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还热爱《在路上》的根源在哪里?

胡斯克 后窗 2024-01-12






前几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专门推出了一期专题特稿,详细回顾了“垮掉的一代”的前世今生(雄文可点击:从狂欢之路走向沉默,这就是“垮掉的一代”的真实面孔。如影迷和书迷所见,《在路上》的公版让图书市场上增加了十余种不同的译本。“在路上”与“垮掉的一代”,也再次唤醒了年轻读者内心的野性。远方、逃离、激情、追逐自我等概念让人们向往不已,这也是“垮掉的一代”至今仍拥有强盛魅力的原因。


书中的人物是潇洒的,所留下的足迹也成为了文化地标。在单薄的地标牌前,年轻读者容易将他们的历程误解为单纯的观光旅行或无止境的寻欢作乐。今天我们仍旧喜欢《在路上》,并非要去效仿这样那样疯狂的生活,而是从这本书里,找到了一种可能性——生活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过的可能性。照例送出我窗专属福利,详情见文末











△ 《在路上》电影主人公萨尔(左)和迪恩(右)

美国文学“垮掉的一代”中领袖诗人艾伦·金斯堡。金斯堡的妈妈后半生住在疯人院,在弥留之际,一生的疯狂退尽,月明星稀,她给金斯堡留下一封短信后辞世:

 

“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

 


金斯堡后来为母亲写下了挽歌一般的长诗《祈祷》。

 

啊母亲 我留下什么了 
啊母亲 我遗忘什么了 
啊母亲 永别了 你那长长的黑鞋 
别了 你的共产主义和一只破袜子

 

这首长诗的价值和地位,自然无法突破金斯堡饱受争议却作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传世的长诗《嚎叫》


1997年4月,距离杰克·克鲁亚克1948年第一次提“垮掉的一代”过去半个世纪,艾伦·金斯堡罹患肝癌而死。

 

4个月后,“垮掉的一代”三位创始人中的另一位威廉·巴勒斯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出版于1959年《赤裸的午餐》(Naked Lunch)被普遍认为是威廉 ·巴勒斯的成名作,这本主要讲述漫游、吸毒、性爱等经历的小说,原题为《赤裸的情欲》(Naked Lust)

 

金斯堡在阅读原稿时,因字迹太潦草,将其误读为《赤裸的午餐》(Naked Lunch),两人都认为这个题目“更惬意”,干脆改了。

 

30年前,10月21日,杰克·凯鲁亚克死了。


他死于长年酗酒,内出血杀死了“垮掉的一代”最伟大的作家。



凯鲁亚克整夜吐血不止,无法遏制,束手无策,被送到医院时,医生已无计可施。


在被酒精和毒品彻底击垮前,47岁的凯鲁亚克已经文思枯竭,穷困潦倒。他从出版商那里预支了稿酬,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这一年是1969年,激动人心的60年代即将终结,“垮掉的一代”已经日薄西山。


 

二战后,美国文学和社会文化风潮迭起,新的文学风格和社会思潮很快占领主流语境,“垮掉的一代”似乎呈烟花貌聚散,敲鼓巨响几声后就渐渐衰竭。此后,属于嬉皮士运动的60年代、朋克音乐盛行的70年代依次登场。但“垮掉”的那个爆裂年代永远是耀眼而独一无二的。



△ 电影《在路上》剧照 主人公之一玛丽露



 “垮掉的一代”伙伴相遇 


1939年,凯鲁亚克离开家乡马萨诸塞远赴纽约读预科;1940年,入读哥伦比亚大学。


1941年冬天,日本偷袭珍珠港,凯鲁亚克报名参加海军,两年后终于等到征召令,但他仅仅在营地呆了一个多月,就因诊断出精神病被除名。


随后,凯鲁亚克在纽约结识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卢西安·卡尔。


中间是卢西安·卡尔


本人不是垮掉派作家的卢西安·卡尔对“垮掉的一代”流派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是他聚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建立起友谊。


同为富二代的巴勒斯早已是卡尔多年的好友,他和金斯堡则因为音乐偶然相识,后来,通过身边的一个女性朋友,卡尔认识了她的男友杰克·克鲁亚克。


卡尔发起聚会,互相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也介绍了老朋友巴勒斯。


至此,以卡尔为中心的“垮掉的一代”的成员算正式凑齐。


是他,他还在中间


正如金斯堡所说:“卡尔是粘合剂。”不久,共同好友卡尔的经历也迅速激发了垮掉派几位作家的创作。


1944年,卡尔因谋杀罪入狱,在他服刑期间,“垮掉派”成员们备受打击,一度消沉。他们试图将这起凶杀案记录下来。


金斯堡开始撰写一部相关小说,取名为《血歌》,因为书中负面报道太多,最终没能写完。


1945年,凯鲁亚克和巴勒斯合写了一部名为《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的小说。


2013年,由约翰·克罗基达斯执导的电影《杀掉汝爱》上映,影片基于“垮掉派”成员的经历改编,讲述了金斯堡和卡尔等人的动荡经历。


1946年,24岁的凯鲁亚克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小镇与城市》,也影射了这起谋杀事件。这本书在1950年出版,始终没有什么名气。


但对凯鲁亚克来说,24岁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来自丹佛的痞子尼尔·卡萨迪闯入生活。



卡萨迪是“垮掉的一代”伙伴中除卡尔外的另一位灵感缪斯——


他是凯鲁亚克等人的挚友,多次结伴旅行一道横穿美国;


作为原型人物,频繁出现在垮掉派作品中,比如《在路上》的迪安·莫里亚蒂和《孤独天使》的科迪·珀姆雷。


卡萨迪和凯鲁亚克


正如《在路上》开头所描述的:


卡萨迪生于父母流浪途中经过的慈善医院,从小混迹于乞丐、酒徒和流浪汉中,练就一身生存本领,精力旺盛、机灵、狡猾,也野性十足。

 

他长得一表人才,读过不少书,思维敏捷,行动果断。在受过教育的“垮掉”伙伴中,并不自卑,相反却独具魅力,颇得女人青睐。

 

据说他偷过500辆车,勾引过无数女人,1946年,他从丹佛到纽约时已被逮捕七次,过了一年多的监狱生活。


“垮掉的一代”不乏美男

 


《在路上》的创作传奇 

 

毫无疑问,《在路上》的创作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传奇。


正如广泛描述的那样:1950年前后,一个夏天,凯鲁亚克一边服用迷幻药,一边在一卷30多米长的卷筒纸上一气呵成写完了《在路上》。

 

他先是把10张12英尺的打印纸粘在一起,放入了打字机,随后开始了这份长达36.5米、几乎没有分段的手稿写作。(出狱后的卡尔在合众国际社做送稿员,据说凯鲁亚克用的这些打印纸正是他从单位里偷出来的。)


长达30多米的那卷打印纸


20天后,精疲力尽的凯鲁亚克大功告成——经过三个星期的日夜敲打,他终于将七年来断断续续在路上游荡的生活写下。


就像打字纸上没有任何标点和分段一样,记忆和灵感从心底连续地涌出,近乎自觉地编纂成狂野混乱又纯真赤诚的文字。



因此,这样创作出来的《在路上》一开始就不是文学的上佳选择。

 

全书没有完整情节,只有叙述者萨尔和好友迪安两个主线人物,他们无所事事,到处游荡;你甚至不用从头开始读,打开随便哪个章节都连续得起来。


凯鲁亚克将他所经历的生活和身边的好友都塞进了这本书:

 

卡洛·马克斯以金斯堡为原型;老布尔·李以威廉·巴勒斯为原型;还有性格迥异的两任妻子……


小说中出现的性格迥异的各类角色在凯鲁亚克的现实生活中都有迹可循。



 作为文学流派登场 


《在路上》写完以后,凯鲁亚克依然是一个落魄潦倒的作家。


此时这位待业青年仅有《小镇与城市》一部作品出版,找不到新的出版商。


垮掉派三杰


他辗转多城,漂泊不定,陆续创作小说《萨克斯医生》、《玛吉·卡萨迪》和《地下的人们》。

 

自发性写作贯穿了他小说创作的始终,从不做间断、跳跃又起伏,有的句子甚至长度达到半页之多。


直到1955年10月,在一次反对学院派的诗歌会上,金斯堡朗诵了自己惊世骇俗的名诗《嚎叫》:


“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



金斯堡一举成名,也标志着“垮掉的一代”作为文学流派正式登场——

 

在金斯堡推荐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先是在几家杂志上发表了章节,随后被书商看中,得以完整出版。

 

新书《在路上》引来了评论家几乎一致的称赞,书评家吉尔伯特称赞道:


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写得十分出色,是“垮掉的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

 

此时的凯鲁亚克抱负远大,曾写下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寄给当时的好莱坞明星马龙·白兰度试图邀请他出演主角,将《在路上》搬上银幕。


书信集《见信如晤》收录了这封信。



在信中,他热情洋溢,激情满满地写道:

 

亲爱的马龙:

 

我祈祷你可以买下《在路上》的版权,将它搬上银幕。

 

别担心叙事结构,我知道怎么压缩和调整情节,使它完全适合电影结构:把书中横穿东西海岸的多次旅行合并到一次旅行里——一次环程远行,从纽约到丹佛,到旧金山,到墨西哥,到新奥尔良,再回到纽约。

 

我设想,车前座的摄像机可以拍些漂亮的镜头,路途在挡风玻璃前昼夜展开,萨尔和迪安在车里喋喋不休。我想让你来演迪安,因为(你也知道)他并非一个飙车的瘾君子,而是个真正聪明(老实说,有些狡诈)的爱尔兰人。你演迪安,我演萨尔(华纳兄弟公司让我演萨尔)。我会告诉你现实生活中的迪安是什么样的,不亲眼目睹我模仿他的话,你或许是想象不出来的。

 

遗憾的是,凯鲁亚克始终没有收到回信。

 

12年后,直到杰克·凯鲁亚克逝世,也没能亲眼看到《在路上》完成电影改编。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坦白讲,除了《在路上》《嚎叫》等名作,单从文学价值来看,垮掉派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并不多,但他们声势浩大的影响力无人可及。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社会不断被麦卡锡主义、种族歧视和冷战强化的社会氛围中,垮掉派率先站出来否定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



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以浪迹天涯为乐,鄙夷循规蹈矩,蔑视物质追求和消费主义,抵制战争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


他们追求自我,永远寻找新的刺激,梦想绝对自由,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



多年前,这群离经叛道,放浪形骸的青年早已用最极致的方式表达了当代青年面对苦闷生活的心声。


因为“在路上”的核心不只是简单的启程上路,而是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电影《在路上》最终在2012年上映。

 

图书信息



《在路上》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
译者:仲召明
出品:浦睿文化



福利!福利!福利!转发本条推送至朋友圈,将截图发予后台,并在下方聊聊“2012年沃尔特·塞勒斯导演的《在路上》可以打几分(十分制)?”,我们将抽取两位幸运的朋友获得浦睿文化送出的新译本《在路上》



—END—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近期文章
CIFF停办 | 为所有与时间抗争的人 | 灵魂大保健
骡子 | 舒浩仑 | 微醺之夜 | 雎安奇
春江水暖 | 一张绝版照片 | 魔童哪吒
巴赞与萨特 | 张献民和爱的鄙视链 | 徐童
张律 | 过春天 | 大卫·汤姆森 | 亚洲腹地
奥丽芙·基特里奇 | NETFLIX | 邦德25
张献民老师的十荐 卫西谛365天电影写作计划完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今天还热爱《在路上》的根源在哪里?

胡斯克 后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