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启《姑苏杂咏》

元末明初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吴趋行


仆本吴乡士,请歌吴趋行。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

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飞观被山起,游舰沸川横。

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泰伯德让在,言游文学成。

长沙启伯基,异梦表休祯。旧阀凡几家,奕代产才英。

遭时各建事,徇义或腾声。财赋甲南州,词华并西京。

兹邦信多美,粗举难备称。愿君听此曲,此曲匪夸盈。



长洲苑


在太湖北岸


中国久无伯,阖闾思骋功。讲蒐开别苑,训武出离宫。

宰嚭应参乘,巫臣实御戎。鼗鸣深谷应,罝掩广场空。

远曳捎云旆,高弯射月弓。三驱仪已毕,七伐步还同。

甲骑从舆后,蛾眉侍幄中。煮胎须紫豹,胹掌得玄熊。

乐事方难极,英图忽易穷。城迷歌黍客,地属采荛童。

辇道崩秋雨,旗门失晚风。犬亡晙肆狡,人去雉争雄。

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郁葱。犹疑见猎火,寒烧夜深红。



姑苏台


在横山西北麓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

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望处直穷三百里,役时应废几千家。

蟠空曲路迷仙仗,攀尽瑶梯才到上。外绕雕龙宛转栏,中施绣凤葳蕤帐。

熏炉长爇郁金香,共道千龄乐未央。茂苑月来秋佩冷,洞庭雨过夏绡凉。

当窗众妓如仙女,扬袂迎风欲轻举。人从天上见经过,鸟向云间惊笑语。

日暮横塘花尽开,卷帘台上望王来。宴舟初自观鱼返,猎骑还从射鹿回。

从登不用持铍队,自列红妆侍高会。香传罗帕进黄柑,缕切鸾刀供玉鲙。

烛光远落太湖波,惊起鱼龙出没多。城上乌啼河汉转,此时谁问夜如何。

管弦嘈嘈聒人耳,不闻兵来渡溪水。欲携西子走登舟,醉倚画筵娇不起。

瞑目无因到甬东,可怜一炬绮罗空。献楣竟堕仇人计,赐剑应辜谏士忠。

客来试问遗宫路,物色荒凉总非故。搴衣始信不虚言,满地荆榛见零露。

当年争夺苦劳机,却把江山付落晖。闻说越王台殿上,如今亦有鹧鸪飞。


百花洲


在姑苏台下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

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采香径


在香山之旁


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玩花池


在灵岩山


桃枝兼杏枝,春色绕宫池。正爱红繁处,还怜绿净时。

芳香泛幽沚,媚影照清漪。垂条看妓折,堕萼见鱼吹。

杯涵明月泻,舟逐彩云移。水流花落尽,君王醉不知。



响屟廊


在灵岩寺


君王厌丝竹,鸣屟时清耳。独步六宫春,香尘不曾起。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遗址。响沉明月中,迹泯荒苔里。

此夕意谁过,空廊有僧履。



走狗塘


在城西


春堤长,春草浅,此地吴王曾走犬。猎场四面围画旗,红炬照辇还宫迟。

割鲜夕宴谁共食,台上西子非樊姬。春苑年来草仍绿,韩卢已去多麋鹿。

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逐兔直到乌江东。



锦帆泾


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吴王井


在灵岩山


曾开鉴影照宫娃,工手牵丝带露华。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香水溪


在吴故宫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铜沟宫。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绛绡围掩怯新凉,归卧芙蓉池上殿。

空洗铅妆不洗妖,坐倾人国几良宵。骊山更有汤泉在,千古愁魂一种销。



越来溪


在横山下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采莲泾


在城西南


青房戢多子,采得侬心喜。今夜水风凉,君王宿船里。

行处绿云迷,歌声一道齐。回头调越女,何似若耶溪?



吴钩行


吴钩若霜雪,吴人重游侠。尊前含笑看,上有仇家血。



死亭湾


贫贱众所弃,岂惟愚妇人。圭组何重轻,能令变交亲。

翁子昔未逢,妻去耻负薪。五十非晚贵,不能待终晨。

一旦谒帝阍,还家绣衣新。邸吏惊赤绶,邦人候朱轮。

无颜见故夫,自杀此水滨。谁知孟德耀,元在尔东邻。


毛公坛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真境久寂寥,苍苔蠙灵踪。

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

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



临顿里(十首)


其一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其二


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

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不逢皮从事,谁结岁寒交。


其三


载酒携山榼,安琴制石床。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

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


其四


自少图名意,谁言世不知。僧求开寺记,客送买山资。

细雨鱼生子,斜阳燕哺儿。平生无事迫,心苦为寻诗。


其五


斩伐凭樵斧,经纶在钓车。薄云还露月,小雨不妨花。

酒债应多处,诗名自一家。虚烦时主召,懒脱故衣麻。


其六


长物元无有,何劳犬护扉。借看高士传,学制道人衣。

窗破容萤入,船空载鹤归。定缘幽事绕,不是宦情微。


其七


澹泊心情在,萧疏鬓影残。引泉规作沼,留笋待成竿。

自洗沾泥屐,谁收挂壁冠。毛公新有约,月夜礼天坛。


其八


沐罢便轻帻,消摇咏晚天。清风苏病鹤,骤雨集鸣蝉。

旧史堆缃素,新经录洞玄。谁知城郭里,别自有林泉。


其九


汩汩泉通圃,萧萧柳映门。折花摇树影,踏藕损莲根。

饥鸭呼归舰,新蚕试浴盆。屋前高石在,知是郁林孙。


其十


茶租催未得,菊饵服还能。行古时人笑,文工造化憎。

贫留渔艇载,老谢鹤书征。谁识先生乐,悠然卧枕肱。



甫里即事四首


其一


长桥短桥杨柳,前浦后浦荷花。人看旗出酒市,鸥送船归钓家。

风波欲起不起,烟日将斜未斜。绝胜苕中剡曲,金齑玉鲙堪夸。


其二


唼唼绿头鸭斗,翻翻红尾鱼跳。沙宽水狭江稳,柳短莎长路遥。

人争渡处斜日,月欲圆时大潮。我比天随似否,扁舟醉卧吹箫。


其三


江上渔郎晚祭,津头估客朝过。钟边山近水近,篷底风多雨多。

饥蟹衔沙落簖,黠禽映竹窥罗。丫头两桨休去,为唱吴侬棹歌。


其四


横网不遮过客,渡船时载归僧。炊菰饭胜炊稻,采莲歌和采菱。

烟外晚村弄笛,沙边夜店停灯。短蓑醉拍铜斗,我亦年来稍能。



圣姑庙


在洞庭鼋头山,晋王彪女得道,或云姓李氏。祈祷者不诚,则风回其舟。


湖心涌出鼋头山,白波翠岛非人寰。清虚宜作水仙府,鳞堂荷屋居其间。

渊都群灵孰为主,烟鬓翛然一神女。柔姿谁敢狎相亲,笑叱鼍龙起雷雨。

玉骨蝉轻蜕几秋,世缘已断静无愁。采兰每约湘滨会,拾翠时陪汉上游。

水禽翔鸣卫芝盖,长在苍茫杳冥外。鲛人献绡裁作衣,螺女供珠缀为佩。

花落闲祠谢古春,莲帏瑶席掩香尘。空山夜夜星河远,芳渚年年蘅杜新。

霞舒雾卷凝光彩,笑语无闻复谁待。泠风几度引舟回,宛似蓬莱隔烟海。

猿叫枫林鱼跃波,桂旗翻翠暮寒多。女巫伫望飞裙度,独奏空侯引曼歌。

椒觞奠罢沉玄璧,鸟没遥天湛空碧。遗情不结楚台云,世人何处寻踪迹。



三高祠三首



范 蠡


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张 翰


洛阳忽忆鲙鲈肥,便趁秋风问钓矶。

犹恨季鹰辞未早,不邀二陆共船归。


陆龟蒙


鸭群无食水田荒,风雨孤篷载笔床。

犹有新诗惊太守,醉中挥翰木兰堂。


(三高祠三首终)



短簿祠


下马空林问庙扉,衣冠寂寞掩尘帏。不能复使桓公怒,莫怪年来祭客稀。



阖闾墓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要离墓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干将墓


干将善铸剑,剑成终杀身。吴伯亦遂亡,神物岂不神。

始知服诸侯,威武不及仁。徒劳冶金铁,精光动星辰。

莫邪应同埋,荒草千古春。青蛇冢间出,犹欲恐耕人。



石崇墓


虬须欲怒珊瑚折,步障围春锦云热。真珠换妾胜惊鸿,笑踏香尘如踏空。

酒阑金谷莺花醉,家逐楼前舞裙坠。财多买得东市愁,绮罗散尽余荒丘。

犹怜白首同归者,夜伴游魂封树下。



韩蕲王墓


宋室中兴日,将军武略优。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

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誓擒诸部种,还报两宫仇。

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

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

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

阙耸吴山晓,陵荒巩树秋。廉颇归未老,郭令罢谁留。

折槛言徒切,藏弓势可忧。俄看星陨垒,永使陆沉舟。

感慨思前代,凄凉吊古丘。剑花埋虎气,碑藓剥螭头。

石兽嘶风雨,山僧护长楸。鼓旗何寂寂,简册漫悠悠。

父老悲犹在,英雄事已休。栖霞岭前墓,闻说更堪愁。



吴女坟


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

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



真娘墓


金钗葬小坟,杨柳寺前村。已断花间信,空归月下魂。

山莺留曲韵,草露带啼痕。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



琼姬墓


梦别芙蓉殿头,断钗零落谁收?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

麋鹿昔来废院,牛羊今上荒丘。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



吊七姬冢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

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悠悠清诗传,窅窅遗迹漫。

我来继登临,长啸帻初岸。既秋烟萝疏,欲雨风竹乱。

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龙惊汲僧来,鸟喜游客散。

阁掩林下夕,钟鸣岩中旦。胜赏谁能穷,今古赋篇翰。

飞腾子何之,汩没余可叹。安得契真期,超然豁灵赞。



天平山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

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

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渔樵渡溪孤,鸟雀归村众。

还寻老僧居,隔竹听清诵。慰我跻攀劳,为设茶笋供。

几年历忧欢,造物若揶弄。迷途远山林,迟暮堪自讼。

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恸。身今解组绂,明时愧无用。

闲持九节筇,寻访事狂纵。石屋秋可眠,山猿许分共。



洞庭山


  在太湖中,即包山。旧无蛇虎雉三物。有穴,乃林屋洞天。阖闾使灵

威丈人入,探得禹所藏治水符并不死方。其中有银房石室并白芝紫泉。又

有两圆石,扣之则鸣,谓神钲云。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狂语醉发应卢胡。



阳 山


  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吴中山最高者。中有白龙湫,旱必祷焉。


  我登此山巅,不知此山高。但觉群山总在下,坐抚其顶同儿曹。又见

太湖动我前,汹涌三十万顷烟波涛。长风吹人度层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峰回秋碍海鹘飞,日出夜听天鸡唱。中有一泉长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

都。老藤阴森洞府黑,树上不敢留栖乌。常年祷雨车,来此投今符。灵旗

风转白日晦,马鬛一滴沾三吴。岩峦苍苍境多异,樵子寻常不曾至。探幽

历险未得归,忽听钟来涧西寺。此时望青冥,脱略情尘世。白云冉冉足下

起,如欲载我升天行。古来名贤尽何有,唯有此山长不朽。欲呼明月海上

来,照把长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开口。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

行人尽回首。



五坞山五首



飞泉坞


山空响更远,雨过流还急。余沫洒回风,一林红树湿。


修竹坞


色映溪沉沉,秋云生夕阴。无限楚山意,鹤鸣风满林。


丹霞坞


遥闻丹霞坞,中有飡霞者。绛彩发朝朝,还同赤城下。


白云坞


云开见山家,云合失山路。闻语知有人,欲寻已迷误。


芳桂坞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五坞山五首终)



卓笔峰


在天平山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太 湖


长溪如白虹,分走荆霅派。具区纳群流,襟带三郡界。

太虚混鸿蒙,元气流沆瀣。初疑溟渤宽,稍觉云梦隘。

茫茫雁飞迟,飒飒帆度快。雨来鼍报鸣,风起鸥惊迈。

神龙作渊都,岂复数鳞介。珠光照水府,不受白日晒。

朝看炮车云,云浪动澎湃。声吹地将浮,势击山欲坏。

黄头虽轻生,捩柁不敢懈。有时湛明镜,峰吐青几块。

烟中树若莎,波上舟如芥。渔就沙岸炊,客来水祠拜。

震泽思禹功,夫椒记吴败。白鱼逢夏出,黄柑待秋卖。

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欲寻鸱夷舸,不顾涉险戒。

人生亦何为,世故自拘械。万事风飘花,百年露垂曌。

何当叩林屋,秉炬访仙怪。试探不死方,为人起疴瘵。



天 池


在华山


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

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

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剑 池


干将欲飞出,岩石裂苍矿。中间得深泉,探测费修绠。

一穴海通源,双崖树交影。山中多居僧,终岁不饮井。

杀气凛犹在,栖禽夜频警。月来照潭空,云起嘘壁冷。

苍龙已何去,遗我清绝境。听转辘轳声,时来试幽茗。



练 渎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

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

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

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

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



太湖石


没人采石山根渊,投身不试饥蛟涎。冯夷不解护潜宝,几片捧出如青莲。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涛潄击应千年。初疑鬼怪离洞府,珊瑚铁网相钩连。

嵌空突兀多异态,云吐夏浦芝生田。龙鳞含雨晚犹润,豹质隐雾朝常鲜。

清音叩罢磬韵远,微靥洗出珠窝圆。坐移各岫置庭砌,日照仿佛生紫烟。

三峰削成泰华掌,一穴透入仇池天。醉中时倒倚苍藓,秋风冷逼吟诗肩。

洛阳园墅汴宫苑,当时骈列夸奇妍。黄罗封盖素毡裹,万里贡饷劳车船。

奢游事歇家园废,尽仆荆棘荒池边。人生嗜此亦可笑,有身岂得如石坚。

百年零落竟谁在,空品甲乙烦题镌。又嗟此石何献巧,自召凿取亏天全。

不如顽矿世所弃,满山长作牛羊眠。



寒 泉


在支硎山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千人石


池上无陀石,千人列坐曾。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南 园


  在城南,吴越广陵王钱元镠所辟,营之三十年,胜甲吴中。今郡学前

菜圃也。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

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

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何辉光。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

园中欢游恐迟暮,美人能歌客能赋。车马春风日日来,杨花吹满城南路。

叠石为山,引泉为池,辟疆旧园何足奇。经营三十年,欲令子孙永保之。

不知回首今几时,繁华扫地无复遗。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

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春已去,人不来。一树两树桃花开,

射堂踘圃俱青苔。何须雍门琴,但令对此便可哀。人生不饮胡为哉?人生

不饮胡为哉?



松江亭


在吴江垂虹桥上


泊舟登危亭,江风堕轻帻。空明入远眺,天水如不隔。

日落震泽浦,潮来松陵驿。绵绵洲溆平,莽莽葭菼积。

凭栏不敢唾,下有龙窟宅。帆归云外秋,鸟下烟中夕。

欲炊菰米饭,待月出海白。唤起弄珠君,闲吹第三笛。



登丘操


登青丘,有怀而作。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

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齐云楼


境临烟树万家迷,势压楼台众寺低。斗柄正垂高栋北,山形都聚曲栏西。

半空曾落佳人唱,千载犹传醉守题。劫火重经化平地,野乌飞上女垣啼。



灵岩寺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



涵空阁


在灵岩寺


衮衮波涛漠漠天,曲阑高栋此山颠。置身直在浮云上,纵目长过去鸟前。

数杵秋声荒苑树,一帆暝色太湖船。老僧不识兴亡恨,只向游人说往年。



孤园寺


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猛古宅


欲问南朝常侍宅,已为西域化人宫。山僧归带渔舟雨,湖鸟来闻粥鼓风。

橘柚垂檐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给孤长者谁曾见,应在烟云杳霭中。



南峰寺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

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

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



再游南峰


放鹤庭前落叶重,吟身独上夕阳峰。远村近浦分诸树,后岭前山应一钟。

高阁倚残归鸟过,空林行尽老僧逢。支公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



楞伽寺


夕阳西下嶂,返照东湖水。来寻古寺游,枫叶秋几里。

叩门山猿惊,维马林鸟起。钟声出烟去,半落渔舟里。

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欲打塔铭碑,从僧乞山纸。



开元寺石钵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

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



师子林十二咏


师子峰


风生百兽低,欲吼空山夜。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



含晖峰


演漾弄晴晖,江山秋敛霏。我吟康乐句,日暮澹忘归。



吐月峰


四更栖鸟惊,山白初上月。起开东阁看,正在云峰缺。



立雪堂


堂前参未退,立到雪深时。一夜山中冷,无人祇自知。



卧云室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问梅阁


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



指柏轩


清阴护燕几,中有忘言客。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玉鉴池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冰壶井


圆甃夏生冰,光涵数星冷。窗有定中僧,休牵辘轳绠。



修竹谷


翠雨落经床,林鸠午鸣后。笋出恐人来,编篱遮谷口。



小飞虹


初看卧波影,应恐雨崇朝。过涧寻师去,端如度石桥。



大石屋


浑沌复轮囷,全无斧凿纹。门临五湖水,坐纳四山云。


    (师子林十二咏终)



之荆操

 


粤有我土,岐山之下。孰是营之,维我考祖。

今我于迈,自岐徂荆。岂不怀归,念我弟兄。

民勿我思,我斯安只。国已有后,先君季子。

予思泰伯之德而作。



望虞山辞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胡敛其施兮弗雨九州。下有蛟龙兮海波横流,

谁使子来兮从伯氏以游。朝于兮望岐周,国有祀兮有何求?唐虞逝兮道阻

修,惭德舆兮干戈日休。思夫人兮心焉孔忧。



玉波冷双莲


金风暮剪双头蕊,啼脸辞秋嫣血紫。宫女三千罢笑喧,锦云阵冷鸳鸯死。

满江烟玉流古香,寻魂吊影愁茫茫。吴天队露衰红湿,一夜波凉小龙泣。


  【原注】  唐处士李籝,夜游震泽,逢女郎,为歌“玉波冷双莲”

之曲,曰:“此哀吴宫二队长之词。”又歌其所制"芷秀药华"之曲,盖龙

女云。二曲世不传,余戏为补之。



王敬伯歌

 


舟初维,琴始荐。驿亭边,夜相见。词宛转,情绸缪。

解环佩,弹空侯。调易阑,情难歇。江波寒,堕明月。

绿壶再倾,芳音欲违。譬彼林鸟,逢晨各飞。

罗衣沾霜,城乌忽起。明日相思,孤棹千里。



叠韵吴宫词


筵前怜婵娟,醉媚睡翠被。精兵惊升城,弃避愧坠泪。



鹤媒歌


鹤媒独步荒陂水,仰望云间飞不起。远看过鸟下南汀,鼓翼相迎似相喜。

共为羽族生水乡,暂从饮啄无猜防。草盾俄开中潜弩,弋师欢笑媒矜舞。

嗟尔高洁非凡禽,胡为徇食移此心。受人驯养忘远举,好陷同类机肠深。

呜呼!世间几人号君子,得利相倾亦如此。



斗鸭篇


春波漾群凫,戏斗每堪玩。宛转回翠吭,绋褵振文翰。

声兼江雨喧,影逐浦云乱。唼喋队初交,纷披势将散。

持敌忽同沉,呼俦更相唤。时陈水槛侧,或聚湖亭畔。

长鸣若贾勇,远奋如追窜。荷叶触俱翻,菱丝冒齐断。

鱼骇没中流,鸥惊起前岸。心逾陇雉骄,气压场鸡悍。

海客朝自驱,溪娃晚犹看。稍欲碍行舟,浑忘避流弹。

苦争应为食,幸胜非因算。微鸟昧全躯,临川独成叹。


    【注】吴多绿头鸭,性善斗。



慧聚寺次张祐韵


烟敛城初出,朝来野欲吞。危樵缘磴角,倦衲憩松根。

刹表藏林寺,钟闻隔海村。画龙飞去久,空掩殿堂门。



言公井


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

艺囿自可灌,道源谁复寻。弦歌听已歇,瓶绠看还沉。

无为渫弗食,恻恻起叹音。一瓢乐未改,庶几回也心。



偃松行


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前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二 十 世 纪 的
西 方 比 较 诗 学

20世纪是西方比较诗学大放光彩的时期。20世纪距离我们比较近,属于比较诗学的现当代时期。现当代西方比较诗学,指从唯美主义到后殖民主义这一阶段的全部具有比较意义的诗学。在时间的跨度上,西方现代比较诗学仅仅涵盖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的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一时期里西方比较诗学的发展十分迅猛。这是比较文学学科建立并且迅速迎来大发展的时期。19世纪末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了。在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独领风骚半个世纪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比较文学的美国学派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很快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也是西方比较诗学发展史上最令人鼓舞的一个时期,因为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学者便普遍使用“比较”(comparative)一词来修饰和限定“诗学”(poetics)一语了,从而使得孕育两千余年的比较诗学思想终于正式走上了人文科学的学科舞台,诞生了“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此后不久便陆续有西方学者撰写比较诗学方面的专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往往在相隔一段时间之后才更清楚地凸显其面目。我们有理由相信比较诗学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无论是其意义,还是其内容,抑或是其成立的细节,将会在今后的岁月中进一步得到彰显。美籍俄裔批评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在《最近的俄国诗歌》(Novejsaja russkaja poezija,1921)一文说:“文艺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说,是将某一部作品造就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品质。同时,情形早已是这样的了,文学史家们做得简直就像警察一样,警察们出去逮捕罪犯的时候,会把他们当场发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以及任何过路人(只要是涉案的)都逮捕起来。文学史家们则自己取用每一样东西——环境、心理学、政治学和哲学。他们努力炮制出了一些土产的学科来代替文艺科学。他们似乎已经忘记,这些学科属于它们自己的研究领域——哲学史、文化史、心理学等,学问的那些领域确实可以使用文学的一座座丰碑来作为文献,尽管这些文献有欠缺,其丰富性仅仅属第二等,而且还掩藏在其他材料之中。”  雅各布森的本意旨在指责有些人不重视文学性,不过他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无意中道出了比较诗学作为一门学科必然会形成的根据,那就是综合与跨越。事实上,从狭隘的、封闭的、单一的学科研究,走向宽广的、开放的、综合的学科研究,正是处于现代时期的西方文艺科学乃至各门学科的时代大趋势,不仅其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而且其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
在现当代西方比较诗学中,后现代诗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所谓后现代诗学,指从解构主义到后殖民主义这一阶段的全部具有比较意义的诗学。在时间的跨度上,后现代西方比较诗学涵盖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这个时期乃是以电脑用于商业信息的加工处理为开端的,因此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精神科学日益加速的伟大时代。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人类所经历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盈性远远超出以往所有时期的总和。在西方比较诗学的后现代时期中,各种新学说风起云涌。在这些新学说中,与比较诗学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诗学、接受美学、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这些异彩纷呈的学说基本上可以归属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大思潮,它们要么处于共时性的对立里,要么处于历时性的否定中。尽管这些学说各持非此即彼的立场,难免互相攻击,显得有些片面、偏激乃至偏执,但是它们也在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显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在《科学革命的合理性》(The Rationality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文中,曾经风趣地说:“弗朗西斯·培根确实忧虑过这个事实:我们的理论可能对我们的观察产生偏见。这导致他向科学家们提出忠告说,他们应该通过净化他们那充满各种理论的头脑来避免偏见。类似的处方还有人在开。但是,为了达到客观性我们不可能依赖于空空如也的头脑。因为客观性依赖于批评,依赖于批评性的讨论,并依赖于对实验的批评性审视。”  如果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去对待后现代时期的各种新学说,那么这些学说对学我们认识西方比较诗学,发展世界比较诗学,并进而建设比较诗学的中国话语,将会有极大的裨益。在西方比较诗学的后现代时期里,由于电脑的广泛使用和网络的逐渐推开,思想的交流和交锋都变得十分方便和快捷。作为比较诗学的学科性标志的四个跨越突出地贯穿在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撰文著述、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等几乎所有的环节之中。


西 方 比 较 诗 学 的 学 科 立 场

比较文学的学科立场是我们研究西方比较诗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我们研究西方诗学的时候,不仅要追踪西方诗学观念本体的发展历程,还要考察西方以外各个文化系统的诗学对西方比较诗学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西方诗学形成过程中的潜在的比较诗学现象。当我们以西方诗学为本体而进行考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西方诗学的生成语境。西方语境是一个宏大的存在。在以二希文化(Hebrew-Hellenistic Culture)为宏阔背景的西方语境之下,人们认为热爱智慧乃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比如,圣经里的约伯,就是一个喜欢寻根问底的人,他老是在追问:“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据拉丁文原文,“聪明之处”指“理智存在的地方”。他不仅寻找智慧,还研究智慧,思考智慧产生的地域问题。约伯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本身进行了理性的思辨。“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据拉丁文原文,“他坚定”指“他事先有所准备”,即受过理性思维的良好训练。因此,热爱智慧的人在从事诗学研究的时候,注重话语权、注重思辨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热爱智慧,这使得西方诗学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具有比较的性质。在西方语境之下,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交流乃至多方向的汇流、激荡和互补。由于西方自古以来的爱智传统像灯塔一样照耀着学者们的心灵,西方不少诗学理论家往往是多面手,他们不仅在各体文学、各门类艺术中建树颇丰,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往往还是天文学家、或博物学家、自然哲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理学家、医学家、建筑学家、工程师等等,因此西方诗学往往也有与各门学科融会贯通的性质。也就是说,在西方语境下,也存在着不同学科之间的双向的交流乃至多方向的汇流、激荡和互补。由此可知,比较文学所倡导的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这四个跨越,也是西方比较诗学的生命之源。


西 方 比 较 诗 学 的 基 本 特 征

西方比较诗学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体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跨语言的特征
在西方比较诗学的发展史上,跨语言乃是一直存在着的突出的特征。在一些欧洲国家里,同时并行几种官方语言。今日欧洲各国大学的外语系的学生,如果主攻西方语言,均须学习两门外语,而且均须达到四会水平。只有主修东方语言的学生,由于东方语言难度较大,因而对第二外语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一些。二战以后,欧洲各国大学几乎都采用本国语言和英语授课,完全是名副其实的双语教学。西方诗学的跨语言特征是非常自然地形成的。即使在漫长的中世纪里,跨语言的特征也非常突出。这一点似有申说之必要。欧洲中世纪曾被称为黑暗的时代,那时拉丁语是各国的官方语言,因此有人便误以为中世纪的欧洲是拉丁文的一统天下,并不存在什么跨语言的诗学问题。事实恰好相反。晚近的研究表明,拉丁语对各民族国家文学的形成有功。英国古典学专家拉碧(F.J.E.Rabby)的研究表明,甚至连韵脚和节奏等作诗技法也是从拉丁语诗歌进入欧洲各国文学的。在中世纪,在拉丁语范式的推动下欧洲各民族语言在文学中悄悄地发展,并且发展成为比较典范的文学语言,而且其成果也是颇为丰硕的。拉碧在为《中世纪拉丁文诗歌牛津读本》所作的序言中还指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同时代的英国诗人高文,对他们的英文诗歌与拉丁文诗歌同样自豪。其他欧洲各国诗人都从拉丁文诗歌中吸取了大量营养。” 
(二)跨民族的特征
在世界七大洲中,欧洲的面积倒数第二,仅大于大洋洲,但是欧洲人口密度大,民族种类繁多,而且不少民族之间还具有亲缘关系。同时,由于基督宗教(含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是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国教,欧洲各国在历史上相互交往非常密切。由于政治经济上的种种利益,国家之间通过王室联姻而分分合合的事例时有发生。在欧洲各国之间,旅行十分便利。欧洲不同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西方比较诗学的跨民族的特征也是自然地形成的。
(三)跨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在地中海沿岸发源,从它形成的时候起,欧洲文化就与非洲文化关系紧密。在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不少城市国家。从此欧洲文化便蕴含着亚洲文化的因子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西方文化本身也迈出了单一文化的格局,进入了称为二希文化的复合型文化的范畴,从而具有更多的东方因素。随亚历山大东征的队伍到达过今天印度的旁遮普一带,欧洲文化由此与亚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印度文明有了联系。根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还从居住在与大夏(巴克特里亚)交界处的中国人那里学会了种植棉花,于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因子很早就进入了欧洲。  由此看来,西方文化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二希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交互作用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自古以来西方比较诗学就与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四)跨学科的特征
圣经学是西方古老而发达的学术,20世纪流行的解释学就发源于圣经学。在古代有不少教父思想家,在中世纪有不少大学者,他们都在教会立供职。比如,以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往往也是著名的比较诗学家。他们精通希腊文、拉丁文,有的还精通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等东方语文。在古代和中世纪,西方学者的诗学研究大都与圣经研究联系在一起,因此西方诗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跨涉宗教学的跨学科研究。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像达·芬奇一样的全面发展的人物,他们的突出特征是具有跨越多种学科的知识结构。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说:“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西方各国进入近代以来,尽管科学与学术走上了分科发展的道路,但是要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呼声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这就为西方比较诗学的跨学科发展提供了认识论上的基础。
可以预料,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比较诗学还会以蓬勃的势头朝前迈进。新的学说还会提出,新的流派还会产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四个跨越,即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将作为西方比较诗学的基本特征而长期存在。人们对这些基本特征的认识会不断深化,不断细化,不断科学化,但是绝对不会将它们丢掉。这是因为,四个跨越乃是西方比较诗学成立的基础,也是它永不枯竭的源泉。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元曲36首鉴赏

宋词61首鉴赏

钱钟书《宋诗选注》①

钱钟书《宋诗选注》②

李白诗全集①

李白诗全集②

李白诗全集③

李白诗110首

李白诗120首

杜甫诗全集①

杜甫诗全集②

杜甫诗全集③

杜甫诗100首赏析

白居易诗全集①

白居易诗全集②

王维诗词全集

李商隐诗全集

李商隐集㈠

李商隐集㈡

鱼玄机诗全集

李煜诗词全集

李煜词品读

杜牧诗全集

杜牧集

欧阳修词全集

贾岛诗全集

柳宗元诗全集

谢灵运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

辛弃疾词㈠

辛弃疾词㈡

辛弃疾词㈢

柳永集㈠

柳永集㈡

柳永集㈢

苏轼词

苏轼集㈠

苏轼集㈡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

纳兰性德词全集

仓央嘉措情诗66首


老桧斜生古驿傍 客来系马解衣裳
讬根非所还怜汝 直干不挠终异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