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艺术/设计作品中操控不同的“时间感受“?如何感知时空?| CVSZ第28期专题讨论记录

CVSZ Conversazione 2019-07-04

时间

可以成为一种媒介

一种流动的液体

或者巨大的空白

它可以渗透语言

成为所有行动的背景

CVSZ第28期

时间


讨论记录整理


(1)环境与运动

(影像、行为艺术、建筑及景观)

(2)复制与时间

(3)时空压缩

(4)相对论;时空认知


2017.03-05

此次讨论为Brainstorm,内容较多

欢迎点击文中链接切入各个分题


在文章《时间》中,我们从“环境和运动”的角度来探讨了艺术中“时间”的概念,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研究,谈及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作品中对时间观念的塑造:

倘若艺术家/设计师希望参与者能够完全沉浸在“现在”,则要减小对未来的想象,扩大对现在的感知。若是要人焦躁不安,则是要强调“未来”的紧迫性和“现在”的轻如鸿毛;还有一些装置/建筑的目的就是让参与者从现实世界的时间轴中抽身出来,并给予他们一个新的时间坐标。


注:Marina Abrmovic在其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家在场”中,保持端坐、凝望,曾有1500余位陌生人坐在她对面,或出神、或微笑、或哭泣、或“抢镜表演”。我们的身体通常会以“自然的时间”来理解“运动”,但当我们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内放慢寻常的动作,你就会获得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每一分运动,包括思考本身。同样的,参与Abramovic行为艺术表演的人们,获得了并平常多出许多倍的时间来对艺术家的行为、自己的行为和环境做出反应(或者思考),由此改变了对“行为”原本的认识。Abramovic对观众的影响,即是形成了“长时间段”和“少行为”的对比。


而在景观设计中,设计时间,就是设计“注意力”和“空间运动”。比如说林樱设计的越战纪念碑,还有艺术家冯峰设计的西安大明宫遗址。Robert Sommer总结了以下在环境中,影响我们体验的时间因素:

持续时间--在建筑物或城市中停留的时间长度

节奏--人们穿过空间或者事件发生的速度 

次序--某些行进路线会提供对比和惊喜,使得场景看起来更让人兴奋 

长期--几次短暂访问将产生不同于一次长期访问的不同的环境经验

熟悉--访客和长期居住者可以共享空间,但他们的体验是不同的


注:艺术家冯峰设计的西安大明宫遗址的宣政殿、紫宸殿,设计是在在原址上用钢搭建起根据推测复原的建筑框架的四角,中间种树,树的轮廓修剪成大明宫建筑外形。四季变换使得大明宫成为一个生命体。


由此提出了以下问题:


1


如何最有效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中设置“时间的概念/时间轴”来进行表达?



徐抒文:我觉得这个时间观念和艺术设计媒介有很大关系,譬如在强调体验的建筑和景观中,时间轴是作品中一切行动(action)发生的背景,而电影、视频和行为艺术中,这些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架构在时间维度之上,此时通过操控人们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来创造不同的心理感受。版画中也有隐含的复制/时间/过程性。


蔡艺璇:所以说在电影、视频还有行为艺术中,这里有两个时间轴,作品中的时间轴还有观看者的时间轴,两者之间完全同步,就像安迪沃霍尔的长电影《帝国》和《睡眠》,拍摄的生活中的时间无压缩删减的呈现,也有剧情紧张的电影,通过电影中快速发展的时间来创造一种张力。而建筑和景观上,观看者的时间轴则在整个体验当中,设计可以引导“注意力”,但没有某种强制性的操控。

注:《帝国》(英语:Empire)是一出由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制作,于1964年首映的黑白无声电影,片长8小时5分钟,内容仅为纽约市帝国大厦于8小时内的变化。沃霍尔制作此电影的目的就是制造一个观赏性极低的电影,因此他禁止人们删减电影情节。可是,一位意大利艺术家却于2000年与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合制了此电影的60分钟浓缩版本。沃霍尔指出,拍摄此电影的目的是让观众“看着时间流逝”。此电影的拍摄手法为长镜头,即一镜到底。而沃霍尔早前亦制作了一出与《帝国》同类的长镜头电影《睡觉》。


徐抒文:环境里的体验引导我觉得做的很突出的就是中国园林了,多个空间用廊道串联起来 控制着体验的次序/节奏/长度(sequence/ tempo/ duration),相当于是一个偏线性的空间体验。中国私家园林的妙处在于“以小见大”,便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让人感受到远超其尺寸应有的体验,用的策略是把空间划分成线性再串联起来,从而将一个整体空间变成了体验性的长廊

以园林为例,很多建筑或者景观空间里的体验性或是时间性是用“廊道”这个元素体现的,最著名的譬如萨伏伊别墅(上图)。

2


新陈代谢



徐抒文:我再提一个urban planning里和时间相关的思想——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观点。


何竞飞:新陈代谢派的时间意志在磯崎新的阐释下和Derrida的Chora概念相对应,强调在物质外显的形式的维持下,通过核心的更换达成更新的目的;这点实际上反映在日本文化主体包括天皇的御神体、御魂继承仪式和伊勢神宮、出雲大社的更替方式上,其实比metabolism字面意义上要更深刻一些,作为拟像代替原初的不断更替对应时间轴的流动也可以联想到鲍德里亚的Simulacre


注:出云大社是供奉大国主大神的神社,不过在日本国民心目中,它是以“月老”著称的。迁宫从江户初期的1609年开始,大约每60年进行一次。出云大社将此解释为“复活的思想”,正是在这个思想下,通过大规模改造修缮,一次次地将正殿翻修一新。所谓“迁宫”,就是把神体(神社供奉的朝拜对象——译注)和神座(神灵之座——译注)从原来所在的地方搬走,修理神殿,再将神体归还原位。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木结构建筑,同时也是一种传承神殿建筑技术的智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说法,比如,认为迁宫是为了保持神社的洁净,是出于更新“神力”的需要。


蔡艺璇:既然你说到周期性的更替,我最近在看Burle Marx的设计,他是一个景观设计师,在巴西设计过很多有名的作品,比如说Copacabana Promenade和Mineral Roof Garden。他在进行花园设计的时候经常会谈到时间和周期的问题:“The plant enjoys, at a very high level, the property of being unstable. It is alive while it changes itself. It suffers from constant mutation, a disequilibrium,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its own search for equilibrium。” 

Farmhouse and chapel gardens in Barra de Guaratiba 

Mineral Roof Garden


不过他的设计我还是不太买账。虽然意识到了城市和景观是living being,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但是最后的设计感觉仍旧是controlled, reduced and clean as artificial


3


复制与时间



Aida:觉得也还可以考虑一下the mode of production/the process of reproduction,复制品的存在和时间或空间的联系,还有作品中各类符号信息所代表或者暗指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的相关性, 或者运用time based medium 叙述等等……


徐抒文:我也觉得reproduction暗含时间性。一个是reproduct和product都是一个过程 那么一定会有时间这个维度;二是reproduct在形式上复制前者,但是二者在时间轴上已存在一前一后,平行向前;三是conservation这个领域里常常会用replica来试图留存已经遭到时间侵蚀的历史遗产,甚至在建好replica之后便封存原址以保护其面貌,然而replica本身也开始收到时间的侵蚀。

4


时空压缩



黄钦宁:艺璇让我来讲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其实还蛮复杂的,最好就是去看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后现代性条件》(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一书中关于这个概念的一整章内容。


我理解的是,“时空压缩”指不断加速地、不断去空间化、去物质化的资本化过程,比如说生产与消费过程的加速,比如说通过交通或者信息技术消除的物理距离,比如说资本的流动可以与实际的金钱转移不再相关,还比如说由于不断加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空间(junkspace, 参考Rem Koolhas)。这些个过程与全球化的加快紧密相连,也与资本主义的扩张紧密相连,而Harvey指出这些关于时空体验的转变,都与“价值”被作为金钱而代表这样一种根本的转变相关 (a radical shift in the manner in which value gets represented as money) 。


还有另外一些和“时间”关联的概念:Manuel Castells 在关于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和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的论述中,提出过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 time)和流动的空间 (space of flows,感觉中文这样译有点怪) 两个核心概念。这里就只说一下第一个概念吧,通过timeless time,Castells想要说明的是在新的科技之下,原有的biological sense of time & logical sequences of time被打破(乱)了,新的信息技术可以compress & desequence 时间(是不是和Harvey所说的也很对应呢~)。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网购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不论白天黑夜狂风暴雨,而凌晨两点也甚至有客服能给你提供服务。


如果要说和time有关的理论,实在太多了,怎么也说不完…我想到的在艺术方面比较有启发性的是:时间的物质性/物理性质(materiality/physiciality of time)。当Harvey讲”时空压缩”时,时间与空间的压缩绝不是分开进行的,甚至有些时候时间就等于物理距离(time=distance)(交通速度、信息传输速度),而时间压缩亦即是空间压缩。很多时候当我们把“时间”想成一个很抽象的、外在的、甚至是建构出来的“概念”,就往往会忽略在时间的运作层面也有一些很“实在”的infrastructure,也发生很“实在”的事。这样去想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方向。

5


时空认知



靳擎:我想多说两句狭义相对论(咱们这里面的讨论其实涉及不到广相),确实是彻底颠覆了我们过去对于时空的看法。从这个现象发现以后,时间和空间就不能被单独的变成绝对概念了,也就是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绝对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们也要注意,这个只是从理论上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或者严格意义上说,一定层次的事实,它只保证数学层次的描述,并不做更深层次的哲学解释,这点其实经常被这些写科普的误导),我们还是没法真正“感受”到时空的不可分割性。


我们感受到的时空依然是分离的。如果学过相对论的朋友就知道,四维空间中有个时空不变量,可以计算两个四维事件的“距离”。但是这个作用只有在很接近光速的情况下发生,我们人是根本没有感知的。而且即便我们处在一个很接近光速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理活动,和大脑活动,依然也会变。总之,我们的感知是非常依赖于我们的身体的。我们所有这些“幻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身体给的。所以我们现在在艺术层次上探讨的时空概念,其实并不受相对论等理念的影响,更多的是艺术在一个土壤下“自发”的成长出来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与其说是受了科学的影响,不如说科学和艺术同样受了更大力量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在1905年附近,不仅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重要的四项贡献,我们也见证了Picasso从blue period到rose period的跨越;Isadora Duncan创立了现代舞蹈;Mahler正在写着他伟大的symphony no.5;Freud刚刚出版了他的梦的解析;Hilbert总结似的提到23个数学问题。在这段时间内,艺术、科学和哲学在这个时间内同时出现了自觉,而这种自觉让我们重新观照”时间”的概念。


Kelvin Luo:让我想起了哲学家Immanuel Kant提出的哲学概念:“事物的本身”和“我们眼中的事物”是不同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类对空间与时间的观念都会因为我们自身的经验与基因而不同。然而不会有任何人能够感受都时间与空间的真实。然而通过艺术,艺术家可以表达出他们自身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与幻想。


但是同时正因为我们可以感受到空间与时间的存在,可以通过感官来判断其存在,所以我们不可以认识到时间与空间真正的本身。然而通过理性的思想,(哲学理性主义)像爱因斯坦,通过超越感官,以心理的想象与数学计算来描述空间与时间之间的联系(广义先对论),就像靳擎所说,标记着人类对空间与时间的醒觉的认知。


靳擎:这里面引出了个很有意思的点。Kant本人是认为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认识”到时空本质的。我们认识的只是通过理性能够认识的。因为真正的本质是超越认识的。不过Kant忽略了我们人除了认识还有其他的东西。这方面如果看中国的先哲们的东西,浅一点的比如二程尤其程颢的理学,阳明心学,深一些的比如禅宗中的祖师禅,我们是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接触到本质的。这方面西方相对挨边的,有三个时间点,一个是古希腊的Socrates 到Plato的观念,一个是Spinoza,一个是比较近的Existentialism,当然对于最后这个,他们是认识到了理性的局限,开始往外拓展,而Spinoza和Plato都是确确实实对本质有体悟的人。


这个咱不拐的太远,我们回过头来说,我的体会是Kant他自己对这种本质是有敬畏的,所以他说“璀璨繁星唯映上空,道德律令在吾心中”,这是在他墓碑上的话。他尝试了很多,从纯粹理性到判断力批判,我相信群里都是搞艺术的大牛朋友们,对《判断力批判》可能不陌生。这是最重要的美学著作之一。可惜,Kant一辈子也没真正体悟到那个本质,最后推给了“不可知”。我们只能说,这种本质不是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感性”或者“理性”可以了解到的。而我们平时对于艺术的态度是艺术家的表达。其实我倒是觉得艺术在某些层次上,是比科学更接近本质的,因为它可以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理性。


当我们在探讨时空是否是绝对的问题的时候,在用着自己的全身心去观照,感知时间的时候,有些艺术家早就脱离开了时空的框架,用超越性的灵魂去照耀,当然,这种超然有的时候恰恰是对于“当代”的执着上,越是“当代”的,越是“永恒”的。


李易知:有一点小问题。康德不是这样理解时空的。康德认为时空是感性直观形式,这个是人类的普遍能力。不能说人们对时空本身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时空是人自己的能力,它是不能作为感知对象的。还有,东西方对比的时候有一个难点是找对“对比项”,比如东方“哲学家”擅长的“直觉体悟”,并非为大部分西方哲学家重视。如果要把东方的直觉体悟传统和西方比较,最好的对比项不是西方的哲学传统,而是西方的神秘主义传统。


康德的时空观念的特殊性就在于他把时空理解成先验的,不是从经验中来的。也许可以说人们感知到的事物反映出了时空,但应该不能说人们自己感知了时空本身。


Kelvin Luo:Kant觉得空间与时间是我们感知的大前提,我们人类对事物的感知是通过时间与空间来进行感知的,所以我说人们都会因为对世间万物的不同而对时间与空间的想象不同. 就是非直接感知,但不可定义为无法感知。你对感知的定义是什么?是神秘主义上的神秘联系还是感官上的感知?


靳擎:Kant确实把这个时空的概念和其他给剥离开了,是先验的,确实如此。当然,这个时空和我们所说的能感知的时空未必是同一所指。这个是其一,其二呢,我们所说的感知的其实也很难说是不是同一个范畴。其实就是因为在Kant时期,我们对所谓“感知”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他可能很尽力了,不过这点我自己不确定,因为我对他纯粹理性判断没太认真看所以也不确定。


李易知:感知是感觉经验,感觉经验这个层面上人与人会有差异,时空不是感觉经验的对象。通过理智可以认识到时空是作为感性直观纯形式存在的,这样的时空纯形式是人类的普遍能力,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靳擎:不过对于第二点,关于神秘主义这个事,有几个倾向,第一,西方不是不重视,而是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哲学界不重视。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一直是重视这种体验的。而且尤其重视。这种传统后来被打破了。而我们现在由于过分的重视科学和理性所以把这个传统不强调了。第二,神秘主义传统在西方,除了比较久远的古希腊时期,而且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为首的那一派也失传了。Hermeticism 也是比较靠后的,是后起之秀,中间断过一次代。这些因为被当作了宗教的内容一并被排斥。


李易知:“精神修炼”本来是属于哲学史传统的,但是犹太、基督教进入后基本上被收入基督教之中了,科学革命以后基本上这部分就不再作为哲学传统的一部分了。我的意思就是,这个传统不为大多数哲学史接受,被哲学排斥了,但并不是它不存在了,神秘主义传统在近现代都仍然存在.所以如果要说直觉体悟,要跟神秘主义传统比较,而不要跟康德黑格尔之类的比较。跟波墨,艾克哈特大师之类的比较。


Kelvin Luo:神秘主义和时间与空间很难扯上关系吧?求解


靳擎:回复Kelvin,我跟李易知理解可能也不一样。也请李兄谈一下。我的观念是这样。当我们谈到认识时空的时候,有个如何认识,和这个认识本身是不是“时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本身可以有神秘主义的解释。因为这个认识途径是神秘主义的。。


李易知:回复Kelvin,对神秘体验的描述经常会伴随一些对时空的特殊经验……比如中国华严宗时空圆融的观念  “因物固有时,离物何有时”。


靳擎:华严经是个好例子。李长者注解华严: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这两句,一句谈时间,一句谈空间。这方面在佛道两家中的时空概念比较多。尤其是佛家会把这个概念相对化的事有体验性。就是它不是概念上的,而是一种体验上的。比如西藏的Milarepa大师在下雨的时候,钻身入牛角,牛角不变大,而身体不变小。这就是把相对空间和绝对空间统一了。而按照佛家的话说,这个还是“境界般若”而不是“实相般若”。在实相般若中的时空概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知。我想李易知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所以前面Kant说的我觉得不对。就是因为他对这个层次的事不知道。


这点吧。我是这么想。因为即便东方的哲学有体验,但也不是不再建立“结构”。既然建立结构了。这么严密的结构他们中间没有这个量级的著作。


CVSZ 25、28、29期


时间系列专题

相关文章

《条件性/状态性艺术》

《透明性--建筑空间与人的多重组合》

《可以带你时间旅行的艺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测度,这依赖于他在何处并如何运动》

《一瞬即逝的艺术》



CONVERSAZIONE介绍

Conversazione是个关于“一起阅读艺术、思考交流”的社群。这里不仅可以认真地探讨艺术哲学,还可以一起走访艺术家、约展览、约话剧、一起玩耍。我们致力于创造一系列有深度和广度的沙龙对话、采访及评论,现有专题涉及现当代艺术思潮及重要主题、博物馆学、艺术与城市、艺术法、视觉文化等等;同时也希望在此过程中,成员能够一同成长、彼此启发。CVSZ在北京、上海、波士顿都曾举办线下活动,同时会有定期线上讨论。欢迎关注我们,查看更多过往活动和社群介绍。(微信公众号conversation_art) 


过往专题

CVSZ当代艺术系列阅读+讨论计划


现代艺术的“无意义”之美

为什么会有艺术家竭尽全力让作品显得无聊?

艺术村的都市游牧

为“坏”图像辩护

用尸体进行艺术创作的背后,有怎样的深层含义?

论可爱—可爱与怀旧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论可爱—身处美与怪诞的夹缝中

艺术不可能现代,艺术永远的回归起源

介入社会与艺术自主:波德莱尔的思想遗产

从丹托的“艺术终结之后”谈后现代艺术

艺术自律与艺术终结(一)

艺术自律与艺术终结(二)



CONVERSAZION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