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计划的网上展厅从今天开始。故事都是随着拍摄者陆续返城的脚步从故乡带回。今年的还乡计划很不寻常,从一地到另一地,我们的移动从未有过的艰难,隔离和封闭,地域带来的隐喻(甚至是歧视)……我想这些应该让我们去重新思考个体与地点的关系。一切都尚处于恢复期,我们正着手准备zine的图片编辑,印制工作可能会顺延,稿件也依然在收取中。等到口罩可以摘下的时候,希望那一本本还乡zine即可以摆在大家面前。
在去年12月份武汉官方发布不明肺炎的新闻,我点都没有点进去看,我那时候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肺炎,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之下,这样的新闻不过昙花一现。那时候心思全放在抢票回家上,计划着这个春节。
到了1月20日,年会那天,得知了病毒不排除人传人,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同事们在办公室里开始讨论返乡方式。我1月22日坐火车回去,要经过湖北武昌站。我一个东北的同事打算高铁回家的改为自驾,他还给了我一个N95口罩,叫我全程戴着。在回去之前,领导多次询问并要求做好防护,其实他想叫我别回去过春节的话一直咽在嘴边,可能这还是太难说出口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像群里的那句玩笑话:“不回家过春节的不是人类”。回云南的车上,只有很少的人还没有戴口罩。坐我对面是是一对去云南旅游的老夫妇,阿姨说她已经去过云南三次,这次是陪老伴来的。老伴还有两年退休,这个春节请了年假,打算在云南呆半个月。他们一路上都在用酒精消毒,防护比一般的人做的要好。后来我们这个铺区就差我的中铺没有人,他们说希望在武汉之前有人快点上车来,占了中铺空着的这个坑,害怕在武昌上。
在23日凌晨的时候,在武昌上来了一个中年妇女,之后没几个小时,武汉封城。阿姨小声给我说中铺的这个女人是在武昌上的车,叫我别给她说话,他们之后吃饭也都去其他的地方吃。在云贵高原上奔驰的列车需要穿过一个又一个的隧道,在哪儿手机信号很差,我不在看手机,戴上口罩好好睡觉。等回到家,收拾完已经是夜里了,才想着重新开机。开机之后,收到很多微信信息,最显眼的还是在办公群里被艾特的,还有就是领导和几个同事的私聊,那时候我有一种“中铺女人”的感觉,大家都在关心着我。今年春节曲靖还下了场大雪,小区的小孩在堆的雪人身上下着“加油武汉”。随着,疫情进一步恶化,以往热闹的菜市场、超市、街道都冷清了很多,不过也有一些没有任何防护的人。
大年初二,我跟着舅舅回昭通老家接外公他们。舅舅和我是同村的,但很早就来了曲靖,一直有一种陌生感,而且还很严厉。过年舅舅去我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叫我伸出双手来,看我洗手没有。外公退休之后就回到昭通老家去照顾他的母亲,老人家于上个月去世。因为检测体温并登记的缘故,下高速的路口排起了3公里左右的长队,我们在那儿等了大概两个半小时,当日返回的计划也由此作罢。回到老家后,晚上就听说要办酒席的几家被叫停了,其中有一家下了十五袋50斤的大米,还有买回来的鱼,最后只能拿着给村里的人一家一家的送过去。这场酒席原本是婚宴,第二天新郎一个人开着车把新娘接了回来。
在返京的路上,改变了往常摩肩接踵的春运,仅有的几个旅客像是被刻意安放的木偶一样,显示着车站和列车的功能。回京后,单位安排我居家隔离。我被通知搬到一间两居室独住。从隔离的居所走出前,我在日记里写下:太阳是从窗户斜射进来的,落在了暖气片上,我看着他们发了一会呆,这就是我跟这个屋子最后的告别。
如果您是第一次接触到还乡计划,以下是一些背景信息
还乡计划是OFPiX一个持续进行的项目。2011年,还乡第一季,我发出了任务,请大家为自己的故乡——一个可用自行车丈量的小城建立视觉档案。这一下子开启了大家对故乡的各种诉说。此后每年春节,愿意花一点儿时间和故乡照面的人,都会得到来自OFPiX的一份特别的还乡任务书。
还乡计划第八季/回家吃饭
工作坊编辑+专题阅览室现场
这是一个开放的活动,“档案”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立场,从一种中立的态度出发,并不对“还乡”的情绪做任何定义,希望激发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发掘,去思考。还乡计划的作品最终将以放映、展览和摄影书的方式呈现。
* 还乡第一季:故乡档案
* 还乡第二季:故乡书
* 还乡第三季:随时随地的言语
* 还乡第四季:故乡街头
* 还乡第五季:景观故乡
* 还乡第六季:重写家庭相册
* 还乡第七季:植物与故乡
* 还乡第八季:回家吃饭
点击下方 关键词 可查看更多往期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