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秉恕《白云楼》

元代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刘尚书秉恕


  秉恕字长卿,秉忠之弟,尝受易于威州刘肃。世祖召同侍潜邸,至元中,累官礼部尚书,历湖州平阳两路总管,有惠政。卒于官。秉忠无子,以秉恕子为后。

  刘秉恕,字长卿,邢台人,元朝太师刘秉忠的弟弟,少时勤奋好学,受教于邢州安抚使刘肃门下,由于刘秉忠公正无私,不纳私亲,在向忽必烈举士时,惟独不推荐刘秉恕,忽必烈为其兄弟的品质进行奖赏,二人均不接受。由于学术出众,刘秉恕于中统元年(1260年)提升为礼部侍郎\邢州安抚副使,中统二年,调吏部侍郎,中统三年,赐金虎符,委任顺德府(邢州)安抚使,任职期间,勤于民事,发展生产,使邢州百业俱兴;至元元年改任嘉议大夫(执法官),历彰德、怀盂、淄莱、顺天、太原五路总管。又出任淮西宣慰使,会省宣慰司,历湖州、平阳两路总管,最后升为礼部尚书,为政期间,廉洁,实行惠政,大得人心,60岁卒,葬于邢台西贾村。
  刘秉恕是元初邢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精通算术,明朝嘉靖年间,他的墓被人盗开了,盗墓的人逃跑了,官府无法捉拿。后来差役在墓中发现了一段谶语:“发冢者,李淮也。”于是以此为线索,终于捉住了盗墓贼。这都是因为刘秉恕精通算术,在生前已经推算出盗自己墓的人是谁了。


  ○白云楼

  旌旗袅袅入随州,江涨祥烟散复收。黄耳不来家信远,西风肠断白云楼。



推荐阅读:

[宋]王之道词集

[南宋]范成大词集

[南宋]陈亮词全集

[北宋]贺铸词全集

[南宋]刘过词选集

[南宋]史达祖词集

[南宋]周密词全集

[南宋]辛弃疾词全集⑴

[南宋]辛弃疾词全集⑵

[金]元好问词集

[南宋]张镃词全集

[北宋]晁补之词集

[南宋]刘过诗选集

[南宋]吴文英词集

[南宋]刘辰翁词全集

[南宋]文天祥诗词集⑴

[南宋]文天祥诗词集⑵

[宋]王之道诗集⑴

[宋]王之道诗集⑵

[宋]张辑诗词集

[金]元好问诗赋集⑴

[金]元好问诗赋集⑵

[金]元好问诗赋集⑶

[元]刘因诗词集⑴

[元]刘因诗词集⑵

[明末清初]秦淮八艳诗词选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甲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乙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丙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丁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戊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已集₁》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已集₂》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庚集₁》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庚集₂》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辛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壬集》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癸集》

[明]宋应星《思怜诗》

[南宋]沈瀛《竹斋词》

[南宋]李处全《晦庵词》

古代名媛词一百首

[战国]屈原全集(注释版)

[南宋]曾慥《乐府雅词》⑴

[南宋]曾慥《乐府雅词》⑵

[南宋]曾慥《乐府雅词》⑶

[清]纳兰性德词-友情篇

[清]纳兰性德词-塞上篇

[元]张翥词集

[元]张翥诗全集⑴

[元]张翥诗全集⑵

[宋]杨公远诗全集

[南宋]刘克庄词集

[南宋]张炎词全集

[南宋]王沂孙词全集

[南宋]卢祖皋词集

[宋]曹冠词全集

[南宋]蒋捷词全集

[南宋]石孝友词集

[南宋]陈允平词集

[北宋]苏辙诗赋集⑴

[北宋]苏辙诗赋集⑵

[北宋]苏辙诗赋集⑶

[北宋]苏辙诗赋集⑷

[北宋]苏辙诗赋集⑸


琴声销别恨 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 悠悠旅思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