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每个学校、每个孩子都精彩——张丙辰新教育随笔诗歌选

张丙辰 守望新教育 2019-09-01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让每个学校、每个孩子都精彩

——感动的理由

作者|张丙辰


(张丙辰,新教育研究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历任焦作市教育局局长、焦作师专校长、党委书记、中国作协会员等职。)



洛阳高新区“新教育、新生活”论坛活动,已经接束了十多天,但是我的情绪还一直沉浸在当时的场景中未能走出。和每一次参加新教育实践活动一样,我期待并享受着这样的观摩过程:一个一个学校地看,一层楼一层楼地上,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听。我知道,主办方这样的安排应该是最集约的方式了,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容量的呈现新教育实验带来的变化。这样的安排很常见,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一次又一次体验着不一样的感动。


十多年来,我到过不少新教育实验学校,听过很多榜样教师的演讲,听过更多一线教师登台叙事。但就是这样的故事,让我不止一次濡湿眼眶,泪流不止。这些凡人琐事,即使是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也算不得丰功伟绩,说不上惊天动地,但却与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契合,拨动了心灵敏感的神经,在洛阳高新实验区,我再一次重温这样的情感经历,并试图寻找它的深层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王国,在校学生之多,从业人数之巨,毫无疑问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各级政府设置专门的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让适龄学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国家的目标和指向十分明确,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了这个根本目标,从中央到地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举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样的良苦用心,每个教育的关系人,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办学机构的负责人,应该都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但是,这样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目的,在不少基层学校,却与微观教学活动油水分离的存在着。甚至南辕北辙,渐行渐远。传导到办学机构的最底层,恐怕教育的“育人”意识已经十分淡漠了。“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上,有没有歧视?有没有偏见?有没有厚此薄彼?有没有嫌贫爱富?有没有分数至上?有没有情感缺位?经我们一手培养的学生,作为社会劳动者,他会合格吗?作为政治接班人,他能可靠吗?我们是否把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育人的根本目标?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之下,我们把分数盯得太紧,是否忘记了教育最本真的初心?



教育从业人数是个巨大的群体,在我们的周围街坊邻居之间,在我们的亲戚朋友当中,教育从业人员比比皆是。但是,你可曾看到那些校长、那些教师春风得意、扬眉吐气的笑脸?教书育人的职业荣耀感、自豪感何时在他脸上闪现?也许有,但很少,除了考了好名次、职称过了关之外,倒是看到和听到了无数的疲惫、烦闷、牢骚和抱怨渐成常态。


教育是通过改变人进而改变社会的伟大事业,它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桥梁,现在的教育决定着未来的质量。教育这个最本质的特点在我们的意识中必须十分清晰的呈现。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孩子,主体是教师。教师是育人使命的主要承载者,他能把孩子教好,也能把孩子教坏;他能让孩子纯洁如天使,也能使孩子猥琐如瘪三;“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手中产生”。试想,一群牢骚满腹的教师,一个心情灰暗的群体,一个没有幸福体验的传道授业团队,在他们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刻板影响下,会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下一代“花朵”?



教师要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教师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首先要自己身心健康。“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这就是师生之间的源流关系。


在洛阳高新区,我清晰地感觉到,他们的思路明确而坚定:好教育的关键是好教师!他们在千头万绪中一心不乱,坚定不移地抓教师队伍,持之以恒的地抓教师专业成长。聚焦一点,持续发力,并且立竿见影,初见成效。(《享受教育的幸福——幸福的路,我们一起走》)



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洛阳高新区全身心投入新教育实验活动,由陌生到熟悉,由浮浅到深刻,由模仿到创新,老师们无怨无悔,乐此不疲。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投入。课堂上活力无限,校园里满目生机。学校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快乐家园,教学让老师享受到了职业荣耀。师生的创造力都被激发出来,再也不是那种呆头呆脑的被动学习、生硬灌输。(《课程之新:朝向丰富,朝向卓越——教室之新: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



在洛阳高新区,还有不少的薄弱学校,还有不少山区的代课教师。有的初为人师,有的行走不便,但他们依然积极踊跃地参加新教育实验,而且别出心裁,多有新举。他们登台叙事,讲述自己和新教育的故事,每每热泪盈眶,感怀万端。新教育不是高福利,没有高工资,也从来不拿提高待遇、增加收入蛊惑人心。但是能让这些薄弱学校的老师如此痴情的追随新教育,是新教育实验本身的魅力,让他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幸福感。(《教育之新:基于未来更新生活》)



教育是现代和未来的联接者,没有任何事业能像教育这样神圣、崇高和伟大!也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和岗位,像教师教学这样,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一个校长,一个局长,你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会对一个特定区域的育人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教育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难道不应该引起重视吗?


我和孙健通局长第一次见面,就断定他必是洛阳高新区教育的一颗福星。



在洛阳的两天里,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熟悉每一个辖区学校的特点;能叫得出每一个发言老师的名字;听到精彩的发言,他情不自禁的起立鼓掌;听到动情的叙事,他坐在第一排眼含热泪。我随手拍下他在整个参观活动中的不少镜头,无一张不是兴高采烈,激情满怀。看得出来,他是由衷地为改变而兴奋。他在孜孜以求教育的变化。孙局长有一句话让我大为钦佩,“我们不是在打造教育的盆景,而是努力把教育变成风景,让每个学校、每个孩子都精彩!”没有对新教育理念的透彻理解,就不会有这样精准的定义。(《用“心”做人,用“欣”做事, 用“新”做学问》)



最让我大出意外的,是会上见到了洛阳市主管教育的陈市长。本来会议议程中,考虑到市领导此前已安排别的事情,只让陈市长在大会例行致辞。但致辞之后,她听了一会儿发言,就推掉了原定的安排,坚持报告听完,而且一听就是一整天。并且在中午陪新教育的几个专家,利用吃自助餐的时间边吃边谈。洛阳市所辖县市区的教育局长也全部参加会议,这样的规格和影响,也是多年未见了。陈市长知道我来自焦作,称赞焦作新教育做得好、做得早。我知道,这是市长的客气话,但是焦作新教育实验活动,给焦作教育注入了活力,这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现在依然在持续推进,焦作教育系统现任领导功不可没。



一个教授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受苦的”。因为这句话出自名教授之口,所以在微信上传得比较多。但是我依然以为,教授这句话说的不准确也不全面。只有真正体会到教育幸福的人,才心甘情愿的为教育去受苦。体会不到教育幸福,他会千方百计地逃离和躲避“受苦”。为教育受苦,多是因幸福而“自找”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著名的文章中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自怠……是其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之不若人也”。 宋濂的夫子自道,揭示了苦中有乐的渊源。教育的本质是改变、是启迪、是挖掘,而不是注入、不是灌输、不是强迫,当教育真正实现了本质回归,人的成长和生命质量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重视和落实的时候,教育才会是幸福的,而不是苦难的;是愉快的,而不是沮丧的;是轻灵的,而不是沉重的。



洛阳高新区的新教育实验正在路上,开展时间不长,就初见成效,亮点纷呈。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新教育实验,适应所有的地域和学校。只要接触,便难割舍! 只要落地。便会生根。只要坚持,必有庆典!(《新教育,让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美好模样——洛阳高新区新教育追梦人之星语心愿(第一期)》)


张丙辰2018年5月23日



张丙辰百度介绍:


校长张丙辰,笔名阿丙,作家,诗人。1956年7月生于河南孟州,先教书后从政。历任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温县县委副书记、焦作城市管理局局长,焦作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11月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任焦作市教育学会会长,焦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杂文学会会长。在长焦作市教育局期间,大力推行“新教育实验”,注重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受到国内教育界好评。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奖”。


擅长杂文创作,古体诗豪爽俊朗,散文情思绵邈。出版有《阿丙杂文》、《无章集》、《聚蚊录》等著作。其文章《缘》入选外研社版的国家规划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拓展模块)教材。文集《凭栏》2011年11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



张丙辰新教育诗词选

作者|张丙辰


一,洛阳两首


1,七律.赴洛阳参加新教育论坛途经孟州:


晓停夜雨沐清凉

枝上悠啼韵味长

高路两行争滴翠

野田一片欲初黄

古城已报芳菲尽

新洛惊闻声气扬

心急为看花似火

轻车犹未出河阳


2,鹧鸪天.洛阳高新区“新教育.新生活”论坛圆满结束:


传道集贤四月中

古城绿染大河风

垦荒破土新雷动

叙事抒怀老泪倾

泽后世,惠师生

小康助力大国兴

洛南佳景因追梦

好雨一犁春正耕


二,如东一首


五律.赴江苏如东参加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


迢迢千里疾

辗转向如东

才沐钟山雨

更醺黄海风

初心铭盛会

新岁聚群英

感佩一旗举

龙泉夜夜鸣



三,南京一首


南京栖霞区17届新教育年会:


初暑江吴起大潮

钟山际会彩云飘

北川春暮方驰马,

南京霞栖又发招。

煮石群英新续火

补天赤子再争高。

千秋志业情无尽

花甲依然念旧巢。


四,北川两首


参观北川新教育学校:


1,

快马轻车未得闲,

沧桑巨变非当年。

最喜书声犹接续

教育慧根一脉传。


2,

十年难泯仲夜惊,

羌地重来四月中。

实验新花开遍地,

能生万物是春风。



五,诸城两首


1,

自青岛赴诸城路上:


何暇白浪海接天,

花甲初度胶州湾。

轻车长穿浮翠绿,

高桥漫转伴低山。

家家特色含创意,

岁岁新章续旧篇。

跋涉惟因同尺码,

公德私义两相关。


2,有感于诸城风流:


胶州龙脉遗名邦,

大舜德泽润帝乡。

沃土青竹多彦俊,

弦歌盛世喜风光。

阅读自古关大业,

教育尤重谱新章。

牵黄擎苍出猎地,

书香尤胜稻梁香。



        六,金堂三首


1,赴成都金堂新教育研讨会过巴山


深峡幽谷起轻烟,

一路葱笼过重山。

欣赴金堂群彦会,

渴期天府育人篇。

书生传道倾心久,

教苑图兴滴石穿。

每忆赤心总热泪,

又听蜀中传啼鹃。

                                   

2,金堂新教育年会偶感


猛进高歌犹应夸,

沉梨难免并浮瓜。

本为公益齐追梦,

岂有私图欲发家?

大道和同堪为友,

长河奔涌总淘沙。

金堂重见旗招展,

教苑年年绽新葩。


3, 题金堂县生命教育:


天府水城百草香,

四方雅士聚沱江。

一年一度丐帮会,

常煮常浓石头汤。

生命如花不朽事,

育人有道在良方。

师生精彩何处觅?

每于课堂开新章。



七, 新教育实验萧山年会兼寄全国新教育同仁:


潮涌萧山动教坛

躬逢盛会又一年。

新旗招展光吴越,

大道传承赖俊贤。

高峡川河淘散土,

长风沧海鼓征帆。

远来争报春风度,

地北天南芳菲园。


八,临淄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研讨会有感:


稷下风流在学宫,

圣贤故地聚群英,

大业未竟同策马,

宏图初开再演兵,

泾渭当分邦有疾。

淄渑可辨水难融。

七月胶东闻韶乐,

旌旗猎猎又催征。


九,贺东胜11届新教育年会:


塞外教苑绽奇葩,

共煎石汤意气发。

又借金风吹野火,

更待新绿遍天涯。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