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

张鹏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听窗外声音]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认知是实践升华。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小编题记


        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踏上博物馆之旅——博物馆里的童年,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假期。


        博物馆是个浩瀚的知识宝库,让孩子穿梭和奔波在历史、自然、科技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中,对其知识的储备、个人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博物馆作为收藏了人类文明结晶的地方,能给孩子们展现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让孩子在行走中成长

作者|张鹏

        

        越来越多小朋友们走进博物馆

 

        但也会有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呢?每次展厅讲解结束时,我都会用这样一段话回答:博物馆不仅仅是个旅游景点,这里是我们终生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革,一个人因为有了记忆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很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记忆可以让这个国家很厚重,而一个民族也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记忆而得以延续。



        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很多爸爸妈妈们会有这样的误区,高高在上的博物馆是个浩瀚的知识宝库,让孩子穿梭和奔波在历史、自然、科技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中,对其知识的储备、个人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深切地以为,对孩子参观博物馆而言,习惯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身边不缺少充满大量知识内容的各类博物馆,也不缺少带着孩子参观展览的自觉行为,但缺少的是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相比让孩子们记住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来说,给予他们更多的观察和发现,启发他们更多的疑问和思考,显得更为重要。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展示了一件来自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主体图案是三组五人手拉手跳舞,当成年人都在急于想知道所跳的舞蹈是祭祀还是出征时,孩子们会很快发现每组人物当中,最左侧人的左臂,最右侧人的右臂,均不是一条曲线,先民是画了两条独立的曲线,有人会猜测是甩起来的袖子,有人会猜测是一上一下摆动的姿态。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曾展西班牙画家胡安·里波列斯的画作,画面中一颗红色的心形图案,在成年人眼里看到的可能是紧张、局促、不安,而在孩子眼里就是一颗很大且长满籽儿的草莓。



        在博物馆的参观中,孩子们并不只是信息的接收方,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够随时自如地激活与文物之间的“对话”。正如雕塑家罗丹讲过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不缺少艺术,缺少的是一双发现艺术的眼睛,作为家长的我们,请带着对博物馆的好奇,陪伴孩子一起带着观察和思考去寻找博物馆的惊喜,真正与孩子一同培养起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


        做好走进博物馆的准备

 

        其一是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博物馆类型很多,展览类型也很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让孩子与博物馆的初次见面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选择参与性强的博物馆和展览,既可以选择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项目,也可以自己尝试着动手设计一些诸如“发现不同”“寻宝”等操作简单的活动;其次在孩子阅读和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对博物馆有一定认知基础后,再选择线索性强、知识性强的综合博物馆,激发他们主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其二是要注意参观前的准备与参观后的回味。每个展览在陈设之初都是按照一定的线索和思路布置的,展柜和展柜之间、文物和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爸爸妈妈们要先与孩子们参观,一是能够清楚地了解哪些展览是适合自己的孩子参观的,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展览都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这需要家长进行选择;二是能为小朋友们的参观做好提前的准备,有哪些知识点和趣味点,多久的时间是比较适合,如何设定参观的路线,除了参观前的准备,要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博物馆中看到、学到的内容,让历史不再显得陌生和遥远。多一份观察、多一份思考,就多一分收获的喜悦。

 

        其三是要注意并非所有讲解都适合孩子。展厅里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们总觉得遇到适合孩子的讲解机会难得,将年纪很小的孩子推到人群前列,使得距离我最近的前排观众常常是一群大大小小,或高或低的小朋友们。对于讲解员而言,不同年纪的孩子理解能力的差别是很大的,再如何努力,也只能照顾到其中一部分群体的需求。



        其四是要控制在展厅停留的时间。孩子们的注意力有限,尤其是在如此安静的环境内更加有限,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等实际情况,控制他们在展厅内停留的时间。时长以一节课的时间为最佳,避免“一餐吃尽”的参观方式,而是面对同一个展览,选择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多次参观,使用“少吃多餐”的方式。

 

        其五是带着伙伴们一起参观。有些孩子更愿意独自参观,作为家长们应当尊重他们的参观习惯和方式,但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更建议带着伙伴们一起参观。当有小伙伴们同行时,孩子们会表现出更多地积极性,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能更好地参与到参观行为中来。当我的一个小问题抛给听讲的孩子们时,会听到许多不同的答案,尽管只有一个答案可能是正确的,但为孩子们打开的却是更加开阔的想象和思考。



        其六是要注意博物馆参观的礼仪。博物馆的英文单词来自于九个缪斯女神的名字,她们是掌管音乐、诗歌、历史等的科学艺术女神。博物馆不仅是科学艺术的殿堂,也是彰显我们美德的地方。提前和孩子们分享博物馆的参观礼仪,让“尊重”二字留在他们心中,对文物尊重,将博物馆视为知识的殿堂;对他人尊重,将博物馆视作美德的体现。

 

        也许是因为在博物馆已经做了十年的义务讲解,对博物馆有着很特殊和很深厚的感情的缘故,我总是愿意让孩子们能够带着观察和思考走进博物馆,带着感动和收获离开,希望他们在博物馆里寻找人类和民族逝去的回忆,同时也在博物馆里留下孩子们发现和追寻美好的那份回忆。

 

        (本文来源于靳晓燕编辑的2014年5月27日《光明日报》基础教育版。主题目为小编所加,图片选自网络。)



博物馆教育

——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 

作者|佚名


        谈到教育,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与学校相挂钩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已经慢慢的不能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了,在学校教育之外延伸出的就是社会教育。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孩子们通过实践,社会项目等获得的知识要比学校教育实在的多,因为孩子们可以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知识。


        感受体验,这是欧洲教育给孩子最大的收获。而能为孩子带来感受和体验的首选,就是欧洲那些不胜枚举的博物馆。博物馆作为收藏了人类文明结晶的地方,能给孩子们展现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提到欧洲的博物馆,人们会首先想到花都巴黎的卢浮宫。作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首的它坐落于巴黎中心塞纳河畔。宫殿本身就是一件瑰宝,它曾是法国的皇宫,在这里居住过几十位国王,其本身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之一。它收藏的三大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纳斯》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前来观摩。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仍保留着它的教育职能。



        欧洲的学生可以凭学生证免费入内参观,在6个分区中自由游览。同时卢浮宫摆脱了传统的讲解员模式,入口处可以领取免费的介绍手册,也可以租借电子讲解器收听讲解。当喜欢法律的学生看到真正的汉莫拉比法典,喜欢艺术的学生见证《蒙娜丽莎》的真迹,喜欢考古的学生目睹埃及法老的冠冕时,书本上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文字和图片所不能比拟的真实感,这就是博物馆教育带给学生的收获。


        在卢浮宫中,最受欢迎的展品绝对要数蒙娜丽莎了。这幅画中神秘微笑的女人应该算得上全世界最出名的女人了,在她几米开外的地方总是围着一圈又一圈的人,拿起相机对准她神采奕奕的脸不停的按下快门,她就是《蒙娜丽莎》,一副来自大师达芬奇的世界级名作。



        谈到教育和博物馆,那就不得不提英国。作为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英国也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它就是同样位列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它的出名不在于有几件稀世臻品,而在于它藏品的丰富程度。数百万件的藏品数量导致博物馆本身已经无法全部展出,因此人们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展品。它会不时地推出新的长期展品供大家观摩,因此每次去大英博物馆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它之所以拥有如此之多的展品与18-19世纪英国的对外扩张有着密切关系。侵略行为是恶略的,但它却为英国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瑰宝。中国的瓷器字画,希腊的神庙古迹,在这里都可以看得到。可以说学生来到这里就可以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辉煌。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点也是很难达到的。   



        大英博物馆帕台农神庙雕塑通常也被称作埃尔金大理石雕,埃尔金大理石雕是英国大使埃尔金勋爵从土耳其奥斯曼皇帝手中买得了一部分巴特农神庙石雕,肢解后运回英国,而埃尔金大理石雕是巴特农神庙雕塑中最精华的部分。经历了无数次希腊与英国之间的文物纷争之后,他留在了大英博物馆,向每一个游客诉说着古希腊的文明与辉煌。


        而在欧洲还有着众多知名的博物馆,如意大利的乌菲兹美术馆,荷兰的人体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同时肩负着它们的教育责任,为欧洲的孩子带来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真实感受,让他们亲身的去体验知识,而不是去学习知识。


       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踏上博物馆之旅,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假期。



一生必逛的全球8大博物馆

作者|佚名

 

        No.1 卢浮宫博物馆

        ——最神秘的殿堂级博物馆

 

        这座文明全球的博物馆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一级美术馆。馆内藏品达20万件,除了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和蒙娜丽莎画这“三宝”外,还收藏有路易14的珍藏及拿破伦一世的战利品等诸多稀世珍宝。


        想带孩子发现里面的全部秘密,用一天两天的时间也无法全部欣赏完。如果时间较紧,可以和孩子按“色”索骥,找到你们感兴趣的参观线路。因为馆藏分门别类隶属于8个不同的藏品部门,各个部门用一种专门的颜色以示区分。比如,绿色代表古埃及文物部,红色代表绘画部,蓝色代表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及古罗马文物部等等。

 

        No.2 大英博物馆

        ——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可谓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了。它位于伦敦中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筑。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

 

        进入博物馆,建议先带孩子前往中央大厅服务台,报名参加由馆方组织的专业导游团。如果想尝试自由行,可以提前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制定你们的参观计划。在埃及馆和木乃伊面对面,在希腊馆膜拜整座神庙,在中国馆欣赏流失的国宝都是不错的选择。

 

        逛累了,还可以去中央大厅著名的圆形阅览室逛逛,很多历史名人像马克思、列宁和奥斯卡•王尔德都是这里的忠实读者,说不定你和孩子所在的位置就曾是他们静静阅读过的地方。

 

        No.3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世界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这里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共收藏有300万件古代文明至当代文明的艺术作品。馆内有五大展厅构成: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

 

        这里经常会举办许多寓教于乐的活动,为1岁半到12岁孩子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还有很多美丽的花园庭院,玻璃院顶从中高高耸起,在里面休息片刻特别惬意。

 

        No.4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最大的古文化艺术博物馆

 

        足不出国当然也可以领略世界级博物馆的风采。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你和孩子可以沿着当年皇帝的脚步,追寻500年前的文化历史。这里的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清明上河图》、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雕漆云纹盘、青玉云龙纹炉、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等都是镇馆之宝。不妨在出行前先和孩子做做功课,搜罗相关图文资料,在现场对应着欣赏。

 

        No.5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最具特色的大型历史博物馆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立于1764年,冬宫是它的主要建筑,其由众多柱子、窗户和壁龛构成,放眼望去是薄荷绿、白色和金色,色彩十分丰富,屋顶上则是一排排令人称奇的经典雕像,十分壮观。

 

        对于天生就热爱艺术的孩子而言,不可不看还有达芬奇的《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

 

        No.6 梵蒂冈博物馆

        ——最大最辉煌的壁画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原是教皇宫廷,拥有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汇集了希腊、罗马的古代遗物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大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所展示的巨作更使梵蒂冈博物馆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大最辉煌的壁画博物馆之一。

 

        其展厅也独具特色,有八角庭院、动物雕塑馆、缪斯厅、马车厅、壁毯陈列廊厅、地图陈列廊、圣母怀胎廊厅、拉斐尔画室、博尔戈大火厅、西斯廷教堂、梵蒂冈图书馆和画廊等。

 

        初游者完全可以按照其内设定的四条参观路线A、B、C、D来行进,馆内地板也用不同的颜色引导参观路线,按小时计算路程,最短为2个小时。


 

        No.7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最具混搭建筑特色的博物馆

 

        如果带孩子去日本旅游,一定要来国立博物馆逛一逛,这里收藏并陈列着日本及整个东洋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藏品多达8万9000件。主馆中分类展出了日本美术品、出土文物、工艺品。东洋馆中陈列着亚洲、埃及等地的美术品和考古文物。

 

        这里也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所设的东洋馆专门陈列着中国文物。你们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周青铜器和玉器,春秋战国以后的各种铜器、漆器、唐三彩、瓷器等,汉晋南北朝的各种石刻造像,历代书法绘画等,十分稀有。此外,馆内时常举办以某一专题为中心的“专题展览”,也可以提前关注,选择孩子和你感兴趣的参观展览。

 

        No.8 埃及博物馆

        ——最神秘的“法老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物,具有 3000 多年悠久历史,展出文物 6.3 万件,因大多以法老时期文物为主,因此埃及人又习惯地将之称为“法老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前庭院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纸草”。参观博物馆时可以按照“时间线索”来进行,第一层陈列着公元前27~前22世纪古埃及时代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第二层设珠宝、棺木、绘画、随葬品、纸草文书等专题陈列室。

 

        你们还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躺在黄金和宝石镶嵌的棺木里,栩栩如生。如此难得一见的古文物绝对会调动起孩子无限的好奇心。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聆听窗外声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一生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

    人不可能变成神,但要努力成为神隔壁的人

    巨人的思考,牛人的选择

    新加坡教育的核心与选择

    芬兰构成孩子良好童年的十大支柱

    紧握世界的手,犁好自己的田

    澳大利亚的教育

    日本教育家庭手册

    以色列教育探秘

    走进法兰西教育世界

    英国教育的特色和启示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如何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要谈教育创新,先读教育史吧

    十部经典教育电影,你看过几部?

    美国教师是怎么写评语的?

    将“创造力”置于教育的核心

    美国人的创造力从哪里来?

    学力就是创造力

    100本大师级经典图画书

    爱因斯坦写给女儿的信

    全球最美儿童阅读角

    哈佛大学为什么这么牛?

    发现电影中的生命镜像

    在经典光影中成长

    历久弥新的100部经典电影

    6年60部经典电影

    100部BBC经典纪录片

    让教师有享受咖啡的时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