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林虹的种子课程

2018-04-08 守望者cdq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大家谈]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新教育的种子之歌》)


        不要看着别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家庭教育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致力于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编辑|守望者cdq 


图文均转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一个影响了千万人的故事——种子与莲花》)(《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守望乡村里的一室梅花》)(《美国所有图画书的祖父——《胡萝卜种子》》)


         如果让我给新教育的社会功能作一个定位,我认为,新教育是在给一个病人——中国教育,作一次准确的基因修复。大家从事的,是一项注定要走进历史的、伟大的、关系中国教育的基因修复工程。(链接一点通向着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新教育的种子,为了那一次灿烂的绽放,我必须用一生的修行来涵养——吸取土地的养料,抚摸太阳的光芒,无论冬季多么漫长,草长莺飞的春天,早已藏在我的心房。——朱永新(《新教育,让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美好模样——洛阳高新区新教育追梦人之星语心愿(第一期)》)


         我对种子信心十足。只要告诉我你有一粒种子,我就准备期待它创造奇迹。——亨利·戴维·梭罗《种子的传播》(《从一粒“种子”到一树“硕果”》)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作者|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4月13日,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夏林献,在学校的花盆里埋下了一颗上海青的种子。

 

        一个星期后,嫩绿色的幼芽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夏林献在书本上写到:“大家好,我叫上海青。4月13日,小主人让我住在这里了。今天是20号了,我终于可以见到我帅气的小主人啦!”

 

        这是夏林献参加“种子节”拓展型活动课程后记录的第一篇“种子日记”。而所谓拓展型活动课程,则是中央路小学实施“种子的课程”的方法之一。



        关于种子的寓言

 

        在介绍“种子的课程”之前,中央路小学校长林虹总爱分享一个的寓言故事,名叫《安的种子》——

 

        冬天来了,天空开始飘起雪花,古寺里的老和尚找来三个小和尚——本、静和安。老和尚给了他们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

 

        本拿到种子之后,急忙找了个角落,将种子埋了起来,一心盼着种子尽快发芽开花。可因为没有仔细考虑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季节、温度及其他环境条件,最终未能如愿。

 

        静是个认真努力而又非常理性的人。他查找书籍,学习种植千年莲花的方法,为种子搭建温暖的房间,寻来珍贵的药水和金花盆。终于,静的种子发了芽。可因为太在乎这颗嫩芽,静用金罩子将它罩了起来,结果嫩芽失去了阳光,最终还是夭折了。

 

        而安在接过老和尚递来的种子后,只是感恩地说了一句:“我有一颗种子了。”而后便将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他像往常一样,出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悠悠然地带着小狗儿散步。直到冬雪消融、春暖花开,安才从小布袋里取出种子,种在碧绿的池塘里。春去夏来,千年莲花终于悄然绽放……

 

        林虹非常喜欢这个寓言故事,在她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可捧着这颗种子,人们是否能看到它的珍贵?是否愿意尊重它原来的样子?是否愿意平和地等待,适切地帮助它发芽开花?”

 

        林虹觉得,更多时候,人们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达成目的,让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教育因此变成了一种追逐。“可享受陪伴种子生长的过程,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才是生命的智慧”。

 

        经过这番颇富禅意的思考,林虹和中央路小学的教师团队决心转变他们看待教育、看待学生的视角。

 

        “在古老的拉丁语中,‘教育’是‘耕种’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在‘中央路小学’的‘中央’二字上加上禾木旁,‘中’、‘央’就成了‘种子’,成了‘秧苗’。”林虹比拟道,“所以,我们想把每个孩子,都当做一颗珍贵而独特的种子,将种子放在学校核心的位置上,希望每一颗小种子都能释放大能量。”

 

        问题是,如何培育这些小种子?如何让他们释放出自己的大能量?



        探寻种子生长的关键DNA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里的“核心素养体系”,并非我国教育界独有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则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那么核心素养便是种子得以健康成长的DNA。而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便是释放小种子大能量的方法论。中央路小学的教师团队由此确立了“培育健康、关怀、智慧、尚美的中国儿童”的育人目标,以及“让每一颗种子在实践、合作中自能生长”的教育理念。

 

        “我们主张用“自能”的教育方式,引领每一颗种子在实践的土壤中生长。”林虹表示,“在我们理想的自能学园里,种子的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谐律、整合、共生的生态场’,教师是懂得适性培育的园丁,他们富有洞察力,适切帮助每一颗小种子,还懂得欣赏与守望;学生则是自能生长的种子,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长密码,自主、积极、向光、向上,每一天都在悄悄成长……”



        设在植物园里的课堂

 

        由此,“种子的课程”的逻辑结构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从‘自能学园,让每一颗种子幸福成长’的愿景出发,通过种子成长的园地——‘四园课程模块’,再经过‘三种实施路径’,最终培育健康、关怀、智慧、尚美的中国儿童。”林虹介绍说,“这四园三径的‘种子课程’,包括美德体验园、健体训练园、启智魔力园、尚美艺术园四大课程园地,通过学科型基础课程、拓展型活动课程、潜能型童本课程这三种路径实施课程。”

 

        今年4月,种子节拓展型活动课程在中央路小学拉开帷幕。全校30个班级的学生被带到中山植物园。孩子们拿着老师派发的研究性学习单,寻找或熟悉、或陌生的植物。

 

        随后,每个孩子从老师手中领到一颗种子。大家一起研究如何种植,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并记下种子日记。

 

        “在植物园孙中山像左边,有一条美国山核桃大道。听老师说,秋天山核桃掉落了,外面是青色的皮。要剥下皮和肉,才是核桃。我情不自禁地望了几眼,树枝上有几片心形的叶子,树干很粗糙。我真希望秋天快点儿到来,让我们快点儿看到核桃。”

 

        一位名叫丁易安的孩子,在课程结束后记录下他在植物园里观察到的山核桃。文字虽然简单质朴,但表达流畅;从内容来看,孩子对山核桃的生物形态和生长过程,也有了直观的了解与认知。

 

        “这种超学科的拓展型活动课程,就是希望不以学科为限,基于项目驱动、主题辐射,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扩大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兴趣和需求中,设计项目让学生进行探索。”林虹介绍说。在她看来,这样的课程融和了美术、语文、社会等多学科的内容,但又超越学科本身,能够以问题驱动儿童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孩子形成真正的“关键能力”。

 

        教育是守望成长的过程

 

        在分享“种子课程”的理念与经验时,林虹多次强调“融合”:“在我们理想的自能学园里,种子的课程的理念是‘有机、融和’。”

 

        “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林虹表示,“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也决定了对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对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技术等提出了新挑战。”

 

        为此,中央路小学研发了“个性化学业水平分析系统”。“在‘种子的课程’中,无论是对课程内容的评价,还是对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的评价,或者是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诊断、优化、激励为原则。”林虹介绍说,“我们以‘学生自能发展五点量表’引导教师注重教育的隐性质量,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与此同时,学校还进行“支持学习的班级生态因子测查与评估”的研究。

 

        据林虹介绍,“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对于孩子而言,家庭环境,儿童的类型,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的改变等,都会对他们的学习状态产生影响,都可以算作是“生态因子”。

 

        中央路小学曾对该校五年级一班进行过一次“支持学习的班级生态因子测查与评估”。通过对班主任气质类型、班主任领导风格、儿童气质类型、班级健康度、家庭亲子关系等项目进行测查,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改进班级生态因子的建议。

 

        同时,校方还对个别困难学生进行跟踪观察,通过测查发现亟待改善的问题因子,改善学生所身处的生态环境,比照相关因子对学习状态及学业水平的影响。

 

        林虹一直认为,“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才是种子课程的核心目标。开放的课程体系,多远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情态、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应该服务于这个目标。

 

        “我希望孩子们长大以后,回忆起的小学学习经历是彩色的。学校丰富的活动应该给与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林虹说,“教育应该是有理想、有温度的。教育是守望成长的过程,需要慢慢等待,需要适性培育,需要温暖动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64 39905 64 25698 0 0 2342 0 0:00:17 0:00:10 0:00:07 4513 64 39905 64 25698 0 0 2146 0 0:00:18 0:00:11 0:00:07 4513 64 39905 64 25922 0 0 2040 0 0:00:19 0:00:12 0:00:07 4783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