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伽经 98:布施了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布施功德法财是用无量世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80915)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楞伽经(四)06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慧律法师讲座

楞伽经(四)06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义贯】“大慧,何故一切法”皆是“无常?意思就是,佛站在什么情况说一切法无常?就是站在这个角度,谓”一切诸法之“相”生“起”之当时,即为“无常”生灭之“性”,不曾久住,即生即灭,其逝如电,“是故说一切法无常”。此为破外道及凡夫执一切法常之妄见,以显示真正的无常。诸位,为什么要加一个“真无常”呢?因为有无常就会妄见,那么‘真无常’就是空无自性,就是真常。为破凡夫以及外道之一切法常的妄见,为什么?常的话,就是有其自性,有其自性,说:以显示真无常。这个有两个角度讲的,那么“真无常”意思就是说,这个,你要看开,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所以,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就这样劝导大家,你这个世间怎么搞,你逃不了这个棺材,你一定要放到棺材里的,火化、土葬…都是剩下一堆骨灰,以显示万法真的是无常,那么这个有时候,真正的无常其实就是常,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空性的东西,所以为什么说“佛性非常非无常”?佛性非常,佛性就是无常,“非常”就是无常,为什么佛性无常?因为它空无自性,它才可以转凡成圣。所以,佛性是无常,就是佛性非常的意思。

【诠论】此为破外道及凡夫执一切法常之妄见,以显示真无常。

【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谓相起无生性,无常常故,说一切法常。】

接下来,又在哪一种情况下,佛却说“一切法是真常”?这个“常”是真常,不是一般讲的“常”如果加一个“真”的就更清楚了,前面讲,真正的无常,是破除你对相上的一种执着、依赖,这里讲,真正的常,是指无常当体即空,这里很重要,不可以离开无常讲真常,离开无常,没有真常。大慧,何故一切法常?就是:佛在什么情况之下说一切法是常?这个“常”一定要加一个“真”常。谓诸相起,却发现相相本来就无生,空无自性,“无生性”就是空无自性,诸相起的时候,却见都是缘起性,都是空无自性,当然一切法就是无生。所以这个时候,特别注意,无常常故,无常之体性就是常住真性,诸位这个就是无常回归当下,相回归当下契入无生就是真相。生命的真相就是真性,也就是:无常之体性常住真相,常住真性,无常之体性就是常住的真性。这一点,如果你能够体会出来,万法就尽通,在这个时候说一切法常,但是记得,真正地契入到真如,佛说:着一个无常也不对,着一个常也不对,是名真常,在这《大般涅槃经》还这样讲的,现在我们把它整合、整合一下,佛教讲“无常”是为了破除众生对相上的充满希望,误认为这个世间有可追寻的,财、色、名、食、睡,说一切法无常,会变化的。那个你所拥有的东西会变化的,会消失的,这个时候,讲一切法无常,包括你的五蕴身,讲一切法无常。

可是要求道就不一样了,好,那我一切法无常,那我放掉,那我依靠什么?不,佛陀说:放掉,是放掉里面的妄念,这个你就扔有真实的生命,灵魂就见到了真正的阳光,也就是:在无常法里面彻底放下,这个就是真常的心性,不离当处,你就找到真正的生命了。所以为什么说修学佛道回归当下?回归当下,为什么要重复这样讲?正因为相相本空,就是无生,“无生”就是真常性,就是真常性,所以修学佛道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没有什么寻寻觅觅的,对这个世间还有一点点期盼的,那个都是妄想,对这个世间无所得、无所取、无所求,这样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安分守己。

【注释】“谓相起无生性”:谓诸相生起时,即(就)是无生起之性。以初生即灭,本无生性,无所有故。“无常常故”:无常之体实为常住真性故。此句与上面佛说“是故惑乱常”,两句可以相对照看:“无常”之相即(就)是“惑乱”相,惑乱之所以使人惑乱,因为其现无常相。让人迷惑颠倒然而惑乱本身实不惑乱(颠倒);境界本身不会说话,没有说叫你去执着它,譬如说:贪着金钱变成惑乱,钱是惑乱的本身?钱不是惑乱的本身,惑乱的本身来自于妄想、妄念、贪着,所以师父刚刚讲的,先起贪、嗔、痴的人,修行就输,这一句话就是关键。谁先起贪、嗔、痴,他的修行就是输。相同的,无常的本体亦(也)非无常,所以惑乱实常,无常亦常,体一如故。体一如就是不着一个无常,也不可以着一个常。【义贯】“大慧,何故一切法”是“常?谓”诸“相”生“起”的时候,当体即是“无生”之“性”,以因缘幻化,本无所有。“无常”之体实为“常”住真性,离生灭相“故,说一切法”是“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记论有四种:一向反诘问、分别及止论,以制诸外道。有及非有生,僧佉毗舍师,一切悉无记,彼如是显示。正觉所分别,自性不可得,以离于言说,故说离自性。】

这一段前面都讲过了,我们把它贯串一下,佛陀用四种方式来回答外道或者是佛陀的弟子,“记”就是答,答论有四种,也就是:佛陀用四种方式来回答外道,还有包括佛弟子,不是只有外道。“一向”就是一向就直接就回答。二、反诘问其义而后答,反诘问其义而后答,就是分别他到底在讲什么,“反诘”就是反问的意思,反诘问其义而后答。接下来,分别答,分别“分别”就是分详细辨后分别一一来答,一一来答。以及止论,止妄论,为止外道的妄论,所以不答,以制诸外道,有以及非有生,外道不是着有、就是着无,然后,僧佉毗舍师,这个是指外道执有的僧佉,叫做“数论师”。执有的僧佉数论师,还有执无的毗舍师,胜论师。佛陀说:执有跟执无的外道,如果来咨问如来,怎么样?一切悉无记,一切都用无记,没有任何的意义。万法空无自性,这些执有执无的外道来咨询如来,如来佛陀,一切悉以无记论,不答。彼外道如是显示,彼外道怎么显示?超不出有跟无。“显示”就是显示有、或者显示无,彼外道如是不出有无显示其说,就是这个意思。“正觉”就是佛陀,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所观察分别,自性不可得,万法空无自性,所以万法的自性本来就不可得。唯是一心,唯是真如,以一切诸法皆离于言说,所以佛说一切法离自性,空无自性的意思。

【注释】“以制诸外道”:佛以四种论说法,不但为教化三乘弟子,而且也为制伏外道,因为外道若有根熟者,则度之以三论,“三论”就是前面的三种,一向问、反诘问、详后分别回答叫做“三论”。这个“三论”不是中论,这个空、假、中,或者是《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等这些,不是这个,用前面三种方式,贵不失人也;若根未熟者,则诱之以止论,贵不失言也。以前我们把三论都当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加上《大智度论》叫做“四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再加上《大智度论》叫做“四论”。所以三论宗又叫做“四论宗”,“四论宗”就是三论宗加上《大智度论》。而在这里不是,在这里是三种方式来回答外道和佛弟子。

“有及非有生”:“非有”,就是无也。即(也就是)外道所计之有、无二种为能生一切诸法。以其能生,故称为种。“僧佉毗舍师”:“僧佉”,即(就是)数论师,为执有者。“僧佉(Sāmkhya),译为数,即(也就是)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又,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数论师立二十五谛,计之为常。“毗舍师”,即(也就是)胜论师,为计着无者。所谓“胜”者,是以彼计其所执所论皆最殊胜故。你就知道,外道也觉得他是最殊胜的,此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即(就是)所谓外道六师之一,其创始者为呕露迦仙,造六句胜论。二十五谛及六句胜论,详后。“一切悉无记”:谓此执有无妄见者,其所说法义,若有来咨问者,一切皆悉以无记论之,而不作答。“彼如是显示”:彼诸外道所说者(的),绝对不会出于有无,率皆如是不出有见无见二法而显示其说。以外道之派别虽有九十六种之多,然其所立论,则不出有无二法。“正觉所分别”:若以佛陀的正等正觉所观察分别者。

“自性不可得”:则一切诸法之自性皆了不可得,唯一真如。诸位,如果有少法可取、可得,那么就偏离佛的究竟义,因此,在这个世间,你就随缘过日子,不起贪,不是自己的东西一点都不贪念,任何的一切的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起嗔恨。昨天的事情,放下。今天的事情,回归当下。未来的事情不可知,回归到万法,回归到一心唯是真如。所以如果你大悟见性,时空完全静止,这一句话你能体会吗?没有世界,没有时空,你所处的这个世界,不存在的,万法体不可得,岂有地球?岂有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大悟见性,时空完全静止,何以故?诸法、万法毕竟空寂,涅槃岂有时空?时空是妄想的产物,以有时空,是故众生有轮回,以超越时空,所以众生没有轮回,超凡入圣。自性不可得:则一切诸法之自性皆了不可得,唯一真如。“以离于言说,故说离自性”:以一切诸法皆离于言说,不可思议,故说一切法离自性,无有自性,有自性者,但只是皆是言说,而言说本是空无自性,叫做非性。“非性”就是空无自性

【义贯】“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来所用之“记论”共“有四种”,即(也就是):一、随问而答之“一向”直答;二、“反诘问”其义而后答;三、详辨而后“分别”答;以“及”四、置而不答之“止论”记。此四种记论不但用来教化佛之(的)三乘弟子,且用“以制”伏“诸外道”。计“有及非有”(无)二种为能“生”一切诸法之“僧佉”(数论师),与“毗舍师”(胜论师),其所说之法义,如二十五谛,六句胜论,若来咨问如来,“一切悉”以“无记”这个“无记”也接近没有意义,无记就是无可回答,你的问题实在是没有意义。于修行、于了生死、于断烦恼,都没有任何的帮助。所以这个“无记”还有更深一层的,就是毫无意义的意思。以“无记”论之而不为作答;以“彼”诸外道所说者,率皆“如是”不出有无二种妄计而“显示”其说。若“正觉所”观察“分别”者,则一切诸法之“自性”皆了“不可得”,唯一真如,“以”一切诸法皆“离于言说”相,不可思议,故说为如,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离自性”(无有自性)。以言说非性故。

【诠论】底下这一段作参考用,这一段是外道思想的起源,佛弟子念一下就可以。在座诸位,如果你想要更进一步地了解外道《金七十论》,在《佛光大辞典》里面3520页它有记载,那么因为我们佛弟子时间有限,这个外道的思想,我们不是专门研究的,那么我们念一遍,有一个概念就行。它既然编为这一本的教材,那么我们就尊重原著作者,我们不要把它跳过去,也把它念一遍。一切邪说中,最主要的就是有见还有无见,就是(断见跟常见)二种妄见,这个是很可怕的。这也是如来在本经中一再要破斥的,以其为一切妄见之本,由此二者,生出四句、百非,故令众生迷妄失真;因此对此二者,有稍为加以认识的必要,才知道如来在破斥的是什么:一、僧佉师(数论外道)——《唯识述记》卷二说:劫初有外道,名为劫比罗(译为黄赤),世号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门徒分为十八部,其领导人名为伐里沙,数论为伐里沙众中之人所作,即(也就是)今之(天)所讲的《金七十论》。“数”,梵名僧佉,即(也就是)智慧之数的意思。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

《金七十论》这个《金七十论》重点在反驳佛教,这一本论完全都在反驳佛教,后来我们也把它节录出来,为后人值得参考。也就是佛弟子问题出在哪里?所以《金七十论》完全都是在反驳佛陀的思想,反驳我们佛教的思想,那为什么要把它节录起来呢?知道外道虽然不究竟义,你没有证入到佛陀,你就是辩不过外道。所以在座诸位,不是说你今天你学佛了,有一点基础了,你去跟外道辩,你辩不过他,除非你大悟,除非你通达三藏,见性。但是真的见性的人,又进入真正的佛教的核心涅槃,他又不希望辩论,这个《金七十论》全部在反驳佛陀的思想,《金七十论》之来源为: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yè)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这个就是打那个咚咚咚……求辩论的仪式,求与僧论议,“僧”当然就是出家人,“论议”就是辩论,王许之,辩论后,你看,出家人辩输,僧堕负,“堕负”就是输了,可见外道也很厉害的,外道便作七十行之颂,高歌、讴歌、赞颂自己,以申数论之宗,我们是最了不起的,王因为欢喜他,他辩赢了出家人嘛,王喜而尝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之令誉,遂名其颂为《金七十论》。这个意思就是无人能破叫做《金七十论》,无人能破的意思,就跟你说,你遇到这种外道就没有办法了,《百论疏》上说:“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故可知二十五谛为数论外道,据以说明所谓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本原理也。

二十五谛之表解如下: (1)“神我”它是属于精神的原理,左边那个“自性”,那属于物质的原理,所以万法就由此而生,因为有自性,就是物质的原理,加上一个神我,所以神我是一,“神我”就是我们讲的“冥谛”,“自性”就是我们所讲的“胜性”,万法由此而生,神我而生,自性、胜性而生,冥谛而生、胜性而生。接下来,第三个就是“大”,“大”就是我们所讲的觉知的意思,“大”就是觉,就是我们称为觉悟的“觉”,觉知的“觉”,或者叫“决智”,解决的智慧叫做“决智”,解决的“决”,智慧的“智”。所以“大”有三个称呼,一称“觉”,又叫做“觉知”,又叫做“决智”。第四个叫做“我慢”,我用现在的名词叫做“自我意识”,叫做“我慢”,就是卡了一层“我”,根深蒂固的俱生我执,叫做“自我意识”。称为“我慢”,这个名词不用现代来讲的话,你很难理解啦。

五唯、五大,“五唯”是由五大而生的,那么叫做“五大生五唯”,也就是说,第五大叫做“地、水、火、风、空”叫做“五大”。那么“五唯”呢?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个就是“五唯”。那么“五知根”呢?就是指眼、耳、鼻、舌、身。这个叫做“五知根”。那么“五作业根”呢?“五作业根”就是,这对佛弟子比较陌生一点,“五作业根”:一、就是口,也就是讲话的嘴巴,它可以作业,口业。再来就是两手,双手,就是手的意思。双足。再来,生殖器。“生殖器”男根、女根的意思。再来就是排泄器,这叫做“五作业根”。前面的“五知根”是指眼、耳、鼻、舌、身。“五作业根”是指语,就是口、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等五作根。最后一个叫做“心根”,由于外道对究竟义“心”不了解。所以用一个“心根”,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深入理解到第八意识那种微细的生灭,所以它用一个“心根”。

好,我们把它加一加,“神我”是(1),就是冥谛。“自性”是(2),就是胜性,万法由此而生。第(3)就称为“觉”,就是大,就是觉知、决智。第(4)就是“我慢”,就是自我意识。那么“五唯”就是(9)。我慢是四,加五唯,就是九。“五唯”加“五大”,对不对啊?就是十四了。十四加五,五知根,就是十九。“五大”就是地、水、火、风、空。“五大”生“五唯”,就是色、声、香、味、触。那么“五知根”呢?眼、耳、鼻、舌、身、意,五知根。加“五知根”呢?就是十九。再加“五作业根”呢?就是二十四。语、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加上最后一个心根,就是二十五。你知道吗?编列一下,就知道这个名相。

其论说为:自性(物质的本体)受神我(精神的本体)之作用,而生大,由大而生我慢,由我慢再生五唯、五知根以及五作业根;又由五唯生五大。它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师父讲的就比较详细,我把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作业根统统列出来,这里没有吗。又,神我又称冥谛,以其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故(所以)称冥谛,又称冥性。又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而生,故亦可名为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百论疏》卷上说:“所言冥谛者,旧云: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知八万劫内事,自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大智度论》云(这么说):“觉谛者,此是阴中识,外道也搞不清楚,底下,你就知道,五阴中的识,你就知道:外道跟佛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外道这么思惟:说我们这个妄念,‘此这个识(分别心),到底从哪来的?为从因缘得(生吗)?可是它又没有行相,为不从因缘生吗?是由外境引起这个识,若从因缘生,因缘到底是何物(什么东西)耶(呢)?它又是空性,若不从因缘生者,为什么能得到此(这个)识呢?。’想来想去就搞不清楚,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因为超过他的能力了,讲一个笼统,一个概念,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一个笼统,一个概念,故称为冥谛,因为超过他的能力范围了,所以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只有到最深远究竟处,没办法了解,称为冥谛,亦名世性。”

以上为执神我等二十五谛为实有之数论外道之言。

二、毗舍师(胜论外道)——此(这)亦(也是)为印度六派哲学(外道六师)之一,此派外道以计无为主。其论为分析宇宙万有为空间及唯物的多元论,立六句义:一、“实”,为本体;二、“德”,为属性;三、“业”,为作用;这个在《百法明门论》也是一样的,写“实、德、能”,“能”就是作用,第四、就是“同”,为共通性;五、就是“异”;“异”就是个别性的意思,第六、就是“和合”,最后两个为物与物之间之(的)固有性。固有性”就是存在,“异”就是差异。又,胜论师慧月更于第五项“异”上,细别为再加上“异、有能、无能、俱分”四项,诸位,如果你对外道有兴趣,你也不怕浪费时间,可以再继续去找,那我们讲的是佛法,这个点到为止就行,我们不是每天有时间在研究这个外道的,念一念就行。再加自创之“无说”一项,合为十句义。此为执无之胜论外道所立之宗旨。在座诸位,如果我们要研究外道,那不是三、五年就有办法的,还得有你的时间哪。花了很长的时间,那我们念佛了生死都没时间了,看一看就行,结个缘。知道外道不是著有,就是著无。这就行,而且大我慢,谁讲都听不进去。

复次,“华夏”就是指中国了,华夏虽无像印度外道哲学那样严密的学说,但是老子的:“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思想差不多,以及儒家的从一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而演为八卦,皆近于数论外道之冥谛。此学者不可不知,俾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免得被人带得团团转,杂学一番,而不知分辨抉择,误入歧途,多治杂业,诸位,这八个字加上后面,废本胜行,则负佛恩大矣。这个十六个字就是你要稍微小心,二十个字喔,不知道分辨抉择,就会变成误入歧途,“多治杂业”什么意思呢?杂乱不堪,心性不明,到底哪一法好,哪一法适应自己也不知道,结果呢?外道的又变成特别有兴趣,学佛、学佛以后会发现,诶,某某神通,搞大神通,来,来还没有来,去还没有去,来来去去,但是事先发生的,他都知道,就对这个特别有兴趣,废本胜行啊!什么?学佛是要开大般若智慧断烦恼、了生死的啊,现在搞起神通来了,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很有修行了,香港或者很多人,报道说有一些艺人养这个小鬼,养小鬼,他有小鬼的通,台湾人也有啊,养小鬼,明天要发生什么事情,养小鬼就告诉你啊,小鬼不告诉你,你不知道啊,这个不是发自于本性的神通,养小鬼,然后这个通,到最后小鬼不支持你就会跟麻烦,就像以前人家玩这个碟仙,碟仙、碟仙,跑来跑去的碟仙,后来碟仙不支持你,重病,一直生病,一直卡在一个碟仙,这个请神容易送神难啊,请鬼容易送鬼难啊!所以以前碟仙卡住的时候,再经过三年、五年,还是一个像精神病一样的,所以那种东西千万不要碰,不要一时暂时的好奇,什么神通、鬼神附身,这个都不要碰,废本胜行,则负佛恩大矣,愿善思之。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诸须陀洹、须陀洹趣,差别通相;若菩萨摩诃萨,善解须陀洹趣差别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方便相,分别知已,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谓二无我相,及二障净,度诸地相,究竟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如众色摩尼,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以一切法境界,无尽身财,摄养一切。】

这一段是为令法众离二乘人,偏小、偏见、偏行、偏空,或者是小行,就是不发大心的意思,偏小之行,这一段是为令法众离二乘人偏小之行,而趣向于究竟涅槃的极果,所以小乘讲的四果,四果向,四果,也要了解一下。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小乘人的初果,须陀洹向,“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趣”就是初果向,就像我们台湾的预备军官,大专生考完了试,叫做“预备军官”,预官,有这个预校,预备军官将来就变成军官。“初果向”的意思就是预备初果,所以叫做“初果向”。“向”是方向的向。这须陀洹趣就是初果向,然后断了见惑,就证得初果。

接下来,就是修证时各自的差别相、还有共通相,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是须陀洹趣,这须陀洹就是初果向,还有初果,这两者。他的所有的修行的差别相,还有共通相是什么?他的共通相,还有差别相是什么?如果菩萨摩诃萨善解须陀洹趣,如果善于了解初果向的差别通趣,及斯陀含,“斯陀含”翻译成中文,就是天上人间再一度往来,便证得四果,叫做斯陀含,就是二果的圣人,二果的圣人还要再来人间转世一次。上根利智的在二果直接就证入涅槃,诸位在这里还要特别调整一下大家的观念,你千万不要讲说: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一定从初果再证到二果,再证到三果,再证到四果,不是这样子的。把笔放下来,这个重点在这里:初果阿罗汉有三种根器,有上根器的、下根器的,还有中根器的。初果阿罗汉如果是最烂的根器的,要经过七番的生死,也就是还要再来人间投胎,乘七次往返,天上人间往返七次,差的根器的初果阿罗汉就证四果阿罗汉;中根器的初果阿罗汉,要经过三世到五世才断见思惑,出三界证阿罗汉果;上根利智的初果阿罗汉,直接就跳阿罗汉果,不经过二果跟三果,你知道吧,这个根器是有利跟钝的,不一样的

所以不要说~我们一定要调整观念,不要说:初果阿罗汉证完证二果,二果阿罗汉证完证三果,三果阿罗汉证完证四果,不是这样子的,不是这样,看根器的;再来讲二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叫做“人间一往返”,也就是二果阿罗汉如果根器利的,直接就证四果阿罗汉,不经过三果;三果阿罗汉叫做“不还果”,就是没有来到人间,他寄居在五净居天,也就是三果阿罗汉住的地方跟我们不一样,他是微妙的清净的色身,他不是跟我们住在这个粗糙的娑婆世界,像我们这个五阴身,他不是,他住在天上五净居天,是微妙清净的色身,在当处就出三界证四果阿罗汉,这样听得懂吗?初果阿罗汉分上、中、下,二果阿罗汉一往来,初果阿罗汉劣根器的要七番生死,中根器的经三到五世,上根器的初果直接超三界证阿罗汉果。二果上根利智的,在二果直接就证四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不在人间,他已经不还果,不在人间修,他在天上五净居天,寄位五净居天,示现三果阿罗汉的圣人,直接在五净居天就出三界证阿罗汉果,阿罗汉那当然就是九次第定,这样现有一个概念,好,看课本。

以及斯陀含,“斯陀含”就是天上人间再一度往来,便证得四果。“阿那含”就是“不还”,在五不还天、五净居天,在那个地方(彼处)证四果阿罗汉,所以三果阿罗汉跟我们住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当然示现人间的不算。那阿罗汉果,“阿罗汉”翻译成中文叫做“杀贼”还有“应供”,“杀贼”杀烦恼贼,“应供”应当受人间的供养,所以为什么我们在斋僧的时候,在千僧斋,然后我们一定要摆一个賓頭盧颇羅堕阿罗汉那个位置,他要给人间应供,种福田,所以那个位置是空起来的,就阿罗汉啊,方便。有千僧斋,他可以示现。可是阿罗汉来你看不到啊,他有大神通,你眼睛看不到啊,他来,坐在那吃饭,你也看不到啊,像我们讲堂以前,也办过这个斋僧,师父也很辛苦,也办过斋僧,到处去邀请高僧大德来应供,诸位,斋僧最大的辛苦不是出钱,是要去邀请这些高僧大德,要一个、一个去磕头,一个一个去磕头,所以我能理解斋僧的辛苦,一个一个去跪,我也是到处一个一个去跪,去跪啊,请人家来吃饭,还要向人家磕头,跪啊,后来我发现这个很辛苦,我出钱就好,结果我们举办了三年,賓頭盧颇羅堕摆的那个位置,筷子打开,湿的。筷子用过的,那个一般筷子都没打开,对不对?筷子都没打开,可是我们这里打开以后,筷子是湿的,不是干的,用过的。当然我们也不执著这个,就告诉你,确实有这件事情。

接下来,方便相,“方便相”就是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所以在座诸位,排列组合一下,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这样叫做“四向四果”。接下来,分别了知其行相,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谓令一切圣人契入、证入人法二种无我之菩萨的境界,菩萨当然也要证人法二无我,对不对?阿罗汉都要证一切法无我了,何况这个菩萨?所以令其证入二种无我的菩萨境界,以及二障净,就是净除,净除所知障、烦恼障。“度”就是超越,菩萨的诸地当然就是十地,初地到十地,究竟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所有的修学佛道不就为这个吗?就是成佛嘛!如众色摩尼,善能饶益一切众生。当我们一个有证量的解脱的圣人的时候,他的心性证入到空无自性,就像摩尼宝珠一样,可以示现一切众生,度无量无边众生,就像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没有任何的颜色,红色来显红色,白色来显白色,无彩色来显无彩色,所以讲,众色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本自无色,可是能现种种的色,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以一切法本自空相,本自实相的境界,一切法的境界就是实相的境界,当体就是空相,就是境界,无尽的身财摄养一切。“无尽的身”就是正报,“财”就是依报。

在座诸位,这里要补充一下,诸位你们今天布施了金钱来供养师父,那我有没有布施金钱给你们?有。布施什么?布施功德法财。你们拿世间的金钱来供养上人,是不是?师父布施这个功德法财。诸位,你供养的这个钱,能用一生一世,我供养你的法身慧命功德法财,是用无量世,所以说,佛恩难报啊!师恩难报啊!要对我好一点,这样知道吗?(师父幽默),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样子啊!你布施了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师父的法过去,你是生生世世,生生世世啊!

接下来,“摄养一切”摄受长养一切众生,整句贯串一下这一段,为令法众离二乘人偏小之行,而趣向究竟涅槃的极果,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小圣人的初果,还有须陀洹趣,就是初果向,他们的修证时各自的差别相,还有共通之相,那么,如果菩萨摩诃萨善解了初果向,还有初果的差别相,还有共通之相,以及人间一往来的二果圣人,或者是五净居天,寄位于五净居天的三果阿那含的圣人,不来人间的三果圣人,还有阿罗汉的杀贼,还有应供,这种种的二果向,方便相。方便相有三种,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统统叫做“方便相”,能够分别了知,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如是这样分别为众生说法,他的目的能够达到令一切大修行人契入,证入二种无我相的菩萨境界,断除所知障、烦恼障,同时超越菩萨的初地,达到十地的究竟位,究竟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

就像众色的摩尼宝珠随缘示现,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以何身?示现什么身度化一切众生。以一切法的境界本空,就是实相的境界,这个体悟到第一义谛究竟证得二无我的时候,这无尽的身财,摄养一切,摄养一切无尽的身,就是“正报”,“财”就是依报。但是出家人来讲,这个“财”是功德法财。摄受长养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众生需要什么?需要世间的财,来帮我们印经典,世间的财。可是要真理的传达,就是要法师的弘法,这功德法财,所以众生需要两种财来滋养,一、我们要世间的财,没有钱没办法,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睁开眼睛统统要钱,你今天你去医院看医生,就说万法本空不用钱,你在旁边等。你发高烧,烧到四十度都没人理你,你还是要钱啊,对不对?没有钱你怎么打针吃药呢?没办法,是不是?

【注释】“须陀洹”:小乘之初果,义为入流,或者是预流。入于圣流或者预流,预入圣流,以此果初入圣流,故(所以)称为入流。这世间骂人家不入流,下流就是不入流,没有流入圣人的范围里面,须陀洹果所修证者,为于三界之八谛下(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以及上二界就是——色、无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发八忍、八智之十六心,我们在天台《教观纲宗》就讲过了,八忍、八智称为“十六心”,很简单,前面十五心统统叫做“初果向”,最后一念,第十六心叫做“初果”,就是这个意思。八忍、八智这十六心,加起来“八忍”加“八智”就是十六心,这个我们已经讲过了。而修断三界之八十八使见惑,证须陀洹果,名见道位。

“须陀洹趣”:“趣”,即(就)是向,为须陀洹果之因位。此位为指从第一心至第十五心之间,趣向须陀洹果而进,这十五心之中,都叫须陀洹向,一直到第十六心发起,方断三界见惑,而证须陀洹果,才叫做须陀洹。“差别通相”:即(就是)差别相与通相。“差别相”,即(就是)别相,亦即(也就是)个别之相,以其与其他有差,故名差别。“通相”,即(就是)同相,共通之相。这是指须陀洹趣与须陀洹果二者,各自所修的差别相,及其共通之相。“斯陀含”:二果,一往来。谓于天上人间再一度往来,便得证四果,而入涅槃。“阿那含”:三果、不还。谓证此果后,因欲界之五下分结断,诸位这个“下分”就是好断,比较好断,“上分”就很难断了,好断的叫做“下分结断”。故不再来受生欲界,命终后即寄位于净居天,而于彼处证四果,入于涅槃。

“阿罗汉”:四果,又称应供、杀贼。这个太不简单了,又以其三界烦恼断,故名杀贼。以其为世间良福田,故一切天人皆应供养,故称应供。说实在话,现在要找到阿罗汉果,难!真的难啊!找一个乖乖的法师算是不错了,真的,守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老老实实修行,劝人念佛,也不错了,不错了,那要得道、说法转大法轮,那就要看因缘,要看众生的福报。“方便相”:“方便”,即(就)是指以上三个圣果之“向”位,亦即(也就是):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分别知已”:皆分别了知其行相已。“如是如是,分别了之其行相,修行才不会走错路啊。为众生说法”:所以为什么“无僧说法鬼神愁”?为什么僧伽不说法这个鬼神就忧愁咧?因为它们不得解脱,冥阳两利叫做佛法,无僧说法鬼神愁,没有僧(出家人)说法,那个鬼神是忧愁,它们不得度啊,不得度啊!为什么我们在讲经说法以后,回向《楞严经》,回向《楞伽经》?很多人立刻就得大感应,这个功德太大了,所以我就叫你们说,如果你们还没有请过这个纳骨塔,不错喔,我们这个纳骨塔,它一直回向喔!还没有点灯、消灾、拔度的,不错喔,我们一直回向喔,太多人感应了,因为我们走的是正法的道场嘛!“分别知已”皆分别了知其行相已,“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即以如是知解,如是分别,而为众生说法。

“谓二无我相,及二障净”:谓令其证入人法二种无我相之境界,及令其烦恼及所知二种障皆净除。“度诸地相”:越度菩萨诸地之胜相。“以一切法境界,无尽身财”:“身”,为化身,即(就是)内财。“财”,即(就是)外财,指世间出世间之财物,出世间财即(就是)功德法财。所以在座诸位,你们布施给我财,我也是布施给你们财,你们那个财可以用一辈子,我这个财不一样,用无量亿劫的辈子的。“摄养一切”:摄受、长养一切有情。

【义贯】“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解“说诸”小乘人“须陀洹”以及“须陀洹趣”二者,修证时各自“差别”之相,及其共“通”之“相;若菩萨摩诃萨,”能“善解”了须陀洹及“须陀洹趣”其修行之各自“差别”及共“通”之“相”,以“及”对于“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其证果位前,因位上之“方便”趣向之“相”,皆能“分别”了“知”其行相“已”,即能以“如是”知解,“如是”分别,而“为众生说法”,其目的“谓”令其证入人法“二”种“无我相”之菩萨境界,“及”令其烦恼及所知“二”种“障”皆“净”除,而超越“度”过菩萨“诸地”胜“相”,皆得“究竟通达”,因而证“得诸”佛“如来不思议”之“究竟境界”,于是便能“如”可显“众色”之“摩尼”宝珠一样,能满众生一切所愿,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善能”富“饶”增“益一切众生,以”通达“一切法”实相之“境界”,及其“无尽”之化“身”与无尽之世出世间“财,摄”受长“养一切”众生。所以要摄受长养一切众生,要两种财,一种是世间财,还有出世间财。“出世间财”就是说法。

【诠论】此处问四果修行差别之相,其意为发挥前面所说“愚夫所行禅”中,二乘偏禅之行相。因前面以二乘以及外道所行,皆是愚夫所行禅,而此节前,已详说有见、无见、断见、常见,诸位!“有见”就是存在上帝、大梵天、大自在天,这个“有见”就是上帝永远存在,大梵天永远存在,就是常见的意思,“无”就是没有因果,一切法无因,这个就是断,断灭见。断灭见就是坏因果。“常见”就是承认有一个大梵天永远存在的,这个叫做“常见”。即是阐释了外道邪禅之行相;然而二乘之偏禅行相,则仍未详,所以大慧在此问之。又,其所以问此的道理,为在令法众离于偏小之行,而趣入究竟之极果,所以大慧如是说:“分别知已,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谓二无我相,及二障净,度诸地相,究竟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一切众生学佛就是要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这是自利。然后更起而利他。而不是要令人去修学二乘禅,取证小果。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听受。佛告大慧:有三种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云何为三?谓下中上。下者,极七有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而般涅槃。】

这个刚刚师父就讲的,叫你们把笔放下,就是讲这一段,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这个“谛听”就是注意听,用本性听啊,不用生灭意识心听,众生不是谛听谛听,众生是乱听、不在意听、心茫茫地听,就不叫做“谛听”。我们要谛听,就是听法要洗耳恭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听受。佛告大慧:有三种须陀洹向,这个就是初果向,还有须陀洹果的差别。接下来是指须陀洹果,已经证果的人,有三种根器,云和为三种根器?一、下根器的人,还有中根器的,还有上根器的。上根器就是最利的。先讲下根器的人,证初果阿罗汉,下根器的人要经过七番生死,在三有中才有办法断思惑,证阿罗汉果。“极七”什么意思啊?“极七”就是要七次七返人间,“有”就是三有,“生”就是受生。要最慢,“极”就是最慢,最慢七辈子天上人间在三有中来受生,就可以断思惑证四果阿罗汉;中根的人比较少,或经过三世,有的经过五世,“有”就是三有,“生”就是受生,经过三世、或者五世,在三有三界受生,方断思惑证阿罗汉果而般涅槃。而入涅槃,契入涅槃的思想;上根器的不一样,初果直接就证四果阿罗汉,即彼生顿超四果,不必经过二果、三果,统统不必,而般涅槃,就入大般涅槃。入这个阿罗汉,这样你就知道啦。同样在台下听的人听受的法,这根器有宿世的上根利智的人,有的悟得快,有的悟的慢。有的甚至还会误会师父所讲的意思,真的哦。然后自己回去自己解读,自己解读,然后所讲的又跟师父又不一样,为什么?这个不是下根器,这个叫做“烂根器”。这个不在上、中、下里面,那个是很糟糕的根器,是烂根器的。师父这样讲,我也没有这样,把我的话扭曲,然后自己讲自己的,那个叫做“上中下”都派不上用场,叫做“烂根器的”,会误会师父的意思。

【注释】“有三种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须陀洹”,这是指须陀洹向。谓须陀洹向以及须陀洹果,就是初果向(初果比较好念)。各有三种差别。“谓下中上”:谓分下中上三种根性利钝不同。“下者,极七有生”:“极”就是究竟,最慢最慢七次的意思。下根者,于得初果后,以其为极钝之下根,故(所以)须七返于三有中受生,方能断尽三界思惑,而入涅槃。“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中根人,则须再经三次或者是五次于三有中受生,断尽思惑,得阿罗汉,而后入于般涅槃。“上者,即彼生而般涅槃”:上根者,即于彼当生,便超至四果,而入于般涅槃,更不历二、三果而后灭。

【义贯】“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听受”。“佛告大慧:有三种须陀洹”初果向,以及“须陀洹果”之“差别。云何为三”种差别?因为根器有利钝。“谓”因根性利钝,而有不同,而有“下、中、上”三种之差别。先说须陀洹果人。须陀洹果人之“下”根“者,”于得初果之后,以其为“极”钝之下根,故须“七”返于三“有”中受“生”,这个“七”还有一个含义,你一定要听清楚,最慢不会超过七辈子,是这个意思,就是七辈子一定证阿罗汉果的意思,所以证初果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方能断尽三界思惑。其“中”根“者”,则须再经“三”次到“五”次于三“有”中受“生”,方能断尽思惑,证阿罗汉果,“而”入于“般涅槃。”至于“上”根“者,即”于“彼”当“生”,便超至四果(不再历二、三果),“而”入于“般涅槃”。

【此三种有三结:下中上。云何三结?谓身见、疑、戒取。是三结差别,上上升进,得阿罗汉。】

这一段要解释一下,前面叫做三种根器,也叫做“上中下”,对不对?这里不一样喔,这个根器是越上越好,可是这个结是越上越难断,这是须陀洹向,此三种有三结。前面是三种根器,这里是三种结,下结、中结、上结。诸位,越下结越好断,哪三种呢?云和三结呢?“结”就是烦恼,就是初果向被哪三种困住呢?一、谓身见结、疑结、戒取结。“身见”就是著于五阴,还没有办法完全断除,意思就是“身见”,一切众生都以五阴身为自我,有这个色身,有这个色身,有“我”就有“我所有”。有这个正报就会建立种种的依报的迷茫跟执着。所以这个“身见”就是我见的意思,身见还没有破。所以这个初果向要断三结,才有办法证得初果阿罗汉。现在“疑”,这个“疑”呢?怀疑这个正法,怀疑这个对于佛所讲的正理,还没有办法完全深信不疑。那么“戒取见”呢?就是无意义的戒律,没有意义的戒律,就是外道所持的无意义的戒律,那么这个初果阿罗汉比较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是受佛的戒律,外道持猪戒、狗戒,外道的观念就是说,我这辈子吃的越苦,然后就下辈子就越快乐,会升天。

例如说外道两只脚怎么样?学鸡,金鸡独立,他就:我这辈子要吃尽苦头,所以两只脚用一只脚站着,然后合掌,用一只脚站着,站累了换另外一只脚,然后刮风下雨,上面打雷,打雷下大雨,外道就是这样,为什么?金鸡独立啊,像这只鸡独立啊,然后呢?不管刮风下雨,他都站在那边,他认为这样受苦,这辈子尽量苦,让他受苦,下辈子可以升天。再来一种学狗,这个狗吃人家丢弃的垃圾,或者吃这个大便,认为这样子吃尽苦头、不享乐,我的乐在下辈子,那就吃大便,吃这些垃圾,狗,我尽量受苦。还有的人把眼睛蒙起来,有眼睛他不看,他把眼睛蒙起来,为什么?我要吃苦,要吃苦,然后就把眼睛蒙起来,每天就~,有眼睛不看啊,然后就用摸索的,这样吃苦,这样吃苦有什么意义呢?对不对?还有这耳朵,耳朵蒙起来不听,不听,受苦。不然就鼻子,鼻子贯耳环,(师父形容用铁环穿鼻子的样子),贯耳环让它流血,对不对?或者是穿刺,穿刺知道吗?印度你看,传过去,那个大的针贯穿过去,就是想尽办法吃尽苦头,希望下辈子升天享受,就是这个意思。

初果阿罗汉不会掉进去身见,疑见、身见,这个以身见结、疑结、戒取结,是三结差别,上上升进,什么叫上上升进呢?须陀洹向人,于断见惑以后证初果已。就往二果、三果步步上上,层层往上推进,到最后就证阿罗汉,叫做“上上升进”,得阿罗汉果。

【注释】“此三种有三结”:“结”,为是烦恼之(的)异名;结是系缚之义,烦恼则为扰乱之义。谓此三种须陀洹向人,有三种结须要断除,方证须陀洹果。“身见、疑、戒取”:须陀洹向人断此三结,便得证须陀洹果。“身见”,即(就)是我见,由此而生六十二见。身见是六十二见外道邪见的开始。“疑”结,是疑惑佛所讲的正理,令行人于过去一切处生犹豫,不得决断。所以我们称“智者不惑”,有智慧的人就不迷惑,有疑的人就一定迷惑。“戒取”结,即(就是)行邪戒,谓取猪戒、狗戒等,像猪吃那个馊饭、馊菜,狗去吃大便等。非因见因,不能入正道。他受的苦是白白的苦,他欲企盼将来会升天,这是完全是妄见、妄惑。因八十八使见惑中,以此三结最严重,故以此为见惑之总称,是故经中但说三结,便是代表见惑。“上上升进,得阿罗汉”:谓须陀洹向人,于断见惑,证初果已,往二、三果步步上上升进,而至证得阿罗汉果。

【义贯】次说须陀洹向人之行相。“此三种”须陀洹向人“有三”种“结”须要断除,方证须陀洹果。此中亦(也)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云何”为须陀洹向须断之“三结?谓身见”结(就是我见结)、“疑”结(就是疑法)、“戒取”结(戒禁取结)、“是”为“三结”之“差别”相。须陀洹向人于断见惑、证初果已,即往前向二、三果,步步“上上升进”,直到证“得阿罗汉”果。

【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如缘起妄想自性妄想。】

大慧,身见有二种,一、是先天性的,俱生的我执我见的身见,还有后天的,妄想的、分别的我执我见,正如同说有俱生才有后天,有俱生才有分别的妄想我执我见,所以就像缘起妄想自性,“缘起妄想自性”就是缘起自性,于缘起妄想自性,就是依他起性,然后呢?才有妄想自性,所以这个“缘起妄想自性”,停一下,这个是一个段落,如缘起妄想自性,就是依他起性,然后而有,而有补上“而有”,偏计所执性的妄想自性,所以有依他起,才有偏计执,简单讲,现有俱生我执,才有后天的分别我执,就是这个意思。大慧,身见有两种,一个是先天与生俱来的我执我见,一个是后天分别妄想的我执我见,正如同有缘起自性,才有偏计所执的妄想自性,正如同有缘起自性才有妄想,而有偏计所执的自性。

【注释】“身见”:即(也就是)我见。以执此五阴身为我、我所,故(所以)称为我见、身见。又,此亦(也)是于五阴身作主宰见,亦即也就是:以我为此五阴身之主宰,此五阴身为我所有。“俱生及妄想”:“俱生”,即(就是)俱生我见、我执。以此见为与身同时俱生,故(所以)称为俱生我见。每一个人都是贪生怕死,每一个人都卡在一个深深的自我意识观念,此为修道所断。诸位,修道,你看到这个“修道”就知道是断习气的意思,修到位所断,就是习气难断,就是断思惑的意思。“妄想”,即(就是)“分别”。分别我见(身见),为凡夫依第六意识,计著实体,而分别美丑妍媸,所起之惑,“媸”就是很丑陋,以此见惑为由分别而有,故(所以)称分别我见。此为见道所断。见道所断就是于理上通了就断见惑。习气断那叫做“修道所断”,所以见道所断,是在理上不了解,“修道所断”是习气卡住了,断习气,叫做“修道所断”。“如缘起妄想自性妄想”:“缘起妄想自性”,即(就)是缘起自性。“妄想”,即(就是)妄想自性。此谓:然而后天的分别身见是比较粗糙,是依俱生先天的这个就比较细,难断,身见而起的,俱生就像树木的根,分别身见就像枝叶一样,正如依于缘起自性、方有妄想缘起自性为根,妄想自性生起为枝末,自性生起。又,缘起自性即(就)是依他起性。妄想自性即(就)是遍计所执性。

【义贯】“大慧、身见”(我见、我执)“有二种、谓俱生”身见以“及妄想”身见(分别身见、分别我见)。然而分别身见为依俱生身见而有,正“如”依”缘起妄想自性”(依他起性),而有“妄想”自性(遍计性)生起。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因为本来要讲到620页的,但是呢,我已经很累了,すみません(日语:对不起),讲经也是会累的,你看看,对不对?从两点搞了到现在快四个小时了,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希望师父这一辈子真的早一点完成,该讲的我们还是有讲。

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好!下课!(未完)

慧律法师《楞伽经一二目录》01-76(未完)

楞伽经 77:你若动到“我很有修行”的念头便落入我见,就变成凡夫

楞伽经 78:如果你通达无我的道理就不会有什么动怒,反而很同情他

楞伽经 79:佛道就是忍辱的功夫,忍不下来就落入生灭,忍得下就见到清净自性

楞伽经80:因跟缘跟果没有死板的界限,有角度互换的时候,我们不是永远的主人

楞伽经81:别人演哪一出戏你管不着,重点在我们自己有没有妄想心

楞伽经82:同性恋会障道,其角度跟男女是一样的,佛的律学里是不允许的

楞伽经83:禁语就是叫你体悟法界性本来没有任何的言语。而散心杂话、信施难消

楞伽经84:大梦谁先觉,众生不能脱离生死就是忆念不舍爱恋假相

楞伽经85:看得破还是看不破,其关键只在你自心取著与不取著而已

楞伽经86:不是叫你去改变外在的增减,而是要注意你的内心,

楞伽经87:一个真的对法上契入的人对相的东西会没有兴趣

楞伽经88:能初发心不退者,成佛足足有余;

楞伽经89:无明跟业力把我们雕刻出来生生世世不同的面貌和业力

楞伽经90:心性没有任何增减,吃亏就不会觉得吃亏,占便宜是在造业而已

楞伽经91:初地乃至十地菩萨都得依佛的神力加持方得成就

楞伽经92:众生的思想是直线型的,没有三位一体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

楞伽经 93:佛的戒律比丘尼是不可以剃度比丘男众的,这规矩在末法时期乱了套

楞伽经 94:想要走一条平坦的路,先摆平自我,摆平内心里面的妄想

楞伽经 95:一个人要控制妄想的难度就如同在牛角的角尖要安放一粒豆子般

楞伽经 96: 重点在自心自了,所有三藏十二部及所有善知识的说法统统是方便

楞伽经 97:跑到世界各地,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办法离开《楞伽经》的思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