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孩子将来的生活难题, 都不在分数里面

张志勇 蒋勋 守望新教育 2019-11-24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大家谈]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则是形成这个“果”的“因”。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产生这些现象,错愕吗?我一点也不觉得。——《孩子将来的生活难题, 都不在分数里面》)(文章附后)


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才是我们对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中小学校长们的终极期盼。——张志勇(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分数和人格、智慧完全是两回事——高考没有失败者》)


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

——呼唤中小学校长的教育家情怀 

作者|张志勇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有其独立存在的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将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发扬光大。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弘扬每个人的生命价值,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必然归宿。(《新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教育要悦纳每一个不同的孩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的本质体现为对人的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尊重每个人——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个体体征、智力特点、性格特征以及出生之后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所习得的一切,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句话,教育要尊重每个来到你面前的孩子,你没有权利选择每个不同的孩子。遗憾的是,在当下的中小学教育话语体系中,抢夺所谓优秀生源成为一大景观。就连一些小学,也要通过名目繁多的测试选拔所谓优秀的学生。学校需要的似乎不是一个个具有各种发展潜质的人,而是能够在各种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至于由各门学科的分数总和构成的学生成绩,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没有人去关注。学生入学后,人们关注的仍然是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而不是活生生的、正在发展中的人,更不是学生在成长中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富有个性的素质发展,或学科的甚至是职业倾向的自然分化。当中小学校长们口口声声说生源质量差、生源质量好的时候,他们心目中在乎的已经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在升学竞争的名利场上所能攫取的那份蛋糕有多大!能不能悦纳来到面前的每个孩子,这是衡量中小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第一把尺子。(《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林虹的种子课程》)



教育要从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出发。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改进孩子身上消极的因素,弘扬积极的因素,并在这种改进与弘扬中,引领、帮助和促进每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改进差异、优化差异并弘扬差异是教育的本质规律。遗憾的是,在许多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话语体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优秀生”“待优生”“待转化生”这样的概念,似乎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补差”去“培优”。而这里的“差”与“优”,就是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成绩高的就是“优生”,成绩低的就是“差生”。这种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消灭差异的教育,与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一代新人的教育宗旨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的教育,应该直面每个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的具体差异,才能真正尊重学生这个人。能不能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这是衡量中小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第二把尺子。(《“单面的教育”培养不出完整的人》)


教育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长期以来,不少中小学校长信奉的优秀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听话”,即只要考试成绩高、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学生。正基于此,在学校教育中,人们在两个方面不断地扼杀学生的个性。一是学校、老师、家长一概反对学生学习与应试无关的知识和参加此类实践活动,这就从根本上扼杀了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可能性;二是一律严格禁止学生挑战现成世界及其秩序的各种行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独立人格成长的可能性。教育本来如台湾著名医生游乾桂先生所言:“严格说来,教育的实践并不太难,只要把人放到对的位置就行了,如同禅宗所言‘鱼在水中,鸟在青天’,可是何以我们偏偏使鱼在青天,鸟在水中呢?”学校教育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能不能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这是衡量中小学校长教育家情怀的第三把尺子。(《教育就是要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


当我们的教育沿着“以分取人、消灭差异、歧视个性”的路径演进的时候,中国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剩下的只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的升学教育了。只有尊重差异,才有对人的真正尊重;只有尊重人,才有真正的教育。


忘掉分数,留下人,培育人,成就人!这是我们对有志于成为教育家的中小学校长们的终极期盼。(《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让每个人都不一样——教育是帮助他人成为他自己》)



孩子将来的生活难题,

都不在分数里面

作者|蒋勋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孩子,缺乏对于人性的了解,也不了解自我,从而造成后来无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当一个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时候,最后他会非常不快乐,即使是杀人他都没有感觉。他已经被物质塞满了,他要的东西从来没有得不到,所以他很痛苦,这种痛苦是他的父母无法了解的。

 

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现象会使人怀疑,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出现问题?

 

        因子在教育架构上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则是形成这个“果”的“因”。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产生这些现象,错愕吗?我一点也不觉得。(《新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在我那个年代就开始发生。我们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譬如我从事艺术工作,关心的是创作力、关心人性的美,我在不同的学校教过,从联考分数最低的学校到联考分数最高的学校,我都教过。以我所教授的科系而言,我不觉得这些学校之间有太大的差别。

 

如果你实际接触到学科分数低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准备考试,相反的,他花很多时间在了解人。譬如说看电影或者读小说,从中就有很多机会碰触到人性的问题。

 

可是专门会考试的学生呢?往往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他们从小就埋头在升学、考试里,忽略了其他。很多年前我就很怕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一旦犯罪,对于“罪”的本质,完全不了解,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要指责这样的事情,矛头应该是指向教育的架构,这个架构教育出一批批像这样非常奇怪的人。



        “士”在校园的消失是最大问题

 

我们评断一个学生,是坏学生、坏孩子,因为他的分数不够,可是他对人性可能已经有很丰富的理解;我们评断一个好学生、好孩子,也是用分数,却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对情感和伦理的种种课题。(《教育不仅仅只有分数——比分数更重要的还有......》)

 

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法律系的高材生不表示不会犯罪,他可能熟背法律条文,了解各种法令,可是对于“什么叫做罪?”不一定理解。所以我们会看到“高等学府的法律系学生为了购买手机,在电梯内抢夺女孩皮包”这样的新闻。

 

我记得这条新闻出来时,所有的朋友都在说:“想要手机,我送他一只嘛,怎么会愚蠢到这种地步呢?”

 

这只是提醒我们,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是悲剧吧!却令人难以同情。

 

这个社会一直在制造这样的一批“好学生”,他们本身也洋洋得意,因为一路走来都是被捧得高高的“优秀生”,因为他们可以考到那么好的学校、读那么好的科系。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有问题。

 

我要呼吁的是,所谓的“明星学校”从来没有给你任何保障,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这几年来发生的优秀生犯罪事件,正好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拿出来做最好的检查。为什么在这么一个教育系统中,连知识分子的自负都消失了?以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些事是知识分子不屑做的,为什么这种士的自负在校园中式微了?我觉得,这是教育本质上的最大问题。



        人真的应该经常照照镜子

 

我曾经帮朋友代课,带大学舞蹈系的孩子,他们大概都是大一的程度。因为要代三个星期的课,我很想认识他们,所以请他们画自画像,然后准备两分钟的自我介绍。

 

他们不是美术系的学生,当然自画像画得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也不是要他们画得好,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在镜子里看看自己。课后,好多学生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透过镜子好好地看自己。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在镜子里看过自己,他对自己是非常陌生的,而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做教育生态的维护者,犁好自己的田——叶翠微校长启示》)

 

人真的应该常常在镜子中面对自己,思考自己的可能性。

 

当我在课堂上,请学生做这个作业的时候,几乎有一半的学生最后都哭了。我才发现他们内在有一个这么寂寞的自己,是他们不敢面对的。

 

原本限定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最后我们都停不下来。过程中有人跑上台,拿卫生纸给说到伤心处的同学,我问他:“你觉得你的同学,这时候只需要卫生纸吗?”。他懂了我的意思,就坐在朋友旁边,听他把话讲完。



还有一些学生完全不肯讲,上台以后,只看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句话也不说。我当时也没有强迫他们讲。到了第三个礼拜,我私下和这一批学生吃饭,因为我不能让他们的话不讲出来,最后他们说了,我才知道这些不说话的孩子有这么多的问题。他们的父母听过这些话吗?没有。老师听过这些话吗?没有。在升学体制中,没有人给他们这样的管道。

 

学校的辅导室是空设的。你说这些学生,会无端端地跑到辅导室去做心灵的告解吗?挂一个辅导的牌子有什么用?要真正去发现他们,用艺术的方法引导他们,把他们内心的东西引出来才有意义。因为这些说不出口的话,积压到一定的程度,会出事情的,这令我非常担忧。

 

        最重要的不是“有”而是“无”

 

所以我们提到价值观,重点不在于年轻人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当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是“唯利是图”,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只会有一个字:利。

 

老师一定要是人师,也永远要以人为本,教育本身就是对人的关心。教育不是在教书,事实上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



当我让孩子画了自画像,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而痛哭流涕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你没有办法想象他们内心里会有这么多的事情,这么地严重,因为他们讲出来了,因为他们哭了,他不会走错路。

        

有的孩子告诉我,只要能不回家,他一定不要回家。这句话如果让他的父母听见了,一定会吓一跳。


事实上,这群孩子的父母正好是在台湾经济起飞的那一代,当他们在努力创造经济奇迹时,对于孩子却疏忽了关怀。所以这些孩子不是为反叛而反叛,他们是在反叛某一种程度的冷漠与疏离。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忙成这样子,没有时间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心事,没有时间揉揉孩子的肩膀。(《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一种情怀、思想、示范、唤醒、对话、成长......》)

 

老子一直在讲“空”,他说我们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因为杯子是空的;我们能住在房子里,也因为房子有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是“无”。


如果你的心被物质塞满了,最后对物质也不会有感觉。就好像一个吃得很饱的人,对食物不会感兴趣;而肚子饿很久的人,他在品尝食物的时候,就会得到好大的满足和快乐。


当一个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时候,最后他会非常不快乐,即使是杀人他都没有感觉。他已经被物质塞满了,他要的东西从来没有得不到,所以他很痛苦,这种痛苦是他的父母无法了解的。(《为了成长的教育》)


(文章转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向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