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在不同应用领域(如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以及应用场景(如热/冷气候、高山/天空和深海)的需求,新兴的可充电电池除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要求,还应具有宽耐温性的特点。然而,这些关键的性能参数之间通常存在权衡关系。例如,由于金属锂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较低的电化学电位(−3.040 V vs标准氢电极),锂金属电池(LMBs)有望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锂金属的高反应性导致锂枝晶生长,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不稳定,体积变化不可控,甚至造成液态锂金属电池严重的安全问题。为了避免液态电解质与锂金属电极之间产生副反应,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已报道了许多解决策略,包括制备电极保护膜和固态电解质。其中,聚合物作为电极保护膜和固态电解质因其成本低、易于加工、重量轻、柔韧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尽管对高能量密度和安全的LMBs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开发具有宽温域工作的固态LMBs的研究仍然有限。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曹鹏飞教授联合南开大学杨化滨研究员在Energy Stroage Material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性论文“In-situ formation of quasi-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wide-temperatureapplicable Li-metal batteries”。提出了一种通过在低熔点有机溶剂(如1,3-二氧戊环,DOL或二氟乙酸乙酯,EDFA)中,以LiTFSI作为锂盐,原位聚合醚类单体,制备的新型准固态电解质(QSPE)。该准固态电解质能够在−20~60 °C的宽温度范围内实现准固态LMBs的稳定无枝晶化循环,如图示1。通过如下策略解决准固态电池低温性能差的问题:(1)在醚类聚合物链中引入氨基甲酸酯和丙烯酸酯基团,大大降低了醚类聚合物的结晶度,为Li+提供了连续的配位点,从而构建有助于Li+快速传导的通道;(2)引入低熔点有机溶剂(如:DOL或EDFA)增强体相电解质中的Li+的传输速度;(3)原位聚合的方式确保了电极与电解质紧密的界面接触;(4)QSPE诱导形成更加稳定的SEI层,帮助Li+在电极/电解质界面处迁移。本章对该准固态电解质的物化性质进行评估,并测试准固态电池在宽温域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对其深层机理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这种QSPE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在每个传输步骤中离子传输动力学缓慢的问题,实现了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宽温度耐受性之间的权衡,为在不同场景下工作的高性能LMBs提供了见解。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贺雅悦为第一作者,北京化工大学曹鹏飞教授与南开大学杨化滨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