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末来临,@ 校长、老师和父母们——你计划怎样评价孩子?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

2018-01-23 林忠玲 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我们应该给孩子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文学、最好的电影,让他在里面自然地熏陶。而这些,是不能考试的。——《分数和人格、智慧完全是两回事》《让生命幸福完整


         教育不仅仅只有分数和升学,教育还有更多的意义,更重要的使命。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社会实践能力、品行操守、理想信念追求等都远比一时的分数和升学率重要。——《教育不仅仅只有分数——比分数更重要的还有


         每个学期的结业庆典,对许多新教育的榜样教室来说,是所有节日之中最为隆重的。——《新教育的期末庆典做什么?怎样做?


         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才是我们对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中小学校长们的终极期盼。——《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


期末来临,@ 校长老师父母们

——你计划怎样评价孩子?

 作者|林忠玲

(江苏姜堰教育局副局长)

      又到了一个学期结束时。每到这个时间节点,总有一些话想和你们唠唠叨。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郭丽萍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校长们:

        你的学校有几把尺子来量孩子?

      

        曾经有个报道,说南京某个以接受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校长,到了学期末,会给每个孩子都发一个奖,就连平时基本天天旷课的一个捣蛋鬼,也因为保护过本校孩子不受外面痞子欺负,得到了“见义勇为”奖。

      

        我相信,敢于这样做的校长是极少数的,因为在众多校长的思维里,只有那些够得上优秀的孩子才该授奖。

      

        都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孩子。我以为,衡量一所学校所施予的教育是不是有温度,是不是在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就看这所学校在评价学生方面有多少把尺子。

     

         以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来评判一批孩子的优劣,最直接,最公平,最简单,但似乎也最不人道。因为人的成长的复杂性,岂是一纸分数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

      

        在标准化考试面前,几乎90%的孩子都不会有成就感,因为得到满分的毕竟太少了。只要得不到满分,就是有瑕疵,有遗憾,老师、父母就一定不会满意,也一定会寄语“还须努力”。

      

        每一场考试,最受伤的是那些中下等。表面上有些孩子显得很不在乎,其实他们在心里自卑到极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应该成为校长的一种情怀。如果一所学校评价学生的手段只剩下了分数,只能说这是教育者的无能。

      

        理想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坐的、躺着的,千姿百态,或快或慢,但终究殊途同归。

      

        亲爱的校长们,不知道你为你们的孩子准备了几把评价的尺子?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郭丽萍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教师们:

        你将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期末,班主任老师都在忙着给学生写评语。那么多的孩子,还要写出不同的样子,这似乎是一个十分费脑子的活儿,真的很难哦。

      

        听说,有的班主任很有办法:从网上下载一些评语的模板,然后稍稍改头换面,便应付过去了。这样做,老师省事了,但送给孩子们的评语缺少了真诚表达,孩子们记不住,父母们也能或多或少感觉到教师的心不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作为期末的评语,是师者对孩子说的真心话,是赏识激励,殷殷期待。好的评语,似冬日里的阳光,温暖备至。有时,就是老师的一句话,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

      

        其实,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看得最认真的是他们的父母。父母们想从老师的表达中,判断自家孩子的在校表现。好的评语,会让父母们在内心升腾起希望,让家庭因为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给每个孩子写评语,把自己眼中的孩子描述出来,不仅仅是一个任务,而且是一次教育契机。对每个孩子关注越多,你的表达细节就会越多;爱得越深,你的话语方式就会越真。

      

        亲爱的老师们,你写给孩子的评语,自己读了会感动吗?孩子们读了会激动吗?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郭明晓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父母们:

        你能容忍你的孩子不优秀吗?

      

        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生命旅程中的陪伴者。我们只能陪他们一程,他们却会伴我们一生。

      

        因为天性禀赋,环境习惯,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佼佼者。生命存在的最大意义,如佛家所言“追求安乐,远离痛苦”。如果我们总是与“邻家孩子”做比较,就会常常体验到痛苦。

      

        因为生存竞争压力的传导作用,决定了当下的教育评价选拔制度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剧场效应”说明,每个家庭谁都怕输。可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只要竞争存在,就会有人失败。

      

        每次考试,你们一定会打听孩子考了多少,也一定还会有很多的学校会在期末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孩子的分数,甚至排名先后。也许,你的孩子根本就没法达到你所理想的程度,你美好的梦想会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中破灭。

      

        孩子学习优秀,固然令人欣慰。但学业不优秀,并不代表孩子一切都很糟糕。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如花的年纪,会选择跳楼轻生?这是因为在学校比不过他人,在家里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当家庭这个港湾不再温暖,生命走向逃离甚至毁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好好活着”与“比他人优秀”,谁更重要?我想,那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认识最深。

      

        期末,当你的孩子无可奈何地告诉你,这回考得不好,你是拳脚相加,还是理解等待?你是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了孩子身上,还是从自身开始找些原因呢?

      

        亲爱的父母们,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很优秀,你能一如既往给他家的温暖吗?


     (文章转自林忠玲老师简书,作者为新教育实验区江苏姜堰教育局副局长,本期微信图片均转自新教育榜样教师,图文著作权归皆作者所有,向作者致谢!)(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微信公众号 swxjy_cdq 欢迎关注! )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郭明晓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

——《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文摘


        每个学期的结业庆典,对许多新教育的榜样教室来说,是所有节日之中最为隆重的。以新教育实验小学为例,结业不是一天,因为每个班级至少要半天时间来展现结业庆典,占用童话剧场,仅有六个班级的学校,要用整整三天来完成结业庆典。每一个教室,首先要进行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室叙事”,用照片、录像、重新编辑组合的诗歌,回顾刚刚走过的一个学期旅程。因为新教育实验小学每班都有教室日历、教室周历,所以这样的回顾注定充满了细节。教室叙事之后,是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无论学科分数如何,无论性格脾气如何,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一些奖项,得到对自己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的特别期许。最后,老师、孩子和家长汇聚在童话剧场,观赏由全班孩子们演出的童话剧。从一二年级天真烂漫的童话,到三四年级颇有深度与象征的故事,再到未来高年级的经典,他们把最美的童话,视为一间教室的自己的故事。不是背诵或念出台词,而是用心倾诉那些话语,真切感受成长所必须的那些曲折的情节,并在主角面对困境与两难情形时的抉择中学会抉择,在主角履践承诺的担当中学会担当。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的期末庆典做什么?怎样做?什么是新教育的生命叙事课程?

       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是生命,擦亮每个日子——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宣言》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郭丽萍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

——《致教师》读后感 

作者|胡小翠

  

        细细品读了朱老师的《致教师》,看着书中的那一个个问题,就仿佛是为我回答的。其中朱老师的一个观点让我尤为感动,那就是: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护的。“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个性不一样,我们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够用一张试卷衡量所有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

  

         新教育独特的生命叙事剧令我耳目一新。给孩子们排练适合自己的剧目,感受生命的意义。真诚地为新教育人点赞。朱永新老师说,衡量新教育生命叙事剧是否精彩,不是看学生们的演技是否成熟,布景是否漂亮,而是看学生们有没有真正地演绎出剧中人物的灵魂,把著作的真谛表现出来,每个学生是否真正地投入到剧情之中。人生需要的是“中庸”的智慧,是既有感情,又有思想的“正剧”。新教育生命叙事剧,就希望运用舞台上的“正剧”引导出人生的“正剧”。每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关注每个生命,关注每个孩子,为每个生命颁奖,为每个生命喝彩,是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原则。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优点的,你要善于去发现,并大力地表扬他们的“闪光点”,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他们真的能力很差,而只是他们缺少周围环境的人们给予他们的肯定和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作为教师时刻要记住这一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你那柔声细语的表扬声中和殷切的期待目光中。

  

        在教学中我都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尤其是给那些在慢慢进步的后进生们。这些孩子在我的表扬声中,仰起了头,挺起了胸,表现也越来越好。


        最后,我想以泰戈尔的一句话用以自勉:“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希望自己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为每一个生命颁奖。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一间小教室,十个大行动

        奇迹树教室里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奇迹树教室里的家校共育课程

        培养幸福完整的人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殷卫娟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

——“金蔷薇”班的期末庆典

作者|张中权


        精彩纷呈的一学期又结束了,时间过得很快,开学仿佛就在昨天。看着眼前的他们,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一个学期,约半年时间,这群可爱的孩子,又长大了一些,更懂事了一些。欣慰,他们的成长,失落,两月的分离。


        “金蔷薇”班期末庆典如期举行,孩子们满含期待,而我,更是心怀感慨。这帮孩子,陪伴他们一年了。一年时间,许多的美好在此间发生。


        今天、此时、此刻,我们相约“金蔷薇教室”,举行隆重期末庆典——为每个生命颁奖。毫无疑问是“每个生命”,而不只是那些通常意义上的优秀学生。每个生命都是可爱的,都是值得期待的。一学期来,每个孩子的生命理所当然得到了滋养,理所当然获得了蓬勃的成长,就应该得到奖赏,获得褒扬。一个个孩子,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伴随着音乐,带着微笑和自豪冲向讲台,从我手中一一领取他们的“奖赏”——一张张寓意他们生命拔节成长的奖状,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祝福。


        瞧,他们是多么开心啊,多么幸福啊,这才是童年生活该有的模样:体验、成长、收获!学校和教室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过着充实而又快乐的学校生活,感受着自身生命成长的力量,采撷着寓意收获的累累硕果。其实,纵观人的一生,又何尝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哪个鲜活的生命不是这样的经历?趁此机会,我拿起手机,拍下他们幸福的模样。人生的重要时刻,抑或平凡的瞬间,都应该留些纪念,这是在搜集铸造寓意爱与幸福的金蔷薇的点点金粉——我多次对孩子们说过的。


        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为孩子们创造一种仪式感,让他们去感悟一种庆典,不然生命该是多么的无趣乏味,童年生活该失去多少的精彩纷呈


图为新教育榜样教师郭丽萍老师班级期末庆典掠影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让生命幸福完整

        新教育的期末庆典做什么?怎样做?什么是新教育的生命叙事课程?

        新生命教育的原则和课程样态

        新教育对研发卓越课程有着怎样的思考?

        共同成长的幸福

        愿你拥有稳稳的幸福

        如何获得新时代的幸福?

        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关于幸福的思考与箴言

        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

        让好习惯开启童年的幸福

        在乡村里的“中国小学”幸福穿越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新教育学校文化表现在哪些地方?学校如何把新教育之魂“活出来”?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 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

        她缘何成为“全球教师奖” 唯一入围的中国教师?

        让生命一路芬芳

        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

        世界看我时,枝头总有花开

        新教育,新生命,新北川——来自北川新教育实验区的报告

        交给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东西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