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功夫一定要耐得烦、吃得苦、受得委屈

体光老和尚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你说谁能够一切放下来用功呢?不容易找这个人哪!我们都是出家人,是不是把自己的一切放下来,把自己的功夫时时刻刻在那里用?要找这个人哪,还不容易啊!有一些老修行,他总是放不下,我以前见过些老参师父,什么是老参?他规矩也熟,他也会用功,我们才跟他当参学,他的脾气不晓得怎么那么大,你就是规矩熟,会用功,这无名火要放不下,还是不行。

功夫要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那就是在这日用之中,要主宰,应事待物,功夫时时现前,境界现前,不动心,不动念,上殿、过堂、坐香、出坡劳动,这一切时一切处,功夫不能打失,不被这个音声色相所约束,功夫做到这个样子,才算有点受益,这生死到来,可能也有一点把握。要是做功夫一会有,一会没有,烦烦恼恼的,这事那事的,生死到来,那一点也做不了主。了生死要知道什么是生死,你这也放不下,那也丢不开,一天到晚烦烦恼恼,是是非非,一定得知道,这个就是生死!了生死就了这个呀,不是再找一个什么样子来了生死啊,我们都要知道这个,知道这个,要赶快发道心哪,大家在这里要用心用意。

这个娑婆世界呀,他不是顺顺当当的,快快活活的修行,而是在这烦恼、无明、灾难之中用功,一定把自己的功夫靠得住,有点把握,行住坐卧都使它在,就是睡觉的时候也在,在堂里堂外都要在,没有哪一个地方不是我修行的地方,没有哪个时间不是我修行的时间,用的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了,在这个时候能得大利益,能得大好处,不是说嘛,修行人一生不退,定入圣位,要这样用功。

出家做什么的?出家用功,要了生死啊!不管用什么功,开始的时候总是不容易,不容易的原因就是妄想多,妄想多、烦恼重,功夫不熟,妄想烦恼分别心太熟了,也弄惯了。好象不用功还好些,一用功这么多烦恼、这么多妄想都来了,要按说有这么一个情况还是好事,从来不用功,从来也不知道烦恼,也不知道妄想,不是不知道,因为你没用功,你哪里晓得妄想?知道了妄想总是个好事。古人说:家贼难防时如何?实在不为冤。你知道了烦恼阻碍你用功,你不要招呼它嘛,你知道了嘛,那就算了,不要继续,你只管照顾你的工夫,要这样子搞,不要烦恼妄想来了,算了,不用了,那可不行。

再一个,要是用功时间久了,你仔细观察一下烦恼妄想的来处,烦恼是贼,要用智慧回光返照,烦恼当下消失,要这样做功夫,这样做功夫就要有耐烦心,要有长远心,像你搞一下不耐烦了,还是不行,耐得烦,吃得苦,发一个长远心,管他得利益不得利益,你只管用嘛!要这个样子用啊,你不管怎么样,总还是个用功人,时间久了,用功用的纯熟了,就跟走路一样,越走越近。这功夫在,妄想不在了,虽然是没得到实际,你也是个修行人,怎么?你在那里用啊,不管这个路多远,你只管走就行了。

一定要耐得烦哪!这做功夫一定要耐得烦,得利益是长远心得利益,得实际是耐得烦才得实际,并不是弄一天两天算了,那个不行。古人用功三十年五十载才得一个实际啊,我们现在来说根本还没用功,一个还不会用功,一个根本没用功,你光想得到好处那怎么能行呢?

说独自饿了要吃饭哪,你吃没吃啊?你既然知道这烦恼妄想多,那就要用功啊!要耐得烦、吃得苦、受得委屈,不要说我们出世法成佛做祖,就是世间上做一点事情,学一点手艺,你也要耐得烦,你也要吃得苦,何况我们是成佛!释迦牟尼佛修行了三大阿僧祗劫,他一点都不烦恼,这么长远不成佛他也不烦恼,学佛马,就学佛!佛不烦恼,我们是佛的弟子,我们也不烦恼,佛能够放得下,我们学佛也要放得下,这才算学佛,这个才算个佛弟子,这才真是继承佛乘!一定要发这种心,在烦恼之中,无名火、不耐烦、没有长远心,那干什么也干不好。要耐烦做事,要耐烦修行,不管在禅堂里在禅堂外都要用功,不管你做事情不做事情,处处都要在功夫上,妄想没有了,这是用功所得,是修行所得,不是说一说、想一想就没了,不是快快活活就了了生死,那是很艰苦的事情。

我们遇到了这个时代嘛,你看看这些音声色相,这些出来的,都是与道不相应,你看哪一点与道相应啊?你到山门外边看看,来的男男女女啰二叭嗦的他相应啊?都是障道的。前面这些祖师善知识制定的规矩,一个修行人哪,没有要紧事,不要跟在家人来往,祖师说,修行人,不管社会上大官小官,尽量的回避不见,因为他是个染,我们是个净!

古代佛在世,佛一看到这些比丘在城市里走来走去,佛就掉眼泪,那比丘就是在深山里头睡觉,佛也放心,你虽然是在城市里修行,你危险哪!你在深山里睡觉,太平无事啊,他这染缘没有了,你在城市里边,这染缘把你包围了,你到哪儿躲?一定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力量,我能不能行?这你还不知道吗?这五欲现前,你动不动心哪?你这功夫还在吗?这你还不知道啊?象那名利财色,红花绿叶社会上这一切境风现前,你这思想动不动啊?要动那不行啊!

前面的祖师对后人关心哪,祖师开的这些道场,都是成就我们后人用功的,我们要知道,前人都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出家修行了生死,给我们准备道场,也准备了修道的方式方法,有的祖师还有语录,还有大乘经的注解,那为啥呢?那都是为了我们修行啊!就怕我们摸不到路,才说这些修道的方式方法,才下这么多注解。既然是佛菩萨、善知识对我们这么样的关心,我们要把我们的修行,把我们的道念,时时刻刻使它在,烦恼妄想不去应付,思想不去继续它,继续使这个功夫在,要这个样来用功,催板!(体光老和尚开示摘录))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提倡文昌法门的阴骘教育

不要做一个无聊的聪明人,管好自己嘴巴

如果一昧地多闻不修定没有用处,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了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每个人都有资格比我拥有的多

理上大彻大悟的人在娑婆世界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

世间感情之苦是因为过去以同样方式伤害过对方

要治病先要忏悔,忏悔也是治病最好的良方

冤家宜解不宜结

常常不开心,又多病,是有业障拉扯

有句话叫做“你烧成灰都认得你”

婚姻、感情,乃至一个朝代的变更,都是怎么来就怎么去

作恶的人家会“恶鬼屯门”

大家多念法华经,能加持你不贪世俗世乐

每天留出一个时间段来念经,就能防止放逸

要健康最好做减法,饮食上要减法

不管多恶的人,只要能信佛了,都不能小看他

讲价还价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些利润空间,这样对自己只有好处

近代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

助印经书者不要在经书后加上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说财为五家共有?

修行要识路头

淫欲心很重,这会不会影响往生净土?

三重境界的天人合一

看这个也不如法,看那个也不如法,你这就是为他人忙

你所爱的、所贪的、所想的便是红尘,把这一切放下算是看破红尘

修行是在这烦恼、无明、灾难之中用功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