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176期:临武石门村
17年看见了一篇介绍临武县石门村里发现一处明代古建筑群的文章,于是我18年来到了这个四面环山的古村落。石门古村属花塘乡,族姓“蒋”,始建于宋代,始由江西泰和城东至道州,于1245年由道州迁临武,择蓝坡定居,因村居后龙山有天然溶洞对穿且巨大如门,故名为“石门村”。
该村座西南向东北,背靠后龙山,左有左护山,右有风水堤,前有小河蜿蜒流淌,是个风水不错的好地方。
石门村的开基始祖是智国公,于宋谆佑年间从道州迁隆阳。观其桂岭奇峰叠出,林木葱郁,谓称蓝坡,又后山秀林荫处辟有岩洞,青石为门,名曰石门。深入洞内有一石龙而号龙洞。且龙之灵气能吐烟云,誉为“龙洞烟云”,列为临武八景之一。
村前有一口水塘,名为“云龙塘”,是龙洞中流出的泉水汇集于此形成的。
石门村发现了三个明代祠堂。一个是蒋氏宗祠,这是石门蒋氏的总祠。祠堂分三进两天井,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中厅;第三进为正厅,供祖先主。三进两侧均有厢房。整个祠堂由70多根木柱支撑,榫卯相接的木结构,除中厅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外,前、后厅均为穿斗式构架。祠堂外均围以青砖墙。
门口以前有“进士”、“魁斗”两块牌匾,被人偷走了。
三进两天井的蒋氏宗祠是这里保存最完好、最大的明代建筑。明代建筑,相对于清代的体量小,装饰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雕刻。除了门前的一块石雕略有些花纹以外,内里的窗户、房梁、立柱都大概只有简单造型,没有太多精致的雕刻。没有了太师壁的遮挡,三进的祠堂在门口就一览无余,两个天井,一进上高悬着一块 " 绛人纪年 " 的牌匾,最里面供奉着祖先的排位,两边是对称的厢房。
明代的建筑多用覆盆式柱础。
此外,村内还有蒋时道(嘉靖二十一年[1542]——万历二十五年[1597])、蒋时远(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四十四年[1616])、蒋时宠(嘉靖二十八年[1549]——万历四十年[1612])三兄弟的专祠,均为两进祠堂建筑,除缺少中厅外,其他结构与蒋氏宗祠类似。
明代进士蒋士林的官厅和故居。蒋士林,生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殁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后外放今湖北孝感县。蒋士林是石门蒋氏始祖蒋智于宋淳祐年间迁居临武石门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官宦。在此之前,往往多代单传,子孙不甚发达,绳床瓦灶,居住简陋,没有什么遗存。
石门古村村内交通以露天巷道相连接,巷道路面铺青石板;既是人行通道,又兼具防火、通风、采光功能。
石门村现存大量明代民居,保存基本完整的有六、七栋,也有的已经垮塌或半垮塌。石门村的明代民居结构基本相同,进大门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厨房及杂房,天井后为大厅,大厅两侧为住房。民居为两层,建筑面积大都约20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外墙青砖,屋顶盖小青瓦。
村左侧通天岩溶洞内有一股巨大的泉水流出,下建有四级水井以方便村民。溶洞流出的水还通过自然落差分流古村各巷道,巷道两侧为水沟,一侧水沟的水是来自溶洞的干净水,以作浇灌清洗之用,村右侧几十亩良田至今仍享受着这天然泉水的滋养;另一侧是村民用过的脏水,用以排出村外。同时,溶洞出来的水流有一部分经古村汇入村前的池塘,既可养鱼也有利于防止火灾。石门古村的给排水设施,充分体现了蒋氏先人的智慧。
沿着来水的方向走200米就来到了山腰这个大溶洞口,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洞。洞口高约十米,一股清泉从洞中流出。
洞内钟乳石不算太多,但造型也有特色。洞长百余米,从洞口能看见洞的另一端。
借着补光灯,能看见水里的石龙,几百年来这条石龙被村民们奉为神物。
从龙洞另一端穿出又到了另一个山间盆地。
蒋氏先祖迁临武石门村以后,一直不很兴旺,族人按建村风水选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查看地势,觉得村右侧太空,于是在这里建一碉楼(临武称为“下首”)以镇风水,战乱时亦可躲藏、守护家园。现存碉楼长、宽、高均约十多米,大门朝北,墙上有瞭望口、亦可作土枪的射击口用。
蒋士林中进士为官之后,又在这里建石龙桥。此后,又陆续在村右侧建二、三百米长的风水堤(上栽树木)、昭王庙、戏台等,还遍栽树木。石龙桥为单孔拱桥,跨度约7米,高约6米,宽约4米,上有风雨亭供人歇息(原亭已毁,现亭后来新建);桥边现存有《新建石龙桥记》碑。风水堤还在,部分受到损坏,栽种的不少古树仍生机勃勃。
这是来石门村路上经过的一处戏台,经过了修复,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请大家观看我航拍的石门村视频。
声明:本文中所有原创图片和视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盗用,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