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23)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34

楞严经要义34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70

子四、明舌入即藏性。

這一大科佛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會事入理」,把六根的差別事相作用,把它會归到不生不滅,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為什么呢?因為事相让一個人迷惑顛倒,道理让我們产生智慧。所以当我們看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看到事情本身的表相,你要看到事情背后那個道,你就能夠解脫了。如果我們今天只是看到事情的表相,那你就被它所转。所以的確有需要把事情做一個會归,我們看到一件事情,一定要还它個本來面目,它本來面目是什么,那你就能夠产生真实的觉悟。

四、明舌入即藏性。舌根当中滋味的功能,叫舌入;舌入它背后的真实体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迷真起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ㄕˋ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與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发勞相。

佛陀习慣用譬喻的方式,來譬喻我們的真如本性,是怎么转成我們生死轮回的。阿难!譬如一個健康的人,健康的人就指的我們一种真如本性,在那种狀態是一真法界,離諸对待的。在平等法界当中,這個人无緣无故产生了一念的妄动,是怎么個动法呢?以舌根來說,他用自己的舌頭去舔自己的嘴唇,舔久了以后就产生疲勞的相狀。一念妄动,动就是一种业性,就會产生业力,有业力就有差別。其人若病,則有苦味。這個人如果是往不好的方向动,那他就产生苦味,就有苦惱的感受。如果這個人是无病之人,他的动是往戒定慧的方向动、往波罗蜜的方向动,那這是产生善业安乐的福報。由甜與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時。淡性常在。总而言之,由這甜苦二种的对比,也可以显示当舌根不动的時候,它平時的味道是一种淡性无味的,這种味道是常在的。

当這個人從真如本性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了舌根,這時舌根嗅嘗的功能跟所嘗有味无味的相狀,都是菩提心中的一种疲勞的相狀,不是真如本性本來所有的。這地方的“味道”它是分成有味跟无味,舌根的所緣境是有味跟无味,有味的情況又分成甜苦二相,无味的情況是平淡之相。

妄相无体

托塵妄現  

因甜苦淡二种妄塵,发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总标。會事入理)舌根的所緣境有甜苦,就是有味的相狀跟平淡的相狀。這二种虛妄的塵境当它产生了以后,它會牵动我們一個明了的功能,這明了的功能就居在胜义舌根当中,由境來牵心,其次由心去取境。這种明了的功能又去吸取甜苦平淡二种的塵境,色心的和合正是舌入嗅嘗的功能的产生,這种能夠知道味道的嗅嘗功能,事实上離開甜苦的有味跟平淡无味的塵境,是毕竟沒有自体的。因為它是由味道的刺激才有嗅嘗的功能,味道消失了,嗅嘗的功能也就覓之了不可得。如是之故,阿难!你应該了知我們能夠去嘗到甜苦嘗到淡,這种能夠嘗的功能它不是從甜苦的外境而來,也不是從平淡的外境而有,也不是自己的胜义舌根所出,也不是莫名其妙從虛空而來。

非從塵來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

(非它生)為什么舌根的嗅嘗功能它是毕竟无体呢?假設它是從外境而來是它生,從甜相苦相的有味而來,那么当平淡的滋味現前的時候,這了知的功能就隨著甜苦之相的消失而消失,那你怎么知道平淡的味道呢?反過來,它從平淡的味道而出,那当甜味現前的時候,那你知的功能也隨平淡的相狀而消失,那你又怎么知道甜呢?事实上,我們的舌根甜來知甜,苦來知苦,淡來知淡,所以你說從外境而生是不对的,它不是它生。

非從根生 

若從舌生,必无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非自生)我們能知味的功能是舌根自己产生的,但事实上,假設沒有甜淡还有苦的外境牵动,我們了知的功能是不能显发的。我們凡夫的六根這种生滅的作用,離開了塵境你根本不能显現出來,是離塵无体的,所以自生也不对。

非從空出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无因緣生)若滋味的功能是從虛空而出,虛空具足了滋味的功能,那就不是你阿难尊者的滋味功能。因為它是虛空的滋味功能,不是你阿难尊者的滋味功能。那虛空自己具足滋味功能,那跟你阿难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无因緣生也不对。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從整個過程的探討,我們知道味道的功能,它只是我們過去的业力,假借外境暫時显現的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它的本体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它有不变性跟隨緣性二种道理。本经的《首楞严王三昧》其实它很重視六根(在后面实際修行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跟外境接触,就是六個門,六根門頭,我們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就扣著這六個門在活动,沒有其它的門。在整個過程当中,它主要就是要修「观照力」跟一個「对治力」(对治力到這個地方还沒讲到),你先要培養一种空假中的观照,我們今天六根跟六塵接触的時候,首先你要知道,「緣生无性,当体即空」這是很重要的。“即空”就是本经說的,你從什么地方來?我希望我們培養一种观念,我們遇到事情不要馬上去做,不要這樣子。

其实《楞严经》的意思就是“不迷”,而“不迷”的意思就是說,你先停下來不要緊張,沒有差那幾分鐘。你現在生起一個念頭,你先問一件事,「你從什么地方來?」這個念頭從什么地方來,它是來无所從,去无所至,它是從空性而來。当你知道我們的念頭,它是本來沒有的,因緣而有的。那這表示什么呢?這表示我可以做,我也可以不做。我們往往遇到念頭的時候,往往觉得很严重,一定要這樣做,而产生迷惑、執著,然后就亂动,亂动以后就完了!這生死业力就開始輾转相续,就啟动了煩惱障、业障、報障,就是我們亂动嘛!那為什么亂动呢?因為我們起顛倒只好亂动。

所以你要將六根門頭的電燈打開,六根門頭不要老是暗暗的,遇到事情的時候,等一下,「它從什么地方來?」這個想法,這外境從什么地方來;先观察“即空”,它是從空性而來,它最后也會回到空性,它只是暫時的因緣;然后“即假”,這個因緣是善因緣还是惡因緣,就開始分別因果,我是該做还是不做?做要做到什么程度?不做要用什么方式來不做,然后再用中道。你一個修行人在六根当中沒有點上一些蠟燭,就让整個人隨著你感觉,隨著你的直觉,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一輩子沒辦法修行,你就是拜佛持咒都沒有用。你這不叫修行,你這叫积集一點善业而已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那你是要产生观照力的,不是你积集善业就叫修行,你那個顛倒心沒有扭转,你生命怎么改变呢!你不可能改变。

它每一個道理都是在告訴你怎么去观照,「你從什么地方來?」遇到事情的時候先不要动,先想一想,诶!怎么有這件事情?怎么會有這個想法?当体即空。但是即空它又即假,它有它的善惡的业緣。善惡的业緣你应該怎么去取捨,這個“即假”是很深的,但是本经对即假到后面才會讲出來。然后我們從空有当中怎么保持平衡,就是中道。你产生观照以后,你才有所謂的对治力,假設這個念頭是应該捨掉,那你应該怎么捨,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懺悔,那就看個人的本事,若從本经來說它是持《楞严咒》。

古人常說:「主人翁!你要醒一醒。」不要老是睡著,我們的六根跟六塵接触的時候,你那電燈一定要把它打開來,「观照力」。一個人起煩惱不可怕,每一個人都會起煩惱,我們阿賴耶識有煩惱的种子一定會起煩惱,但是你要起顛倒,誰都救不了你。起煩惱你的观照力还在,诶!我起煩惱了,我趕快去拜佛,煩惱也是当体即空,它可以改变。但是你要起顛倒的時候,你就被煩惱帶走了,那就亂动、那就完了!《首楞严王三昧》第一個不迷、不取、不动,這個“不迷”特別重要,你不能顛倒。為什么佛陀不厭其煩一次一次的串习,就是在潛移默化的要告訴你,遇到事情迴光返照,遇到事情的時候去看它的道理,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不要去看事情本身的作用。

子五、明身入即藏性。我們身根当中一种触觉的功能,你要迴光返照的話,它本身就是中道的实相,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迷真起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胜,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觉之处,显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触,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发勞相。身為一個身体当中触觉的功能,是怎么從我們清淨本然的心中产生呢?

阿难!譬如一個健康的人,他当然沒有触觉,這個人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的,就用自己的手去接触另外一個手。当然這隻手的溫度不會一樣,当它一個比較冷的手去接触比較熱的手的時候,二個手互相的搓摩,就有事情了。這時候冷熱會产生交流,如果冷的勢力強,熱手就转成冷;假設你熱手的功能強,冷手转成熱。如是道理,就是以合觉之处,來显離知之处。我們身根的处有一种跟外界接触的,譬如你去摸一個撫尺,或者你左手摸右手,這叫合觉之处;另外一個就是沒有外境接触你,你自然會感到冷熱這叫離,沒有外境的接触也會产生一种了知的功能。前面是從合觉來显发相離的知的功能。涉勢若成。冷熱的勢力是互相的涉入的,如果熱的功能強大,冷就涉入熱中,如果冷的勢力強,熱就涉入冷中,冷熱的功能是互相涉入。冷熱相互作用而产生疲勞的相狀,能触觉的身跟所触觉冷熱的相狀,都是菩提真心当中一种疲勞的相狀,都是真如本性一念妄动产生的一种能知所知的功能。

妄相无体

托塵妄現  

因於離合二种妄塵,发觉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離彼離合違順二塵,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這种離合的二种妄塵,一離一合,身体沒有跟外境接触叫離,身体跟外境接触叫做合。這种離合的二种虛妄的塵境這樣的牵动,就引发了在身体当中有一种了知的功能,居在胜义身根当中,由境牵心,這种了知的功能再去吸取外在離合的塵境,心境和合就产生了“身入”,就是一种胜义身根的了別性出現。這种能知的触觉之体,離開了離合二种的外境,乃至於違順二种的塵境,是毕竟无体的。“離”有違順二种的情況,“合”也是有違順二种情況;所謂的離合違順,其实是四种的塵境。所們能了知的身根,離開了這四种塵境,其实是沒有自体,是離塵无体的,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

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如是阿难!当知我們身体的触觉,是非從離合外境而來,也不是從違順的外境而有,也不是從胜义身根而出,也不是從虛空莫名其妙的产生。

非從塵來  

何以故!若合來時,離当已滅,云和觉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非它生)若我們的明了性是它生,是從外境而生,比方說是從合的時候而生,因為有外境跟我相合,你跟我握手,我接触到你的手,二個相合我才产生一种触觉,那這就有問題。当二個握手的手離開的時候,触觉就应該消失,当我們在離的時候,沒有東西接触的時候,你还是有感受,那你怎么說是從合而來?從合而來,当離出現的時候,合就消失了,那你怎么知道在離的狀態,还有這种冷熱的感受呢?如果從違境中來,你就不知道順境,從順境中而來也不知道違境。所以我們身体的了知功能是從它生、是從外境而生,不对!

非從根生  

若從根出,必无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无自性。

(非自生)若我身体自己會产生了別的功能來感觉外在的冷熱,但事实上不然,你這明了身体的感觉離開了,離合違順,四种相狀的刺激,你根本就不可能显发出來,離開了外境,你自己不可能有這明了的功能。

非從空出  

必於空出,空自知觉,何關汝入?

若從虛空莫名其妙产生,那虛空有知觉,跟你阿难尊者有什么关系呢?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我們知道,我們身体的触觉功能,只是一种业力的显現,产生一种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它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不变隨緣、隨緣不变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陀他是一層一層的「攝事入理」。攝事入理,不但佛法有,世間的道理也有。譬喻說明:有一天,孔夫子的大弟子顏回,他跟孔子說:老師!我跟你学這幾年,我跟你学的待人处事的技巧已经非常熟練了,我希望能夠到外面去做一點事情。孔夫子說:你想做什么事?顏回說: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我想到魏国去,我要說服魏国的国君不要推行暴政,要行仁政。孔夫子說:你現在這個時候去,你不但不能說服魏王,你肯定被他殺掉。顏回說:那我怎么辦呢?我总要做點事情,我学那么多处理政治的技巧。孔夫子說:你只知道一种皮毛的技巧,你还不知道為政背后真实之道,你还不了解為政之道。顏回說:那什么是為政之道呢?孔夫子說:「非見知因緣,而見之以心;非聞至於耳,而聞之於心。」你在看東西,你不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看;你听声音的時候、听別人讲話的時候,你不要用耳朵听,用心去听。這句話很妙,什么意思?你用眼睛看,那你是看它的相狀,那剛好是心隨境转,你內心去看,誒!你要懂它的道理,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你要看出它的道理出來。孔子說:当你能夠学到不要用眼睛去看事情,不用耳朵听声音,用內心去看,用內心去听的時候,你就有資格去处理人事的关系,你就知道為政的道理。這就是為什么叫「攝事入理」。

再讲一個故事让大家体會什么是「攝事入理」。有一個西藏的喇嘛,他跟他的上師学了好幾年,這個西藏喇嘛觉得他学得不錯了,就跟上師告假,自己就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讲经說法,蓋一個道場,有很多弟子跟他学习。有一天他的上師就帶了很多弟子,說我們去看看那個喇嘛,听說他辦得不錯,我們去看看。這個喇嘛听說他的上師要帶很多師兄弟過來,他就觉得很榮耀:你看!我現在有一個道場,這么多的弟子。他就把所有皈依他的弟子找來說:明天我上師要來,大家把环境整理乾淨,給上師一個好印象。大家就將整個环境整理得非常乾淨。到了黃昏的時候,這喇嘛就在外面散步,看到這大殿裡裡外外整理得非常乾淨整齊,但是這西藏喇嘛毕竟用功過,他知道一切法的真实之道,他在六根当中可能會一時糊塗,但是他迴光返照,哎呀!我剛剛為什么這樣做,其实我是攀緣心,我希望我師兄弟对我的赞美,我希望我師父对我的肯定。整個過程依止攀緣心所造的业是生死业,這時候他感到非常慚愧,隨手拿一把泥巴,到了大殿前面的樓梯,就往樓梯裡面撒下去,撒下去以后就进去了。

第二天他的上師帶著師兄弟過來,隆重接駕,接駕完了以后到大殿開示。他上師說:今天這环境整理得很乾淨,但是最莊严的,就是大殿樓梯前面那些泥土最莊严。為什么呢?因為他的師父看得出來,他在对治他的攀緣心。当然我們不是鼓勵大家拿東西去丟,而是我們今天看到事情的本身,看到它背后的道,诶!這個人開始反省了。這就是為什么不要用眼睛去看,用內心去看;不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听。

佛陀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我們习慣性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你那生死的业你就拔不開。我們現在已经有一個很強大习慣性的攀緣,煩惱产生业力,业力产生果報,果報又牵动我們的煩惱。你要拔開,你要怎樣?會事入理,你要看到事情的即空、即假、即中,特別是那個“空性”找出來,否則你永远跳不出來,這個是惡性循环。所以你看我們的经文,佛陀都是遇到事情,問一句話「你從什么地方來?」把它背后的道找出來,不要被這個事情所迷惑,這個就是在告訴你观照力。

子六、明意入即藏性。

意入指的是第六意根,意根攀緣法塵。但意根跟意識怎么差別呢?海仁老法師解释說:意根攀緣法塵的時候是了了分明,但是不帶名言;第六意識是了了分明还产生名言分別。所以有分別的叫第六意識,不分別的為第六意根,它只是一個明了的功能,它不帶名言的。

迷真起妄   

阿难!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发勞相。

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怎么好端端的我們第六意識就有分別的功能?佛陀說:阿难!譬如有一個健康正常的人,但這個人內心非常的勞累,勞累久了就产生疲倦,就需要去睡觉。当睡足夠了以后他就醒過來,醒過來以后,他又能夠去吸攬、去憶念過去所发生的塵境,它就产生記憶,假設它忘失過去法塵這叫做忘。這裡佛陀讲出我們第六意根的四种相貌:“眠、寤、憶、忘”。总而言之,這“眠、寤、憶、忘”都是一念真如本性的一念妄动以后,产生顛倒生滅的相狀。吸习中归。当我們這明了的心去吸取“眠寤憶忘”這四种的相狀以后,就归於第六的胜义意根当中,吸收“眠寤憶忘”這四种的习氣而归於意根当中,就产生第六意根的活动。而這第六意根的活动是不相踰越,前念后念就像波浪一個接一個,它不會互相的超越,這時候就叫做“意知根”,由外境牵动內心,由內心去取著外境,心境和合,产生“意知根”。意根跟所緣的這四种“眠寤憶忘”,這四种塵境其实都是菩提一念心中,所产生一念妄动的疲勞之相而已,不是它本來面目。

妄相无体

托塵妄現  

因於生滅二种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总标)因為外境生滅二种妄塵的刺激,就集合外在五塵落謝的影像,就居在意根当中产生明了的功能:“由境牵心”,再由明了的功能去吸取內在的法塵,而产生一种意根“由心取境”。第六意根去吸取法塵是怎么回事呢?見聞逆流,流不及地:“見聞”应該包括見聞嗅嘗,這五种功能产生五塵,当它落謝的影像产生法塵的時候,只有第六意根可以攀緣,所以第六意根叫逆流。意思是說,我們的見聞觉知的五根攀緣外在的五塵叫順流,向外叫順流;第六意識是把前面的見聞嗅嘗,這五根产生五塵吸收回來以后变成落謝影像,向內攀緣叫逆流。流不及地。意根它所緣的內在法塵是如幻如化,它是虛妄不实的,它不是前五根所能攀緣的,所以它不是前五根的順流所能夠攀緣得到的,叫流不及地,這就是所謂的第六意根觉知的功能。总而言之,它是由境牵心,由心取境,心境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這樣一個第六意根的觉知性,事实上,離開生滅二种塵境是毕竟无体的。如是之故,阿难!我們应当了知,這觉知之根它不是從寤寐來,也不從生滅相狀而有,也不是從胜义意根而出,亦非虛空而生。

非從塵來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无,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无,誰知生者?

(非它生)第六意根觉知的功能,是從觉醒的時候來,那這有問題,当你睡觉現前的時候,那你意根就隨觉知而消失了,那你在睡觉的時候,你又怎么知道你在睡觉呢?当滅相現前的時候,你的觉知性也隨這生相而消失了,那你又怎么知道,你現在是安住在滅相?所以從外境()而生是不合道理的。若從滅相而有,当生相現前的時候,你觉知的功能隨滅相而失,那你怎么知道你安住在生相的狀態呢?

非從根生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体,此觉知者,同於空华,毕竟无性。

(非自生)我的觉知性是從自己的第六意根自己生起的,但事实上,寤寐二相隨身開合。古德解释“根”是指肉团心,我們一般說的心臟。在寤寐二相現前的時候,我們的身体會隨寤寐二相产生開合,我們的心臟在觉醒的時候開,睡觉的時候心臟的流动小就合。但事实上,我們的明了性離開寤寐開合二种相狀,這觉知性是同於虛空之华,是毕竟了不可得。所以自生也不对,因為你沒有外境的刺激,你意知根,根本得不到法塵,也就不能产生明了的功能。

非從空出   

若從空出,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无因緣生) 若无因緣生,虛空产生一個明了的觉知性,那么這虛空自己知道,跟你阿难尊者有什么关系?

結妄归真    

是故当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的第六意根是众生的业力所显現的,一种假名假相假用,它的本質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是真如本性。這地方是把六根門頭功能:見聞嗅嘗觉知,把它會归到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古人說的:还它個本來面目。「即空、即假、即中」佛陀的意思我們先安住在即空,先破除攀緣。我們在思惟因果的時候,是安住在空性來思惟因果的。你試試看,你如果不先修空观直接思惟因果,就帶有你個人的攀緣,有你個人的成見,你思惟的因果都不會正確的,不可能正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修习空假中是有次第的,先空次假后中。

“即假”其实它包括十法界的因果;比方說,我們凡夫的眼睛“即假”,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前面的分寸;一個阿罗漢的“即假”,他看到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很清楚;菩薩的“即假”,看到百千個三千大千世界;佛陀的“即假”,看到无量无邊的世界。所以六根,十法界是差別的,那是业力的不同,不過本经的“即假”主要是讲到凡夫杂染的即假,讲到佛菩薩的功德讲得少。所以為什么《楞严经》要跟《法华经》結合在一起,因為到了《法华會上》就广泛的說明菩薩的即假。但身為《楞严经》,它的好处就是让你很快的來对治你的攀緣心。你六根当中遇到事情,記住「不迷、不取、不动」,不要亂动。

其实我們是這樣,我們的生命有一定的軌跡,這個軌跡遇到跟事情接触的時候,我們有二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变化,第二選擇不变。從本经來說,你要先選擇不变,不要先求变,先求变你就完了,你就會刺激攀緣心。我們今天是幾點拜佛、幾點看書、幾點睡觉、你盡量能夠保持不变,人生先求不变,先求不变再求隨緣;不变就是“空观”,隨緣就是“假观”。空观是成就不变的“体”,這叫不迷、不取、不动,其实主要是修空观,不要亂动。這裡的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怎么來的?其实就是一念的妄动而有的,所以現在我們要逆向操作,要把生命要重新帶回家。我們從家裡面出來是因為一念的妄动,你現在要把生命帶回家,你要逆向操作,就是不能再动下去了,慢慢慢慢的你才能夠迴光返照。

六根有二种情況,第一個你向外攀緣,六根就造业;你這六根迴光返照,你就是回归本性。所以六根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向外攀緣,第二個你選擇迴光返照;一個生死轮回,一個是安乐涅槃,你要往道上會那你就是安乐,你要追求事相,那就是生死轮回,所以這一段就叫「會事入理」是這個意思。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