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孙昊德:枣刺和苹果

职业发展中心 清华职业辅导
2024-10-17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枣刺和苹果,这个题目来源于我成长的片段,也贯串在清华大学的求学和生活经历的一些体验,一种成长的隐喻。


离开和留驻

2018年的盛夏,我从清华大学毕业,取得了博士学位,这个从2008年秋天开始的十年终于落幕,离开了我所熟悉的建筑馆透出树影的窗、凌晨五点的主干道、马杯比赛后挥泪的紫操、百年校庆时举起建院大旗的主楼广场。博士毕业后,有幸得到学校“紫荆学者”计划的支持,在海外开展了更为精进的研究工作,之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从事一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回想过去的2年,虽说身在剑桥或上海,然而时时刻刻总有种依然身在清华园的错觉,当拿到这个题目时,回溯过往并试图组织起文字描述“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才发觉已经以一种方式离开了清华,但与此同时,更感到不曾“离开”,因为清华以更多的方式留驻于我的成长之中。


枣刺和苹果

枣刺在我的老家陕西白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果实并不甘甜,形态粗狂,生长在贫瘠的土地和沟壑之中。枣刺早已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日常,难以得到当地人的注意,除非需要拿这种植物烧火取暖,或者清理一片场地新建房屋,自然需要小心翼翼地收集枝干而不被刺痛,这也是我的父亲对它的印象。然而不知为何,对于这种植物的印象充斥着我的童年时刻,即便我的父亲很早就离开农村,来到城市求学,并为我提供了城市的生活,枣刺成为了我对于农村老家的一种具象化的纽带。它谈不上优美的形态,也许是经历了当时柏油路颠簸和长途跋涉地晕车后,在我当时的记忆中,显得些许有些不同了,相较在城市生活地日常中出现的植物来说,枣刺佐着些许黄土的悲怆和锋利,呈现出一种生长于贫瘠中的生命所能呈现的真实且厚重的姿态。于是当我可以书写的时候,它从记忆中模糊,成为一种更加具体和深刻的形象——将生命化为对抗贫瘠的刺,向着天空肆意伸展。苹果,也是白水的一大特色,它的甘甜也颇具盛名。2017年,我从海外访学回国,正值国庆假期便再次回到老家。过去的颠簸被一路通畅的高速公路取代,从前零星的果园也随着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成为硕果累累的千亩生态果园。苹果早已成为我印象中的日常,常常摆放在桌案之上,也不会过多注意。然而当时那一刻,品味老家苹果的时候,甘甜之余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生活的冷暖交替后留在心里的甜意——通过奋斗而得到的富足,以及真实的幸福感。我依稀还能看到零星的枣刺,随着环境的改善,确实离开了需要用枣刺的枝干取暖的时刻,我也离开了对于家乡的那种印象。


我的家乡也同很多人的一样,在如同枣刺一般的,一代代人的奋斗和耕耘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心中,枣刺和苹果,是这片土地祖祖辈辈,不断对抗命运,不断奋斗追求幸福的一则寓言。从这里走出了很多投身祖国建设、科研一线的人,包括我的父亲;也有许多人从城市走入农村,提供智慧、改善生计。当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足,苹果甘甜的背后,是困难和贫瘠中,将生命化作刺,执着地从土地中汲取营养,坚毅地成长和奋斗。枣刺和苹果的寓言,伴随着我的成长,于是这则寓言也成为我离开清华时,分享给建筑学院2018届毕业生的一些感想。


成长与理想

在此刻回想清华的十年,于我个人,感受最深的,也是在我离开后不断推动我前进的,是清华给予了我足够的养分,得以让我更有底气并从容地对抗种种科研的难题,包括人生的焦虑。在清华的成长不仅是学到一技傍身,更是建立了一种服务更多人的理想信念,而这种信念会不断推动我前进。


2008年的自主招生,我便开始接触到了建筑学,不自觉地就走入了这神秘且宏伟的殿堂,其中纪念着科学和人文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向前的方向。一呆就是十年。本科四年匆匆而过,建筑让我更敏感地探知世界。在清华,有着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此教学研修的厚重历史,有着身边优秀的同学和知识渊博的师长,有着充盈着智慧的图书档案资料。清华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养分,足够成为他人眼中的“行业精英”。


而除了知识和技能,清华给予我更多的,是让我体会到建筑所承载的国家建设的使命以及科学和人文的意义。于是我也在本科萌生了投身科研的想法,探求更深远真知的志向,以及希望能够站在教学一线,引导和帮助更多的人。在2012年,我取得了直博资格,展开了博士阶段的学习。而当你选择了去探索更多未知,承担更多责任,就如同选择了人生的“困难”模式。有幸得到朱文一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学院众多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得以自信地展开研究。朱老师对于学术志趣的支持,让我获益匪浅。还记得拉斐尔·维诺里曾经在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一个人应该在人生中有一个“严肃”的兴趣。我喜欢通过摄影去观察建筑,理解世界,表达自我。于是在朱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中国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的研究方向,以建筑视觉性的历史视角,研究建筑学更广的人文外延。将兴趣发展为志趣,需要的不仅仅是热忱,也有批判性的思考和不断的学术坚持。我也将这一点带入了现在的工作之中。


学术之余,“双肩挑”辅导员经历,如同一门双学位,也成为我成长的动力。从校学生会到建筑学院研工组的工作,从对同学们切实的学习实践和生活权益的服务,我能够跟大家一起成长,让我担当起集体的责任和荣誉。同时在辅导员工作中,得以去到祖国各地,了解国情,知行合一,更加意识到青年的担当,任重而道远。当理想从个人的故事,成为一个集体的叙事,对我来说更加充满魅力。


在博士论文和研究中的攻坚阶段,在申请剑桥大学研究岗位和国内教职之时,我想同大多数人一样,自然也会经历学业的焦虑,困惑于学术的艰深,迷茫于未来的路途,成长路上充满了种种未知的挑战,总会产生一些放弃的念头。而此时在清华建立起的理想,化成记忆中枣刺的模样,让我更为自信和从容地拥抱焦虑,执着地奋斗并探寻方向,哪怕在贫瘠中也要不断汲取养分,绽放生命的姿态。同时,也时刻鞭策我去服务更多人,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如苹果一般的甘甜,服务祖国的建设,将设计作品和科学研究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天,我也加入了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将努力在科学研究上有所贡献,也希望以身作则,帮助更多的学子茁壮成长,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更重要的,通过所学所知,服务和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将个人理想与更广之集体理想紧密联系起来。




个人简介

孙昊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2018届博士毕业生。毕业后赴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担任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


更多精彩


左   婉:我在盖茨基金会做公益

王晓亚: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江苏卫视主持人

蔡达理:而见过了这一切之后,我还是想当一名工程师

范梓腾:在社工与科研的平衡中思索前行

石添硕:从对冲基金到哈佛读博,疫情之下坚守学术初心

马积良:从程序员到中学老师,只要你敢,路总能走出来

蔡泽州:留美两年,回到清华读博士

陈一麟:我在一线报道中成长

徐梦周:园子里普通人的考研那点事

税晓霖:离京六年后,我在魔都开了家儿童游戏治疗室

邓   诚:在在线教育行业的这八年

蔡   崴:我在纺织制造业的第十年

林三春:踏上星辰大海之征途

陆昕清:我在非洲做农业

胡维逊:从坦桑尼亚支教到联合国YPP,我将一直勇敢发声

修新羽:文艺青年成长史

姚   颂:创业的背后是我的大学

吴丹妮:记录历史瞬间 走向未知远方

李亚东:非洲三年,我采访过的那些故事

陈诗慧:高跟鞋印下的是感叹号,泥球鞋印下的是省略号

王文超:我渴望触碰云端

张佳敏:挑战学术话语权

宋云天:愿为萤火,发一点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职业辅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