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有多少真相?

2016-05-15 闫涛 一千零一课

2016.5.15,一千零一课,1001天。

周日,第209天,还剩792天。


人物一:静静,数字信息未来报美女记者。

人物二:大伯,晨练老头,退休老教授。

场景:早上八九点钟的广场上。

形式:一问一答。

背景音乐: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静静:大伯,您晨练哪?方便采访您几个问题吗?


大伯:可以啊,小姑娘,稍等一下,我练完这套太极。


静静:好的哈,(几分钟后),从微博、瀑布流信息中能不能学到比较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大伯:要识别发信息的人的目的,是发着玩求赞求评论,还是自己的感悟。一般这种公开的信息,都是经过发布者包装的,所以要谨慎甄别。人最真实的想法有两种,一种在日记里,一种在他心里。内心强大到把内裤脱下让你看的人,极少。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恐怕也屈指可数。像李敖敢公开讲,自己在牢房中对着墙上的美女海报手淫,估计没谁敢讲这样的隐私了。一般来讲,信息越真实越有价值。但是在微博这种公开的地方讲真话,下场你懂得。


静静:名人、专家、大V的动态可信吗?


大伯:广告满天飞、软文到处跑的新媒体时代,有多少信息不是为了某些利益发出的呢?纯粹的太少,所以需要你用好黑夜给你的黑色眼睛,筛选、甄别。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看一篇原创文章时,看得很嗨,到最后都能突然出现一个广告的情况吧?原创都如此,何况其他文章、视频、节目,等等。


静静:从脱口秀知识节目中是不是能真正获得第一手知识?


大伯:醒醒吧孩子,不能。一个知识节目,跟娱乐秀、真人秀这些电视节目一样,制作周期短,往往存在准备时间不足、资料不充分。再加上演讲人的一些主观观念,很有可能断章取义,从片面解读一个事情。


静静:那历史、史实相关的书总可以相信了吧?


大伯:不能全信,还是要靠自己分辨、思考、推理。你看得越多,角度越全面,越容易接近真相,否则,只会偏激。试想,有几个史官可以像司马迁那样,宁愿被阉,也要坚持写真相呢?


静静: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干货文章可以信吗?


大伯:听听就好,大道理都一样,而且小学生都知道。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价值观也各异。别人的经验、干货,到你这里,可能屁用没有。比如羊看到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不自在,就想学游泳,鱼也毫不吝啬,发自内心的传授羊游泳经验。然并卵,羊一进水里,淹死了。


静静:大伯,你举的例子太极端了,鱼和羊本来就不是一类动物。


大伯:即使是鱼,也有淡水鱼、海鱼等等,羊也有各种类型。鱼教鱼,羊教羊,人教人,都不一定有效果。你提到的成功人士,要看成就大小,以及他的个人品质如何。成就小的,不会跟你讲真相,人都是自私的,大部分是不希望自己身边人比自己强的,反而远处的陌生人比自己强,他能接受。


自私是人性,攀比也是人性。有人不承认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不影响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静静:既然上面提到的渠道,微博、社交媒体、原创文章、视频节目等等都不能获取太多有价值的信息,那我们年轻人从哪里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从而不被冗杂繁复的信息碾压呢?


大伯:看书,看经典书,推荐看版次很多的书,看畅销书为辅。社交媒体是互动的好地方。能让在世作者与读者更好的交流讨论。


静静:为什么大伯强调看书呢?


大伯:书是印刷品、电子出版物。是作者经过审慎思考、修改、再思考、再修改,反复矫正才出版的,比视频、微博这些内容更具价值、更有沉淀性、思辨性。一本书可能是几个月、几年,甚至一个作者,用他一辈子时间写成的。


微博等新媒体上的信息,生产时间短,生产者对内容的责任心也不会比写书时更用心。即使很用心了,那种一段一段,一篇一篇的碎片内容,也不会形成系统的知识。即使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你如果没有坚持看完,错过了某些内容,最终也不会有多少收获。


多看,多思考,同一种类型的书,多看几个作者写的,学习从不同作者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去伪存真,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相。经过多角度思考,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


看书(文章、视频)时注意问4个问题:


  1. 这本书的观点是什么?

  2. 作者如何论述这个观点的?

  3. 这本书提到的观点对不对?

  4. 这本书提到的观点对我有什么用?


静静:哇,感谢大伯的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再见了,那边大妈等着您练舞好像等着急了呢。


大伯:呦,谢谢提醒。


音乐起: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落幕。




欢迎关注,持续更新中...

往期文章:

第207天|关于时间的质量与时间的密度的思考

每个人都是坚持高手|第200天小结

第198天:稀缺

两种螺旋方向|运用这个方法论,你会越来越好

如何让巧合越来越多?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笔记1

你不用讲,我知道你晚上干了些啥

点、线、面

《运动改造大脑》近2万字笔记

张五常:思考的方法(下)

关于自我提升与店铺优化的类比思考

南京德基广场

从精致的个人主义者到城市、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

《品味》姚谦|笔记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1》笔记2

网红网紫是怎样炼成的?

年终奖发什么?|奖励与惩罚

杂货铺与专卖店

时空观与三观

时空观与格局

优劣

标签与筛选

一零零一阅读基金

模糊的目标与明确的目标

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世界

从买iPad说开去

那些读书人|3个月总结

拟人拟物

三十年河西

升级

《投资哲学》笔记3|完结

你真的准备好旅行了吗?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笔记1

先后顺序

海绵城市|大脚革命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笔记15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笔记1

仰视,平视,俯视

旅行箱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读书多少

凯文凯利《必然》|笔记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