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作者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副主任吉燕宁,绥中县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孙丽,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规划事业部总经理陈阳在《规划师》2017年第3期撰文,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地区以旅游业开发为契机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而现行的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是针对综合型城镇规划建设而制定的,该指标体系并没有考虑到旅游小城镇的用地布置及指标体系的特点。文章以绥中县塔山屯镇天龙寺地区沿海地段为例,提出指标体系的创新点,如在环境容量层面提出计算容积率的新方法、在城市设计层面引入界面率(K值)概念、在生态环境层面设置微风通道并增加生态指标,以此确定并完善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
[ 关键词 ]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生态指标;滨海旅游型小城镇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3-0114-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吉燕宁,孙丽,陈阳.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J].规划师,2017(3):114-119.
一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发展概述
(一)基本概念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是以滨海旅游度假产业为发展基础,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休闲度假活动、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同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产业人口聚居,实现居职融合、产城互动的生态宜居新城。一般来说,滨海旅游型小城镇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要素:①位于滨海地区,围绕滨海旅游服务展开城镇建设;②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价值大;③完备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
(二)发展概况
近代的滨海旅游从英国开始,分为 3 个阶段:①初期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交通革命,在其影响下,城市周边旅游不断发展,滨海旅游的雏形逐渐形成。②发展阶段。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中叶,内燃机的发明促使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外出旅游更加便捷,旅游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传统滨海旅游城镇也伴随着海滨度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繁荣。③繁荣阶段。20世纪60年代起,飞机成为民用交通工具,飞机的普及使得国际旅游更为现实,出现了具有特定消费人群、高品质多业态的新型滨海旅游型小城镇。
我国的滨海旅游度假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初期发展的类型是以避暑和休疗养为主要目的。20 世纪 90 年代,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 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有5个是滨海旅游度假区,由此滨海旅游度假开始真正发展起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导方式。近年来,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也伴随着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而逐步兴起。
二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1)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开发建设问题。
当前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开发成为许多滨海地区发展的热点,在其开发过程中,过度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忽视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现象层出不穷,对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规划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较常见的规划体系是在地方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局部度假区 ( 旅游城镇 ) 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直接进行旅游规划设计,大部分度假区缺乏控规层面的规划。而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是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城镇建设的,在其规划过程中应兼顾旅游规划与城镇规划两种规划体系,但目前针对旅游小城镇控规的编制内容及研究方法较为少见。
虽然我国已经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相关法规,但在控规层面上并未针对旅游小城镇制定实施细则。深化与贯彻城市总体规划在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上的战略意图,加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同时保证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控规成为滨海旅游型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
(3)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规编制问题。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规编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刚刚起步,国家法规对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规编制尚无明确的规定,导致其编制存在许多问题。
①城市控规主要针对城市开发建设制定,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控规编制直接套用城市控规的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体现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特点。
②在编制的控规指标中,只有开发指标,缺少保护指标,缺乏对“城镇生态环境控制”的有效办法,在指导实际开发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为解决滨海旅游型小城镇在实际开发建设和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及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编制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
(一)构建原则
(1)以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原则,量化基础指标
科学性体现在构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系统总体特征且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可操作性是指标体系最终用于指导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规的编制、规范旅游经营者的开发行为、引导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故指标应有可比性和可测性,且描述准确、内容简明。
量化的控制指标作为硬性控制标准,是项目开发建设的基础指标,增加其准确性,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以整体性与系统性为原则,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城市形象是城市经营的重要领域,新建旅游城镇的开发建设务必从功能布局和配套基础设施的整体考虑,从环境风貌和建筑形式着手,建立统一标准,提升旅游城镇的整体意向。同时,针对滨海重点地块进行城市设计,对建筑与公共空间关系、公共通道与绿化景观类型等进行详细界定。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城镇职能以旅游为主,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独特性与竞争力、体现城市的特色与风格。在控规指标制定中可以从城市设计引导、标识体系控制和城镇界面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指标体系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制约性。
(3)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特定区域,以滨海为主要特性,生态敏感性较高,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严格保护规划区南侧沿海的自然生态资源;严格控制滨海大道生态防护廊道和滨海的景观廊道;严格控制规划区东、西两侧的自然水域,改善水域环境。在控规指标制定中增加生态控制指标,如下凹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并增加微风通道指标控制,从而改善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微气候。
(二)构建思路
以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独特性为出发点,挖掘其不同于其他小城镇的规划要素,即滨海和旅游。对于滨海城镇,其生态敏感性较高,故在规划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指标纳入到规划中,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对于旅游型城镇,以吸引外来旅游人口为主,带动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故从城市设计入手,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地区特色与城镇风貌。
本次控规指标体系的创新,以控规中的常规性指标作为基础,在城市设计层面增加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标识设施控制、城镇照明控制与界面率控制等指标;在生态环境层面增加低影响开发设计指标、综合管廊与微风通道控制等指标。在完善传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控规指标体系( 图 1)。
四 塔山屯镇天龙寺地区沿海地段控规指标体系构建实践
(一)环境容量层面:细化指标计算方法,构建基础指标框架
(1)容积率控制
容积率是地块上允许修建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是一项表述地块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在合理的空间环境条件下,容积率越大,表示地块开发建设强度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反之,容积率越小,地块开发建设强度越低,土地利用率越低。容积率的确定流程如图2所示。
根据塔山屯镇天龙寺地区沿海地段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引用经济容积率概念,通过经济容积率推算出不同性质、不同区位的地块,特别是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 (C) 的容积率上限。具体预测方法归纳如下:
1)经济分析法 — 经济容积率。容积率的比值形式表达了容积率与地块上总建筑面积及地块面积的比例关系。单位面积价格在土地开发中与建筑面积有直接联系,具体公式为:
2)形体布局模拟法。
通过试做规划方案的形体布局,研究大体合适的容量及空间布局,并运用社会、经济等各类因素进行评价修正,最后反推出明确的容积率指标。
3)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现状情况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了解现状中的指标情况及位于不同区位的各类指标的差别,得出部分可供参考的指标数据。通过与规划目标进行比对,依据现有的规划条件及城市发展水平,确定较为合理的容积率指标。
4)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
根据绥中县规划局的有关规定,运用调查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核定,最终确定规划区的容积率。具体容积率控制指标详见表1。
5)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计算居住区的容积率。
依据《镇规划标准》对于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考虑到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特殊性,本次规划按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人,则总人口规模为162.81公顷÷100平方米/人=1.62万人。
①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有关二类气候分区的规定:居住组团高层人均控制指标为8~11平方米/人,故取平均值为 9.5 平方米 / 人,则总居住用地面积=9.5×1.62=153900m² 。
②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有关居住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的规定:居住组团的住宅用地取值范围宜为居住用地的 70%~ 80%,故取值为75%,则住宅用地=0.75×居住用地=0.75×153900=115425m²。
③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有关二类气候分区的规定:多层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为 1.70、中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为 2.00、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为 3.50,规划地块以高层建筑为主,因此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取3.50。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 住宅总建筑面积 / 住宅用地,则住宅总建筑面积 =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 住宅用地=3.5×115425=403987.5m²。
④根据商业与住宅的经验比值为15%~20%的规定,取经验比值为17.5 %, 则 商 业 建 筑 总 面 积 为70697.81m² 。
⑤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474685.31m² 。
⑥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居住用地=474685.31/153900=3.08≈3.1。
根据上述经济容积率测算方法,对规划区进行容积率预测,再对规划区采用布局模拟方法进行校核,初步确定容积率指标后,参考绥中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区用地的要求和《绥中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同类用地的控制标准,然后调查对比国内同类城市区域中的用地控制指标,最后确定规划区容积率控制要求。
(2) 建筑密度控制
(二)城市设计层面:增加指标控制性,提升城市形象标准
(1) 总体城市设计控制
依据总体城市设计,从节点、轴线和区域 3 个角度对规划区进行控制( 图 3)。①节点。重点塑造 4个一级控制节点,形成城镇形象的标志节点;主要道路交叉口为二级控制节点;其他道路交叉口及滨海区域重点控制的建筑为三级控制节点。②轴线。控制城镇的主要沿街界面,构建“一横一纵”两条一级控制轴线,沿主要道路构建二级控制轴线,沿支路构建三级控制轴线。③区域。以滨海区域、滨海大道北侧商业区及迎宾大街两侧商业区,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一级控制区域;以沿滨海中路两侧为城市主要的公共服务区域,为二级控制区域;其他为三级控制区域。
(2) 标识设施控制
城镇各地段的环境气氛及景观要素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在设置户外广告时应区别对待,规划共设置5类区域,对户外广告设置进行控制(图4)。
(3)城镇照明控制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2006) 的规定,“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 图 5)。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4)界面率(K值)控制
界面率 ( K值 ) 是地块内界面总面宽与地块面宽的比例。本次规划中共有 3 种界面控制形式 :①商业连续界面— K值为沿界面的建筑总面宽与地块面宽的比例;②绿化连续界面 —K值为沿界面的绿化总面宽与地块面宽的比例;③景观开敞界面 — K值为沿界面的开敞空间面宽与地块面宽的比例。对规划区内的各个区段进行界面率控制,弥补传统控制要素对于控制城镇空间界面的不足。对于重要商业界面K值的选取以 0.7 ≤ K≤ 0.9 为宜,对于绿化连续界面K值的选取以 0.8 ≤K≤ 1.0 为宜,对于景观开敞界面 值的选取以0.4≤ K≤0.6为宜。
(三)生态环境层面 : 纳入生态指标,完善生态控制要素
(1)“低影响开发指标体系”的应用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确定规划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80%,设计降雨量为26.2mm,综合径流系数小于0.5。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与下沉式广场等。结合地块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确定各地块低影响开发的设计指标,如下凹绿地率、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和绿色屋顶率等(表4)。
(2)综合管廊和管线综合配套
相比传统的分别敷设、独立管理的埋地管线,综合管廊能够消除“拉链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节约土地资源。
1)入廊管线的选择。
供热管道温度较高,虽采取保温措施,但其外表面温度仍在30℃以上,管道沟内还有温度补偿器、大推力支架、放气阀与排气阀等特殊设备,与其他管道很难共处一室。
燃气管道如果进入综合管廊,可考虑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来解决其安全问题,但这样也会相应地增加工程的投资,同时会对日常维护和管理运行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排水管线为重力流管线,按一定坡度埋设,一般埋深较深,然而综合管廊的造价会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本项目地处海边平原,故不适合把重力流管道纳入综合管廊中。
综上,综合管廊内只包括给水、电力和电信这三个专业的管线。
2)综合管廊选址。
沿滨海中路规划一段综合管廊。滨海中路横穿规划区中央,而且距离水源和电源 ( 均引自镇区 ) 较近,满足综合管廊选线原则。
(3)微风通道的控制
规划区内的街道布局与绥中夏天的风向一致,每个社区规划多个微风通道,使得夏天的风能够顺畅通过社区,而一系列微风通道使得整个规划区及每个社区都能够保持风道的顺畅。通过微风通道的设置,夏天能够给规划区降温约 2℃,空气的快速流通也使得 PM2.5等污染物能够很快扩散。
五 结语
控规的指标体系是控规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绥中县塔山屯镇天龙寺地区沿海地段控规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思路。根据规划区的现状情况,提出针对滨海旅游型小城镇的创新指标:在环境容量层面,提出计算容积率的新方法,根据住宅面积净密度等指标推算建筑面积毛密度,从技术层面通过多种计算方法,合理确定相应等级的居住用地的容积率;在城市设计层面,引入界面率 (K值 ) 的概念,提出商业连续界面、绿化连续界面和景观开敞界面3种界面控制形式,针对规划区各区段进行界面率控制。另外,还针对广告标识设置及道路照明等要求进行控制;在生态环境层面,将生态指标纳入到控制性指标当中,如下凹绿地率、透水铺装率、微风通道、植林地比例和建筑节能等,并根据城镇级和组团级的规划布局特点设置不同类别的微风通道,合理确定城市开敞空间。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3期
《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
论文征稿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 ——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PD】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