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00 : 跑香是調伏其身,坐香是調伏其心;这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基礎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无價宝衣雜妙香     寶幢旙蓋皆严好

眞金为华宝为帳     莫不皆從掌中雨

又用无價的寶衣,种种的妙香,來供养諸佛。又用种种寶幢和种种旙蓋,來庄严妙好的道場。又用眞金所造的妙华,又用众寶所制的寶帳,所有一切庄严具,皆從菩薩手中流出,如同下雨一般的多。

十方所有諸妙物     应可奉獻无上尊

掌中悉雨无不備     菩提树前持供佛

在十方世界中,所有一切无價妙寶,应該奉獻於十方諸佛。從菩薩手中所流的众寶,好像下雨一样,沒有一样不俱備的,都來到菩提树道場前,持奉供养於佛。

十方一切諸伎乐     鐘鼓琴瑟非一类

悉奏和雅妙音声     靡不從於掌中出

在十方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伎乐,有的是鐘声,有的鼓声,有的是琴声,有的是瑟声。不是单用一种伎乐來供养佛,而是用种种音乐來供养佛。所有的乐器,能演奏和雅的妙音,非常悅耳,令人有欲罷不能的感觉,有心曠神怡的愉快。所有的和雅妙音声,皆從菩薩掌中流出。

十方所有諸讚頌     称歎如來实功德

如是种种妙言辭     皆從掌內而開演

在十方世界中,所有一切的讚頌,都是称歎如來眞实的功德。好像这样种种的妙言辭,皆是從菩薩掌內中所流出,如同演奏微妙动聽的音乐一样,令人陶醉在其中。

菩薩右手放淨光     光中香水從空雨

普灑十方諸佛土     供养一切照世燈

菩薩用右手放出清淨的光明,在光中流出种种香水,好像從虛空降雨一样,普徧灑于十方諸佛國土,來供养一切諸如來。照世燈就是佛。

又放光明妙庄严     出生无量宝蓮华

其华色相皆殊妙     以此供养於諸佛

菩薩又放出不可思議的光明,妙好庄严諸佛國土。又出生无量的妙寶蓮华。这种华的顏色和形相,是很特別殊胜的,用这种寶华來供养十方諸佛。

又放光明华庄严     种种妙华集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大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妙华,來庄严諸佛國土。用种种妙华集聚成为寶帳。一個寶帳又生无量寶帳,普徧散佈於十方諸佛國土,供养十方諸如來。大德尊就是佛。

又放光明香庄严     种种妙香集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妙香,來庄严諸佛國土。用种种妙香結集成为寶帳,一寶帳生无量寶帳,普徧散佈於十方諸佛國土,供养十方諸如來。

又放光明末香严     种种末香聚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末香,來庄严諸佛國土。用种种末香聚集成为寶帳,一寶帳生无量寶帳,普徧散佈於十方諸佛國土,來供养一切諸佛。

又放光明衣庄严     种种名衣集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寶衣,來庄严諸佛國土。用种种名貴的衣服聚集成为寶帳,一寶帳生无量寶帳,普徧散布於十方諸佛國土,來供养一切諸佛。

又放光明宝庄严     种种妙宝集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妙寶,來庄严諸佛國土。用种种妙寶聚集成为寶帳,一寶帳生无量寶帳,普徧散佈於十方諸佛國土,來供养一切諸佛。

又放光明蓮庄严     种种蓮华集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妙蓮华,來庄严諸佛國土。用种种妙蓮华聚集成为寶帳,一寶帳生无量寶帳,普徧散佈於十方諸佛國土,來供养一切諸如來。

又放光明瓔庄严     种种妙瓔集为帳

普散十方諸國土     供养一切大德尊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寶瓔珞聚集而成为寶帳,一寶帳生无量寶帳,普徧散佈於十方諸佛國土,來供养一切諸如來。

又放光明幢庄严     其幢絢煥備众色

种种无量皆殊好     以此庄严諸佛土

菩薩又放出一种光明,在光中又現出种种寶幢,來庄严諸佛國土。这种寶幢,光明燦爛,閃閃发光,具備五光十色。有种种无量殊胜妙好的寶幢,來庄严諸佛的國土。

种种雜宝庄严蓋     众妙繒旛共垂飾

摩尼宝鐸演佛音     執持供养諸如來

用种种七寶所庄严的寶蓋,懸掛在虛空中,又有很多刺繡的妙旛,向下飄垂,作为裝飾。用摩尼寶所造的鐸,发出妙音声,來演說佛音。菩薩執持这种庄严妙具,來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諸如來。

手出供具難思議     如是供养一导師

一切佛所皆如是     大士三昧神通力

菩薩的手,能流出种种的供养具,眞是不可思議!像前边所說种种的供养具,是供养一切导師,也就是十方諸佛。在十方世界中,所有的佛所,都是这样來庄严來供养。这是普賢菩薩大愿力所成就,修得三昧神通的力量,才有这种不可思議的境界

菩薩住在三昧中     种种自在攝众生

悉以所行功德法     无量方便而開誘

菩薩住在普賢王三昧中,就入这种定。用种种自在神通力來攝受一切众生。完全以普賢菩薩大愿王所行的种种功德妙法,和用无量方便法門,來開导引誘众生,令发菩提心。

或以供养如來門     或以難思布施門

或以頭陀持戒門     或以不动堪忍門

或者令众生广修供养,发心供养十方諸佛的法門。或者用布施法門,为众生說法,令慳貪不捨的众生,发慈悲心,而布施救济众生。或者用頭陀(苦行)十二戒的法門,來教化众生,令持戒修行,不去毀犯戒律。或者用不动堪忍的法門來为众生說法。遇到愛发脾氣的众生,为他說不动无明火的法,就是不能忍也要忍,不能受也要受的道理;也就是逆來順受,处之泰然,这是无上的法寶。我們修道人,就是修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这样,才能修行。甚至有人罵,有人打都要忍受。也許是諸佛菩薩來考验,特意現出这种境界,这叫當面關。能过此關,就得到受用。过不了關,當然得不到受用。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要堪可忍受,以这种法門來教化众生。令众生沒有无明火,就不会发脾氣。頭陀十二行就是:①住阿蘭若处(寂靜的地方)②常乞食③次第乞食④受一食法(日中一食)⑤節量食⑥午后不飲果汁蜜漿⑦著糞掃衣⑧但三衣⑨塚間住⑩树下止(在树下只住三天,再換地方)露地坐但坐不臥(夜不倒单)。这是修苦行的十二條戒律。

或以苦行精进門     或以寂靜禪定門

或以決了智慧門     或以所行方便門

我們現在打禪七,就是修苦行。跑香是調伏其身,坐香是調伏其心。这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基礎。如果把基礎打好,隨時隨地都可以參禪打坐,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誰能打坐不睡觉(除去应睡的時間之外),修行就会有成就。或者以苦行精进法門來为众生說法。令其修苦行者,不管腰痠腿疼,不管睡觉夠不夠,一心一意在精进,这样才会有成就。可是並不容易打破这一關,也不容易进入这個門。雖然不容易,但是,一定要打破此關,要进入此門。所以要勤修苦行精进門,不但身精进,心也要精进。身精进,就是勤修戒定慧。心精进,就是息滅貪瞋痴。常常对你們說坐禪的方法:「一切是考验,看爾怎么辦?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或者用寂靜禪定法門來为众生說法。寂靜是寂然不动而清淨。所謂「眞空无人我,大道无形相。」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壽者四相時,心也空、法也空。心人无我執,法空无法執,沒有一切的執著,就是寂靜。禪定是中印合璧的名詞,禪是禪那,是梵文。三昧譯为定,定是中文,合称为禪定。禪那三昧譯为「思惟修」。用思惟方法來修行,又譯为靜慮,就是把妄想雜念清淨。这時,思慮沒有了,就能心清意定。心清,如水現月;意定,如空无云,就是「千潭有水千潭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境界。

或者用決了智慧法門來为众生說法。決了就是不懷疑,有決定性。否則,優柔寡断,認識不清,不知如何处理才对,便起狐疑。什么是狐疑?狐狸是有疑心,牠在冬天过河時,走在冰上,十分小心,非常謹慎,走一步,停下來聽冰是否有声音,如果有声音,便知冰薄,容易掉下河里,就改道而行。有智慧的人,遇事有判断力,決定怎做就怎做,絕对沒有三心二意,更不会改變主意,所謂「貫徹始終」。或者用方便法門來为众生說法,也就是善巧方便法門。菩薩用自己所行的方便,來教化众生。菩薩为什么要修行种种的法門呢?因为要普度众生出離苦海,所以修种种的方法作为寶筏,來度群迷。以上是菩薩以华严三昧的力量,用六度法門來攝受众生,令其離苦得乐,了生脫死。

或以梵住神通門     或以四攝利益門

或以福智庄严門     或以因緣解脫門

或者用梵住神通法門來为众生說法。梵是清淨的意思。如果修清淨行,就沒有染汚法。沒有染汚,就得到神通。什么是神通?就是變化无穷,隨心所欲去度众生,令生信心。或者用四攝利益法門來为众生說法。四攝法就是①布施②愛語③利行④同事。菩薩对众生非常愛護,是无微不至的。遇到慳貪的众生,便說布施的法門。菩薩对众生都是和顏悅色地說話,令众生对菩薩有和藹可親的感受,所以專說慈愛的話,令众生有好感,在不知不觉之中而被感化,乃发菩提心。菩薩的宗旨,一切为人不为己。寧可自己吃虧,而令众生佔到便宜,得到法益。俗語說:「吃虧便是佔便宜」。这句話,很有意思,乃是经验之談。

菩薩为要度众生,而用方便語。不但菩薩用,佛有時候也用。例如空拳度子的公案,就是方便語。有一天,佛外出乞食,見一個幼兒,爬到井边。情形十分危險,在那千鈞一发的生死關頭時,佛乃对幼兒說:「小兒!小兒!我手中有糖,快囘來吃糖!」小孩子聽說有糖吃,就爬囘來,沒有掉到井里去,雖然佛手中无糖,可是救了小孩子的生命,这就是權巧方便法門。菩薩要度有緣的众生,便示現同等的身份,和应度的众生相处在一起,做同样的工作。所以菩薩发愿到六道众生中,接近众生,以身作則,为其榜样,令发道心,改惡向善。菩薩用福智庄严法門來为众生說法。修道人要福慧双修,才会圓滿成就。所謂「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罗漢托空缽。」佛在往昔時,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福也滿足,慧也滿足,称为兩足尊。或者用因緣解脫法門來为众生說法。菩薩观察众生有因緣,应用什么法門得度,便用什么法門为其說法,令众生得到解脫。

或以根力正道門     或以声聞解脫門

或以獨觉清淨門     或以大乘自在門

或者用五根、五力、四正勤、四念处、四如意足、七菩提分、八正道,这是三十七道品,來为众生說法,这是小乘的法門。或者用声聞解脫法門來为众生說法。声聞法就是四諦法,苦集滅道,这是罗漢所得到解脫的法門。或者用獨觉清淨法門來为众生說法,就是十二因緣法。此法有流轉和还滅二門。修道人要观察还滅門,修行成功,便了生死,这是辟支佛所得到的清淨法門。或者用大乘自在法門來为众生說法,就是六度法,也就是菩薩法,菩薩是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这是菩薩所得的自在法門。

或以无常众苦門     或以无我壽者門

或以不淨離欲門     或以滅尽三昧門

或者用无常众苦法門來为众生說法,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遷流不息,沒有永恆的存在,因为这個緣故,所以說是苦。苦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又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会、求不得、五陰熾盛),總而言之,有无量无边諸苦。或者用无我壽者法門來为众生說法,无我就是沒有我的存在。不要为这個臭皮囊而奔波,不要为它而忙碌。到時候,它不会帮你的忙,反而揚手而去。壽者就是有我身的存在,愛護它、保護它,令它長壽。在金剛经上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壽者相。」用这四种法門來教化众生。或者用不淨離欲法門來为众生說法。告訴众生不要有不淨的欲念,应該去欲断愛,才能了生脫死,超出三界。我們修道人,常修不淨观,观想九孔常流不淨的东西,用这种法門來教化众生。或者用滅尽三昧法門來为众生說法,滅尽就是把一切妄想消滅殆尽。三毒、習氣統統都滅尽了。得到滅尽定之后,即超出三界二十五有(在欲界有十四,在色界有七,在无色界有四,總計二十五),用这种法門來教化众生。菩薩用前边所說二十五种法門來教化众生,每一門都是不二法門。

隨諸众生病不同     悉以法藥而对治

隨諸众生心所乐     悉以方便而滿足

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所以佛說八万四千法門來对治。隨著一切众生的病不同,佛用法藥來对症下藥,而有藥到病除之效。又隨順一切众生心之所乐,完全以方便法門來滿足其愿望,不会令生失望。

隨諸众生行差別     悉以善巧而成就

如是三昧神通相     一切天人莫能測

在普賢菩薩十大行愿中,有一愿「恒順众生」,也就是隨順一切众生的心愿而令其滿足。无论那一种行业,諸佛菩薩都以善巧方便來成就一切众生的行为。像前边所說的三昧和神通相,諸天的人和人間的人,都不能推測而明瞭这种境界。

有妙三昧名隨乐     菩薩住此普观察

隨宜示現度众生     悉使欢心從法化

又有一种三昧(正定正受)名叫隨乐三昧,就是隨順众生的乐,而得到的妙定。行菩薩道的菩薩,住在隨乐三昧中,普徧观察众生心之所好,能隨机緣來教化众生。应以什么因緣得度,菩薩就用什么法來教化。或者应現何身得度者,菩薩就示現何身度之。完全使令众生生欢喜心,依法修行,得到佛的法化。

劫中饥饉災難時     悉與世間諸乐具

隨其所欲皆令滿     普为众生作饒益

在劫中或有三小災:饥饉、瘟疫、刀兵。或有三大災:火、水、風。有一切災難的時候,菩薩便大顯神通,與世間众生一切的乐具,隨順众生心中所欲,令其滿足。普徧为众生來作饒益,令其得到好处和快乐。

或以飲食上好味     宝衣严具众妙物

乃至王位皆能捨     令好施者悉從化

因为众生欢喜吃美食、住华屋、穿麗衣。所以菩薩明白众生的心理,或者用上等好味的飲食,或者用最名貴的寶衣,或者用众妙的物質,乃至王位,都來布施於人,而絕不慳貪。这样,能令好布施的人,向菩薩学習,來修布施的法門。布施有无量功德,但要三輪体空。不著于所施的物和受施的人,不執能施的我。人人能布施,人人无慳貪,家庭便能幸福,社会就能安寧。

現在讲捨王位的公案:在中國古時,有二位賢人,就是伯夷和叔齊兄弟二人,他們二人非常謙讓,與世无爭。他們的父親是孤竹君,擬將王位傳于次子叔齊。可是叔齊推讓與兄,說:「应該將王位傳于長子,这是天经地義的事,也是名正言順的理。我是次子,焉能接受王位?」伯夷說:「弟弟有治國的才能,能为百姓謀幸福。我很愚痴,不善管理國家,还是弟弟繼承王位,最为適當。」兄弟二人你讓他推,都不愿意繼承王位。結果,兄弟二人逃走,隱藏在山中,作为隱士,不問政事。后來,周武王弔民伐罪,攻殷紂王。兄弟二人來到周武王馬前諫言:「你是臣,不可伐君。」周武王为解救老百姓在水深火熱之苦,不聽伯夷叔齊之言,乃將无道暴君紂王滅亡,改为周朝。兄弟二人发誓,不食周朝之五穀,乃在首陽山採薇而食。周武王請二人帮助治理國家,三請不理。周武王派人將首陽山的薇菜剷尽,威脅他們无食,一定会出山。不料兄弟二人便餓死在首陽山。所謂「餓死事小,失節是大。」孟子說:「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就是說富和貴不能令人心意放蕩,貧和賤不能令人改變節操。威武的力量,不能令人的志氣屈服。如果能有这样的表現,就是大丈夫的氣慨。伯夷叔齊有这种節操,所以賢名能万古流芳。

或以相好庄严身     上妙衣服宝瓔珞

华鬘为飾香涂体     威儀具足度众生

或者以相好庄严的身,穿上最上的妙衣,掛上最名貴的七寶瓔珞,戴上最香而殊胜的华鬘,用上等沉水香末涂身,用种种來庄飾其身。为什么?因为威儀具足,才能度化众生。令众生有好感,相信所說的法是眞实的。如果其貌不揚,不修边幅,便无人喜欢接近,說法无人來聽。

一切世間所好尚     色相顏容及衣服

隨应普現愜其心     俾乐色者皆從道

一切世間的众生,所欢喜和所好尚的,就是色相圓滿,美麗顏容,衣服华艶者。於是菩薩隨順众生心,而普現一切物,令众生生欢喜。也令欢喜色相的众生,发菩提心,修无上道,早证佛果。以上四首偈頌,是用布施來攝受众生。(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91 : 凡是教你吃虧,就是善知識;教你佔便宜,就是惡知識

华严经淺释92 : 凡是佛教徒,都应該发愿,依愿修行

华严经淺释93 : 在家的菩薩应发的愿;出家菩萨受戒时应发的愿;坐禪時应发的愿

华严经淺释94 : 將行披掛時所发六愿;澡潄盥洗的時所发七愿;乞食行道時所发的五十五愿

华严经淺释95: 乞食所发的五愿,習誦旋禮時所发的十愿,,寤寐安息時所发的三愿,

华严经淺释96 : 无论到什么時候佛法都是由僧人來傳;而非有学問者所能傳

华严经淺释97: 因为众生的业惑,所以才有正法、像法、末法的分別

华严经淺释98 : 信佛的人一定要吃素菜,不可吃一切众生肉

华严经淺释99 : 記住“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常常念定能獲得大利益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300链接(未完)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自然疗法:不一法师棍棒推拿、按摩疗法教学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