗原则。
这一时期的著名医家还有罗美、胡澍、陈嘉谟、郑重光、方广、程应旄、徐春甫、巴应奎、汪昂、王少峰、郑康宸、汪文绮、王勋等人,其他医学著作如《伤寒明理补论》、《伤寒从新》、《伤寒论后条辨》、《内经博义》、《素问校义》、《素灵类纂约注》、《内经补注》、《本草蒙荃》、《丹溪心法附余》、《医学指南捷径六书》、《幼幼汇集》、《妇科心镜》、《痘疹泄秘》、《温疫论补注》、《瘟疫明辨》、《瘟疫两注》、《慈航集》等皆是当时的佳作。
历史上见记载的新安地域的医家1100余人,太医有38人。儒医和世袭医家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特色,儒医约占六成,世袭医家约占三成。医学论著600余种,包含医经、伤寒、诊法、本草、针灸、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医案医话、养生、丛书等领域各类,门类完备。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学术成就,新安医学活跃于江南地区,影响着整个中医学术界,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中医学术的重要地域。
三、岭南医学
唐代贞观年间就有岭南之称,其地处五岭之南,又称岭表、岭外。包括今广东、海南及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区。据吴粤昌编著《岭南医徵略》记述,岭南医学起源应从晋代开始。
唐代《岭南脚气论》和元代《岭南卫生方》就是以岭南命名的医学论著。唐代李暄《岭南脚气论》主要论述岭南地域的特殊病种,唐代李珣的《海药本草》和唐末佚名氏的《南海药谱》,分别介绍了舶来的海药和岭南道地的药材。南宋岭南医家刘昉撰著《幼幼新书》集宋以前儿科文献之大成。至金代释继洪著《岭南卫生方》,岭南医学已具有方剂学的雏形。
明代岭南医学趋于成熟。当时世医出身的丘浚亦官亦医,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著有《明堂经络前图》、《明堂经络后图》、《群书抄方》、《本草格式》等。同时代岭南其他医家的医学著作也颇为丰富,如姚大傅《蕞竹堂经验方》、钟方《养生举要》、刘邦永《惠济方》、曾仕鉴《医方》、曾居渐《医方集要》、黄柏《摄生要义》、方桂元《医方寄剂》、李元弼《尊生要览》、梁宪《易简单方集》、《医方杂说》、《笺补神农食物本草》、成瑞明《程斋医抄》等。
至清代,陈复正的《幼幼集成》集前代文献资料,在收录民间验方和外治法的基础上,突出小儿指纹的诊察,详尽描述天花防治,对后世影响颇大。程康圃《儿科秘要》将儿科证候分为风、热、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脾虚、疳积、咳嗽八门,以平肝、补脾、泻心之法论治。何梦瑶著有《医碥》、《幼科良方》、《妇科良方》、《痘疹良方》、《神效脚气方》、《针灸吹云集》等著作,其中《医碥》批判了“治病过用温补”之弊,该书曾多次翻刻印行,在当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刘渊《医学纂要》、谢完卿《会经阐义》、黄岩《医学精要》等综合性医著都是当时上乘之作。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增补食物本草备考》和赵寅谷《本草求原》等本草类著作体现了当时南药研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明清时期,岭南著名医家有500余人,创作的医学著作近600种,涵盖医经、藏象、诊法、伤寒金匮、温病、瘟疫、本草、针灸、方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医案医话、养生、杂录、丛书全书、医籍考证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岭南医学的学术特色,即重视脾胃调节,经方时方并重,用药轻灵,喜用花叶;注重地域疾病谱情况,巧用道地药材防治疾病,并善于将汤、茶等药膳与民众的生活保健相结合;积极吸取舶来文化元素,引入“海药”与“南药”互为补充。在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岭南医学已然成为中医学中具有南方地域特点的地方医学流派。
四、吴门医学
吴门今名苏州,战国时曾作为吴国都城,历来被称为“吴”,亦称吴中、吴郡,包括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和浙西地区。苏州衔长江,临太湖,数千年的文化熏陶使苏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形成了中国文明史上重要的“吴文化”,孕育了作为“吴文化”分支的吴门医学。
吴门医学源远流长,周代至南北朝时期已有众多方士在吴地制丸炼丹,为百姓施治除病。唐开元年间,吴门诞生了第一位御医周广,开后世吴门御医之先河。明清时期,“吴医”称谓确定,吴门医学发展成熟,其影响日渐广泛。明代吴门医学的代表人物吴又可著《温疫论》,提出“戾气学说”,发温病学之肇端,使外感之学逐渐走出《伤寒论》辛温解表的局限。清代张路玉力主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对研究温病具有一定的影响。叶天士倡导“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纲领。清代吴塘著《温病条辨》,继承了叶天士的温病辨证理论,创“三焦辨证”思想。至此,吴门医家将温病学说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辨证治疗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吴门医学的辉煌不仅仅局限于温病的成就,在中医学的其他方面也十分突出。如明代缪希雍在药物学有较高成就,著《神农本草经疏》。明正德年间御医薛己著《内科摘要》,是我国首部以内科命名的医学著作,他的医著被编为《薛氏医案》广为流传,并开创了温补学派之先河。张路玉著《张氏医通》、蒋示吉著《医宗说约》均在医经和伤寒领域颇有建树。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著,后人将其著作辑成《徐氏医书八种》,该书汇集了徐灵胎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其影响较为广泛。尤怡著《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其强调仲景立法,更突出治法的学术思想甚有影响。王维德著《外科证治全生集》、高秉钧著《疡科心得集》,二人在外科学术上自成一家,创立了外科全生派和心得派,对中医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乾隆年间,苏州府医学正科唐大烈辑吴中40余名医家、近百篇文章为一书,名《吴医汇讲》,该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刊物,使以“吴医”为主体的医学思想广传天下。
吴门医学作为地方性医学流派,明清时期有医家1100余人,其中医官、御医100余人,有400余部医著传世,在医经、伤寒、本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等方面均有创新,具有御医、名著俱丰,临床、师承皆重等显著特色,对后来通俗伤寒派的产生和孟河寒温融合辨证体系的建立均有一定的影响。
五、旴江医学
旴江古称旴水,今名抚河,发源于江西广昌县的血木岭,流经江西省东部的广昌、黎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崇仁、乐安、临川、进贤等十余个县、市。旴江沿岸土地肥沃,水陆交通发达,经济文化昌盛,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诞生了众多杰出的医药学家,哺育了赣抚大地独具特色的“盱江医学”。
旴江医学起源于汉唐,宋元有所发展,兴盛于明清。汉唐时期,道家术士在该地炼丹制药,传医治病,初步构建了旴江的医学文化雏形。宋元时期,随着旴江医学的发展,诞生了妇产科专家陈自明和骨伤科专家危亦林。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旴江医学进入繁盛时期。出现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获得“医林状元”赞誉的医家龚廷贤,他博学多闻,精内、外、妇、儿各科,所著《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在历史上影响极大。清代名医黄宫绣出身书香门第,精研医学,其撰写的《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本草求真》等著作对当时中医学的研究颇有影响。这一时期旴江还涌现了易大艮、陈钟盛、李梴、龚居中、喻嘉言、吴霖、张尘生、谢星焕等著名医药学家,留下了《济世全书》、《红炉点雪》、《福寿丹书》、《小儿痘疹医镜》、《医学入门》等著作。同时,旴江医学的兴起孕育了旴江地域“医药相济”的独特发展模式。建昌、樟树及周边地区,以其药材齐全、炮制精良、药商云集,形成了国内著名的“赣帮”,与“京帮”、“川帮”并称为中国三大药帮。药业的兴盛,同样也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发展。
汉唐至清代,旴江出现了医家900余人,医籍近700种,涉及医经、伤寒金匮、本草、方剂、外科、骨伤、妇科、儿科、喉科、针灸、刮痧、脉学等方面,形成了旴江医学遵经不失创新,制药工艺精良,遣方用药独到等学术特色,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海内外医学有一定影响。
六、孟河医学
孟河是唐朝常州刺史孟简拓浚河道修建的连接南运河和长江的一条运河,此运河周边地区称为孟河地区(孟河镇),古称南兰陵,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西北,水上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故而经济文化繁荣,信息交通便利,人才汇集,诞生了一批名医,这批名医以及他们的后辈们被称为“孟河医派”,其中尤为显著的医家有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余听鸿等。正如1927年丁仲英在其父丁甘仁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说“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
论孟河医学的发端向上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彼时该地就深受华佗弟子吴普和葛洪世家医药活动的影响,故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
宋代名医许叔微为常州人士,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普济本事方》等书,其中《本事方》是医案类早期著作,是历史上经方派的创始人之一,影响了若干孟河医家对临床的重视。
明代江苏金坛王肯堂著《证治准绳》,曾被《四库提要》称赞为“医家之圭臬”,对后学费伯雄著《医醇剩义》很有启迪。
明末清初,常州汇聚了法徵麟、法公麟兄弟,邹澍、曹青岩等一批医学同仁,他们以当时该地的沙、马、费、杨、贾、奚六大世袭医学家族的学术思想为根基,构建了孟河医学的最初雏形。此后,孟河医学名医辈出,以费伯雄和马培之为杰出代表,医名远扬,传至京城,各地求医者纷沓而来,是孟河医学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中,费伯雄尤为擅长治疗虚劳疾病而闻名江浙一带,道光年间受诏入清廷治愈太后的肺痈,被赐匾:“是活国手”。后期著有《医醇剩义》《医方论》《费批医学心语》等书。马培之出身医学世家,尽得家传,曾进京为慈禧太后诊病,医名远播,有“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赞誉,撰写了《马批外科全生集》《医略存真》《青囊秘传》等著作。孟河其他家族在费伯雄和马培之的影响下,纷纷投身医学,诊治民生之疾,留下了《医学读书志》《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等著作。这一时期是孟河医学最为鼎盛的时期。
民国时期,孟河地区的医学开始走下坡路,孟河医家开始向全国迁移,往各地开行业医,将孟河医学传播到全国各地,尤以上海为多,著名医家丁甘仁便是其中代表。这个时期可称为孟河医学的外传期。
孟河医学成就突出,在著书立说方面,共有医学著作100余部,涉及医经、伤寒金匮、本草、方剂、外科、骨伤、妇科、儿科、喉科、医案、针灸、刮痧、气功、脉学等领域;在临床与学术方面,孟河医家所面对的病家多为普通老百姓,因此更注重临床用药的疗效,有一种接地气的朴实;在传承上具轻门第,重传教,融寒温,参中西的特点;在医学教育方面,早期多为家族传承或师承,后面丁甘仁吸收了当时西方教育模式,力排众难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医学校,对后来的中医院校教育开创先河。孟河医学在杏林界有“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医生冠吴中”的赞誉。其历史影响甚为深远,是中医地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医理论八议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