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代词人·刘辰翁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年时曾跟从理学家陆九渊学习,补太学生。景定三年(1262),参加进士举时因廷试对策得罪贾似道,被置三等,自请濂溪书院山长之职。入元不仕。词学稼轩,为辛派词人“三刘”之一,风格遒劲绚烂,有《须溪词》。

  

  【兰陵王】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 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

  但箭雁沉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顾孺子,共夜语。

  

  这首《兰陵王》词,题为“丙子送春”,写的却是该年山河易主的惨变:丙子指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这一年春天,南宋的都城临安被元军所攻陷,太皇太后谢氏、太后全氏、恭帝赵昰,都被掳掠北去,享国三百一十余年的赵宋王朝就此倾覆,只有一部分宗室、官员、军队逃往海上继续抵抗,词中说“漫忆海门飞絮”,便是指这股残余力量,但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宋亡已无可逆转,所以词人在这一年赋词“送春”,所送的乃是业已沦亡的南宋朝廷,“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实是亡国子民的一曲挽歌。

  

  因为南宋故都沦陷于那一年的春天,亲历亡国之变的词人,从此对“春”这个季节产生了复杂而又惨痛沉重的情绪。刘辰翁的《须溪词》中,但凡丙子年后有关春天的词作,都与这一股耿耿难消的亡国之痛有关。他送春、悼春、悲春,辞意悲苦,恸不自已,所以后人称他为“送春苦调刘须溪”。

  刘辰翁的悲悼亡国,不是像张炎那样凄婉缠绵,也不像王沂孙那样托物寓意,而是以“辛派后劲”的笔力,发悲咽愤懑之情。他的感情不是隐晦不显的,也不是纤细柔弱的,如这首《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云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这是临安已陷落后的又一年春天,他之前送春词中殷勤的致辞:“春去,尚来否?”如今春天真的去了又来了,进入的却已是一座“愁城”,昔日的锦绣山河,已奔驰着铁骑,曾经的轻歌曼舞,已经被“番腔戏鼓”所取代。词人忿忿的说:“不是歌声!”其实即使异族的音乐也是音乐,只是在亡国遗民的耳中,再也带不来欢娱而已。他惟有追思故国,寄希望于仍在海上坚守抗元的残存力量。但流亡的残宋朝廷仅仅坚持了一年,便于崖山全军覆灭,君臣尽节,词人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告破灭。从此刘辰翁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送春当中,度过了宋亡以后的二十余年生涯,用他沉咽的词笔,写下这一段历史的悲苦。他自己说:“暮年诗,句句皆成史。”和同时代的遗民词人比较,蒋捷的竹山词是流浪者的苦笑,张炎的白云词是亡国王孙的哀歌,王沂孙的碧山词是遗民故老曲折隐约的一腔忠爱之情,而刘辰翁以辛派词人的身份,“钟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用他的血泪悲咽,为亡宋谱下一首首招魂大曲。

  《蕙风词话》评刘辰翁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有时笔意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东坡。”将刘辰翁的风格之比辛弃疾、元好问乃至苏轼,自是很高的赞誉。刘辰翁的词作,能够“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发出苍凉沉郁之音,不仅是他有才力,也是因他这一腔爱国热忱,是从小就积累起来的。

  

  与张炎、周密、王沂孙、蒋捷等人在亡国前安于自己的舒适生活,亡国后才感到切肤之痛不同,刘辰翁从一开始入仕,就培养起忠义报国之志。他自幼丧父,“家贫力学”,与后来千古流芳的文天祥同时同里又同门,师从于著名学者欧阳守道、江万里之门,过从甚密,交情深挚。文天祥在德祐元年毁家纡难,起兵勤王,刘辰翁曾参与其江西幕府,有过战场兵火的考验,虽然最终失意,但他的爱国情操,并不显得低沉抑郁而是激昂奋发。


  刘辰翁在亡国之前仕途一直不顺,他于景定三年(1262)到临安赴进士试,廷试策对时慷慨直言:“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竞可怜。”这几句话相关宋末的一次朝权斗争:宋宁宗无后,要选择宗室中可立的子弟以备皇储之选,最后择定了宗子贵和进封为济国公,改名竑,立为皇子。赵竑对宰相史弥远擅权有所不满,得罪了史,到宁宗病重时,史弥远矫诏立了另一个宗室子为皇子,宁宗死后又擅立为帝,是为理宗,进封赵竑为济王,赶出都城,未几矫旨逼他自缢,对外则宣称是病死,死后封号也一贬再贬。当时朝野对这件事都非常不平,但由于理宗自己是得益者,所以即使到史弥远下台之后,也不许人提起为济王申冤的事,谈论者都遭到残酷压制。刘辰翁敢于在廷试策对时当着皇帝的面提出这么尖锐的问题,可见胆气过人,同样是权相的贾似道见了,十分恼恨,却因宋理宗这一回没有追究,无法公开黜落刘辰翁,只得给了他最末等的名次。刘辰翁不愿混迹官场,以寡母年老为名请求做濂溪地方书院的山长(相等于学院的院长),后来到了其师江万里幕下为僚客。

  

  江万里是南宋末年著名的学者,亦是一名忠臣,刘辰翁最初受知于他,是在景定初年在临安做太学生时,江万里正担任国子祭酒,也就相等于最高学府的校长一职,对这个年少有才的学生青目有加,师生相得。江万里是江西都昌人,秉性刚直,敢于直言,在朝时每每不能久安于位,在度宗即位初一度入相,因与贾似道不合而罢官,其后又起用,这样的颠踬宦路,刘辰翁常常都陪在师长身侧。咸淳十年年末,七十七岁的江万里在湖南安抚大使任上,被元兵渡江攻破城池,擒获令降,江万里厉声斥骂,宁自杀也不屈服,后来乘元兵不备脱身遁归故里,次年饶州城亦陷落,其弟江万顷被元兵勒索杀害,江万里投水殉国。这时刘辰翁正在江西吉水县虎溪避难,闻讯后悲痛不已,赴门哭吊,作文祭祀,赞扬这位良师益友:“玉色金声,光风霁月,峨峨千仞,柱折维绝。”因江万里之子下落不明,无人营葬,刘辰翁挺身自任,为之奔走跋涉,办理后事,并建庵堂纪念这位忠臣良相。其时已是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江西正处于元政府的严密统治下,刘辰翁四处奔走,收葬殉国故相,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实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这一年刘辰翁已经五十岁,办理完恩师的葬事之后,“托迹方外以归”,也就是出家为僧道,以示决不与新朝合作,也是亡国之后对无力回天的局势表示出一种心灰意冷。他晚年惟事著述,除了学术著作之外,便是将满腔亡国之恨,用一枝词笔尽情的倾诉出来。

  

  百年之前北宋灭亡的时候,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在临安怀念故都汴梁的元夕盛况,写了一首《永遇乐》词,下半阕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刘辰翁每一次读这首充满故国之思、身世之叹的悲辞,都涕泪汍澜,哀苦不能自已,在临安沦陷后的又一年春天,他依韵和了这阕百年之前的伤亡国词: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他在词序中说:“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李清照生当南北宋之交,虽然半壁江山已属异族,终究还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的一方托足之地,还能在江南寻回昔年全盛的芳景,而轮到刘辰翁自己,连南宋这残山剩水都已沦亡,放眼天下无土可托,无路堪行,自然其悲苦之情,要远远超过百年之前南渡到临安的女词人。这样的轮回真为可伤可叹:一部南宋的历史,竟是以亡国始,以亡国终!

  

  刘辰翁死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或说元贞三年,即同一年),已经跨越了元朝一半的历史,下距元亡已经不到五十年。在江西庐陵避居之地,“老来无复味,老来无复泪”的刘辰翁离开了这个已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四方学者俱至庐陵会葬,为这位享年六十六岁的老词人送行,“又何堪满目凄凉,故园梦里能归否?”他临终前的绝笔之作,是这一首《宝鼎现?春月》:

  

  红妆春骑, 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 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 约彩鸾归去, 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 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

  滉漾明光连邸第, 帘影动、散红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神仙才子, 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 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 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 暗滴鲛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 天上人间梦里。

  

  这首词又题为“丁酉元夕”,丁酉即他逝世的大德元年,因为宋室已亡,他不愿用新朝年号纪年,所以只书干支,也是表示决不与新朝合作之意。刘辰翁死于这一年的正月,这首元夕词实为他的临终绝笔。刘辰翁的词集中每多节令词,每逢元宵、花朝、端午、七夕、中秋、重九、除夕等这些曾经给他带来欢乐的节日,他往往感慨万端,忆昔抚今,而各种节日之中,又尤以元宵为重中之重。两宋三百余年都极为重视元宵佳节,每逢正月十五,可以说极尽天上人间之盛,宋人词中每不惜笔墨予以描写,北宋的元宵盛况是:“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秦观《念奴娇》)、“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而南宋的灯市则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到了刘辰翁,“年少总看灯,老来犹故情。便无灯、也自盈盈。”(《唐多令?癸未上元午晴》)他惟有用追忆的笔法,从北宋写起,三叠分写三个时代的京城灯节景象,前两段的是两宋的丽景,灯月交辉,神仙境界,到如今都已烟消云散,不堪回首。在新朝统治者严格管制江南、禁灯禁乐的这个时代,儿童们只能从父辈“反反复复,字字悲咽”的回忆里,才能听说旧世界曾经有过的一切繁华盛况,赏心乐事。“便当日亲见《霓裳》, 天上人间梦里。”那一个梦幻般的时代,终于到了曲终人散的落幕。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元曲36首鉴赏

宋词61首鉴赏

钱钟书《宋诗选注》①

钱钟书《宋诗选注》②

李白诗全集①

李白诗全集②

李白诗全集③

杜甫诗全集①

杜甫诗全集②

白居易诗全集①

白居易诗全集②

王维诗词全集

李商隐诗全集

李商隐集㈠

李商隐集㈡

鱼玄机诗全集

李煜诗词全集

李煜词品读

杜牧诗全集

杜牧集

欧阳修词全集

贾岛诗全集

陈维崧词集⑴

陈维崧词集⑵

柳宗元诗全集

谢灵运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

辛弃疾词㈠

辛弃疾词㈡

辛弃疾词㈢

柳永集㈠

柳永集㈡

柳永集㈢

苏轼词

苏轼集㈠

苏轼集㈡

纳兰容若诗词全集

纳兰性德词全集

仓央嘉措情诗66首

苏轼诗词集

李清照诗词90首

李清照词品读

贾岛诗全集

秦观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全集

曹操诗词集

曹植诗全集

李世民诗选

红楼梦诗词全集

宋词40首赏析

唐诗60首赏析

陆游诗50首赏析

顾况诗集

钱起诗全集

王昌龄诗全集

岑参诗全集

张耒诗词全集⑴

张耒诗词全集⑵

张耒诗词全集⑶

张耒诗词全集⑷


青溪阻千仞 姑射藐汾阳 未若游兹境 探玄众妙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