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 李仲甫 ▎24 李意期 ▎25 王兴《神仙传》

葛洪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23 李仲甫 ▎24 李意期 ▎25 王兴《神仙传》

 

23 李仲甫

 

【题解】

 

关于李仲甫的事迹主要见于此篇,按文中所述,他学道于王君(即王远),所以应该也是东汉晚期人。

 

葛洪《抱朴子·内篇·辨问》云:“仲甫假形于晨凫”,与篇中仲甫变化为鸟情节对应。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经法传授部·道教相承次第录》说:“太上老君命李仲甫出神仙之都,以法授江南左慈,字元放,故令继十六代为师相付。”就是说他曾在三国时教授过左慈,但此说未见有其他佐证。

 

原文

 

李仲甫者,丰邑中益里人也。少学道于王君,服水丹,有效。兼行遁甲,能步诀隐形 。年百余岁,转少。

 

初隐百日,一年复见形,后遂长隐,但闻其声,与人对语、饮食如常,但不可见。

 

有书生姓张,从学隐形术。仲甫言:“卿性褊急,未中教。”然守之不止,费用数十万,以供酒食,殊无所得。

 

张患之,乃怀匕首往。先与仲甫语毕,因依其声所在,腾足而上,拔匕首,左右剌斫。仲甫已在床上,笑曰:“天下乃有汝辈愚人,道学未得而欲杀之。我宁得杀耶?我真能死汝,但恕其顽愚,不足问耳。”

 

使人取一犬来,置书生前,曰:“视我能杀犬否?”犬适 至,头已堕地,腹已破。乃叱书生曰:“我能使卿如犬行矣!”书生下地叩头。乃止,遂赦之。

 

仲甫有相识人,居相去五百余里,常以张罗自业。一旦,张罗得一鸟,视之,乃仲甫也。语毕,别去。是日,仲甫已复至家。

 

在民间三百余年,后入西岳山去,不复还也。

 

【注释】

 

 丰邑:即今江苏徐州丰县,汉属沛郡丰邑。里:相当于现代的乡镇的建制。

 水丹: 方士所炼的一种丹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杂志》中曾说有一姓李的士人,能做  水丹,方法是“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并说炼  水丹主要靠水火调节的功夫,有一点差错,水丹就会化去。

 遁甲:古代方士术数学之一, 主要用于占卜,起于《易纬·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盛于南北朝。其法以十干的乙﹑丙﹑丁为 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再推算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甲的阴数,以趋吉避凶,故称“遁甲”。南朝齐王俭《今书七志》有《遁甲经》。 

 步诀:即步纲,是按一定口诀所踏的步法。北宋元妙宗《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中说:“按禹步纲斗、掌目之诀,为道之大要,法之元纪也。步纲者,乘于正气以 御物。”

 褊(biǎn)急:脾气急躁。

 斫(zhuó):斧刃。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叱(chì):大声呵斥。

 张罗:张网捕鸟。

 西岳山:即华山。见《伯山甫》篇注。

 

【译文】

 

李仲甫是丰邑中益里人。他年轻时跟王君学习道术,服食水丹,有效验。同时他会遁甲法,能按照口诀踏步隐身。他到一百多岁时,又变年轻了。

 

他起初只隐身几百天左右,一年后再现出形体,后来就长期隐身,别人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跟人说话、吃喝都跟平常一样,只是见不到他的人。

 

有个书生姓张,想跟他学隐身术。仲甫说:“你的性格狭隘急躁,不适合教你。”但是书生一直跟着他,并花费几十万钱,供给他饮酒吃喝,但还是一无所得。

 

张生于是怀恨在心,在怀里揣着一把匕首去找仲甫。他先跟仲甫说话,再根据他说话的声音判定他所在的位置,然后双脚跳起就冲了上去,拔出匕首,向左右乱砍乱刺。仲甫早已坐在床上,笑着说:“天下还真有你这么愚昧的人,道术没学到就要杀人。我是能被杀死的吗?我可以杀死你,但宽恕你愚昧无知,不值得向你问罪。”

 

仲甫让人找来一条狗,放在书生面前,说:“看我能不能杀死这条狗?”狗刚到面前,头就掉在了地上,肚腹也已经被破开。于是仲甫呵斥书生说:“我能让你像这条狗一样!”书生趴在地上磕头。仲甫于是停止了斥骂,赦免了他。

 

仲甫有个认识的人,居住地距他相隔了五百多里,那人平常以张网捕鸟为生。一天早晨,他张网捕获了一只鸟,看时,却是李仲甫。仲甫就跟他说了会儿话,告别离去。当天,仲甫就回到了家。

 

李仲甫在人间生活了三百多年,后来进入西岳华山,就没再回来。

 

 

24 李意期

 

【题解】

 

李意期,一作李意其,其故事主要见于此篇。其中刘备向他问卜的一段事,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蜀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用了葛洪的《神仙传》内容,在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中,他又被称为李意。

 

原文

 

李意期者,本蜀人,传世见之。汉文帝时人也,无妻息。

 

人欲远行速至者,意期以符与之,并丹书两腋下,则千里皆不尽日而还。

 

或说四方国土宫观市廛,人未曾见,闻说者,意不解。意期则为撮土作之,但盈寸,其中物皆是,须臾消灭。

 

或行,不知所之,一年许复还。于是乞食,得物,即度与贫人。于城都角中,作土窟居之,冬夏单衣,饮少酒,食脯及枣栗

 

刘玄德欲伐吴,报关羽之死,使迎意期。意期到,甚敬之,问其伐吴吉凶。意期不答,而求纸,画作兵马器仗十数万,乃一一裂坏之,曰:“咄!”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乃径还去。备不悦,果为吴军所败,十余万众,才数百人得还,甲器军资略尽。玄德忿怒,遂卒于永安宫

 

意期少言,人有所问,略不对答。蜀人有忧患,往问之, 凶吉自有常候。但占其颜色若欢悦,则善;惨戚,则恶。后入琅琊山中,不复见出也。

 

【注释】

 

 蜀:古为四川成都一带,今为四川省界内。详见《李阿》篇注。 汉文帝:即汉文帝刘恒。详见《河上公》篇注。  

丹书:此处指以墨书写符文的朱漆竹简,古代术士用其施展法力。 市廛(chán):城市中商店云集的街区。

 撮(cuō):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

脯(fǔ):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果干。

刘玄德欲伐吴,报关羽之死:刘玄德即三国时刘备(161—223),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西晋陈寿《三国志》为其立传称他为“先主”。关羽(?—220),为其结拜兄弟,三国名将,赤壁之战后 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打魏国樊城(今湖北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 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吴军所擒并被杀。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章武元年(221)发兵攻打吴国,章武二年(222)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将陆逊打败,死伤部众约八万余 人。第二年,刘备在愤恨羞愧中,死于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中。

咄(duō):表示惊怪。

永安宫:为刘备托孤的故址。章武二年(222),刘备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败归巫山建平,还守鱼复,改县名永安,营房亦名永安宫,现位于重庆奉节师范学校院内。

琅琊(lánɡ yá)山:琅琊,古也作琅邪(古音lánɡ yé),亦作琅玡,是山东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历史上曾有琅琊邑(县)、琅琊国、琅琊郡、琅琊道,涵盖今山东临沂以及青岛、诸城、日照一带。琅琊治所临沂曾诞生了以琅琊王氏、琅琊颜氏、琅琊诸葛氏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琅琊山,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二四“诸城县”条下记载,在今山东诸城东南一百四十里。今山东青岛琅琊镇有琅琊台风景区。

 

【译文】

 

李意期本来是蜀地人,好几代人都见过他。他是生活在汉文帝时的人,没有妻子儿女。

 

有人要去远方希望能尽快到达,意期就拿了道符给他,并把丹书夹在那人两侧的腋窝下,于是一千里的路都不需要一天就能赶回来。

 

他有时跟人说起四周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宫殿建筑及市集样貌,别人都未曾看见过,听他说的人,也不是很明白。李意期就聚土建造起来, 建好后只有一寸大小,其中都是他说的那些事物,但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

 

他有时出行,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一年多后又回来了。意期把乞讨得来的东西,都送给贫困的人。他在城墙的一角,做了个土窑洞住着, 冬天和夏天都穿着单衣,偶尔喝点酒,吃各种果干,还有大枣及板栗。

 

刘备想要讨伐吴国,为关羽之死报仇,派人把李意期请来。意期来了后,刘备对他十分尊敬,向他询问征伐吴国的吉凶。李意期不回答, 却要来纸笔,在纸上画出十几万的兵马武器,又一点点把纸撕坏,说 道:“唉!”又画了一个大人,然后在地上挖坑把它埋了,做完这些就径自回去了。刘备看完很不高兴,后来果然被吴军打败,十几万兵马, 只有几百人回来了,兵甲武器军用物资都丧失殆尽。刘备忿恨恼怒,接着就死在永安宫里。

 

李意期很少跟人说话,有人来问他事,他也不怎么回答。蜀地人有担心的事,就去问他,是吉是凶都有特定的表现。要是看到他脸色欢快愉悦,说明是好事;要是他的表情很凄惨,就有坏事发生。后来他进入琅琊山,就再也没人看见他出来过了。

 

 

25 王兴

 

【题解】

 

王兴,其故事主要见于此篇。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七中也有一篇关于王兴的故事,是在本篇基础上的扩展,大意说他服菖蒲后并未立即成仙升天,后来又做了浦江主簿,因向往修仙,辞官隐居在四川浦江县境内的秋长山继续修行,九年后才飞升而去。有人说《仙鉴》中增加的情节,可能是与蜀中另一名王兴的故事混淆了。

 

原文

 

王兴者,阳城人也。居壶谷中,乃凡民也。不知书,无学道意。

 

汉武上嵩山,登大愚室,石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

 

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嶷之神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故来采耳。”忽然失神人所在。

 

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经二年,帝觉闷不快,遂止。

 

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唯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长生。邻里老少皆云世世见之,竟不知所之。

 

【注释】

 

 阳城:县名,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晋城,位于山西东南端。阳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相传上古时舜帝曾在那里生活过。  

 壶谷:具体地点不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作“宛谷”。

 汉武: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在制度、经济、军事、文化上都有建树,曾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开创了察举制选拔人才。但他对外征伐过度,不免有“穷 兵黩武”之嫌。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冤杀了很多人,并迷信于求仙,四处搜罗方士仙方。嵩山:又名嵩高山,即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在河南境内。详见《刘根》篇注。

 大愚室:嵩山上的石室,具体位置不详。

 石起道宫:据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应该是在元封二年(前109)登临嵩高山,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所以此处应指在嵩山太室山上修建道宫。

 董仲舒(前179―前104):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属广川郡),被誉为公羊大师、儒家大儒。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曾被作为贤良人士推举给武帝,武帝就治国安邦、天人  感应等问题策问于他,对答内容被编为《天人三策》。董仲舒著《春秋繁露》等,提出了“天人 感应”“大一统”学说。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 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所以汉武帝采纳了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从此后,汉代在思想界树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权威地位,后世影响十分深远。董仲舒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十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在家著书,朝廷每逢大 事,都会派使者去征询他的意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引《神仙传》,此处写作“董仲君”,董仲君是当时方士。东方朔:生卒年不详,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 德州陵城区)人。汉武帝即位,征四方贤能,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  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  战强国之计,并对汉武帝多有规谏,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予重用,使其一生不得  志。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后人也有很多假托其名而作  的文章。《列仙传》中有其传,并已开始出现将其神化的倾向。 

 思神:即存神,是一种修行方法。见《刘根》篇注。

 巅(diān):一般指山顶,此指头顶。

 九嶷(yí):山名,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南部永州宁远境内,宁远城南六十里,相传舜安葬于此山。

菖蒲(chānɡpú):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也是一味中药,主要用其根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其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或延年。中医认为菖蒲根茎“一寸九节者上”,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仙药》中说:“菖蒲生须得石上,一寸九节已上,紫花者尤善也。”

 

【译文】

 

王兴是山西阳城人。他居住在壶谷那里,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不识字,也没有想学道成仙的心思。

 

汉武帝上嵩山,登上大愚室,命人用石头建起几座修道的宫殿,让董仲舒、东方朔等人,斋戒沐浴后,专门在此思神静修。

 

到夜里的时候,汉武帝忽然看到有个仙人,身高二丈,耳朵上面高过头顶,下面垂到两肩。武帝向他行礼并问候,仙人说:“我是九嶷山的神,听说中岳嵩山石头上长的菖蒲,一寸生有九节,服了可以长生不老,所以来采集。”说着话,神人忽然就不见了。

 

武帝看看左右侍臣说:“他肯定不是来服食修道的,必定是中岳山的神仙,来通告我的。”侍臣们就为武帝采菖蒲服用,吃了两年,武帝觉得心里发闷不舒服,就不再吃了。

 

当时很多跟从武帝的官员也一起服用,但是都没能坚持长久。只有王兴听说有仙人教武帝服食菖蒲,就一直不停地采集并服用,于是就获得了长生。邻居老老少少说世代都有人见过他,最后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21 河上公 ▎22 刘根 《神仙传》


19、李八百 ▏20、李阿《神仙传》


17 伯山甫 ▏18 马鸣生《神仙传》


16 魏伯阳《神仙传》


15 沈羲《神仙传》


14 王远《神仙传》


11 华子期 ▍12 乐子长 ▍13 卫叔卿《神仙传》


9 吕恭 ▎10 沈建《神仙传》


6 黄山君 ▎7 凤纲 ▎8 皇初平《神仙传》


4 彭祖《神仙传》


3 沈文泰 ▎5 白石生《神仙传》


2、若士 《神仙传》


1 广成子 《神仙传》附:葛洪生平


认识“道家健康术”(下)


认识“道家健康术”(中)


认识“道家健康术”(上)


不死药——长生的诱惑


道家饮食思想:养生为尚


道家故事:道士陈抟与赵匡胤真的赌过华山吗?


道家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二则


湖州刺史颜真卿 与 茶


道家知识简介1:道家意涵新说


道家故事:“此山彼山,哪座山头柴好烧”


中国道家龙门派内丹功(原名《明一子内丹功经验谈》)


道家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二则


修道的人,是怎么样的存在?道家修今生的思想如何理解?


道家的一元初始是什么意思?


道家修炼故事:公孙璞忏悔得救


著名道家修炼者王力平老师谈“盘腿”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灵性的芬芳》《素食人生》《神秘主义的秘密》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


┅┅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