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2017-01-08 钟凯 药事网


药事网—中国药学会和《健康报》共同评选出的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药学服务平台。北京药学会最具人气药学科普公众号。通过"知识众筹"模式汇聚全国三甲医院最富经验的药师与医生为您在线咨询!欢迎点击标题下蓝字“药事网”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关注和使用。

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隔夜茶不能喝”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有很多人担心隔夜茶会出现细菌、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的问题, 甚至有人说它能致癌。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科学依据何在?


营养物质


茶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有苦涩味的茶多酚、提供鲜味的氨基酸、提供甜味的可溶性糖、提供苦味的咖啡碱及有黏稠性的果胶等。不同茶叶浸泡时,这些营养成分溶出的规律有较大差异。以绿茶为例,冲泡后室温放置1小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就基本上都泡出来了。继续放置1小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均迅速减少。因此龙井、碧螺春这样的嫩茶,最好1小时之内喝掉。



而普洱茶在开水冲泡后放在室温,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后才达到最高值。可见隔夜茶并非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像普洱这种比较耐泡的茶,其营养甚至相当不错。当然,这种冲泡方式显然不符合一般人的饮用习惯吧。


亚硝酸盐


民间传说隔夜茶致癌,因为大量的亚硝酸盐,其实这是误解

经检测,一杯绿茶、红茶或龙井茶(240毫升)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均不足0.03毫克,普洱茶也差不多。泡好的茶汤敞开放置一整天,其中的硝酸盐含量可以上升数倍,不过依然很少,一杯大约只有0.2毫克左右。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参考国家标准的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10毫克,腌腊肉中的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30毫克。可见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不仅如此,茶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开水沸腾的时间也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千滚水也没事。


细菌


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摄氏度,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但茶汤凉下来之后,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再次光顾,尤其是敞开存放的情况。

但用普洱茶做的实验表明,即使敞开放置一整天,细菌的数量依然很低,和熟肉制品、方便面等预包装食品的卫生要求相当。这首先是因为茶汤的营养成分并不是细菌最喜欢的糖类和蛋白质。其次,茶汤含有茶多酚等成分,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实验表明,隔夜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越是浓茶抑菌效果越好。因此隔夜茶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当然如果茶汤出现异味或发混就别逞强硬喝了


重金属


有时茶汤隔夜或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漂着少量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有的人怀疑这是茶水泡的时间长了,重金属溶出来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产物和金属无关

茶叶重金属进入茶汤的比例在不同茶叶中有一些差异。一般而言,绿茶和普洱茶的重金属溶出率大约在10-20%,红茶在30-40%。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蒸馏水冲泡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在放置约8小时后铅浓度最大,但最多只有每升2.4微克。中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铅的限量为每升50微克,管得最严的婴儿奶粉的限量相当于每升奶19微克。

因此可以说,茶叶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当然如果存在铅铬绿等违法添加则要另说了。


总之呢,隔夜茶并不会像传言中的那样有毒,但我也并不是要劝你喝隔夜茶,毕竟不太好喝(因人而异)。

另外,隔夜并不可怕,你想想,放一白天和放一晚上,不是一回事嘛?为啥一沾上“隔夜”就这么吓人呢?(隔夜水、隔夜饭、隔夜菜、隔夜茶)难道它们还通灵?要等月黑风高夜?不是说好了建国之后不许成精的嘛。。。当然,如果你要跟我讲什么阴气、阳气什么的。。。再见!

缩微不动脑筋版

1、隔夜茶不好喝,但并不等于有毒不能喝。

2、茶叶不宜浸泡时间过长,一般1小时之内喝完最佳。

3、隔夜茶并不会产生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4、茶汤成分有一定抑菌作用,隔夜茶不太可能导致拉肚子。

5、除非恶意添加,否则茶汤中重金属极少,即使隔夜。

来源: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食品那些事儿”(微信号:foodsafey119)可点击阅读原文查阅。转载此文章须经授权。图片来自于网络。




欢迎扫码咨询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文章


婴儿用药 | 儿童用药 | 儿童雾化 | 更年期 | 老年用药 | 骨质疏松 | 降糖药 | 降脂药 | 抗菌药 | 抗过敏 | 退烧药 | 胃药 | 激素 | 伤肾中药 | 靶向药物 | 首剂加倍  | 便秘 | 腹泻 | 咳嗽有痰 | 烧烫伤 | 痛风 | 减肥 | 补钙 | 眼红眼痛 | 心脏病 | 流感 | 免疫力 | 补肾 | 缓控释片 | 假期用药 | 吗丁啉 | 低钠盐 | 美林 | 病毒灵 | 冬虫夏草 | 优甲乐 | 仙灵骨葆 | 二甲双胍头孢 | 阿奇霉素 | 拜新同莎普爱思 


                    药事网

每周更新 专业专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