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下语文《学写游记》写作指导+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
资料汇总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第三单元
第11课《核舟记》第12课《<诗经>两首》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任务二《撰写演讲稿》
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第17课《壶口瀑布》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19课《登勃朗峰》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视频讲解
教案
课文图片详解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例文赏析
如何写好游记呢?
第一次逛孔庙,第一次登泰山,从出发前就开始期待,眼下坐在回北京的高铁上,心情仍然很激动,忍不住和宝贝们分享一下路上的见闻。
赏析:我们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写游记呢?往往都是游玩结束回到家,坐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开始回味这些美好的见闻对么?那么不妨从游玩后的心情开始,运用倒叙回忆的方法写起,景色很美,趣事很多,感触很深,心情很激动。
第一天逛了三孔,印象最深的是孔庙里的建筑。听了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勾心斗角”这个词原本竟是建筑用语。房屋之间距离如此之近,屋檐角最前端,互相快挨在了一起。查了资料才想起,其实早就学过的,竟是我自己没有联系到一起。杜牧那首著名的《阿房宫赋》,里面有一句描写阿房宫的句子: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何意?即阿房宫的房屋依势而建,屋内建筑向房心聚集,房屋边角对峙而立,大气壮观。后来,人们根据自己理解,借用其中的“心”和“角”,用以形容不良用心和口角之争,成语的范围和内容完全发生了改变。
还有“盘龙石柱”,正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提到的“匠人精神”的体现。宝贝们想象一下:好多位工人用时四年才雕刻完成这一根“盘龙石柱”!想起自己的一位高中同学,他如今是一家手作店的老板。我看过他亲手做的皮具,堪称一绝。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争名逐利,而他,坚持努力做自己,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一件事,从无到有,坚持了五年,了不起。
赏析:游记游记,自然是要写游玩的见闻!见闻不必多,贵在精,贵在难忘,还要有感触。过去的时间之所以难忘很多时候不正是因为当时的感触深刻么?所以,千万要把感触写出来。看到眼前的景象,你联想到了什么呢?
第一天晚上,我们观看了“封禅大典”的表演,如果你来到泰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表演!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宋真宗……在泰山封禅过的所有皇帝和他们的时代全部展示在你的眼前,有感动,也有唏嘘。政治、经济、文化,总归是一直在向前走着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从剧情到灯光舞美,从演员的表演到背景音乐的编排,令人赞不绝口。佳微老师几度湿了眼角,这两千五百多年的积淀,胸中盈满了民族自豪感。
最令人激动的还数登泰山,看日出了。我讲过许多次《望岳》,如今见了真正的泰山,才算真的体悟到了杜甫诗中描绘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画面,还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清晨,立于泰山之巅,人声渺远,雾起城隐,山色空蒙。日上三竿,层林尽染,偶有三两声鸟鸣,阴阳割断,昏晓同现。
见过泰山,才懂得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的宝贝们,多行一些路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大好河山你一定要多去看看!
赏析:游览的过程中,你会见到许多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呢?能否按照顺序去描绘一下呢?看到大山大河,你是否会感叹自己的渺小?你是否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写出来。在这里也要分享一下这一段的小方法。
敲黑板,重点记
①写景顺序。从清晨到日上三竿,这是时间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你会看到不同的景色,写出景物的变化。
②调动感官。看听闻尝摸,结合五感去观察。(仔细读读我们这个秋季的第一节课和第四节课里选择的诗歌,你会发现诗人在写景时也调动了自己的多种感官。)
③最后是词句的积累与迁移。其实这些句子都是我们以往读过的诗文的迁移,学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灵活迁移,并不难。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化用古诗文的方法么?直接运用最简单、删删减减来使用、替换元素更高级、翻译过来字数多。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八年级下册↓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