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由采到炼 《历史上的炼丹术》
第二章 由采到炼 《历史上的炼丹术》
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又可分为三大流派。一是服食派,专以服食药物以求长生不老。二是房中派,主要以房中养生为成仙方术。三是吐纳导引派,讲究导引服气,以此长寿变仙。
第一节 服食派
当时,服药长生的信念最为流行,服食派的人物也最多。第一本仙人专集《列仙传》所载的七十一名神仙绝大多数是服食成“仙”的,而且,所服食的药物多半“釆摘”于大自然。如:“赤松子,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赤将子,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噉百草花,……能随风雨上下”;“偓佺,槐山采药父,好食松实,……能飞行逐走马”;“方回……炼食云母”;“吕尚,冀州人,……服泽芝地髓”;务先“服蒲韭根”;仇光“常食松脂”;陆通“食藁卢木实及芜菁子”;寇先“好种荔枝,食其葩实焉”;任光“善饵丹砂”;桂父“常服桂及葵,以龟脑和之”;赤须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等。
炼丹先驱安期生
早期的炼丹家就出自于这些大胆试验的服食派。例如炼丹先驱安期生,就曾“食巨枣,大如瓜,合则见人,不合则隐”。这些方士经过长期试验,大量服食了许多自然生成的植物药、矿物药和动物药,虽然收到了一些延年益寿的功效,但都不能阻抗衰老,与理想的目标相去甚远。遍地釆来的“不死药”均无神效,同时,远入东海神山求仙求药也屡屡失败,失望之余,方士们不得不重新思考。
中医“煎煮”草药的方法启发了他们。方士们开始尝试水煮药物,亦即水法炼丹,企望从"煮”中炼出长生不死药。
但是,更令他们神往的是墨家学派精于冶金制造业的百工之士的“冶炼”技术。在方士们看来,不仅仅是奇妙的炉火,而且墨派的神秘帮会制以及鬼神思想都会有助于仙药的炼制。为了达到长生变仙的目的,干劲十足的方士可说是不惜一切四处学习,兼收并蓄,多多益善。当然,此时最主要的还是冶金技术。
第二节 古代冶金技术的颠倒
我国是古代冶金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冶铜技术的出现虽然稍晚于埃及和巴比伦,但发展很快。商朝,我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范铸法和分铸法等先进技术,制作出大量精美复杂的青铜器。当时,大型熔铜炉内径已达一米左右,炉温高达1200℃, 铸铜作坊遗址面积有数万平方米之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能够综合地使用浑铸、分铸、失蜡法、锡焊、铜焊、红铜镶嵌等多种金属工艺,创造了新的技术高度。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墓(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慕)里的陪葬青铜器总重量竟达十吨,说明当时的冶金生产规模已很大。
我国关于合金性质的认识和记载尤早。战国初期成书的《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经验总结。其中有著名的“六齐”规律:“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量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里,“金”是铜的别名,“齐”为剂之假借。铜与锡这两种金属,通过配比的调整, 就可以炼成多种性能各异的器具。这给古代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冶铁技术方面,中国的成就更为突出。划时代的生铁冶炼技术在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为中国人掌握,这比欧洲整整超前二千年。到了战国初期,我国发明了“块铁滲碳钢”技术。到西汉时代,我国又成功地发明了“炒钢”技术,而欧洲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由英国人掌握了这门重要技术。
技术的突破加快了冶金业的发展。战国中后期,冶铁业已在广大地区普及,成为手工业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如:山东临淄齐国故都冶铁遗址面积达四十余万平方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冶铁遗址三处,总面积也达三十万平方米;邯郸、大宛也都是当时著名的冶铁手工业中心。铁器成了唾手可得、须臾不离的日常用具。“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缸、一钻、一凿、一銶、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钵,然后成为女。”(《管子•轻重乙》)
迅速崛起的冶金制造业吿诉人们:熔炉里的变化确实奇妙, 炉火烧炼的威力的确无穷。“莫邪宝剑从中炼得,神仙妙药何不就此为之?”古代的冶金化学给方士们极大启发,冶金技术给炼丹活动奠定了基础。火法炼丹由此诞生,并且成了日后炼丹方法的主流。
炼丹术的最初形式虽与一般的冶铜炼铁、煮药煎汤无甚差别,但其目的与意义却是大大不同。第一,炼丹术不是生产,而是试验。第二,炼丹术不是随意的日常活动,而是有目的的技术操作。第三,炼丹术不是旧经验的简单延续,而是有某种理论作指导的探索方案。可以说,炼丹术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釆用古代普通的冶金技术却寄以广无边际的理想与奢望,它依靠具体的实践手段却幻想成神变仙的宗教天堂,因此说,炼丹术是一个畸型的学科,它是古代冶金技术的颠倒:“头是重的”——注重炼冶实验;“脚是轻的”——幻想不死成仙。它一出生就被神仙说给颠倒了。
由采到炼,最初的飞跃起于何时?准确的创始时间以及明确的创始人已难以考察。
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炼丹记录是《史记》里的两段话。
第一段是:秦始皇“悉召文学方术之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古代,“练”通“炼”字,因此可说,秦始皇时我国已经开始了火法炼丹术。
如果认为这段话过于简略,不足为证,那么下面第二段话则可准确证明炼丹术已经发生:
"……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
“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菜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剂)为黄金矣。”《史记•封禅书》)
这里,“上”与“天子”指的是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8年在位)。汉朝兴于公元前206年,“汉兴六十余岁”之时为汉武帝登位初期,亦即公元前135年左右,李少君已在宫殿里为皇帝炼丹。显然,我国炼丹术的发生期还可略为上推,因为李少君很明显不是第一位炼丹家。他曾提到安期生,从尊称的语气可知安是他的前辈。
晋葛洪《神仙传》说:“李少君,字云翼,齐国临淄人也。少好道术,入泰山釆药,修绝谷遁世全身之道。道未成而疾,困于山林中,遇安期先生经过,见少君。少君叩头求乞活,安期愍其有至心,而被病当死,乃以神楼散一匙与服之,即起。少君于是求随安期,奉给奴役使任,师事之。……如此数十年,因授神丹炉火飞雪之方,誓约口诀。……少君于是还,斋戒卖于市,商估六国,或时为吏,或作师医治病……贫不办合大药,喟然长叹,语弟子曰:‘老将至矣,死将近矣,而财不足用,躬耕力作,商估求钱,必不致办合药,又吾亦羸拙于斯事也。闻天子好道,请欲见之,求为合丹。’”《神仙传》之类的仙谱虽不太可靠,然资料匮缺 之时,亦可佐以参考。
炼丹合药需要花费许多资财,怀揣神方的方士“游诸侯,见天子”,半出于无奈,因为唯有掌握政权财权的皇帝诸侯才是靠山。
从司马迁的记述中我们知道,李少君的炼丹方法大致为:用丹砂诸药炼成黄金,然后饮用此金,以求仙寿。值得注意的是,这“黄金”不是从一般矿石中炼出的,而是由丹砂炼成的;这“黄金”也不作他用,而专用来饮食,饮之则寿,则见“仙”。所以,这“金”并非普通意义上的黄金,乃是“丹砂的精华”,是“不死之药”,或曰“仙药”。“丹”的原意是指朱红色的丹砂矿石,但自从方士专用丹砂来炼制仙药之后,“丹”字就有了“仙药”或“精炼成之药丸”的固定含义。因此,李少君的炼方既是“炼金”亦是“炼丹”。从实质内容来看,把它称为“炼丹”更确切一些。
为何要用丹砂来炼制仙药?丹砂为什么能够炼出“黄金”?对此关键问题,炼丹家们找到了许多理由,让众人放心。
首先,丹砂具有高贵的朱红色。人的血液是红色的,许多动物的血液也是红色的,因此,古人认为,天然红色的丹砂是天地血气所化,是生命永恒的标志。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很專欢红色的矿物:在山顶洞人化石胸部,有红色的赤铁矿石:在甘肃出土的石器时代墓葬中,有大量的红色丹砂;在河南偃师的商朝宫段遗址里,玉器和铜器都裹在丹砂里面;古代祭祀活动的记录通常都用红色的丹砂涂写在甲骨等物上;广西几千年前的花山崖壁画群中的一千三百多幅人物画像全部用红色的矿粉画成。可见,自远古时代起,红色的矿石就巳同某种不朽或永恒的观念密切联系起来了。
其次,仅仅服用自然的丹砂就能长寿。远古时代人们就把丹砂作为治病养生的药物,从而发现丹砂的一些作用。《神农本草径》——这本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把丹砂列为上品药之首,说它能治“身体五脏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晋朝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记有许多古代的“仙方”,里面一味丹砂经简单浸泡使可获非凡的“神效”:
“羡门子丹法:以酒和丹一斤,用酒三升和,曝之四十日,服之一日,则三虫百病立下;服之三年,仙道乃成。
“赤松于丹法:取千岁蔂汁及矾桃汁淹丹,置不津器中,练蜜盖其口,埋之入地三尺,百日,绞柠木赤实,取汁和而服之,令人面目鬓发皆赤,长生也。
“又刘元丹法:以丹砂内玄水液中,百日紫色,……又和以云母水,内管漆之,投井中,百日化为赤水,服一合,得百岁,久服长生也。”
神仙家们把丹砂疔效吹过了头,但中医实践证明,天然丹砂确实有养神益气、明目清肝、润肺止渴等医疗作用。丹砂至今仍是中医的常用药物。丹砂掺入猪心裁煮,可治心虚遗精;含丹砂的配方可以治疔慢性精神疾病等。
丹砂作为仙药之母的第三条理由是:丹砂加热后的变化非常奇妙。红色的丹砂(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加热后可分解出白色的水银(汞)。水银有许多突出的特性:它银光闪亮,是常态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可以直接溶解黄金、白银、铜、铁、铅等许多金属;一旦加热,它直接升华,跑得无踪无影。战国时代,我国民间巳掌握用丹砂升炼水银的方法。
由红色丹砂炼得白色水银,在今日已是科学常识,但对古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的怪事。直到魏晋时期,葛洪还说:“世人少所识,多所怪,或不知水银出于丹砂,吿之终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从何得此白物。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烧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独得尔?”
让古人更加惊奇的是:丹砂加热可分解成水银和硫黄,水银和硫黄重新搅拌化合,适当加热,又可复得红色的丹砂结晶,如此分解化合,可以循环不止。故炼丹家不无得意地说:“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凡草木烧之即尽,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古代炼丹家是非常重视象征性之意义的,在他们看来,天然丹砂经烧炼又可变还丹砂,这不正意味着向“道”的返还吗?道生万物,道是永存的, 万物要永存就必须返回本体的道。所以,“保命安神,须饵丹砂”,“丹砂入火,化为水银,能重能轻,能神能灵,能黑能白,能暗能明,五行之性也”。炼丹家又将它进一步神秘化:“丹砂者,太阳之至精,金火之正体也,通于八石,应十二气”;“丹砂者,万灵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府,而居九清,玄播总御,动之以离体,定之则乾成,变化者故号曰赤龙,若翱翔而名为朱雀。”
最后,还有一条理由支持炼丹家,那就是丹砂与黄金的密切关系。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观察到丹砂与黄金共生的现象, 《管子•地数》篇明确记裁:“上有丹砂,下有黄金”。根据现代地质矿物学研究,这是符合丹砂与黄金共生的砂矿床情形。先秦时期,人们主要从河床中洶取丹砂以及砂金。丹砂的比重为 8.0〜8.2,自然砂金的比重达15.6〜19.3,所以“丹砂在上,黄金在下”之说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容易联想:黄金是由丹砂变成的。故《仙经》云:“丹精生金。”后来又说:“丹砂受青阳之气始生矿石,二百年成丹砂,而青女孕又二百年而成铅,又二百年成银,又二百年复得太和之气而为金。”丹精炼出黄金,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松,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乃天道自然也。”
上述种种理由便使丹砂最先成为“炼仙药”的主要角色。“炼丹术”之名也由此产生,沿用至今一直未变。
尽管如此,对于“丹精生金,服金则仙”的说法,方士们还是觉得没有充分把握。于是,李少君们就加上了一招:“祠灶”、“封禅”。这种迷信的招数后来花样就更多了,炼丹术的颠倒程度也就愈加厉害。
汉武帝让李少君在宫中炼丹之后,“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后继者中,最出名的炼丹方士是栾大。栾大,胶东宫人,“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一见面,他就在汉武帝面前夸口:“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其后又趁机进言:“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验其小方。斗棋,棋自相触击”(《史记•封禅书》)。
当年,李少君在宫中日夜炼丹,汉武帝光顾不勤,致使少君独自“仙”去,心中一直很后悔。于是,他立刻拜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居月余,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不久,汉武帝又使用了罕见的物质笼络手段:“制诏御史,……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栾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笫,童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命其邑曰当利公主。”赐重金、下嫁女儿之后,汉武帝还要亲自表示他的诚心:“天子亲如五利(栾大)之第。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皇帝简直成了方士的徒弟。如此厚待,立时煽起了民间的炼丹热潮。“栾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齐人之上疏言神仙奇方者以万数。”(《史记•封禅 书》)
当时,皇室家族诸路王侯也大召方士炼丹,其中尤以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最为著名。他不仅供养大批方士炼丹,而且自己还身体力行,深深卷入炼丹研究。《汉书•淮南王传》记载: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汉书•刘向传》里也提及,淮南王有一《枕中鸿宝苑秘书》被刘向获得,献给宣帝,“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年方,世人莫见。”黄白之术就是为金之术,统称炼丹术,与李少君“炼丹作金饮之则寿”一样,都是召“神仙使處物为之”,最终目的是“延命成仙”。刘安之家成了热闹非凡的炼丹活动中心,他与众宾客方士写出了二十余万言的神仙黄白术著作,说明汉代初期中国炼丹活动已有相当大的规模。由此推论,我国炼丹术发生于秦始皇时,亦即公元前220年左右,是大致合理的。
还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和《神仙传》等资料提及,刘安曾得一位炼丹名家指点。此人名八公,闻淮南王好客喜神仙方术,便来投靠,声称:“修学仙道,先作神丹,乃可长生不死耳。我能煎泥成金,凝汞成银,水渍八石,飞腾流珠,转化五金,凝变七宝。服之者能乘云龙,浮游太淸,出入紫阙,宴寝玄都矣。”后来,授《五灵丹上经》及《三十六水法》与安,安即“登坛立盟,歃血跪金,以受神丹方。”此事细节或有出入,但《五灵丹经》和《三十六水法》在汉代后期确已流传民间。魏晋初期,五灵丹已有大量炼制,当时士人服五灵丹成风。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还录有《八公黄白经》、《五灵丹经》和《三十六水法》的书名及部分内容。
据《史记》及《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曾召刘安传授炼丹方术,但刘安未肯。后有人吿发淮南王一家聚众密谋造反,武帝趁机下令捉拿刘安,刘安父子相继自杀,全家被抄,家人及数千宾 客方士皆以罪受诛,就连书籍也难逃厄运。集众人之力而成的《淮南子》巨编,只有《内书》部分留存于世,《外书》及二十余万字的《中篇》皆毁失。历史上第一个炼丹活动中心及第一批宝贵的炼丹著作葬送于横祸之中。早期资料的毁失,给我们今天了解炼丹术的初期状况带来许多困难。
本文摘录自《历史上的炼丹术》 作者:蒙绍荣 张兴强
76-87 异能有假亦有真 ▎千真万确有狐仙 ▎扶乩的故事┅《方术纪异》一 异能篇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