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舌苔黄腻不是湿热,不是痰热!!

恒之 中医宝典 2018-08-05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我们的教科书一般把黄腻苔诊断为湿热、痰热。临床上,有些湿热的病人确实可以见到舌苔黄厚腻。

但也有太多的黄腻苔并不是湿热,也不是痰热。而且用清热祛湿、清热化痰也没有效果。

这个时候,我就思考,黄腻苔真的是湿热吗?既然黄腻苔并不是湿热,那黄腻苔到底有什么诊断意义?

胃阴不足--黄厚腻苔

一个24岁的男病人,瘦弱,胃脘嘈杂,口干唇红,心烦失眠,饥不欲食,舌红,苔黄厚腻,脉细数。

最开始用的滋阴降火、清化痰湿的方剂,但无效。

然后改用滋阴益胃药后,症状改善。而且黄腻苔也逐渐消退了。(《腻苔主阴虚辨析》)

肾阴虚--黄厚腻苔

一35岁女患者,头晕,头部烘热多年,夏季或午后加重。伴有腰酸、腰痛,口干不欲饮,左脉细数,尺弱,舌红,苔根部黄厚腻

方用左归饮加减。

服药后黄腻苔渐退。(《黄腻苔辨证浅议》)

脾虚不运--黄腻苔

一38岁的女病人,胃脘胀满,纳少,白带增多,少腹坠痛,大便溏滞,四肢困倦,劳作后四肢烦热,头晕心悸。面色黄,无光泽。舌质淡胖,苔中黄腻

用补气运脾汤合异功散加味。

服药后胃脘胀满消失,胃口变好,黄腻苔消失。(《黄腻苔不可概从湿热痰浊论治》)

脾气虚弱--黄腻苔

一23岁女病人,四肢发热困烦已经两个月,自觉劳累后热烦困乏加重,头晕心悸,倦怠乏力,白带多。舌红,苔黄腻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药后病愈,黄腻苔消退。(《黄腻苔辨证浅议》)

阳虚水泛--黄厚苔

一52岁的男病人,胃脘胀满,隐隐作痛,纳少便溏,头晕耳鸣,四肢不温,口苦泛恶。面色灰滞,舌淡,苔黄厚水滑,脉沉迟。

方用: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服药后,胃部症状消失,黄腻苔消失。(《黄腻苔不可概从湿热痰浊论治》)

阳虚水泛--薄黄腻苔

一50岁男患者,头晕耳鸣,哮喘遇冷则发,四肢凉,大便不成形,脉沉细,舌淡胖,苔薄黄腻

方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

服药后黄苔尽去。(《黄腻苔辨证浅议》)

寒湿内结--黄腻苔

一80岁男患者,便秘4年多,平时只能靠开塞露通便。腹痛,喜温喜按,口干喜热饮,纳差。舌淡青,苔黄厚腻

方用:大黄附子汤合小承气汤加味。

服药后大便通畅,黄腻苔已退。

肝郁气滞--黄腻苔

一28岁男患者,舌苔黄厚腻已经12年,口干苦,或口酸,纳差,多梦,面黄消瘦,腹微胀闷,食面条类食物易腹泻,饮酒则腻苔加重,小便黄。舌质暗,苔黄厚腻。脉细弦。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服药后黄腻苔消退。(《腻苔异治一得》) 

。。。。。。。。。。。。。。。

从上面的医案可以看出,舌苔黄腻并不一定是湿热,还可能是阳虚、阴虚、气虚、肝郁气滞、血瘀、寒湿等。

所以,不要看到舌苔黄腻就想到湿热!!黄腻苔只是疾病的无数表象之一,千万不要以一个表象就去下结论。那样容易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

什么样的黄厚腻苔不主湿热呢?


1、舌质淡嫩,苔虽黄腻,但润滑

相对于舌苔来说,舌质更容易反应疾病的本质。如果舌质淡、舌体胖嫩,就不一定是湿热,还有可能是阳虚水泛、气虚等情况。

2、舌苔虽黄腻,但并无湿热的症状

病人除了舌苔黄腻外,并没有其他湿热的症状,这个时候就要谨慎了。病人很可能就不是湿热。

3、按湿热、痰热治疗,屡治无效的

如果是湿热证,一般用清热化湿的药多能见效。如果很多医生都用了清热化湿,但一点效果都没有,舌苔还是黄腻。这个时候就需要反思,换一下思路了。

黄腻苔的本质


既然阴虚、阳虚、寒湿、湿热、痰热、气滞、血瘀都可能出现黄腻苔,那黄腻苔到底有什么诊断意义?

我认为无论是黄腻苔,还是白腻苔,其反应的本质都是浊气上逆

而阴虚、阳虚、湿热、寒湿等均能引起浊气上逆。浊气上逆越严重,舌苔也就越厚

舌苔厚腻是表象,浊气上逆是本质。

浊气上逆是表象,阴虚、气虚、湿热、食积等是本质。

所以治病必求于本!!!

○ 本文转载自:恒之曰公众号,作者:恒之。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论中医之“气”


中医段位谈: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什么是扶正祛邪?



中医理论八议

  1. 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2. 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3. 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

  4. 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5. 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6. 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7. 中医启示人类 重新审视科学

  8. 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