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清外透治温病
孔伯华先生的学术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来源于温病学说和临床验证,有自己独特的创见,并且把温病 学说推广到杂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短小精悍,全面概括了孔伯华先生的伏邪温病说及其临床应用,实为好文。
孔伯华先生认为,阴虚火热之体或再兼加湿邪,就形成了一种“郁热伏气”,一遇温邪,则易引发伏气温病,故先生在其《论外感温热病因》中提出:“夫外感温热病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感之于天地疠气淫邪而成……是以内因之郁热伏气乃外感温热病发病之本也。”此处所说的郁热伏气即是指今人阴虚内热之体或伴有湿热内伏。
伏邪温病的发病及治疗
1.“盖因郁热伏气轻者,则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病邪在表,投以辛凉解表之轻剂即可迎刃而解。
2.若郁热伏邪气盛,或初感解之未当,及误治误补使邪内陷者,即可逆传心包,此时病已入里,投以辛凉驱邪之重剂即可效如桴鼓。
3.若邪为湿固,热深厥深者,临证中反见阴象,此热极似寒之假寒也,倘辨证不清,误用热药,必使立毙,然则只设凉化寒凝之品,不惟温热不得解,反使邪愈加闭固,轻则废,重则不治,此时必施以辛凉清热,渗化湿邪之法,佐芳香辛散之味,以攘开其湿邪外围,不使湿热相搏而直捣其巢穴,则固邪易解,热退厥除,病可瘥也。”
由此可见,孔氏的伏邪温病说是先有郁热伏气,后有温邪外感的“新感引动伏邪”说。温病发病之轻重主要原因是郁热伏气之轻重。
孔伯华先生认为因为伏邪的存在,使得伏邪温病的发病比较常见,且病情较重,常热自里发,由里出表,甚至由里入里。初起即见气分之病,甚至牵营动血,故论治往往一开始即重用清里达表之剂。他说:“温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即严寒冬季,亦多热邪先蓄于内,寒邪引发于外。盖四时温病皆多伏邪为患,且兼湿热之证。时邪外袭后,风寒湿邪化热最速,况平素蕴湿积热夙伏于内,一旦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发则恶寒壮热,表里俱急,而牵营动血,神识昏谵,痉厥抽搐,接踵而至,儿童传变犹速。”
四时伏邪温病用药经验
基于这种认识,孔伯华先生在对四时伏邪温病的治疗中,温邪初袭者常以桑叶、薄荷、地骨皮、金银花、鲜芦根等辛凉清解,其中薄荷配伍地骨皮退热之效甚佳,辛散同时兼益阴退热,并无敛邪之患;辛凉解表的同时,尤重清热,往往在温病初期即投生石膏、黄芩、栀子、川连、胆草、莲子心、生知柏、紫雪丹等重剂清涤里热之药。感受暑湿者,以滑石、通草、西瓜翠衣以淡渗,藿香、佩兰、荷叶以芳透;兼有痰热者,佐竹茹、瓜蒌以清化;无汗恶寒身痛者,加苏叶辛温表散,甚者佐苏合香丸以辛通芳开;阳明腑实者加酒军、玄明粉以通腑泄热;热伤阴液者,常配伍鲜生地、鲜石斛护卫肾阴胃液;热邪入于阴分,日晡潮热者,主以青蒿、生鳖甲、地骨皮以滋阴透热;若见发颐、咽喉肿痛、大头瘟者,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白僵蚕等解毒化痰散结之品,其中发颐、咽喉肿痛者,必用六神丸,大头瘟者,必用梅花点舌丹皆取其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一见壮热神昏谵语者,即投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配以鲜九节菖蒲根、川郁金、辛夷花、白僵蚕、人中黄等清心开窍,涤热透邪,谨防热极动风,劫阴耗液而致痉厥闭脱之变; 闭甚者加广虫(指广东、广西一带具有活血驱风作用的虫子)、山甲以活血通窍醒神。
重剂清热是先生治疗温病的特点,如生石膏、龙胆草、莲子心、栀子紫雪丹等,往往温病初期即开始应用,人多畏其有引邪深入之患,其实不然。孔伯华先生在应用清里之药时,必配合辛凉解表之薄荷、桑叶、僵蚕等,又常伍以芳香开窍之品,如鲜九节菖蒲、辛夷、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等,里清外透,使火热之气豁然而去,病愈甚速,此非有胆有识者不敢用也。临床常见他医当清而不敢清,病重药轻,贻误病情者。当然,若郁热伏气轻者,则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病邪在表,投以辛凉解表之轻剂即可迎刃而解,桑菊、银翘足矣,不可概用苦寒清里之剂,以免引邪入里,临床以辨证为要,不可拘泥。
本文摘自《孔伯华 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医理论八议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