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访谈 | 韩岩: VUCA时代,如何提升心身免疫力(预热篇)

方曼 WorkFace柏林 2022-10-20


【写在前面】最早结识韩岩老师,是童俊院长邀请他到武汉心理医院的“中美班”(精神分析研修班)为我们讲授意识发展层次论,当年奔波于中德之间,跨文化的纠葛,诸如文化、历史、社会等等差异在心底不断激起涟漪,身心被拉扯、亟待寻找整合的路径……记得课程中的一个小时,真真犹如醍醐灌顶,课后寻到他去交流,越发确认自己的直觉,这是一个可以引领我的人。于是,也就有了这两三年来的缘份。

韩岩


澳大利亚资深注册心理学家。曾是大陆华人背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位注册,并20年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的注册心理学家、督导师。旅澳生活30年。原澳华心理学会主席。国际自体心理学会、国际积极心理学会会员,国际教练心理学学会认证会员。国际著名心理学和佛学结合的正念培训项目“培育情绪平衡的心灵”认证导师。20年禅修经验


一个有趣的人


我眼里,他首先是个有趣的人。


推文里,邀请大家来和最最童心未泯的韩老师来对话~ 韩老师看见了很开心,说那一段写得好。


私下里,不少人和我吐槽,说韩老师有时很啰嗦、话太多;还有的人,说韩老师需要特别多表达的时间……我也跟韩老师说,感觉你的权威感有些过重,那学问家的气势容易让人误会成“评判”……


每次这样的对话一发生,韩老师的兴致就来了,我们可以就着“权威”的议题开展一系列的探索和发现之旅,从古谈到今、从中到西再往复聊几个来回……我眼里的好老师都是这样的,你斗胆去揭示一些你看到的“真相”,心里窃喜,“啊哈,我抓到了老师的认知盲点!” 然后,老师却继续循循善诱,引领你看到更深刻、更广泛的“真相”……


这样的对话发生几次之后,逐渐对他产生一种信任。面对韩老师的啰嗦也好、权威也罢,那都是我个人的投射而已,他接纳所有靠近真相、或是正在探索真相的过程;我从未经历过“挑战”他时,他有过任何不悦,反而,每次真正发生“碰撞”的对话,他都会毫无保留、真挚而坦诚地就这个问题阐释自己的感受、理解,给我点拨的同时还照顾到我的情绪反应。


自己常窃窃自得,因着挑战“权威”而被开了小灶,于是越来越“敢”。


后来慢慢理解,因为韩老师思考、整合的材料过于丰富、年代过于漫长,为了维持清晰脉络,只能多讲一点、或者再丰富一点,才可能避免语言表达和逻辑上的偏差,咨询师大都长于直觉思维、隐喻式的表达,而如此具有科学家精神、同时数十年如一日钻研咨询理论、可以将咨询的门道掰开揉碎讲得明明白白的咨询师,好少见。


一个不断打破自我的人


韩老师专业履历相当有趣,我是从他的公开演讲里观察来的。


在油管上看过他和李子勋老师的一场对话,异常精彩。他在对话中说,“精神分析与哲学的不同在于,它是建立在(临床)经验上的科学,是自下而上的。”


或许正因如此,他没有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路线,非常接地气地组建一个又一个心理群组、跨界个人成长群组,以心理学家、咨询师的身份活跃于其中,定期给予知识输入,参与各种跨界对话,完全“非典型做派”;


他告诉我说,你不要一弄就弄大事,我喜欢慢一点。


这么慢?他在做什么呢?


早期,在“十分心理”公号上录制了一整套有关“意识发展层次论”的课程;而后,开始带领“会心小组”,发展了“新人本整合心理学”从1.0、2.0到3.0的版本;如今,结合现时的中国人的状况,整合自身禅修经验,开发出一套关于身心免疫力训练的正念冥想课程……


我见过的许多老师们,一套理论可以用一辈子,目睹韩老师知识系统更迭的速度,我才理解,什么叫做“求知若渴”。


一个具有丰富维度的心理学家


韩老师在咨询理论上一边深耕,也一边尝试各类跨界沟通对话。不妨从他的写作和对话里感受一下他的思考维度与历史脉络:


《建构一个整合的心理治疗模式》,2000年


强调一下本文绪论中提出的思路 :即精神分析中国文化。

纵观被整合进本模型的流派:Self Psychology, Focusing,Emotionally-focus Therapy, Client-center,Narrative Therapy, 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共通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由依附理论作代表被整合入此模型的),即对体验和治疗关系的高度重视。对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一以贯之的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个体内在空间和自我实现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对某种旧传统的反弹,即不再单独强调独立而忽略人际依靠,不再视个体为独立于环境背景之外的孤零零的原子,而是在研究人际亲密关系和自我内在空间的辩证关系中考察自我实现。
作为一个华人心理学家,这给我一种接近了华文化的怪异之感。这令我问这样一个问题:文化之进化是否意味着对那些跨文化的普遍人类命题的更成熟的解答?而这种更成熟的解答是否可能有一种更靠近了其他文化,整合了其他文化之精华的外观?于是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问:我们的文化演变在今天这个阶段显现的是一个怎样的面貌?这面貌之下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对那些普遍人类命运的解答?来源于西方的精神分析学能帮助我们一些什么吗?


《我的精神分析二十年》杭州对话,2010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4cf000101a89z.html


因为有了精神分析,中国的’仁爱观’才得以真正落实。
精神分析要直面人最真实的一面,而这是中国文化中比较忌讳的。
如果你想到佛陀那里去,你就要先到弗洛伊德那里去。


《论灵性逃避》,2017年


宗教从一开始,就有点逃开世俗生活(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这一点有它的正面价值,因为世俗生活有的地方可以一眼望到底,人有时候不能仅仅生活在世俗社会的逻辑中,尤其当你人生中遇到很多挫折,把你打击得很惨,让你一无所有时,这时候宗教对你来说充满魅力,因为你有地方避难,突然有一个精神世界的降临把你拯救了,把你逍遥了,把你解脱了,宗教本身就具有避难功能。这一点我们要直面、正视它。
不管是我的学生、来访者,还是我自己当年在国外时接触到的人群,其中信教的朋友都相当多。关于这个现象我觉得可以拿来说一下,第一,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第二,其实跟我们的自我发展层次理论也有一定关系
首先第一点,我们先肯定避难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就要问避难以后怎么样,你避到哪去了,避到什么群体中去了,避到什么思维方式去了?


《从情商到权商》,2017年


情商是对情绪(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力和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力;但是,权商当中却包含了情商概念中所没有的对他人情绪的激发影响能力,还有对权力角色的自觉,对团体系统的觉察能力。

新时代对权力的定义是:一个人通过影响他人的状态,而改变他人的生活 。


权力的内核是关于改变世界的,而不是拥有关于什么职位的,这就是权力存在的本真含义。

外在地位权力像是一个营业执照,令个体可以去做许多事,但是,只有内在权力,才能使人实现权力位置本来要实现的目标!


《论心理治疗的使命》,2018年


“新人本整合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呢?它与现代主流科学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吗?与人本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吗?
我想说,它就是沿属主流科学心理学传统,它就是对人本心理学的继承。那么单独造一个这样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其一,现代心理治疗流派众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纷繁复杂,而且它们大多源于西方,因此,要将其应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离不开心理学家依“科学家(学者)/实践者”范式对其进行选择,整合而转化为应用的系统。

其二,“新人本整合心理学”有两个关键字:“人本”和“整合”,这第一表明了我们的继承人本心理学,人本精神分析传统的基础定位,第二表明了我们超越单个心理学理论,学派进行整合的倾向。


一个修行中的心理咨询师


跟禅师们学坐禅,常常要从佛经学起,再或者被教导说,你跟着做就好了。许多规矩,遵守呢,似乎有些不明就里;而不遵守又感觉破了戒、常常生出内疚来,于是不知所措……


跟韩老师学习的最大好处在我看来,就是所有的原理都有一个解释,这个解释是用科学语言表达清楚的,是有历史脉络、逻辑线条的;若是不清楚的,韩老师也会说他还不清楚、或是没有看到相关研究,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指出一个探索的路径来…… 


我个人很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神秘、不高深,从实践到知识循环往复的层层递进,很有次第与分寸;任何时候,不懂就问,问了就有回答;学生可以有反对意见,许多的情绪都是被理解、被接纳的。


在韩老师的带领下,正念成为一门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可阐释的学问,而这个阐释建立在对东西方文化的体验和系统认知之上,是经验性的、也是理性的;更加难能可贵的,还在于,这是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碰撞、整合后的本土化思想体系,是“在地友好型”(Local friendly)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大体上,我们可以将这种指引比喻为一张本土化的正念导航地图。


韩老师说:“人的内在进化不是线性的,而更有可能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螺旋形的、存在渐变与突变的复杂过程。”个人进化的三个维度:“疗愈”、“成长”与“觉醒”三者以及它们之间呈现盘旋错综、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何找寻属于自己的进化之道?

欢迎加入近期活动

融入意识进化社群

关注新人本整合心理学3.0



近期活动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活动群

活出天赋、共创美好


扫描关注新人本整合心理学3.0


[关注WorkFace柏林]

WorkFace柏林 | 创刊号WorkFace柏林导航(1)|好奇不死猫之101问

[往期访谈]
人物访谈 | Fanny:无论灰犀牛、还是黑天鹅, 共同关注人类社会如何大踏步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人物访谈(中英) | 方曼: 这时刻,请柔以待人,请联结彼此,请臣服于自然
人物访谈 | 陈易: 全球化不是一个顶层模式,而是人与人的链接、信任与真诚分享生命经验
人物访谈 | 曾昭旭:未来的爱情应是中西文化合璧、爱是自觉的心灵决定
人物访谈|郑力:乡愁于我,是寻找、扎根、联结和创造

[关注韩岩作品及对话]
论心理治疗的使命

论自我实现:你已在真诚合一之境,还是不过仅仅是任性

论正念与意识:正念的万里长征

天演论之幸福者优:进化论视野下的人性和修心

从情商到权商

论灵性逃避:多少人误以为自己修通了,其实却是自恋膨胀

论精神分析本土化: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东西方文化(1)

论精神分析本土化: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东西方文化(2)

论精神分析本土化: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东西方文化(3)





长期招募:投稿 |  对话  |  合作 |  共创 

WorkFace柏林的使命


创造海外华人公共叙事空间,

寻找内在的心灵家园;


分享海外华人的生命故事,

促进内在成长的外在显化;


培育德中跨文化对话空间,

探索与觉知文化身份认同;


植根自然生态与文明,

共创和谐、共容、美好生活。


关注|留言|转发|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新人本整合心理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