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论坛4】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苏州新移民集宿区 公共空间营造
主题:包容性城市与规划关怀
【编者按】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开始显现,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在此背景下,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包容性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围绕包容发展,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领域探讨城乡规划如何维护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规划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包容性城市与规划关怀”为主题,在分析包容性规划逻辑起点、价值取向与编制模式的基础上,从城市绿地规划、城市街道规划、集宿区公共空间营造及社区环境微改造等方面探讨包容性城市视角下的规划思路与方法,以期为读者们提供有益参考。
【规划师论坛4】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苏州新移民集宿区公共空间营造
作者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晓晨,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勇在《规划师》2017年第9期撰文,公共空间承载着各种社会公共交往,是促进社会融合和参与社会改良的重要工具。集宿区作为新移民聚居地,与城市住区有诸多不同,其公共空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文章以新移民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选取苏州市三个典型集宿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集宿区公共空间现状供给与新移民需求间的诸多矛盾。为此,文章基于包容性理念,在理论和实证结合的基础上,从空间、时间和社会三个维度提出集宿区公共空间包容性优化策略,以满足新移民的特殊社会需求,促进新移民的社会融入。
[关键词]集宿区;公共空间;包容性;新移民;社会融入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9-0022-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李晓晨,王勇.包容性理念下的苏州新移民集宿区公共空间营造 [J].规划师,2017(9):22-28.
一
集宿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苏州市作为全国主要劳务“输入地”之一,率先实行集宿区试点。据苏州市住建局统计,2001 ~ 2016 年,苏州市已建、改建、租用并纳入集宿管理的房屋有 2.9 万余处、70 万套 ( 间 ),已解决215万新移民的入住问题,占已登记外来人口总数的36%左右。这些集宿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古城中心区的城市边缘地带,以吴中区、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分布最为集中(图1)。
为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笔者依据不同区位、建设年份、人口规模和建设模式等要素进行现场探勘,按照要素可对比的原则,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表1),分别是吴中区枫江集宿区、高新区景山公寓及工业园区友达融园,其居住对象均以青年新移民为主,且社区具有一定建设年份,空间发展较为成熟。
(二)公共空间现状特征
1.空间类型
由于公共空间属性的差异,各类集宿区公共空间承担的功能不同,其活动承载率和空间包容性也不尽相同。根据调研,集宿区公共空间主要包括体育运动场地、硬质铺装场地和休闲绿地三种类型(表2)。其中,体育运动场地的承载功能类型单一,空间包容性差,但活动发生频率较高,活动承载率为33.8%;配有休闲座椅、文化长廊和树池等景观小品的硬质铺装场地,可承载多种休闲活动,空间包容性较好,活动承载率为 50.1%;休闲绿地往往缺乏对功能及美学的考量,包容性一般,因其位置偏僻且辐射范围小,活动承载率较低,仅占9.7%。
2.空间形态
集宿区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其建筑布局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的建筑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公共空间形态。
调研发现,为了满足日照通风要求和便于管理,集宿区通常采用行列式布局模式(图2)。因此,其公共空间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于住宅建筑前后,包括宅前绿地和硬质铺装场地;对于少量公共建筑周边的开阔空间则作为体育运动场地;此外,还有部分以小型集散广场的形式散点分布于建筑山墙之间或道路节点处,受建筑场地条件限制,这类空间位置相对偏僻,规模都很小,活动发生频率较低。可见,整齐单一的行列式布局使得公共空间形态单调枯燥,缺乏层次感和趣味性,难以吸引人群。
3.空间分布
集宿区公共空间呈明显的内向分布特征,被强化的公共空间边界严格控制在集宿区范围内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空间对外开放性几乎为零(图3)。
根据活动类型的不同,相应的公共空间可分布在室内和室外。目前集宿区公共空间以户外场地为主,缺乏相应的室内空间,包括各类休闲娱乐场所、体育健身室和阅览室等。根据活动位置可将公共空间分为地下、地面及空中三种类型。集宿区内绝大部分活动场地处于地面空间,空中及地下空间多被遗忘,如屋顶花园、楼层空间及下沉广场等。此外,不同规模集宿区的公共空间分布有所差异,规模较大的集宿区虽配备了基本的活动场地,但无论是空间位置、数量还是设施配套都差强人意,规模小的甚至连基本的宅前绿地都无法保障。
4.周边配套
扬·盖尔认为大多数人进行日常活动的适宜步行距离为 400 ~ 500m,且居住社区公共设施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基于此,本研究将集宿区及其周边500m作为新移民的日常公共活动范围,并对该范围内公共空间及相关配套进行调查和分析(图4)。
通过调研发现,远离市中心的区位选择使枫江集宿区和友达融园周边缺乏健全的配套设施,而附近工厂和居住区内部公共空间相对封闭,新移民缺少社会公共交往渠道。对于区位条件较好的景山公寓,其周边的城市绿地和商业设施为新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公共活动场地,促进了新移民和市民间的公共交往。可见,集宿区周边的空间设施为新移民的公共交往提供了重要平台。因此,健全的空间配套及设施,可以更好地满足新移民的社会公共交往需求。
二
新移民公共活动需求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新移民的公共活动现状与需求,研究对三个集宿区的新移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共计 193 份,问卷有效率为 96.5%。调查内容具体包括新移民公共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三个方面。
(一)公共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据调查,新移民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体育健身类、休闲娱乐类、社会交往类、安静独处类和社会性活动等(表3)。
从活动需求情况看,新移民对各类活动的需求程度有所差异,其中社会交往类和休闲娱乐类活动的需求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且社会交往类活动所覆盖的活动内容最为广泛,活动需求度最高( 图 5)。此外,部分新移民对社会性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他们迫切希望集宿区为此类活动提供合理的空间场地。
(二)公共活动时间分段集中
同一集宿区内新移民的工作性质具有趋同性,共同参与活动时间受工作时间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分别针对工作日和休息日内活动时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图6)。
统计结果显示,新移民平均每天工作 7 ~ 8 个小时,其中 70% 以上拥有双休日,采用轮休制。对比工作日和休息日内活动时间分布情况,发现随着时间变化,新移民的活动时间呈现几个明显的集中分布时段,且工作日和休息日内活动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工作日内闲暇时间不多,可支配的活动时间集中在晚间;休息日内,时间支配较灵活,参与各种公共活动的需求和持续时间都明显增加,相应的所需公共空间类型和范围也随之扩大。
(三)公共活动范围不受局限
通过对新移民公共活动范围的调查显示,在193位受访者中,选择去集宿区外部公共空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比例高达55%以上,高于集宿区内部空间比例。可见,新移民的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集宿区内部,他们对于公平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
综合新移民的活动需求特征及其对集宿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满意度情况(图7)可知,友达融园和枫江集宿区的空间满意度较低,原因主要有公共空间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而整体满意度较高的景山公寓,由于周边的公共绿地及商业设施均为社会性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场所,新移民社会交往状况普遍较好。
三
集宿区公共空间供需矛盾及问题根源
(一)供需矛盾
在调研中发现,以青年新移民为参与主体的公共活动发生频率并不高,这与充满活力、富于激情的新一代青年人活动特征截然不同。通过对集宿区公共空间现状和新移民公共活动需求的对比分析,得出集宿区公共空间供需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空间承载力弱,难以满足多样化活动需求。新移民的公共活动需求丰富多样,活动范围较广,但集宿区单调匮乏的空间现状和低水平的空间环境质量,导致其公共空间包容性和空间满意度普遍较低,新移民多样化的公共活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集宿区公共空间的类型和数量亟需补充、空间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2)时空交错,空间资源分配失衡。由于集宿区公共空间的配置缺乏时间尺度和需求程度上的考量,在导致大量空间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造成部分空间无法满足特定时段的活动需求。例如,在活动频率较高的晚间时段,由于空间资源分配失衡,导致需求度较高的社交和休闲娱乐类活动缺乏相应的承载空间,公共活动无处开展。因此,需要根据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合理分配空间资源,通过强调空间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增强空间包容性,以满足不同时段的活动需求。
(3)人群隔离,新移民社会融入困难。我国新移民具有明显的非市民化特征,迫切的市民化意愿使其对地方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有强烈的需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居民活动和展现居民精神文化风貌的物质依托,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构建地方归属和社会认同的关键因素。调研发现,集宿区偏远的区位选择及内向封闭化的空间设计往往忽略了新移民的本质社会需求导致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普遍较低。社会交往平台的缺失加剧了新移民与市民间的隔阂,阻碍了新移民的市民化进程。
(二)问题根源
(1)规划层面缺乏相关建设标准。现阶段关于集宿区公共空间规划的研究较少,实际操作经验不多。目前的规划办法是在城市住区规划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要求,但无确切指标,导致集宿区在空间建设上缺乏有力的控制和参考,间接增加了空间配置的不确定因素,造成公共空间规划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此外,高层高密度的开发建设使集宿区地面空间非常有限,仅满足了最低标准而没有达到空间资源的最优配置,背离了规划设计的初衷。
(2)个体层面缺乏多层次需求引导。在“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关于公共空间及其设施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将“人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将新移民在居住方面的需求划分为两个梯度、四个层级 (图8)。不同新移民在不同时段对居住需求有很大差异,但现阶段规划往往将“人的需求”抽象为一个同质的概念,忽略了因年龄、职业和来源地等差异而产生的需求多样性 。在当前城市社会结构分异、人员构成复杂的背景下,传统无视社会个体特征的规划方法已难以满足新城发展的需求 。
(3) 理应以新移民为主体的集宿区建设,在实践中却逐渐变了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没有立足于新移民的需求特征,以及对新移民人文关怀思想的缺失。在空间设计方面仅进行简单的生搬硬套和模式化引导,缺乏包容性的配置政策及措施,从而导致大量新移民被城市空间和社会所隔离。
四
集宿区包容性公共空间营造
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包括人的需求、彼此之间的认同及必要的精神满足等。集宿区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公共空间应成为新移民社会交往和认同的重要平台。集宿区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就是要满足新移民的特殊活动需求,让各类适用人群、活动都能和谐共生,体现多元包容的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包容性公共空间的营造能更好地满足新移民的社会需求,促进新移民的社会融入。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新移民的公共活动需求,从多个维度提出集宿区公共空间的包容性优化策略。
(一)空间维度 —— 包容多元功能的形式多样型公共空间
1.丰富空间形态,提升空间层次
规划首先是保护和倡导城市多样性与包容性,城市的包容性发展将更加凸显规划的本质,其多元性、公正性、社会性和平衡性将会综合地呈现在规划体系中。面对新移民特殊的活动需求 ( 对公共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实际上也是对多种类型公共空间形式的要求 ),需要不同的空间形式予以承载(表4)。层次感是体现公共空间多样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集宿区单一的行列式布局模式,可利用建筑错位、变化间距等方法打破原有规律,丰富空间形态,进而通过适当引入非居住功能设施,开发立体空间类型,使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类型相互组合,有收有放、有主有次、有开有合,以提升空间层次,增强空间的承载率和提高使用效率。
2.共享空间资源,体现社会公平
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使用需求为出发点,兼顾各个层次群体的特殊需求,创造出舒适便捷的活动场所,是包容性城市空间设计的宗旨。新移民各层次需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满足新移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空间的公平共享性和空间环境品质,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新移民的地方归属和社会认同重构。在集宿区所在区域范围,通过创造公平共享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赋予其更多使用功能,最大范围地包容新移民群体及其活动需求,降低空间使用“门槛”,促进新移民和市民的共同参与,进而为新移民提供更多社会交往空间,并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时间维度 ——包容多元活动的时空复合型公共空间
1.强调空间历时性,实现活动循环更替
新移民公共活动的分时段差异性特征,决定其承载空间具有相应的历时性和灵活性,即不同活动在同一空间随时间推进而不断更替,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图9)。
通过强调空间使用的历时性特点,即不对这类公共空间做具体功能的限定,它可以是楼层的开放区域,也可以是路边的硬质铺装场地,任何能在此空间内开展的活动均可在所需时段利用此空间。此方法为有限的空间里多种活动的相继发生提供了可能,减少了空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也更好地满足了新移民灵活多变的公共活动需求。
2.强调活动共时性,实现空间弹性利用
作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交互行为的发生场所,公共空间承载着各种公共活动与交往功能。基于新移民分段集中的活动时间特点,通过合理利用空间功能的兼容性,增强空间对同质活动的包容度,即在满足空间自身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包容更多的活动功能 ( 图 10),从而能够在同一时段为多种公共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
空间包容性的实质在于对同一公共空间赋予其可承载的多种活动功能,以增强空间的使用弹性,实现空间职能的多样化和空间功能的交叠使用,如通过开发屋顶平台,增设相应的功能设施,使其成为能同时容纳聊天聚会类、休闲娱乐类等公共活动的休闲场所。
(三)社会维度——包容多元群体的开放共享型公共空间
包容性空间设计,首先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通过引导公众参与,从根本上将多元主体的需求与生活行为纳入规划设计中,从而形成公平共享的城市空间,促进新移民的社会融入。
从新移民之间的关系看,彼此的陌生和各自独立的社交网络导致相互认同的缺失,“业缘”成为联系彼此的唯一纽带。为促进不同企业新移民的公共交往,提升社区认同感,首先需要在社区层面上完善空间体系,进而通过各类公共活动的组织及空间的共享,增进邻里交往,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从新移民和集宿区的关系看,则需采取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城市社区发展策略,通过鼓励集宿区多样化发展,如混合型移民社区的建设,破解社区隔离,提高社区空间的包容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共享,从而创造积极的移民和社区关系,促进不同类型新移民的公共交往和相互认同,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网络体系(图11)。
从新移民和城市社会的关系看,还需建立一种制度化途径和包容性的社会。通过在区域层面打造一个生活共同体,建立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途径,支持新移民在教育、健康、子女幼托、婚姻、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创造一种能更好地包容新移民进入城市的方式。
五
结语
包容性城市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和评价方法,它所倡导的并非只是简单的兼容并存,亦非每个空间的元素种类与数量的相同,更非容纳的东西越多越好。而是针对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通过有选择、有秩序的变化与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有序整体。集宿区公共空间设计应“以人为中心”,承认其多样性和差异性,最大程度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偏好及能力的需求,体现多元包容的人文关怀精神 。基于此,本文以新移民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满足新移民的公共活动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城市新移民集宿区公共空间的配置,通过引入包容性设计理念,建立城市人文关怀具体诉求与集宿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内在联系。从空间、时间、社会三个维度提出集宿区包容性公共空间的营造方法,有助于促进新移民的公共交往及其社会融入。
但由于时间、精力及能力有限,本文仅对苏州市集宿区内青年新移民的交往需求作了初步探讨,而对其他类型移民的特殊需求方面,尚未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在更大的城市区域范围,如何通过包容性公共空间的营造促进多元群体的公共交往,助推新移民市民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思考。此外,包容性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必将发生不断的变化,笔者将继续对城市的包容性发展与设计及其相关理论实践进行跟踪研究,并展开对多地区城市及不同类别新移民的调研跟踪,运用对比性研究和普遍性分析,更好地指导集宿区乃至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通过实现公共空间及优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强化新移民对新城居住的归属感,体现城市规划的人文关怀,进而实现更深层次的包容性城市建设与发展。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9期
《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苏州新移民集宿区
公共空间营造》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