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16期
“饭圈”:趣缘社群与利益圈层的博弈
“饭”是Fan的音译,指单个粉丝;Fans,粉丝的复数形式,但并不能反映粉丝之间的关系;“圈”即圈子,因共同兴趣有组织性地汇聚在一起。顾名思义,“饭圈”通常指因某位明星而集结和行动的有组织的网络社群。传统认知中的“追星”行为是个体的、纯情的、现场的,而“饭圈”则表现得更为社群性、组织性、职业化、利益性和线上线下复合性。粉丝的凝聚力主要来自趣缘,“饭圈”的底色虽然也是趣缘,但在明星工作室、职业粉头、营销公众号、社交平台的“合谋”下,逐利高于趣缘,利益圈层正日益侵蚀着趣缘圈层。
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明星工作室圈粉至上,明星努力“营业”,只为维持粉丝热度,而疏于有效管理粉丝言行。营销公众号为获取流量,善于操纵舆论,无中生有,为“饭圈”经济推波助澜;职业粉头、大粉等通过组织化手段将“饭圈”异化为引流和造势工具;微博等社交平台为留住用户,借助热榜、推送、打赏等后台技术,事实上鼓励了“饭圈”非理性、失度追星。如此,在“饭圈文化”生成、传播、消费和再生产中,经济资本、商业逻辑和文化经济化等功利属性压倒了共同兴趣、情感获得和身份认同等非功利性属性,从而引导、刺激、催生、放大了“饭圈”的引战、辱骂、暴力、操控等极化情绪和行为。这正合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即负面事件、消极情绪更容易引发争议和热度,使流量变现。在商业利益圏层的高歌猛进中,网络监管、大众媒体、家庭、学校等这些最有可能正确引导青少年追星的主体力量反倒处于“媒介恐慌”中,被商业利益圈层带偏节奏,把少数粉丝的非理性行为当作“饭圈”的普遍共性,并进一步污名化“饭圈”。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事实上,青少年追明星、入“饭圈”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不只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偶像在其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多种原因,“饭圈”作为替代品,以特殊方式为青少年重构了技能学习、合作协同、情感交流、精神寄托,乃至参与公共事务的趣缘共同体,在家庭、学校这两个空间之外,开辟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第三空间。第一、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目前是相互对立并相互转化的,家庭、学校的压力越大,“饭圈”就显得越不能缺失;社会各种力量越污名化“饭圈”,“饭圈”行为将越极端化!
“饭圈”并无原罪,“饭圈文化”也不可怕,但包围“饭圈”的商业和媒介利益圈层正在物化、毒化、极化“饭圈”,污染“饭圈文化”。因此,与其说“饭圈”需要治理,不如说利益圈层更需要率先治理,从而还“饭圈”趣缘群体的本质属性!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本刊特约评论员:马中红
卷首语
P01 “饭圈”:趣缘社群与利益圈层的博弈︱马中红
观 察
P05 制度安排助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戴家芳
P07 让道德的禾苗在幼儿园潜滋暗长︱刘良军
探 索
P09 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公—私”关系︱寇东亮
P14 寄宿制初中的生命道德教育探究︱韦红斌 蔡连玉
话 题 青少年的“饭圈文化”
“饭圈”,指的是粉丝在追星过程中组织起来的利益团体;“饭圈 文化”,就是“饭圈”形成的文化。追星并没有错,但近年来,这种诞 生于粉丝圈层的青年亚文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愈发兴盛,但也屡屡 跑偏,甚至波及教育等重要行业。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对“饭圈文化” 渗入校园而导致的教育问题进行深挖、整改,想出具体解决办法。
P18 “饭圈”文化现象的生成逻辑与青少年引导策略︱李济沅
P23 中小学生“饭圈”现象的审美思考和教育皈依︱江 峰
P26 狂欢理论视域下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理性审思︱韩雪童
P31 “饭圈文化”语境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与应对︱王晓燕
P36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传播机理与纠偏策略︱何文君
讲 堂
P39 何为好老师?——教师之善及其构成要件︱蔡辰梅
展 台
P45 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家长“共创”课——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共创”课程的拓展实践︱聂亚军 桂筱惠
样 本
P50 多维一体,教育大渡——访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主任伍平伟︱本刊编辑 崔倩倩 赵广忠
P54 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探索——基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实践︱程 聪 李 妍
P57 “小菜篮”托起能生存会生活的阳光少年 ︱唐海燕 钟 君 王 睿
P60 以美修德 多维育人 ︱刘 怒
P63 以孝善教育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沈 茂 周红艳
第一线
P66 大观念·主问题·预评价——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培养儿童法治意识︱唐隽菁
P70 “谱写我的生命旋律”班会实录︱辛亚梅
品 读
P75 大音希声,历久弥新——《情感教育论纲》的情思与情怀︱王 平
往期目录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