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命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家长的12条建议

卢锋 守望新教育 2019-11-24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生命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创造。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般的存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因自主而积极发展,因超越而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认为,完整的生命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重属性,由此构成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构建出生命的长宽高。——《新教育金堂宣言》(《新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生命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给家长的12条建议

作者|卢锋

来源|生命长宽高

    

卢锋,教育哲学博士,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研究所所长助理。本文转自卢锋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生命的长宽高》,想了解更多新生命教育的文章,请关注此公众号。本文著作权归个人所有。各媒体刊发须经作者同意。向作者致谢!


作者按语:4月21日,在湖南长沙的第二届家庭教育文化节的分论坛上,我给与会者分享了《生命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主题发言。由于发言时间有限,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展开;在互动环节,有不少听众对此感兴趣,甚至有听众当晚要把孩子带过来,让我帮帮孩子。所以我就把原本想说的东西,写在这里,供有需要的家长参考。



1、家长要理解“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

    

每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东西没办法比,比了也没意义,比过了又怎样,比不过又怎样。想让一个生命不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比较;想让一个孩子幸福,就是把“和别人比较”放在一边。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怎么可能不比? 不比这孩子怎么可能优秀?

    

其实,孩子的优秀是和自己比,不是和别人比,是一种自我超越,和别人无关,是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孩子并不属于家长,他只是经由家长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真正的优秀是自我超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新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2、家长要理解“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

    

任何生命都是一股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体验可以带来幸福。有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不是的,他沉溺于网络,他贪婪、自私、自卑、冷漠、他太让我失望了……不仅没有超越性,反而是逆反的。其实这是家长的主观判断,不是真相。真相是孩子向上的力量受到了阻碍,阻力的来源于孩子的努力向上,遭遇到外在的否定、指责、批判、伤害、无视等。



当孩子的超越性遇阻或者在超越时总是受到伤害,得不到外在力量的支持时,孩子会以“佛系心态”逃避,或者找一个理由让自己合理的苟且,更有甚者,把超越性力量用在破坏上,和外界对抗。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游戏几乎满足了生命超越的一切需要,满足了孩子的虚假需求。


3、家长要真正理解“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

    

很多家长总想着自己不变,让孩子改变,更有甚者,总是想着让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却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活成孩子想要的样子。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但孩子又何尝不是家长的镜子。家长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自己的问题,修正自己。家长要告诉自己:“我们是源头,我们是孩子的榜样,从自己做起。”

    

家长想要孩子什么样,自己先要活成那个样子,而且即使这样也不保证孩子一定能什么样子,也就是说身教的效果不是百分百的。能改变的孩子的,只有孩子自己。我们每个家长所能做的,就是活好自己,全力帮助和支持孩子,去感染和影响孩子自己改变自己,自己提高自己,否则家长不仅徒劳,而且恶化亲子关系。(《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就是家庭的风水》)



4、家长要帮助孩子,让其为自己设立目标

    

在报告现场,有听众提问,“孩子有个目标重要吗?万一孩子目标总是变呢?”我的回答是目标非常重要,目标就是孩子自己现在想要的,不管这个目标将来还会不会改变。目标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家长可以把孩子随时从各种负面情绪、受害、受挫、纠结中拉回来。当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时,家长只需问孩子,你现在所做所想的是不是往你的目标更近一步?如果是,继续;如果不是,那你需要做什么?

    

第二,目标把孩子遭遇的困难分为绊脚石和垫脚石。没有目标,困难很难过去,很容易体验输,困难就是绊脚石;有目标,困难必须过去,很容易体验赢,困难就是垫脚石。

    

有家长说,难道所有的目标我都要支持孩子去实现吗?如果孩子说,“我要造一种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丸?”我怎么办?其实,目标的自我设计是需要的训练的,家长要帮助孩子订立符合孩子特长和社会需要的目标,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目标,一定要支持。哪怕是要制造长生不老的药丸,也要支持。比如可以这样肯定:“我看到你的爱心,你想让这个世界变好,你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你愿意去用劳动创造财富”。然后帮助孩子去查阅相关资料,孩子也会发现自我修整目标,把目标确定为制造延长人寿命的药丸。

     

目标的第三个好处就是,让孩子在超越中有赢的体验。一张卷子满分100分,孩子考了59分,家长首先要做的是,问孩子,考了59分,哪些是行得通的,需要继续坚持(非常关键,让孩子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哪些是行不通的,需要注意和提高(没有批评,没有比较)。然后让孩子自己承诺,下次是否能够掌握的题目继续做得对,错过的同类型题目不会再错。如果下次做到了,那就直接肯定孩子的能力(抛开分数,平时的肯定要在细节上,比如,你刚才有10分钟非常专注;你把鞋子放到原位,很有条理),如果没做到,继续追问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到,该如何做到。“订立目标—努力争取——拿到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生命体验,是自信的来源,跟具体什么目标没有关系。(《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教育如何改变命运?》)

    

再次提醒家长,目标一定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不是家长想要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亲子关系的问题乃至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孩子每天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已想要的,孩子没有活出自己。因此,帮助孩子确立其目标,并且不断地管理其目标(即使孩子确定了目标,但容易受干扰,有时看不清目标,家长就要提醒孩子坚持目标;更多情况是孩子无法完成目标,会出现自暴自弃的行为,家长就要鼓励孩子、相信孩子,让孩子重新去活目标,并在过程中不断积累赢的体验)



5、家长要真正理解“不负责任就付代价”

    

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来,意识到自己是责任的主体,自己的行动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故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为现在所得到的一切负责。负责任不是要代替孩子成长和作出决定,而是始终从家长自身出发,检视自己多做了什么或少做了什么,思考还能给孩子提供哪些帮助。和负责任相反的是“受害者”,“受害者”家长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盘算的是别人多做了什么或少做了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好,导致了问题的发生,从而让自己很失落。

    

例如,当孩子成绩下滑时,“受害者”家长往往把问题指向孩子、老师、学校等原因,比如怪孩子偷懒,学习不努力;怪老师教学水平差,偏心;怪学校管理不严,校风不好等等,“受害者”往往觉得自己很无助,感觉全世界都要和自己作对。

    

负责任的家长面对孩子成绩下滑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做什么能够让孩子走出困境,比如,如果是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那就和孩子用心沟通下,究竟发生了什么?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咨询师,乃至心理医生;如果是教师教学水平问题,或者教学态度问题,那就和相关老师、领导沟通,是否确实需要调整或整改;如果是学校校风问题,那就需要和领导、当地教育局沟通,乃至转学,等等。负责任家长的行为在于为别人的不负责任负起责任来,焦点始终在于我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让孩子离他目标更进一步。当家长主动承担责任时,自己就成为事件的主体和领导者,家长的行为理所当然推动事件的良性进展,从而发挥它的影响力。

    

家长不负责任就付代价。受害者家长降低自我价值,容易失去信心,经常会感到无助、气愤、受伤、失控、失望、被利用等等负面情绪,受害者家长常常告诉自己没有办法,以至于没有选择,常常和孩子相互伤害。

    

负责任家长不找借口,可能会很辛苦,很累,甚至不被人理解,当出现问题时,不指责,不抱怨,创造的是面对现实、接受、学习、有能量、激情等正向体验,能得到孩子尊重,成为孩子身边的最有力支持者。(《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是成长之源》)



6、家长要敢于对孩子“高要求”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一个怪圈:要求高吧,孩子不配合,甚至逆反;不要求吧,就这么下去怎么办,考不上大学咋整?

    

我的回答是,首先这个高要求有两个前提:一是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二是无限相信孩子可以做得更好。最近有个家长把孩子送过来,说这个孩子厌学、整天玩手机、很自卑。我在和孩子做了基本的对话后,把他带到学校的单杠边上,一开始他引体向上1个都做不了(身体很消瘦),我告诉他说,今天做5个引体向上,必须做到,而且我相信他一定可以。一开始他做不到,但是在我鼓励和相信下,他开始想办法,冲着做,用脚勾,伸长脖子,做了不止5个。做好后,我把他拉到一边,问他:“你发现自己什么了。”孩子会发现自己的最大的障碍是自己。(《一个“故事爸爸”的成长新路——新教育,让我实现了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家长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必须对孩子高要求,这不是严厉,而是严谨,是基于相信孩子能做到更好,不放水,不苟且,绝不静待花开,绝不佛系。高要求要注意,不是所谓的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而是一开始跳一跳了还是够不着,然后继续跳,继续吃苦,然后才够得着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孩子自我超越,拿到赢的体验。如果高要求了,孩子做不到,要问孩子,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才能做到,而不是找理由为什么没做到。高要求能帮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7、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内心

    

聆听是最好的沟通。“聆听”不同于“听”,“聆听”是有方向地听,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家长要听出孩子说话背后的本心、事实与真相、感受、情绪。聆听的态度是忘我的,抛开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是去聆听孩子的心声。家长和孩子相处中,最常见的错误是“听者有意”,即心中已经有了评判,有了先在的信念和想法,比如孩子不诚实、孩子不努力等,带着这样的“意”去听,听到的都是符合自己想法的,不符合想法的就会屏蔽和抗拒,结果就是听不到孩子的出发点和假设,听不到真相和情绪。

    

聆听有三个重要的技巧:接收、反映和复述。接收就是听到原始真实的内容,不带任何批评、指责、埋怨;反映就是及时向对方反馈捕捉到的真实情况,比如告诉孩子“你说的太快,我没听清楚”、“这个你已经说过了”;复述是为了与对方的沟通保持无误,比如“你刚才说的是……”“你刚才表达的意思是……”

    

有效的聆听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前提,只有双方建立起真实的关系,家长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否则就是孩子因为经济不独立的原因,和家长戴着面具演戏,等经济独立后,亲子关系就会全部断裂。(《母亲的品质影响孩子的一生》)



8.、家长要学会发问

    

问题往往比答案更重要,发问是有技巧的,家长要善于通过发问发掘孩子的心态,收集资料,让孩子自己找方法解决问题。发问的态度是中立的、有方向的和建设性的。

    

发问是聆听的继续,当孩子说“我讨厌学习”,听到的是他讲讨厌学习这个事实,那么他为什么讨厌学习,讨厌的是学习本身还是有学习遇到障碍,唯有不断发问才能得知。发问的出发点不同,孩子的反应也会不同。如果家长问孩子:“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这次考试为什么又退步了?”当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和批评,很有可能找借口说谎话,掩盖责任,而忘了如何解决问题。

    

家长要帮助孩子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会这样发问:“如果这件事情让你再做一遍,你会怎么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才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令你在今天之前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实现你的目标,现在最大的障碍是……”孩子就会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家长要学会用启发式发问来代替批判式发问,从而有利于帮助孩子放下顾虑、打开思维,找到解决之策,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新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9、家长要学会区分

    

区分也是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盲点,比如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的距离,哪些是行得通的,哪些是行不通的,下一步还可以做什么等等。区分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自我洞察力,反映真相,让孩子看到新的可能性,支持孩子迁善心态。

    

家长要善于区分事实与真相、真相与演绎。事实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或结果;真相是隐藏在结果背后的心智模式;演绎是根据事实做的推理、判断。比如,当孩子说:“今天参加同学聚会迟到了,因为路上太堵了。”也即孩子认为迟到不是他的问题,他没有错。家长要做出区分,事实是因为堵车,所以迟到,但真相是孩子对参加同学聚会不够重视。比如,让孩子去参加班干部竞选,孩子说:“我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没有班级管理能力,以后再说吧。”家长要做出区分,没有当过班干部是事实,但是没有班级管理能力是演绎,是孩子给自己设置障碍。做了区分后,家长进一步发问,孩子才会找出不想参加班干部竞选的真正原因。(《如何激活孩子大脑?——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是运动、游戏、阅读》)



10、家长要学会回应

    

回应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孩子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弱点。回应的方向是直接明确的,负责任的和及时的。

    

家长要给孩子贡献性的回应,焦点在于帮助孩子成长,不带评判和指责。很多家长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他们给孩子的回应是批判性的,否定性的。比如:“你是不是不服气啊”,“你越来越懒了”, “你太不负责任了”,“你太不争气了”等。这些家长往往显示出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认为孩子的想法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孩子只有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才是正确的。他们不是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而是因为孩子没有听自己的话,或者没有达到他们的结果而痛心、失望。家长要善于给到孩子贡献性的回应,也即家长的真实感受,是一种体验,不是好坏对错这些评判。比如:“我体验到你的失落”,“我体验到你有委屈”,“我体验到你有不满情绪,”“我体验到你做事情有点力不从心”等。(《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

    

有时候,孩子会对家长的回应出现抗拒,这时家长的回应很重要,切不可与孩子产生争执,批评指责孩子,而是保持情绪镇定,继续做贡献性的回应,比如“我体验到你对我有不满”,“我体验到你很愤怒”,“你现在对我的看法很抗拒”等。贡献性回应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焦点始终在关心自己的信念和心态上,会让亲子沟通过程继续。家长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问,比如“你在抗拒什么?”以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



11、家长要领悟“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很多家长纠结的最大根源是担心孩子以后在社会中输给其他人。所有非常担心孩子的分数,非常在于孩子考什么大学。但是,我想家长分享的是,我们不要去追求孩子的成功,而是帮助孩子发展幸福的能力。

    

成功是需要比较的,是外在给的;幸福是自我体验的,是自己给的。如果家长还是不理解,那么我想说孩子的幸福是最大的成功!

    

很多家长还是放不下,觉得孩子没有分数,没有成绩,以后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一定是那些有目标、负责任、有爱心、愿意付出、勇敢、感恩的人,能让团队更好的人,那么如果你是老总,如果这个人没有文凭,你难道不需要这样的员工?

    

反过来想,那些“多考一分,秒杀千人”的成功者,或者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真的幸福吗,他们在让这个世界变好吗,他们的“成功”真的是他真正自己想要的吗,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吗?(《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孩子将来的生活难题, 都不在分数里面》)

    

幸福是我们都必须有的一种能力,也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幸福,是全力以赴后的顺其自然,是在自我超越后的悦纳,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是超越思维之上的智慧。


12、家长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自己

    

这个世界真正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不是结果,而是对美好事物的坚持。

    

作为家长,我们要担心的是:

    

是否继续选择坚持相信孩子,这和孩子的表现无关;是否继续选择坚持帮助孩子,这和孩子的表现无关;是否继续选择坚持赞美孩子,这和孩子的表现无关;

    

所有的一切,只和我们的选择有关,因为幸福最终是我们自己给的,和别人无关。


有趣的是,本文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其实换成老公和老婆,老师和学生,上司与员工,一样适用,因为生命之道,大道至通。(《让生命幸福完整——人生最珍贵、最奢侈、最值得拥有的礼物》)


(本文作者写于长沙-温州的G2314次高铁上。)



(文章转自卢锋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生命的长宽高》微信公众号。想了解更多新生命教育的文章,请关注此公众号。著作权归个人所有。各媒体刊发须经作者同意。向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