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阆中古城宝藏录

池晓 池晓题大作 2020-12-09


第一次漫步在阆中古城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夕阳正抚摸着这里的古砖旧瓦和青石板路,很舒服。


古城里飘荡着淡淡的醋味,巴蜀地区每天饮食都离不开的保宁醋正是来自这里。


阆中古城,与歙县徽州古城、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当然,这也是旅游行业用来招徕游客的噱头。而阆中则是其中名气最小的一个。


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就发现阆中古城遍地宝藏。


这里虽然地方不大,但信息量巨大。面积仅2.1平方千米的古城,爆发出了令人惊叹的能量。



阆中,古称保宁,在古代就集齐了郡州府道台五种行政建制。


这里有嘉陵江的水路,又是米仓道上的重镇,交往广泛,兼容并包。


20世纪初的阆中,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并存。


任何风水学的理论,都无法忽视阆中这个天然的风水宝地。


《说文》中讲,阆,门高也。


古称阆水的嘉陵江以U字形环抱古城,古称阆山的锦屏山为首,山合四面,水绕三方。形如天墉重阆,宛在天地之中。


杜甫在这里作诗: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苏轼在这里作诗:


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陆游在这里作诗: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在阆中的几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着不同主题的调研项目,希望能读行结合,对这里庞大的信息进行整理,吸收知识。几天下来,这些问题基本都得到了回应。


阆中的各个宗教为何能够和平相处?

阆中的滕王阁为什么没有江西南昌的出名?

阆中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状元?

阆中的醋泡脚业为何如此发达?

为什么阆中经历了历次灾难,还能保存如此完好? 

寻访一个家族的历史。


我也借此文试着列举我们实地踏访过的地方,若能为来者提供些许便利,也是好事一桩。


一、古城里的通票景点


阆中古城本身可以自由进出,古城内外多处都可以买到官方的110元通票。


通票包含五个景点:汉桓侯祠、贡院、川北道署、文庙,以及中天楼或华光楼。


1、中天楼


阆中的心脏。古城的风水坐标。古城的街道以此为中心,有“阆中风水第一楼”之称。




2、华光楼


最早是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的古城南楼。位于城南,邻近嘉陵江,和锦屏山隔江相望。是阆中古城里的第一高楼,人称“阆苑第一楼”。登楼可以俯瞰全城。


之前南楼曾毁于火灾,特以火神华光大帝命名新楼,以此祈福。



3、汉桓侯祠


张飞曾任巴西太守,驻扎阆中7年。


张飞死后,后人在阆中的墓冢外修桓侯祠,以示纪念。所以这里也被叫做张飞庙。


院内还保留着明代所建的斗拱叠木建筑敌万楼。


墓前原有墓亭,毁于文革。



4、贡院


这里曾是四川省科举考试的考场,现在是一个非常值得一看的科举考试博物馆。


尤其是关于作弊方法的小展馆,令人眼界大开。


而展馆中也有官学和私学的对比,官学显著,私学轻微,在科举的背景下是必然的。


也令人不禁喟叹,功利性的应试体系,打着教育公平、社会阶梯的幌子,进行对人的异化和挟制,已是跨越千年的传统,不知何时休止。


用更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我们至今仍在实行变体的科举。


阆中和科举考试还是颇有一番缘分的。


历代科举考试里,阆中曾经出过4个状元。分别是唐宋的两对兄弟,唐代的尹枢、尹极,宋代的陈尧叟、陈尧咨。


清朝初年,由于成都城毁人空,虎狼横行。四川省治迁到了保宁府,在这里进行了五次乡试。



5、川北道署


在贡院隔壁,是过去官府衙门的所在地。可以简要了解古代官制。


感慨清末时的官吏们,只知道官衙内的繁文缛节,不知道西洋工业已然起飞。


衙役是没有编制的,收入很低,主要靠灰色收入求生存。所以越是这样的虾兵蟹将,越是因生存压力而张牙舞爪。


高尔基在《在人间》里写道:“有的人本身就可怜,他还要欺负人”



6、文庙


一路上看了很多文庙,大同小异。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阆中这个文庙也没能免俗。


看得出曾经儒教的辉煌繁盛,也更显得当今儒教的凋敝空乏。


不过看完这里,我才惊觉这通票有大妙。


贡院、官府,至今仍是一个人18岁、22岁的主流“追求”,而作为传统信仰的文庙,则是盛名其外,空虚其中。人人把子曰挂在嘴边,但读全《论语》的人又有几个?



二、古城里的博物馆


阆中古城本身就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博物馆群落,不同主题的展馆已经设立不少。但我仍然感觉很不满足,有太多的历史故事和在地知识仍然值得更加细致的进行挖掘和整理。


比如历法主题、建筑主题、节日主题、诗歌主题,都是尚待重视的文化教育资源。


1、阆中博物馆


阆中博物馆位于古城中心位置,就在核心景点贡院的正对面。对阆中进行入门了解,从这里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2、风水博物馆


阆中本就是风水学重镇,而风水文化一直在各路神秘传统中地位甚高。


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过来,但在这个馆参观的体验是比较糟糕的。一方面赶上了停电,另一方面,这里的布展和讲解也都在营造一种故弄玄虚的氛围,然后向游客兜售风水咨询和《群书治要》。


波哥正在帮风水博物馆除虫

风水博物馆(摄影:小唐)

3、镖局博物馆


古城南边一个很容易错过的小展览馆,简单介绍了关于镖局的历史知识。可以到这里来辨认十八般武器。



4、王皮影博物馆


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好赶上剧场里的皮影表演教学。感慨手艺传承之不易。


记得之前在成都博物馆看过皮影文化的主题展,这个娱乐项目曾经也风靡一时。


这里新建成不久,很多装修细节都是皮影的元素。现在,皮影这样的传统艺术式微,甚至消亡,都是大势所趋。但我仍希望有志者能继续保留这些可能性,以启后人。



5、保宁醋博物馆


阆中是保宁醋的产地。博物馆在阆中古城外不远处。


博物馆由流沙河先生题字,在园区的石头上刻了不少关于醋的典故。


展示风格也像是泸州老窖一样,将生产和展览结合。展馆旁边,就是进行人工翻醅的窖池。


此处种植了不少山楂,山楂花真难闻啊!



6、星座苑:落下闳故居


落下闳,阆中人,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


当时的官方历法是秦朝时统一使用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常常出错。


于是汉武帝在全国招募天文学家制定新的历法。落下闳测定的太初历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官方历法。汉武帝也改元太初。


“太初有道”这神来之笔的翻译恐怕也从这里得来了些许灵感。


太初历改正月为岁首,从此春节才成为春节。因此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常与圣诞老人形成比较。


之后的中国历法改革,也都是以太初历为基础。因此李约瑟在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里也肯定了落下闳的成就。



星座苑是落下闳故居所在地,是一个很小的院落,有一块米芾的集字匾“炳曜千秋”。展馆布置的非常简单,并不能丰富展示相关的信息。令人颇为遗憾。


阆中还有很多天文资源未被重视。


西汉末,阆中有任文孙、任文公这对父子天文学家,能测风雨水患。


东汉末,周群、周舒、周巨祖孙三人,曾在自己家里建观星楼,名噪一时。距离星座苑不远的管星街,就是因他们而得名。据说街上还有古地名叫周家坟,寻而不得。



7、世界风水博物馆


在阆中古城的对岸,过桥就能看到这一片浮夸的园区。看到60元每人的价格,大概看了一些文字简介,我决定省下这一笔智商税。不过要做相关研究的人,也许可以进去看看。



三、宗教建筑


阆中古城,至今仍然保留着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的建筑遗迹。若再加上儒教的文庙,则儒释道俱全。除了屡见不鲜的佛寺、道观,阆中的天主堂、福音堂、清真寺在几公里内并存,而且各自都很有风格,很有故事。


1、天主教堂


明末,崇祯年间,意大利人利类斯是第一个进入四川地区的传教士。因信徒增加,他又请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前来协助。


在明末动荡的时局中,他们还加入过张献忠的起义军进行传教,后来被清军俘虏。


安文思,本名加布里埃尔·麦哲伦(Gabriel de Magalhaens),是航海家麦哲伦的后裔。也是最早在阆中传教的传教士。


清光绪年间,法国传教士购地建天主教堂。清末曾因民众激愤,被毁后用赔款购置状元府地重建教堂。现在阆中古城里的天主堂,是后来政府要恢复状元府,又挪到旁边重建的新教堂。


安文思的墓碑(图源:阆中在线)


2、基督教圣约翰座堂


基督教圣约翰座堂,在阆中古城外不远,建成于1914年,可容纳2000人,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堂。


教堂由澳大利亚的传教士饶哲夫(George Rogers)设计,中西合璧风格,外部是哥特式建筑,内部是中国传统建筑。从上空俯瞰是一个十字架的形状。


由于空间巨大,交通便利,功能多样,在历次劫难中得以保全。


“剑桥七杰”之一盖士利(William Wharton Cassel)是这里最早的传教士。


教堂之所以取名为圣约翰,正是因为要纪念他的母校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而他在成都也兴建了另一座圣约翰教堂,就是今天成都市中心的上翔堂。


除了教堂,盖士利还在这里开办天道学校、华英高等小学堂、华英女子学校,且引进道尔顿教育体系。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就曾在天道学校就读(一说是华英学校)。


盖士利夫妇去世后,合葬在教堂的花园中。


一百年前的圣约翰教堂(摄影:轶名)

教堂外的哥特式风格


教堂内的中式建筑风格(摄影:瓶子)

俯瞰圣约翰座堂(图源:中国影像方志)


3、基督教仁济医院


现在的阆中市人民医院,前身为基督教会所办的仁济医院。


现在的医院大院内,仍然保留着一幢古朴的二层小楼,正是当年仁济医院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


1895年,盖士利牵头兴办“仁济医院”。它也是英国基督教在内地创办的四所综合性医院之一(其它三所分别在河南开封、甘肃兰州、云南大理)。


Montagu Robert Lawrence医生曾在这里工作多年。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有个弟弟叫T.E. Lawrence,就是那位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注1


一百年前的仁济医院(图源:阆中民俗荟)

现在的仁济医院老楼(摄影:杨波)


4、巴巴寺


巴巴寺在阆中古城外三公里处,是伊斯兰教的祖师华哲·阿卜杜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本名“久照亭”,俗称巴巴寺,巴巴,是阿拉伯语“祖先”的意思。


巴巴寺建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有俗语说“有钱朝麦加,没钱朝巴巴。”


建筑风格很特别,与一般常见的清真寺大为不同。



5、清真寺


古城内另有一处老清真寺,始建于康熙年间,汶川地震中破损严重,原址修复。是中国现存的传统建筑形式的清真寺里规模最大的一座。



四、家族大院


阆中古城里,历史悠久的院落不胜枚举。很多大家族,十几代人定居于此。现在多在自家古院里经营自家的古风客栈。整个阆中古城,就是一个川北民居博物馆。



1、杜家大院


七个院落连城一排,曾是青帮聚所,也曾作为银行、政府、金库用地。


2、阆中第一大古院


位于田家巷,以画虎闻名的画家张善子曾在这里居住。门口仅以纸板手写了几句简介。


3、蒲家大院


阆中蒲家大院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四百多年,是四川省唯一的主体结构门窗花饰均未改变的“倒插门”式建筑。


文革期间,蒲家在门神、窗花以及贵重物品上贴毛主席语录或画像,使得这些文物得以保全。


4、胡家大院


胡家是医学世家,这个院落是阆中保留最完好的川北民居之一。


胡家曾在文革中被抄家,但胡家后人比较有心,寻回了很多当时丢失的东西。


5、田家大院


杨森的四女儿曾专程回到阆中来探访这里,这是杨森和她的母亲举行婚礼的地方,也是田家醋坊的所在地。


6、孙家大院


同学们去孙家大院采访到了孙家后人,以下文字均整理自程馨雨同学记录的口述史。


孙家大院是从一个小四合院开始修起的。修建时通常都是在院子前后留有一些坝子,等到有钱时又变坝为房。就这样建造出了一个足足有二十多个天井的大院。


不同于通常中国建筑的口字形、日字形、田字形或者目字形,孙家大院是“多”字形。


受访人的生母的父亲,人称“孙胖子”,是清末民初的秀才,当过县令,写过县志,后来回阆中办学有不错的收入,不少学生活跃在风水界。


古城里的这些大家族,光是做口述史都能收获很有意思的故事。


五、古城外



1、锦屏山(南津关古镇、观星楼)


阆中古城之南,嘉陵江畔,是锦屏山。山脚下是古镇南津关。可以从古城南门外沿浮桥步行抵达。


因“花木似锦,两峰如屏”,得名锦屏。


吴道子以锦屏山为轴心,描绘三百里《嘉陵江山图》。


杜甫“阆州城南天下稀”的诗句也来自这里。


山上可以俯瞰阆中古城格局。


曾立有嘉陵第一江山石碑,毁于文革。


景区内有一座观星楼,据传最初是袁天罡所建,后来一度作为阆中气象站。去时正在修缮,纪念的是阆中的9位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任文孙、任文公、周群、周舒、周巨、李淳风、袁天罡。



2、状元洞


状元洞又叫三陈书院。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曾在此读书。其中陈尧叟、陈尧咨都曾高中状元。据说每年高考前,这里总是摩肩接踵,四川各地考生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3、滕王阁


在阆中城北的玉台山,同南昌的滕王阁一样,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所造。


原本当地人只称之为滕王亭子,因南昌滕王阁的名气,这里也改叫滕王阁了。


南昌滕王阁有王勃作序,阆中滕王阁有杜甫题诗: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目前这里正在重新打造,游人稀少。


4、天宫院


距离阆中古城约30公里外。这里曾是李淳风、袁天罡观星、著书的地方。天宫二字是“星垣”的意思。


这里的名气全部仰赖一个中国特色的都市传说:推背图。


推背图,人称中华预言第一奇书。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请大道士李淳风、袁天罡推算大唐国运。李淳风演算时太过忘我,一直推演下去,直到被袁天罡推了一下后背,说:“天机不可泄漏!”他这才罢手,但发现此时已经推算到千年之后了。


后来,推背图的预言纷纷实现,目前的60个预言,已经实现了43个。


我对未知的事物通常是带着敬畏的好奇心的,所以也去小小的研究了一下推背图的内容。


目前广为流传的推背图版本,一般包括卦象、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四个部分。


而网络上所认为的被实现的那些预言,若要相信,就不能仅凭判断力,得多开发些想象力才行。


大抵都是巴纳姆效应。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我来探访天宫院景区。据说这是“九龙捧圣”的风水宝地。


这里的信息量不小,细看的话基本可以完成简单的风水学入门。


景区对游客不太友好,除了天宫院主体景区,李淳风墓、袁天罡墓、李淳风祠分别在景区的三个方向上。为了避免拥堵,景区还静心设置了单向道供游客绕行。


李淳风墓、袁天罡墓,均为近年重修的景点,招徕游客的方式则是放置香炉和蒲团。川越一路,处处可见这些便于跪拜的装置。



在这里还是学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李淳风一家是三代太史令,曾拒任宰相,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还整理修订了十部数学经典,之后百余年的科举考试都以此为大纲,后来还传入日本。


而袁天罡据说曾为襁褓中的武则天看相,留下预言:若为女儿,当作天子。


他发明了称骨算命大法,我当场学得其中精髓。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打赏10元,并且留下出生年月日时,具体到小时,我就能为您算上一卦。


六、美食


阆苑三绝是一道阆中名菜,将保宁醋、张飞牛肉、保宁蒸馍融合到了一道菜里。是一个差强人意版的“罐罐豆花”。可能是进错店了,但实在是没那么好吃。


除此之外,阆中还是川北凉粉的发源地。



1、阆苑三绝之保宁醋


保宁醋,和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米醋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醋,遐迩闻名。最初是1618年由索氏家族首创。


2、阆苑三绝之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原本叫做保宁干牛肉,是阆中的回民特产,因为外黑内红,恰好和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


3、阆苑三绝之保宁蒸馍


回民特产,热食甜软,冷食酥散。出场阆苑三绝时,你就会记住它的口感。


4、保宁压酒


源自阆中的兰氏家族开创的酿酒技艺,保宁压酒至今仍然畅销。


5、赵包子


很可惜,在阆中时没能吃到这家著名的赵包子,总是大排长龙,排队不是我的作风。


很幸运,后来阆中的朋友给我们带了赵包子,即便放凉了,都还是很好吃。


6、川北凉粉


四川各地街头常常见到“川北凉粉”的小店招牌,而川北凉粉正是出自阆中。


近百年前,阆中的一个农民自创了凉粉的做法,美味从此不胫而走。


凉粉的做法也还在不断更新,阆中街头的热凉粉也值得一试。


7、油茶


丰子恺曾在阆中办画展,对阆中蒸馍和油茶赞不绝口,还作诗一首:锦屏山下客流连,蒸馍油茶胜绮筵。不过我感觉就普普通通。


油茶(摄影:段皓源)


七、其他


阆中古城内外的遗迹景致,一篇文章实在无法尽数。最后再列举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1、废墟:民间博物馆


在阆中古城外不远,有一个荒废已久的民间博物馆,建筑主体还在,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有人仍寄居其中。秘境废墟爱好者可以前去一探。



2、火神楼


最初建于清代的过街楼。展示了不少火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火神,可能有以下六个,炎帝、燧人氏、祝融、回禄、阏伯和华光大帝。


火祖炎帝,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和有赤帝之称的祝融,都是民间传说里常见的人物。


回禄,常被用作火灾的代称。我们都知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但在古代,很多打更人喊的其实是“天干物燥,慎防回禄”。


阏伯,帝喾之子,一边管火,一边筑台观星。


华光大帝,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的灵官马元帅。华光大帝拥有第三只眼,也就是传说中的火眼金睛。


3、醋泡脚一条街


阆中到处都有醋泡脚的摊位,而这个醋泡脚一条街更是集醋泡脚之大成。



4、门神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传统门神主要都是以秦琼、尉迟恭的形象为代表。但其实神荼、郁垒是更早期的门神形象。钟馗也曾常在门板上出现。


阆中的各家大院,至今仍保留了各式各样的门神形象。可惜其中多数已是文革后复刻重建。


阆中门神(摄影:张旭)

阆中门神上的语录(摄影:唐蕴文)


5、文化馆


特地前往古城附近的阆中文化馆,未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6、图书馆


特地前往古城附近的阆中文化馆,第一次去工作人员开会不开门,第二次去才进入书库翻阅图书,收获不小。



7、南池晓波


翻阅《阆中古迹》一书,发现阆中十景里有一景叫做“南池晓波”。


真是处处有惊喜,竟然在阆中宝藏里,找到了自己。


外面再多眼花缭乱的宝藏,终究要回归自我才能安放。


阆中,从最早在这一带活动的賨人部落,到现在包罗万象的古城,历史的变迁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古城里还有很多家族大院,未及拜访,还有很多故事,没能听到。曾经守护这一方净土的城墙,也已经成为散落古城多处的遗迹。


从阆中回来之后,我曾两次在不同场合遇到阆中人,其中一个人家就住在古城里,当我对阆中的多元包容大加赞赏的时候,他们却毫无同感,很多就发生在他们身边和他们祖辈身上的故事,他们从没听说过。


我们的教育,是用标准答案换来一纸文凭,而失去求知欲和探索能力的人们都变得如纸一般浅薄。


我们的注意力,始终敌不过流光溢彩的赛博世界,对跳动的字节应接不暇。


看不见,更担不起我们脚下、身边、附近和远方那些厚重的东西。


我们现在匆忙向前的节奏很快,而鲜有人愿意驻足回顾历史。


我们越来越善于识别经济价值,却失去了识别文化价值的能力。


挖土里的东西很容易,挖心里的东西却很难。


希望阆中的宝藏们能继续得到挖掘和保护。


靠的不是谁的扶持,而是自己的重视。


阆中巷弄里的蒙德里安(摄影:张旭)


阆中可供开发的教育项目不胜枚举,十几个活动信手拈来。我最后就留这一个好了。


“寻找威尔逊之树”


阆中最初的影像资料,很多都是由当时西方的冒险家、摄影家们记录下来的,比如植物猎人威尔逊、作家伊莎贝拉·伯德等,他们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百余年后,植物学家印开蒲先生跟随威尔逊当年的脚步,在同样的角度重新拍摄威尔逊当年的照片。


在阆中古城城南十五英里处,威尔逊拍下了这张照片。


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找到这棵树,并且以同样的角度再拍一张照片吧。


就以这个活动作为本文的结束。



2020年3月23日

文中图片若无特别说明

则均由池晓摄于阆中

特别鸣谢张旭最初的资料整理

特别鸣谢程馨雨、汪成骁、段皓源等同学的调研信息


注1:


关于这位劳伦斯的相关资料非常少。我读了很多文献后,可以确认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哥哥Montagu Robert Lawrence的确在仁济医院工作过。


根据一些中英文资料的对照,他应该就是仁济医院的第三任院长罗任斯(也作罗任思,应为Lawrence译),很多中文资料写作罗伍思,应该是笔误。也有资料写“赖医生”,与“罗任斯”也接近。


他1922年来到中国,在镇江接受语言培训后在阆中仁济医院工作。1926年,因为又有民众因民族情绪暴动杀害教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罗任斯等人一度奉命离开中国。1932年,他又返回四川,在绵竹的教会医院里服侍。在1935年沿长江乘船离开中国时,他收到了T.E.劳伦斯的死讯。


他在中国期间,曾与劳伦斯之间有不少通信,据说最近已经有学者开始整理和研究。


参考资料:

李家驹《阆史索征》

张治平《阆中天文探秘》

唐建《最早入川的传教士》

李文福李永奇《阆中古迹》

郑光路《四川旧事》

刘先澄《阆苑纪考》

李勇《春节与汉太初历》

私享无疆《“剑桥七杰”与阆中圣约翰教堂》

王立桩《医疗宣教与西医本土化》

王书亚《基督教在四川的历史要略》

杨康《推背图考论》

Allan Jones Robert Lawrence

Pat Barr A Curious Life for a Lady: The Story of Isabella Bird

Anthony Sattin The Young T.E. Lawrence 




川越二十一市记


01 眉山 定风波

02 乐山 中国最好吃的城市 | 地图上找不到的无名老店

番外1 嘉阳  嘉阳小火车

03 宜宾 无论你远行到哪里,都走不出故乡

番外2 李庄  李庄古镇漫游指南

04 泸州 饮不釂者,浮一大白

05 自贡 盐井不需要自流

06 内江 你是我心内的一条江

07 资阳 寻找贾岛墓

08 遂宁 文物分两种,野生的和圈养的

09 南充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10 广安 寻找蒲殿俊

11 达州 关于荔枝的冷门轶事

12 巴中 晏阳初:三个最具启发性的洞察

番外3 阆中 阆中宝藏录

番外 城之天空

番外 四川冰粉TOP5

番外 四川城市地名来历大全

川越展 要对得起自己的经历


池晓题大作
troublec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