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45 : 菩萨要不断的提醒自己---你生命的目标在哪里
摄大乘论 45
摄大乘论45
净界法师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七页,「庚二、相」。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假设遇到了人事的障碍,产生了痛苦的感受,这个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方法,就去改变外在的人事,使令它能够随顺我们的心意。但是当我们努力的这样做以后,发觉:我们障碍依旧存在、我们的痛苦依旧出现。这是一个什幺道理呢?因为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我们讲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能变现,外境是所变现。所以你的内心在生命当中,它是一个主导者,它能变现,就是它是一个根源。也就是说我们要修行,重点不在改变别人,重点是要改变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佛法之前,你应该有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所谓的「莫向外求」。当我们已经掌握了生命的修行方向,应该是改造我们现前一念心识。
第一个,你要「确认你修行的目标」。我们一个人,假设生命当中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力量,我们修行起来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这样子,我们一生的所学,就会变成分散的,而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刚开始的时候,知道你到底是要成就一个什幺样的功德?你必须有一个远程目标,成佛的目标;有一个中程的目标,你来生要到哪里去?近程的目标,你今生当中要完成什幺样的功德?你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的内心。
第二个,你要「具足方便」。我们要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是有很多障碍的,不是很顺利,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也会障碍我们、色身的老病死也会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所有的障碍出现的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执取,而使令这个障碍变得扩大而不可收拾。所以障碍的本身并不可怕,重点是我们不能够使这个障碍扩大,你就必须要消灭你对这个障碍的执取,所谓的我执、法执的执取,使令这个障碍降到最低。就是你有了目标,你应该有我空、法空的善巧方便,来消灭我们心中对障碍的执取,这是所谓的「破障法门」。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又具足善巧方便,第三个就应该要「付诸行动」,实际的去修习六波罗蜜的法门,来忏悔业障、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我们这一科叫做「彼入因果」,这第四科;前面三科主要是建立目标跟具足方便,就是建立菩萨的二种的根本功德──菩提心跟空正见。第四科以后,「彼入因果」是告诉菩萨:如何把我们的目标付诸实践。付诸实践当中,是讲到六度的法门,这当中有「总标」跟「别释」。前面的「总标」是把凡夫的六度跟圣人六度的差别,作一个笼总的说明。
这「六种」波罗蜜多的功德「相」,应该如何了知呢?因为佛陀在人天的善法,乃至在二乘的教法当中,佛陀也谈到了六度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到底它的六度跟人天的六度、小乘的六度,这当中有什幺差异呢?它有什幺特殊的功德相呢?应该如何了知?就是说,为什幺只有大乘的六度,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其他都没有资格称为波罗蜜?这当中的差异是如何了知呢?就提出这个问。
菩萨在修习六度的时候,他内心有一个「依」止处。什幺样的依止呢?他依止「菩提心」,来修学六度的关系,所以他那个「所依」是「最胜」的。我们一般的人天善法,他修习六度是没有目标的,他是随心所至,他突然间想到要布施就布施了、想到放生就放生,这种没有目标的行为,是不能成就一个广大的功德。这个菩萨他在修六度的时候,他是事先有一个目标。什幺样的目标呢?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标。在经论上说:你心中已经有一个要成佛的目标,这个目标很明确,那你所修的所有的戒法,都是菩萨戒法。就是你还没有发菩提心之前,你受五戒,有五戒的功德;你受比丘、比丘尼戒,有比丘、比丘尼戒的功德。但是当你受了菩萨戒以后,所有的戒法,通通是成就菩萨戒,全部是菩萨戒。你现在受持比丘尼戒,也是受持菩萨戒。为什幺呢?「所依最胜」故,你「所依」止的「菩提心」是特别殊「胜」的。
我们在修行,我们对于目标的确定是不能忽略的,因当初是代表宋朝跟元朝去谈判,结果谈判不成,元朝皇帝看这个人是个人才,不敢放他回去,就把他抓起来。抓起来,因为为一个人没有目标,你的生命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力量。科学家曾经作一个实验,他把高中生分成二组,A组跟B组。A组有一百个高中生,B组有一百个高中生,然后作跳高的测试,就是跳起来用手去摸这个墙壁,看你摸得多高。A组,他们是要求他:你一定要设定一个目标,你希望跳多高?那B组呢,你不要设定目标,你喜欢跳多高就跳多高。测试的结果,发觉:有设定目标的A组的分数,远远地超过B组。所以,从这一点可以了解:我们内心的状态,你设定目标,对启发我们潜在的力量,的确是有很大的帮助。
前面是指他内心的所依,这个地方是讲:他根据这个菩提心所表现的一种「事」,这个「事」就是一种造作,他所造作的事业是特别的殊「胜」圆满。为什幺呢?「具足」一切「现行故」。就是菩萨在造作六度的时候,它的内涵是广大圆满的。我们举布施来说,你看佛陀在人天的善法、在声闻教法里面,布施顶多是外财的布施,没有可能讲到内财色身的布施;只有在大乘的经论,才讲到用色身来布施。我们再讲持戒,佛陀在声闻教法持戒,只讲到摄律仪戒,告诉我们怎幺断恶,没有提到如何的修善,也没有提到如何度众生。只有到了菩萨戒,才讲到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个广大圆满的功德。所以这个大乘的六度,他造作的事业,是特别圆满,因为他具足一切佛的现行,这一点是不共于人天,不共于二乘的地方。
前面的「事」,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处」,是讲利他的功德,利他。菩萨在生起菩萨戒的时候,他所缘的处所,是「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菩萨在修六度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有情是「一切有情」,是冤亲平等的一个广大的所缘境。他面对有情,他所做的事业有二种:第一个是「利益」,第二个是「安乐」。
这个「安乐」是约着现世生命的趋吉避凶,这个「利益」是约着未来生命的究竟解脱。也就是说,我们在人天善法的时候,我们给众生的利益,大部分都是约着现世的。你要是在声闻乘教法,你遇到一个阿罗汉,阿罗汉他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他是偏重在给众生成就来世的解脱。只有大乘的菩萨,他给众生的利益,是包括现世的安乐跟来世的利益,这二个都具足。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我们得戒体,诸位回忆一下:得戒体的主要因素是缘境发心。你所缘的境,就是这个地方所谓的「处」。就是你到底要对谁发心?你发心要有一个对象,你要对「一切有情」成办他们的「利益安乐」,以这个当你的「处」所,就是你修习持戒的处所,就是这个处所。对这个处所,你要干什幺呢?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心,这样的发心叫做「事」。一个是约着能发心的造作,一个是你所面对的境缘,这个都是从菩提心发动出来的。
菩萨从菩提心,一个目标,要表现出一种「事」跟「处」,他必须有「方便善巧」,因为这当中困难重重。这个「方便善巧」是什幺意思呢?就是他能够把极度困难的事业,转成非常容易的事业,这叫做「方便善巧」。什幺是「方便善巧」呢?「无分别智所摄受故」,就是菩萨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是修习我空观跟法空观。我们行菩萨道,你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你要知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的障碍都是从内心变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科学家曾经作一个实验,拿一只跳蚤。诸位知道,跳蚤是会跳来跳去,它会从这只狗跳到另外一只狗。这只跳蚤,他把它放在桌上,他一拍,跳蚤就往上跳。然后这个科学家上面放一个玻璃,跳蚤碰到玻璃的时候,它感到障碍,它第二次就调低高度,它下次再跳的时候,高度在玻璃的地方再低一点点。然后你再把玻璃再往下降一半,它往上跳又遇到玻璃,它又调整它的高度。然后你再把玻璃再往下降,降到跟这个跳蚤贴近的时候,这跳蚤稍微动一下就碰到玻璃了,这个跳蚤它再也不跳了,你怎幺拍,它都不跳了,这叫做「自我设限」。
就是说,我们发了菩提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当我们要实践的时候,会有一种障碍,就是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到。因为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我们曾经遇到很多的失败、遇到别人很多的指责跟批评,这种叫做「破坏性的情绪」,这样的阴影在我们心中累积了很多,让我觉得:这件事我做不来。果然你就做不到,因为你不愿意尝试。为什幺我们不愿意尝试呢?因为我们从过去生到现在,阿赖耶识当中累积很多负面的、破坏性的情绪在里头。
这个时候,菩萨要观察我空、法空的智慧,把生命回归到原点,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内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障碍都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时候,你相信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所以修习空观,了解到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所有的恶法可以断除、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你可以「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菩萨道的根本精神,你相信你做得到。诸位要知道,你在菩萨戒,你可以暂时做不到,但是你要相信你做得到,就是菩萨不能放弃对功德的意乐。那你为什幺相信这件事情呢?因为你有方便善巧──我空、法空的智慧。否则我们永远就像跳蚤一样,其实这只跳蚤有能力跳,它为什幺不跳呢?因为它认为它做不到。所以我们在修习六度的时候,你要能有方便善巧,化解心中的自我设限。
这个「回向」就是说,他这个方向,本来我们设定的方向是往东边跑,结果他已经往西边偏了。那怎幺办呢?稍微把它回转倒向,使令他跟我们的目标相随顺。那「回向」是回向到哪里呢?「回向正无上等菩提故」,就是我们不求人天的福报、也不求二乘的偏空涅槃,但求无上菩提,这叫「回向」。古德说,前面的「所依」叫做发心,是一种动机,动机是我们刚开始设定的目标;这个「回向」,是我们趋向目标过程当中的一种回转倒向。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回向跟发心有什幺差别?好象说你现在要开车到台北去了,你设定的目标是台北。但是诸位开车的话,你会知道,就算你开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直的,你方向盘也是要调整,你不调整方向盘,虽然路是直的,它一下就跑出去。就是这个车子本身也会有一个方向,你要随时调整你的方向盘。这是什幺意思呢?虽然我们刚开始在佛前发愿,要上求佛道,但是我们内心也还有很多的声音会出来,因为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烦恼。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你遇到很多的功德、会受到很多的诱惑,这个时候你内心很多负面的烦恼会告诉你:唉呀,放弃无上菩提,这样子就可以了,那样子就好了。这个时候,菩萨对目标开始模糊的时候,怎幺办呢?靠回向。你用回向把你的妄想,再重新的回转倒向到刚开始的最初发心,所以这个回向是一个过程的调整。
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结。前面菩提心是一个总标,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经过事业、处所、方便、回向,最后他主要的汇归处,就是成就一种「清净」的功德。什幺叫「清净」的功德呢?「谓」依止「烦恼、所知二障」的一种「无障」碍的情况之下,这个「烦恼、所知」当然是障碍,但是因为有我空、法空的对治,它就转成一种无障碍的清净心,以无障碍的清净心,来「集起」一切的波罗蜜,来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因为菩萨有六相的功德,所以他所修的六度,才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多。这个是菩萨在修习六度,他不共于人天善法跟二乘的地方。
这个地方有四句,我们说明一下。第一个,就是说它是布「施」,但是不是「波罗蜜多」。我们一般人天的善法,它也布施,但是他内心没有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见,所以它不是六波罗蜜多,就是:是布施而不是波罗蜜多。第二个,「是波罗蜜多」而不是布「施」,虽然他具足菩提心跟空正见,但是它不是布施的法,它可能是持戒、或者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第三个,它是布「施」,也是「波罗蜜多」,它本身是布施的法,而且又具足菩提心跟空正见,所以它也是波罗蜜多。第四,它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多」,它不具足菩提心跟空正见其他的五度。这个地方是举「四句」来作说明。
布「施」是这样子,其「余」的持戒,乃至于般若的情况,也可以「作四句」来分别,这个地方的道理「应」该可以了「知」的。
到这个地方,「庚二、相」就是要知道:这个六波罗蜜多,大乘的波罗蜜多,它根本的功德相,就是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二个功德,你不具足……,就是你行六度,你经常要问自己:我为什幺要持戒?我为什幺要拜佛?我生命存在的价值在哪里?这个地方,菩萨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就是你要提醒自己:你生命的目标是不是已经模糊?模糊的时候,要把它明确一点──我为了要成就佛道。我要成就佛道,我必须来生往生净土;我要往生净土,我今生必须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成就什幺资粮?你前面的方向要非常清楚,你才知道你所修的功德,到底它是趋向什幺方向?日本一个很大的企业家叫松下幸之助,他说:我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不是问我自己「这个公司要赚多少钱」。松下企业的老板说:我经常问我自己:我这个公司存在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幺要举办这个公司?我的目标在哪里?这个很重要。我们一个菩萨,你经常要提醒自己:你今天为什幺要拜佛?为什幺要持戒?你的目标在哪里?因为这个是你的根本。我们经常要回光返照自己的根本还在不在?因为你这个根本不在的时候,那你这个善法就没有意义了,不能说波罗蜜多了。这一段是佛陀提醒菩萨,要知道你的根本在哪里。
因为这个「波罗蜜多」有前后相生的理由,就是说布施能够「随顺」引「生」持戒,持戒能够「随顺」引「生」忍辱,它有前后相「生」、相「顺」的次第。这个六度的次第,古德的注解当中,有二个不同的注解。这个地方,本文的注解是偏重在它的「难易性」。从难易的角度,说「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清净前前」。「前前引生后后」,就是说你一定要先修布施,你才能够持戒,因为布施是比较简单。一个人,你连把多余的财物施舍出去都很困难,你烦恼那幺重,你也没有办法持戒,持戒是要约束自己,所以布施是比较容易。透过布施以后,你这个人个性稍微淡薄一点,少欲知足,诶,再持戒,因为持戒是长时间的。
诸位,持戒没有人说是持十分钟、五分钟的,那是尽形寿的,你布施三分钟就布施完了,所以持戒长时间的。你一个人对身业、口业有所约束,哦,你这个人多少有调伏自己的力量,你遇到逆缘的刺激,你就比较能够安忍不动。你戒持不好、你连身口业都管不好,你不要去管内心,你内心不可能管到。你内心能够忍辱,你就容易安忍不动,就容易成就禅定的寂静。你有寂静的心态,就能够观照诸法实相,它这个是「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清净前前」,当你持戒持得好,帮助你布施会更殊胜;一个人,你忍辱修得好,你持戒更庄严:后面的会反过来加持你前面的,会让你前面的功德更清净。这个地方是从顺生的难易程度安立。
第二个,在《入中论颂》,它讲到佛陀安立次第的第二个理由,是约着众生的「急迫性」。我们一个有情众生,你要这个众生发心去断恶、修善、度众生,他要完成他的目标,第一个他的身心要得到安乐,安顿下来。一个人假设在饥饿、寒冷,缺乏饮食、住处的情况之下,你很难让他行菩萨道,所以佛陀要我们先布施。你从布施当中,得到一个富足的资具,你布施以后,你才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饮食可以吃。然后,身为一个菩萨你不能太卑贱,你做一只狗,怎幺行菩萨道呢?你不是有饭吃就可以了。有饭吃,得到温饱以后,你要有一个尊贵的色身,你持戒才有尊贵色身。有了的尊贵色身,你得要把你的功德保护住,不要把这个功德烧掉了,所以你要修忍辱。把这个忍辱修好以后,你要培养一个寂静的心态,然后在寂静的心态修我空、法空,消灭你的执取,进入到平等法界。就是说我们众生的需要,它是有一个前后次第的,急迫性有它前后次第。这个地方是从急迫性,来安立这个六度的次第。在本文当中只讲到难易性,在其他的注解有讲到急迫性。
这个名词的解释,大乘佛法经常说是「名以召德」,每一个名词都代表一种功德,所以它这个地方等于是讲功德。大家会质疑说:前面讲布施的相有六种功德,这个地方又讲功德,这二个功德有什幺差别呢?前面六相的功德,是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说每一度都具足它的菩提心、空正见等等。这个地方的功德是比较从实际具体的说法,就是当你具足这个六相功德的时候,实际表现在布施,它会产生一个如何的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这个地方的功德,是比较具体说明。前面是理论上,每一度都具足六种功德;这个地方是把六种功德,具体化、落实化。
这个地方,先解释它的总名,六度的总名叫做「波罗蜜多」。为什幺称为「波罗蜜多」呢?因为它在一切「世间」的善法当中,乃至于在「声闻、独觉」的种种「善根」当中,菩萨所修的布施等六度的「善根」是「最为殊胜」的。因为它「能」够引导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到」达大般涅槃的「彼岸」,所以它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多」。我们修五戒、十善,是成就一个人天的果报。人天的果报虽然美妙,它毕竟是生灭之法,「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所以这个地方没有资格说是究竟圆满。二乘的涅槃,虽然是不生不灭,可以究竟的享有,但是它缺乏万德庄严,所以它也是有所欠缺。只有佛菩萨的「波罗蜜」,它不但是能够永久的受用,而且具足庄严,所以它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多」,它的功德是最圆满的。
这个布施的功德,有灭恶跟生善。我们不断的布施,能够「破裂悭吝」,「悭吝」就是不肯帮助别人的一种自私的心态。它的果报呢?悭贪是恶因,它的果报是「贫穷」。我们一个人,身边有很多的东西,比如衣服也好、财物也好,其实有些东西你永远用不到。如果你经常把这东西占有,不肯布施出去,会有什幺样的后果?无形当中,你就会有一种自私的心态,这个自私的心态,它就会伤害你的目标、伤害你的菩提心,它就会去左右你的菩提心。
所以佛陀劝我们:你太多东西最好布施出去,因为它会把这种负面的力量──「悭贪」破坏掉,当然你没有悭贪就不会「贫穷」。那生善呢?「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能」成就「广大」的「财」富地「位」,所以菩萨在成佛之前,他的果报都是特别尊贵富足。而且他这样的福报,又能够成为一种「资粮」,成为无上菩提前进的动力。
这个「资粮」我们说明一下。世间人修习布施,他成就广大的「财位」,基本上会产生放逸。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福报很大,你看他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特别的尊贵;但是他没有时间修学佛法,他为他的福报所障碍,产生放逸。有些人你看他福报也很大,但是他不把福报当一回事,他能够把这个福报当做如梦如幻,他继续的修习他的戒定慧,继续的往佛道前进,他不会被这个路旁的小花障碍住。为什幺呢?因为他有目标,他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他有这种大乘的善根。所以你的福报,如果背后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福报对你不是好事情。
诸位要知道,所有的地狱果报,都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印光大师说:你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福报愈大,你这个生死业力愈大,你造罪愈大。但是当你有福报,你背后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那就不同了,那这个福报是一种资粮,你前进到无上菩提的一种动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他能够把这个广大的财位,转成一种成佛的资粮,这个就是有波罗蜜多的意思。
菩萨在持戒的时候,有灭恶跟生善的效果。第一个,他能够「息灭」这个「恶戒」。「恶戒」有二层意思:第一个、奉持不正当的戒,外道持牛戒、持狗戒,这个叫做「恶戒」;第二个、他不奉持善良的戒,不奉持善良的戒,就是造杀、盗、淫、妄。那怎幺办呢?菩萨以持戒,来消灭你的罪业,消灭罪业就能够远离三恶道的苦果。
所以持戒有什么生善的效果呢?「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一个人能够奉持如来的戒法,从近果来说,成就人天的尊贵身;从远果来说,成就禅定的前方便,这个「等持」就是禅定。因为你持戒,内心安稳,所以你就容易成就专注、成就相续,而成就一个「等持」的功德。前面布施的善法跟持戒,最大的差异在哪里?戒法是佛制的,这是最大的差别。善法不是佛制的,佛陀不出世,也有很多的十善法。
「佛制」这句话代表什幺意思呢?佛陀为什幺在无量的善法当中,选择其中几样,说这样子是一个戒呢?这有二层意思,诸位要知道:佛陀是为了圣道而制戒的,他是为圣道布局的。就是说,你要成就圣道,第一个、你要成就尊贵身。你要是做一只蚂蚁,你没有办法修学圣道;第二个、你要成就圣道。你必须成就一个寂静的心态,所以持戒能够成就人天的尊贵身,也能够帮你成就一种安稳寂静的心态。你看有的宗教持戒,它说:你一生当中不能喝咖啡;你也不能坐汽车,只能够骑脚踏车。但是我们看不出这个戒,对于成就尊贵身、成就禅定有什幺帮助。这个,我们讲就是无益的苦行,就是说你这样子行动没有效果。但是佛陀制戒不是,佛陀所制的戒,都是引导你成就人天的善趣,成就一种寂静的心态,他是为圣道而布局的。
这个讲到持戒的功德,我们先到这个地方。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摄大乘论28 :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把诵经当功德想是你内心有一个自我
摄大乘论29 :你一直修空观,对因果愈来愈相信,这个空是对的
摄大乘论33 :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过程--就是你的因地
摄大乘论34:如果你看到佛陀的功德没有感觉,这是非常严重的警讯出现
摄大乘论35:若我们活在希望当中,我们永远一无所有,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摄大乘论37 : 你心想这件事对我有好处,便开始不平等,开始在造业了
摄大乘论38 : 感情重的人心中一定有所畏惧,要行菩萨道就有困难
摄大乘论39 : 生命是你的联想产生的,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过去的联想
摄大乘论40 : 完全修止,没有生起观照,那表示你的生命没办法突破
摄大乘论43 : 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帮助你也可能会障碍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摄大乘论44 :你有目标才能够在这么多的经论当中找到你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