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们——未来10年,什么样的孩子不会被“无情淘汰”?

陶西平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建设数码社区]


         让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地方,让所有人真正成为他自己。——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


        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育无论怎么变,改变方向只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变革的路线图: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  ——《未来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面对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们

作者|陶西平

来源|腾讯教育


(本文为陶西平在2017年12月17日“屏幕社交时代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发展峰会上的讲话摘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了我们国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了世界的先进的行列。而参与这种在同一起点上竞争的主力军,是我们国家年轻的一代。


        在未来我们要实现我们的强国梦,在信息技术各个领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依然要靠着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所以青少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熏陶。当然,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


        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不能够延续传统的模式。那是因为信息化给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但随之而来也给青少年的成长之路带来前所未有的坎坷。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在欣喜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困惑。


        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对挑战,成为教育面临的新的课题。


        有人用两句话来形容信息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一句话是“天涯若比邻”。


        一是信息化有了顺畅的交流渠道,拉近了人和人,包括远方的人交流的距离;


        二是信息化有了便利的学习平台,缩短了人和知识、技能的距离;


        三是信息化有了敞开的信息窗口,可以及时地获得世界各种信息;


        四是信息化有了创新的便捷途径,为年轻的创客和创新成果的推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五是信息化提供了娱乐的广阔天地。青少年可以选择各种娱乐形式休闲,因此信息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另一句话是“比邻若天涯”。


        一是容易滋生情感淡薄,既使相邻而坐,比邻而居,也是各自面对屏幕,亲情、友情有时候都被放在脑后。


        二是容易造成思维肤浅,正如美国的一所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说,美国大概每个学生一周要发2200多次短信,但是交流的速度越快,内容越肤浅,交流的越多越缺少深刻的意义。所以他说这样下去,美国会培养出最愚蠢的一代人。


        三是容易影响价值判断,网络上多种价值观的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受到多重干扰,影响处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是容易受到网络欺诈,当前通过网络进行的各种欺诈活动屡屡发生,青少年容易在各种诱惑当中上当受骗。五是容易产生网络成瘾,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严重影响了学习健康,当然还有对视觉的影响。


        因此认为信息化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设置了种种障碍。但是信息化潮流不可阻挡,信息时代为我国,以及人类,也为青少年自身的发展提供的机遇不能错过。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信息化背景之下的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讨。通过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以教育的变革顺应时代的需求,为我国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在世界的前列,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未来10年,什么样的孩子

不会被“无情淘汰”? 

作者|陶西平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失衡和一个机遇。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失衡,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这两个失衡都直接威胁到人的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现在的世界也面临着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其兴起速度之快以及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速度之快,超出我们的预料。面对这样的一个既有失衡,又有机遇的状况,人类社会应该怎么做?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一份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文件,即《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项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17个小目标的目标之一指向教育——“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这个目标强调了三个概念,即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的优质和终身学习。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可以理解为教育就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价值观的三次调整


        我们的时代呼唤教育价值观的反思,在不同的时代,对教育价值观都有不同的侧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以来,有三个关于教育的重要研究报告。


        报告一:1972年《学会生存》


        当时世界总体经济比较繁荣,报告提出来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要为科学发展服务,促进经济更加繁荣,以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为主体来设立教育目标。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及终身学习的思想。


        报告二: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这个报告提出的背景是在20世纪末,当时全世界经济都比较萧条,大家寄希望于新的世纪,因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充满了乐观主义的色彩,提出了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这四个学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指导着我们教育的改革。


        报告三:2015年《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报告提出教育应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教育应该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三者的协调作为立足点。


        这三个报告反应了全球教育价值观的调整方向,从最初的科技主义、经济主义转向乐观主义、理想主义,调整为现在立足于人文主义。这引发了人们对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知识,不仅仅被广泛的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也包括价值观和态度。学习的过程也要改变:不仅仅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的过程。


        而教育,就是有组织地进行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学校以外的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国家所确立的核心素养。


        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知识不能只是传统的信息的认识,而是把“知识”、“品格“和“能力”融合在一起。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抓住四个特性


        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为了把这个目标具体化,提出了“核心素养”问题,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引领课程改革。(在美国,称为STEAM课程,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立德树人”,所以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品德”。


        核心素养有以下四个特性:


        共同性。共同性是对中国所有学生的共同素养要求,素养既有后天影响,又有先天潜能的后天开发,由于人的潜能的多元性和后天影响的多样性,人的核心素养结构和水平也会呈现不同的个性特点。


        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时代与社会需要的基础品格和能力。


        关键性。关键性是指经过选择认为相对来说最为必要的关键性的品格和能力,当然不是素养的全部,甚至不是核心素养的全部,因为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强调点。


        生发性。生发性指核心素养有助于生发其他优良的品格与能力,包括专业的、专门的、个性的、变通的。


        核心素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能力),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加强课程融合性有其必要性


        目前我们存在着多种跨界的问题,但最终要解决融合的问题。比如学科跨界,是单学科教学,还是多学科教学?环境跨界,学校内教学好,还是学校、社会、家庭结合好?教育目标和任务之间跨界:工作和教育目标捆绑,原本德、智、体、美都是教育目标,被分成了不同的学科,分工之后,教育目标就没有变成全部教育活动的目标,而是单一学科老师的教育目标。


        STEAM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STEAM教育的理念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创性。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形成以工程为核心把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综合性无疑是必要的。目前在国家课程里面,仍以单科课程为主,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里加入综合课和STEAM课程,加强课程的融合性是必要的。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发明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去年和今年,我们两次组织学生去瑞典跟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话,北京今年去了300多个小学生,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介绍诺贝尔奖的来历,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


        孩子们给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的发明都是合作发明的,为什么诺贝尔奖只颁给个人,不颁给团队?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想了半天,的确,有的时候一个奖颁给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是单独的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为什么?


        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考虑了半天,是这样回答的,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当初诺贝尔就是那么定的,只发给个人。诺贝尔奖只颁发给科学家,不颁发给发明家。”


        所以,发现跟发明是两个东西。所有学科贯彻STEAM精神,应该把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试图解释问题也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打下基础。


      (作者:陶西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本文据陶西平在中美校长高峰论坛上演讲编辑整理,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现代教育报。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STEAM教育支持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以综合创新的形式改造世界,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STEAM教育具备新的核心特征:跨学科、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STEAM教育:提升孩子哪些能力?有哪些核心特征?


         未来学校的学生着重学什么,它看重什么,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美国和其他国家实践的启示。我们非常欣赏朱永新老师提出的新教育的核心的计划——让师生过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果我们只做左边那条就不完整,两条都一起做那就是完整。——《未来学校更看重什么?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说前两者更多地是在传统的教育中充实了新的内容,那么,后两者则是着眼于21世纪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标。——《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巨人的思考,牛人的选择

        愿力人生——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      

        新教育|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领读者——绘制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向着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守望新教育》推荐文章目录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新教育APP简介[最新版]

        我在这里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