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麦阿里诗3首

麦阿里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艾布·阿拉·麦阿里(973-1057)是阿拉伯第一个著有哲理诗集的诗人。他自幼双目失明,但智慧过人,又肯努力钻研,成为著名的盲诗人。著有诗集《燧火》(赛格特·宰恩德)、《鲁祖米亚特》(又译《作茧集》),散文集《宽恕书》等。



尘世酷似一具尸体


喂,朋友!这尘世酷似一具尸体,

我们仿佛是一群狗围着它狂吠,

虽然把它吞噬,然而得不偿央,

饿着肚子远离它的人却右得无央。


赞美真主,礼拜,朝觐麦加,

不是绕它走七圈,而是走了七十圈,

你也算不了虔诚的宗教徒:

一个人倘然重重的私心杂念,

他断然不会恪守宗教的教规。


许多事情,按理智我不该去做,

但是人的本能驱使着我去做它。

灾难,它所以接连不断发生,

在于我们混淆是非,真伪莫辨。




咏烛


它似我,尽管岁月多艰,

光灿灿,仍如黄金一般。

虽在消亡,却总是让人看到笑脸,

对自己的遭际是那样坚强、勇敢。

若能开口,它一定会说:

“你们以为我是怕死才泪水不断,

其实,我哭并非由于悲伤,

欢笑有时也会泪流满面。”


仲 跻 昆 / 译


古往今来,咏烛诗虽然众多,但这首短小精悍的诗,却因角度新颖、立意高远、思辨敏锐而具有格外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诗寥寥三句,全然不以语言技巧取胜,而是以麦阿里超群的哲人视角和盲人的独特感受力,通过赞美蜡烛的无私燃烧,表露了“我”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淡泊发达的健康心态,乐于奉献的崇高志向。首句波澜不惊,诗人以烛自比,用平实质朴的语句抒写自况己境,字里行间却自然流露出带有沧桑感的宠辱不惊的大将风骨,奠定了诗歌平而不淡的基调,蕴藉深厚。诗人用“仍如黄金一般”一语,不但生动地比喻了蜡烛的形态特征,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暗喻经受住蹉跎岁月的磨砺,仍然散发着光彩的美好人性。

第二句则承上启下,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蜡烛拟人化,用“笑脸”面对自身的“消亡”,通过对蜡烛人格化的赞美,来表明“我”面对险恶的遭际时的洁身自好。这一句为下句作铺垫,在结构上,有欲纵先收之感。

第三句笔锋一转,诗人富有想象力,用蜡烛作为代言体,说出惊人之语,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蜡烛所象征的无私的奉献精神,历来为古今中外的人们所颂扬和自励。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也希望自己“像蜡烛为人民照亮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忠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的李商隐就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佳句传世。“蜡烛”的“泪”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多是苦涩而伤感的。“欢笑有时也会泪流满面”一语直奔主题,指向人心,深入浅出地指出蜡烛的“泪”同样含有欢乐的成分,这份快乐在于生命价值的实现,蜡烛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它只有用自身的消逝创造出光明,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没有燃过的蜡烛就像没有“活”过的人生一样苍白无力。诗人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辩证的思维,从另一角度看待蜡烛的燃烧,看似是为蜡烛的被误解而鸣不平,实则是对人生的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对生命价值进行哲理层面的超越性探索,给读者带来了别致新颖的启迪。无独有偶,具有“女拜伦”之称的20世纪美国诗人米蕾在《第一颗无花果》中也同样用“蜡烛”自比,发出了“我这支蜡烛在两头燃烧……”之语,与麦阿里的《咏烛》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探讨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用“两头燃烧”的妙语凸现了短暂时光下的生命体验,具有及时行乐的倾向。

相比之下,麦阿里作为一位盲人,在诗歌中体现如此昂扬的生命意识,身残志坚的人生态度,以及卓绝敏锐的思维能力,更是难能可贵,令人钦佩。( 杜 夕 如 )




我们赞美安拉


我们赞美安拉,大地的乳妈!

勇敢与羞耻离开了人们。


致命的病痛,对慷慨的心灵而言,

坟墓的安宁比所有的香膏更为有益。


我对保护人施行着保护——

在我肉体包裹的灵魂中留驻。


我在穆斯林人群中不分昼夜

寻找心口一致的祈祷者。


我找到的是没有思想的牲畜,

它一生彷徨不定,非常盲目。


波洛韦次人则带着先知的习性

趾高气扬,满脸自得与骄横。


你看,一部分人——傻瓜与白痴,

另一部分人——则是滑头和骗子。


你们为虔信宗教而显得柔顺,

那么你们的驴子也笃信宗教,


疮痍满目,在草原的劲风中,

它们,沉默无言,也不愚弄你们。


我们的灵魂贫乏:这儿破洞,那儿补丁……

可富翁却比所有人更为贫困。


我们憎恨死亡,热爱生命,

却得不到被爱的欢欣。


有生之年碰不到忠诚的朋友,

弥留之际我们聆听伪善的悲愁。


太阳是否知道在黑暗里的闪光,

是否惋惜那些白白浪费的光亮?


陶 若 虚 / 译



麦阿里素有“诗人哲学家”之美誉。《我们赞美安拉》就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哲理诗,它充满了诗人对于人性、生命以及社会的思考与批判,反映了他的精神生活、情感与道德观。诗人从小双目失明,因而生理上的缺陷在他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聪慧过人,志向远大。而当他通过学习与游历使自己变得学识渊博时,他却体验了社会上的种种丑陋行为,遂使他对社会产生了厌恶、憎恨的情绪。他的后半生过着几乎闭门不出的生活。他曾把自己称作“三囚人”,即失明、房间和他抱怨得最多的被囚禁在肉体里的精神。这些人生体验所产生的影响在他的诗歌中自然地反映而出。
麦阿里对圣训、教义、各种派别和主张很有研究,他信仰真主。“我们赞美安拉,大地的乳妈!”——诗一开头就体现了诗人对于真主的崇敬之情,把真主比喻为人类与宇宙的“乳妈”。紧接着“勇敢与羞耻离开了人们”一句,让我们知道诗人将对人性的丑陋与社会的恶习进行批判。“致命的病痛,对慷慨的心灵而言,/坟墓的安宁比所有的香膏更为有益。”在诗人看来,死亡反而是安静的,世俗社会过于嘈杂,灵魂喜欢而不是害怕死亡,灵魂会因从身体升华而得到净化。这里让我们感觉到了诗人逃逸于这个社会的想法,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因失明而被囚的痛苦,因灵魂囚于躯体之中的痛苦。
诗人说自己在人群中寻找“心口一致的祈祷者”,而结果找到的却是“没有思想的牲畜”,“它一生彷徨不定,非常盲目”——人们的心口不一,对真主的虔诚只是表面的。有“先知习性”的“波洛韦次人”却是一副趾高气扬的骄横。诗人似乎在世间能找到的只有“傻瓜与白痴”,“滑头和骗子”。他看到的是世人灵魂的贫乏,还用了形象的比喻——“这儿破洞,那儿补丁”,而灵魂上“富翁却比所有人更为贫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人生财富的思辨,生与死,灵魂与肉体的思辨。“我们憎恨死亡,热爱生命”,结果是“得不到被爱的欢欣”;“有生之年碰不到忠诚的朋友”,更甚者“弥留之际我们聆听伪善的悲愁”——可以说我们看到了诗人极度悲观的思想。他抱怨尘世,对尘世感到愤怒,他看到的全是无法抵御的可怕的恶。社会是腐败的,充满贪欲、愚昧、欺诈、奉迎。他的批判带有嘲讽和讥刺。诗句含有最真切的哀伤和深刻的思想,使人心碎的感情和深邃的哲理结合在一起。手法上,诗人多处用了比喻与象征,还用了对比,显得时而严肃,时而嘲谑。
从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窥见麦阿里的创作特色。我们能感觉到哲理的深度是他诗歌美的基础,但他的观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观点,他不像亚里士多德或柏拉图那样是一个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没有创立自己的学说。他的观点取自他所选择和信仰的古典源泉,或是通过经验和事件对生活进行思考而得出的一般结论,但是的确充满了智慧。我们还能感受到麦阿里作为一个大智者的同时,他还带有很浓郁的感性色彩,感受到他纯良的心地、细腻的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以及神经质式的性情。一位性喜孤独、鄙弃尘世、倾向悲观和孤寂的多愁善感者形象的诗人活脱而出。( 黄 凰 )




艾布·阿拉·麦阿里是阿拉伯著名诗人作家。麦阿里生于叙利亚北部麦阿拉城的名门望族之家。四岁时患天花,左眼失明,几年后右眼也失去视力。幼年跟随父亲和当地学者学习语言、语法等基础知识。二十九岁时到安塔基亚、的黎波里等叙利亚城市游历,接触到希腊和其它地区的文化。他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发挥才智的抱负,历尽艰辛前往阿巴斯王朝首府巴格达。由于他不屑走一般诗人用颂诗向权势者邀宠谋利的道路,仕进无门,一年七个月后,不得不离开巴格达。返回故乡后,他闭门不出,离群索居,过着清苦生活,专心著述,探索和思考人生和来世的各种问题。他的大部分著作,就是这期间写成的。由于他学识渊博,品行清高,具有独特的思想见解和哲理观念,很快遐迩闻名,求学者造访者绎不绝。经他手培养出一大批才人学士。他在家乡生活了近五十年,最后病死。
麦阿里生活在阿拉伯统一的中央政权已经解体的阿巴斯王朝后期。他家乡所在的阿勒颇王国由繁荣走向衰落。沙漠部落不断骚乱,统治埃及的强大的法特梅人觊觎着这一地区,拜占庭为扩张权势在穆斯林中制造着分裂,因此这里成了不同力量斗争的场所。政治上阴谋不断,社会中腐败流行。但同时,这时期的阿拉伯思想文化运动硕果犹存。希腊等国的科学文化已在阿拉伯地区广为传播。许多阿拉伯学者具有了新的科学精神,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宗教、宇宙、人生等国的问题。有的学者大胆怀疑理性不能接受的东西。麦阿里即属于这类学者之列。他厌恶社会、政治,渴求知识、真理,一生都在思考、探索,处于理性和传统的矛盾中。
相传麦阿里一共著有七十多部作品,大部分已经散轶。现流传下来的主要有:诗集《燧火》、《鲁祖米亚特》,散文作品《章节与目的》、《宽恕的信》等。《燧火》共收六千余行诗。这是诗人从巴格达返回故乡前的青少年时期所作。内容有对王公权贵和朋友的赞颂,对自己、对部族的矜夸,对父母、朋友的怀念,对大自然的抒情,还包括一首著名的《盾牌颂》。他早期的创作中,不少是仿效古代诗人的,如对王公权贵的赞颂,但以后就完全抛弃了这类题材。他对母亲的怀念诗很有名,感情真切,悲惋动人。有的诗,如对教义学家佐法尔的哀悼,已含有对人生死亡及社会问题的某些看法,带有一定的哲理。《鲁祖米亚特》共一万一千余行。每首诗不仅最后一个韵脚字母相同,而且倒数第二个字母也相同,故又称《无需守律的律诗》。
这是他从伊拉克返回故乡后所作,主要是哲理诗,反映了诗人对宗教、社会、宇宙、人生等一系列问题的观点。如对宗教,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一切宗教都是荒唐迷茫的,是统治者的工具。《章节与目的》是一部散文集,包含若干章节,每一章节由长短不同的韵句组成。相传这是他为对抗古兰经而作。表达了他对语言、文学、声律、以及圣训、教义、历史、天文等诸多学科的看法,含有教诲劝诫的内容。本书虽表现出他的巨大语言才能,但过分造作,失却自然,因而艰涩难读 他最著名的散文作品是《宽恕的信》。这部作品是为回答个向他求教的名叫伊本。格利哈的人而作。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描写伊本·格利哈在天堂、地狱和魔鬼之乡的游历。伊本·格利哈骑着一匹用珠宝镶成的骆驼选入天堂。在天堂里饱享了各种乐趣,与许多古代诗人相聚,还看到了清算日的恐怖。随后,经过精灵居住的魔鬼之乡,获得许多有趣的见闻。
然后进到地狱,看到伊比利斯的受刑,也看到许多古代诗人遭受磨难。继而又回到天堂,与人祖亚当相会,漫步伊甸园,并与园中的蛇对话交谈。麦阿里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主张诗歌应表现社会的重要题材,反对因袭古人,反对应景之作,从不写含有攻击、放荡性质的传统内容。但他所处的时代浮靡之风盛行,传统影响很深,他也没有完全摆脱雕文饰辞的通病。由于作品中充满哲理,麦阿里被誉为诗人哲学家,哲学家诗人。从他开始,阿拉伯诗歌具有了新的倾向,增加了探索自然、社会,思考道德、理性的内容,从一般壮景叙事转向了现世问题。麦阿皇不仅在作品中敢于大胆表达思想,而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这使他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推荐阅读:

沃伦《世事沧桑话鸣鸟》

沃尔科特《黑八月》

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

羊令野《梦中寻梅图》

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海子《亚洲铜》

余光中《寻李白》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

魏尔伦《月光》

吉普林《如果》

布莱希特《诗人的流亡》

唐湜《我的欢乐》

郁葱《后三十年》

杨牧《母亲》

王统照《正是江南好风景》

扎加耶夫斯基诗十二首

巴列霍《只信你》

狄更生《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穆旦《智慧之歌》

陈敬容《山和海》

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梁宗岱《晚祷》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雪莱《给云雀》

布考斯基《蓝鸟》

弗罗斯特《丝绸帐篷》

大解《百年之后》

昌耀《紫金冠》

陈敬容《雨后》

何其芳《夏夜》

唐祈《女犯监狱》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特兰斯特罗默《果戈理》

拜伦《雅典的少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