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法兰亭会六周年 | 松柏:我的案件我的现身说法:刑事案件要不要请律师?

松柏 司法兰亭会 2022-10-02
司法兰亭会六周年推送之六。2015年1月3日,推送了第一条消息。
电子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侦查,网络安全,个人信息权利;法医、物证、生化、DNA等鉴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侦查学等对刑事程序的分析;公检法内部管理;证据法、程序法新进展;复杂新型案件、宪法案件。

(感谢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师、盈科太原所刑事重案部首席专家郭恒博士为司法兰亭会六周年题篆)


编者按:在百度贴吧有几个帖子,阅读量和留言很多,引起了我极大兴趣。看口吻和行文,作者应是一位刑事当事人。他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对刑事办案程序的体会,以及优秀的分析和运用能力,让人惊叹。可以说,让人五味杂陈但又颇受启发。
因此,经作者同意,我对这几篇文章予以了简单的十几个的文字、标点修订,加了小标题,隆重推出,作为“司法兰亭会六周年”推文的特集。
希望它们对我们法学教师、法学学生、侦查人员、检察官、法官,以及法律和司法文件的制定者等,有所启发、有所触动。
今天推送他的第二篇体验式文章——我的案件我的现身说法:刑事案件要不要请律师?
——编者:朱桐辉,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天津市法学会诉讼法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诉讼法学博士。
 
在吧里已经一段时间了,本来是因为自己的案子,但是很开心结识了很多朋友,也感到了很多朋友的关心。
经常看到吧里有一些朋友的亲友因为涉嫌刑事案件被采取强制措施,而大家似乎对于该不该请律师又持一种怀疑态度,因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我的一些看法分享给大家。
说明:这些看法仅仅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而产生,难免会有疏漏,望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处理。
 
一、两个前提决定了必须要请律师
1.内地的刑法、刑诉法、各种司法解释等等与司法实践的差距很大,执法违法、执纪违纪情况普遍存在。
2.在司法实践中,人权保障、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等等,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
鉴于以上前提,我认为必须要请律师。
 
二、有了律师可以获得七大帮助
1.有了律师,至少会让侦查人员有所顾忌,不会明目张胆地刑讯逼供,对当事人来说,至少在人身安全上是个保护。
2.如果是好的律师,还会给当事人讲解所涉案件的法律知识,提醒当事人有效避免逼供、诱供等陷阱。
3.律师可以了解案件进程,并防止超期羁押。
4.律师可以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并要求变更强制措施。
5.律师可以及时将有利证据化为法律意见提交,并且这个法律意见是必须附卷的。要知道,控方是不会帮当事人寻找有利证据的。
6.案件到了检察院之后,律师可以全面阅卷,知道对方手里的牌是什么。
7.律师是唯一能见到当事人的。
内地的司法现状是,当事人被判决之前都见不到亲属。而这个判决前有多久呢,之前有人做过统计:如果所有流程都走满,可以长达十几年。虽然说有点夸张,可是前不久被无罪释放的“女版念斌”就是在看守所度过了8年时间。
而且进去过的人都知道,看守所里面关个2、3年的不在少数。就算平常的案子,至少也要几个月。
律师是唯一能见到当事人的。当事人有什么心理变化,需要什么衣物,有什么想看的书等等,都要靠律师沟通还争取到。

三、有人不主张请律师,是因为他自己已是自己案件的法官 
我在看守所的确也听到过很多人说律师没用。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人通常都是惯犯,自己对自己案件的熟悉程度已经堪比法官,对他们来说,当然没必要请律师了。
因此,只要是经济情况允许的,我的建议就是都要请律师。
另外,实在没钱,也要记得申请约见值班律师,申请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
 
四、关于律师收费的方式
当然,律师的费用是有多种结算方式的:
1.律师行业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神秘,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可以商量的。
2.可以按次请律师,比如会见一次多少钱。
3.可以按阶段请律师,比如逮捕前多少钱,批捕了多少钱,审查起诉阶段多少钱,审判阶段多少钱。
4.可以全程请律师,比如截止案件终结多少钱。
5.可以先付一部分,其余后付。比如先付一笔定金,其余等案件终结、资产解封或者达到约定效果再付多少。
总之,律师付费是多种多样的,是完全可以谈判的。
 
五、内地律师的分类和特点
最后,我的体会是,律师在内地是分类的,也各有特点:
1.形式律师
这种很多,收费便宜,夸夸其谈。一个人同时接N多案子,和你讲案子的时候经常停下来接电话。接了案子之后,过一阵你问他,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案子。
2.勾兑律师
内地司法乱象导致大家出事都想找关系,希望花钱了事。因此,声称有关系的这类律师实际上就是掮客。谨记一个原则,凡是声称有人要先收钱的,几乎都是骗子。你想想,如果能办成事,事后付钱也是一样,而且当事人的案子还没销,谁敢得罪能把自己捞出来的人?
3.真辩律师:其中的一部分被人称为了“死磕律师”,只不过律师圈、公检法圈对“死磕”比较敏感,有点妖魔化了。另外一部分是“技术磕”、“法律磕”。但总之,这些“真辩律师”不骗人、不勾兑,真的敢和公检法对着干,甚至敢控告他们。
以上是我的一些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拍照:朱桐辉)

以下点击可读:
司法兰亭会六周年 | 松  柏:我的案件我的法律:让排除非法证据成为我们的武器
司法兰亭会六周年 | 孙运梁:客观归责论在我国的司法运用——基于海淀法院刑事判决书的分析
司法兰亭会六周年 | 朱桐辉:法律援助调研、互动所得及司法信息化的一个问题
司法兰亭会六周年 | 谢登科:论电子数据的取证主体:合法性与和技术性之间
完整版 | 孙运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核心问题
完整版 | 江 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
谢登科:论电子数据收集中的权利保障
谢登科:电子数据网络远程勘验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裴炜: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刑事司法的分离与融合
裴炜 | 刑事数字辩护:以有效辩护为视角
裴炜:论刑事电子取证中的载体扣押
强烈推荐 | 王小兵:电子数据质证——刑案核心技能
侯爱文:电子数据鉴定和司法会计鉴定质证攻略
侯爱文:电子证据质证攻略——案例、要义、原理
内含二个电子证据有效辩护案件 | 阚吉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辩护的思路与要点
全新观点及论证 | 罗猛、邓超:等约计量而不是精确计量才是走出犯罪对象海量化下数额认定困境的合理方法
完整版 | 朱桐辉、王玉晴:电子数据取证的正当程序规制——《公安电子数据取证规则》评析
朱桐辉、张旭华:再论远程勘验中取证要受搜查、扣押的程序规制
朱桐辉、王玉晴 | 顶层设计与绩效改革:检察机关电子卷宗的应用效果透视
朱桐辉 | 美国反歧视案件“三步举证法”与证明问题的实地考察及启示
前沿精华分享 | 周跃:量子计算、区块链、智慧司法与存证前沿
多图学术报道 | 智慧司法与诉讼程序、证据制度完善—天津诉讼法年会
陈文海:认罪认罚从宽的实施与刑辩工作的展开
吴宏耀、吴国章、刘祚良、巩志芳、侯爱文、刘栋、胡佼松、王玉晴:民法典时代名誉权的刑事公诉保护——杭州“出轨快递员案”大研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