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肤浅? teamLab是否站在艺术的对立面?| FLUX专栏
“
【FLUX专栏】----???!!!
挑战最具争议的艺术话题
收录所有读者评论及问题
CVSZ 【FLUX专栏】
第二期
拒绝肤浅?
teamLab是否站在艺术的对立面?
艺术本身生于其实用价值而后被赋予艺术本质
沉浸式体验的侵入
CVSZ线上讨论
美东25号周一晚上9点 北京时间26号周二早上9点
文/ 王雪圻
全文1799字,阅读约需3分钟
这个夏天,teamLab的装置艺术点燃了社交网络。从明星, 网络红人,到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与令人眼花缭乱的交互式新媒体装置拍个照仿佛成为了赶时髦的象征。他们的装置艺术漂亮,不隐晦,不需要过度思考艺术家们到底在想些什么。高纯度的视觉与体感刺激维系了在高度景观化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过于短暂的专注程度,同时也抛弃了现代艺术的深奥世故。
《漂浮花园》teamLab, 2015
“这是一个会随著观赏者的动作产生变化的浮游在空中的花朵所佈满整个空间的庭园。当複数的观赏者们互相靠近时,彼此的圆顶型空间就会连结起来形成单一空间。当人与花化为一体时,在人看到花的当下,花也会看向人。或许于此刻同时,人也才真得开始赏起花来。”
抛开大众猎奇心态促成的正面评价,这种不需要阅读展览文字的作品正面临学术界接踵而至的质疑声,“这只是一场灯光秀而已,”艺术评论家如是说。因为它的快速体验,简单消费和无脑再传播,传统人士标榜它为“肤浅”,“无景深”,而不足以被称为艺术。
《水滴的宇宙》teamLab, 2017
“当有人站立在作品上时会类似变成一个能够阻挡水流的岩石,观赏者自身变成了障碍物改变水的流向,并且持续产生变化。在这一瞬间里出现的画面,观赏者永远也无法再次见到。接着,水会影响其他的作品。”
在信息传递高饱和的时代,受众群体将筛选其接收内容的标准演变地越来越苛刻。而那些艰涩的批判式发声往往在还没有被理解到本质之前就被抵触和拒绝,因为有太多太多不去绞尽脑汁深入思考的理由和诱惑。所以有时单纯直白却是最能高效地达到目的的。
《漫步于水晶宇宙》teamLab, 2016
“本作品是将LED三次元地设置於空间之内,并且使用teamLab独自开发的『Interactive 4D Vision』让三次元空间内移动的立体物能够即时且立体地被呈现出来。观赏者进入空间的事实会对空间整体造成影响,让光线永远地持续改变。 ※观众可以透过智慧型手机的浏览器进入,从构成宇宙的元素之中选择其一,在智慧型手机上操作将其滑动丢向「Crystal Universe」就能够创造宇宙。”
正是因为信息传递手段多样且高效,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开始慢慢缩减并继而鼓励了更多个体的发声,鼓励了“群体参与”这个概念。当观众已经习惯于以一种“被排除在作品之外”的观察者角色来审视传统艺术,teamLab的沉浸式的装置利用科技手段消除了实体艺术与人之间的隔阂。就比如影像中存在许多需要观众触碰,互动才会引发的特殊效果,这些效果会直接影响作品本身的形态和趣味性。把观众的重要性和作品本身效果捆绑在一起的创作心态, 更容易在这个“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的大环境下获得影响力。而给观众环抱式的虚拟现实环境,一种新的艺术体验也正在被创造。
《花与人共生》teamLab, 2017
“只要人们进去停在里面,花儿就会绽放在人们的身体上,很快往脚上发展,那个花会当其他的人一接近,就会往那个方向连接着扩展过去,以生长在东京的花朵为主题,在1个小时内,将一年四季的花朵都完美展现出来。此作品是通过电脑程式实时地不断进行描绘,并不是将预先制作好的影像进行放映。”
teamLab的灯光装置不仅颠覆了博物馆和画廊处理展览空间的方式,也同时更加注重观众和观众之间本身的关联。当观众们共同处在一个相同的幻觉场域中,“共感体验”使得观众与观众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与彼此存在微妙相关性的共同体。 其隐含的意义也许并不深刻庄重,但是这种温暖而不疏离的直白观感,能粗暴地给人一种“显而易见的快乐”。
《彩绘水族馆》teamLab, 2013
“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纸上的海洋生物涂上颜色。完成之后,扫描画作,将其投影在巨型虚拟水族馆上。孩子们会发现,自己涂绘的生物被赋予了生命,与其他海洋生物一起自由地游动着。孩子们可以触摸鱼儿,看它们游走,或者触摸虚拟饲料袋给鱼儿喂食。”
与此同时,高科技几何式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过人类认知所能预测和评断的未来,而其成就了多种多样的跨界合作能力是不容小觑的。结合当下的社会风向的发展之势,我们没有必要去拒绝以任何形式,与社会群体心态依附的跨界合作。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teamLab, 2017
“这件装置作品的空间中同时存在着多个季节,一整个年度的花朵,也会配合不断变换的季节,改变生长的地点。若观众停伫不动,他们附近的花朵就会生长得比平时更多,且持续绽放。观众若是触摸或踩踏到花朵,花朵就会同时凋谢死去。作品的图像是受到观赏者行为举止的影响,持续发生变化。眼前这一瞬间的画面,错过就无法再看到了。”
本文章的图片,GIF及作品注释皆源自teamLab.com
你怎么看teamLab的装置?它是肤浅的吗?什么是肤浅的艺术?单纯追求视觉满足感,过于普世化的艺术就是肤浅的吗?而艺术本身有没有肤浅之分?
你怎么看?
欢迎所有持有相同或不同意见的朋友们
来人来函以及来而不往非礼也之洽谈!
猛戳评论区或直接私信后台
Conversazione
于9月推出全新 【FLUX专栏】!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轻松,篇幅短的栏目,引起大家的思考,并参与到我们社群的讨论中。这里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平台,更欢迎所有的读者参与我们的讨论,在评论处回复自己的想法,问题,或者不同的见解。
同时我们更鼓励大家把自己看到的有争议的与视觉艺术有关的话题,新闻时事,甚至是自己的疑发送至公众号,我们会筛选并收入素材库,并做成话题发到公众号!
CONVERSAZIONE是谁?
Conversazione是一个关注“艺术社会价值”的社群。艺术家(创作者)们在扮演着更多角色——参与生活、干预现实、推动发展、不断试验、发起变革、或者通过新兴形式扩大艺术的影响力。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问、深入调研、促进不同层面对话的方式,构建社群,并发现实践创作中变革的可能性。
我们都在做什么?
FLUX专栏:关注当下最具争议的艺术话题,以挑战者的姿态提出问题,无差别收录所有评论及问题。
系列专题:系统化的探索一个专题,通过线上讲座、文章翻译等方式普及知识;并招募fellow,通过采访、调研、专题讨论等方式共同研究。
线下活动:不定期的在北京、上海、波士顿、纽约等地举行沙龙及聚会活动。
参与活动?
从公众号问答,到共同研究,成为专题负责人。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过往专题
艺术家代表何种体制?
是否存在体制外的创作?
CONVERSAZION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