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画书有什么用?——健全人格与幸福人生: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阿甲 松居直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图画书有什么用?

作者|阿甲

来源|书香阳光


阿甲,红泥巴俱乐部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语言之用


通常,图画书是由文字和图画共同构成的(当然还有无字书的例外)。好的图画书,图画发挥了强大的功能,文字一方面要力保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受到了相当严格的约束。图画书文字部分的创作有点类似诗歌的创作,最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诗化的。比如《勇气》像一首俏皮的格言诗,《我爸爸》像一首温馨的儿童诗,《月亮的味道》像一首奇幻的童话诗,《花婆婆》像一首叙事散文诗。经常为孩子读着富有诗意与想象的语言,能没有用吗?松居直先生说,许多孩子在两到五岁期间往往具备“吃语言”的能力。

  

特别好玩的图画书,不但能帮助孩子学习母语,还能帮助学外语呢,不信请给孩子读读“苏斯博士”。(《图画书爱好者的珍藏必备——开启图画书世界之门,解读500余本经典图画书......


艺术之用


优秀的图画书往往是美丽的,而且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它们展示了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还有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在本届的上榜作品中,可以说每一种都代表了不同的风格,而且多为这类风格中的顶尖作品。就说《小蓝和小黄》吧,它是抽象派大师李欧•李奥尼图画书处女作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李奥尼无论在纯艺术创作领域,还是在平面设计领域,或是在图画书领域,都被认为是顶尖高手。他曾说,在他创作的所有艺术作品中,这本图画书的第一页是最完美的一幅。大家可以看看这幅画,它简单得令人惊叹!为什么它会被称为“完美”呢?我想也许是这样的,艺术家认为它是用最恰当的形式和最恰当的手法,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这大概就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吧。(《美国所有图画书的祖父——《胡萝卜种子》》)

  

有人也许会说,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懂”?但我至少可以肯定,他们非常喜欢、非常着迷。如果你对美好的艺术作品发自内心地喜爱,还需要“懂”吗?

  

儿童多元发展之用

  

现在,家长和教育者们越来越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儿童的智能发展是多元化的,并不仅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至少还包括空间、音乐、肢体、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为了鼓励图画书的阅读,一些研究者努力证明,通过与儿童分享图画书的活动,同样可以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开发。参照这一研究的思路,除最常见的语言和空间智能之外,如《月亮的味道》、《鳄鱼爱上长颈鹿》等在人际交往智能方面,《大脚丫跳芭蕾》在音乐智能方面,《一片叶子落下来》在自然观察和内省智能方面……都显然有着独到的促进功能。(《100本大师级经典图画书》)

  

除了多元智能方面,也有研究者指出,仅仅在以语言为主的文化学习方面,图画书阅读还有助于儿童的“多元读写能力”的发展。

  

健全人格与幸福人生之用

  

不过,另一些研究者强调,和孩子一起分享图画书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为一生的幸福打好精神的底子。他们可以学会用幽默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如《勇气》),可以学会积极地、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所谓“缺陷”(如《大脚丫跳芭蕾》),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如《我爸爸》《小蓝和小黄》),还不妨尝试理解爱情的力量和秘诀(如《鳄鱼爱上长颈鹿》),学习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如《月亮的味道》),在平凡或不平凡的生活中立志高远(如《花婆婆》),学会分享大自然中死亡与生命的意义(如《一片叶子落下来》)……(《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图画?  他的回答是:靠耳朵》)

  

幸福家庭之用

  

松居直先生时常提醒我们:请把图画书看作是大人为孩子读的书!如果能牢记这一点,并且坚持不懈地与自己的孩子分享,自己也从中获得充分的乐趣。那么,就像童话里常说的那样,“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无用之用

  

上面谈了图画书的许多功用,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再说许多许多。不过说实话,这个话题对我而言相当不容易,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图画书最大的用处还在于它的“无用”。

  

越是优秀的图画书,你越是无法具体定义它的用处;而你越是以“无用”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它可能的用处反而越大。


图画书最厉害的地方,是它能帮孩子爱上阅读。这种爱,是那种大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和图画书一起陪伴孩子欢度五一小长假——用绘本告诉孩子劳动的意义》)

  

我也希望自己和孩子们,能像那位花婆婆一样,破万卷书、行千里路,到老的时候,能住在心仪的美丽所在,同时还能做这样一件事: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起来。

  

是的,因为怀抱着这样美好的心愿,因为共同做着这样美好的事情,这些年来,那些儿童阅读推广者们——我们也很荣幸地身属其中——被人们尊称为“花婆婆”、“花爹爹”、“花阿姨”、“花叔叔”、“花姐姐”、“花哥哥”……

  

我可以肯定地说,对一个孩子来说,读图画书有幸福人生之用;对一个大人来说,读图画书有丰富人生之用;对群体而言,一起读图画书有和谐社会之用。



绘本大师松居直谈

亲子阅读的五句经典

作者|松居直


松居直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绘本理论大师,他是日本出版学会会员、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理事、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评议员、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


1963年因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大奖”,1965年因图画书《桃太郎》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93年获“美孚儿童文化奖”,1996年受日本儿童文艺家协会表彰,获“儿童文化功劳者”称号。


松居直著有《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看图画书的眼睛》、《图画书时代》、《到图画书的森林中去散步》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他对图画书的理解、实践和传播,影响了几代人,直至今天。


我们来分享松居直先生对图画书阅读最重要的观点——


一、重视孩子对图画书的快乐感受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泉源。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


二、图画书是大人念给孩子听的书。


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念图画书给孩子听,正是亲子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也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


即使孩子已经会自己阅读,大人仍然要不断读给他听,这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每天抽出10到15分钟,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孩子一定会又高兴又满足。


三、阅读中的发问不是为了“测试”。


图画书读就是了。但很多家长觉得不对孩子进行一点提问,会担心阅读的效果。

其实,结合孩子的对疑问词的阶段性掌握程度,也可以给家长提一些小小的建议:

3岁的孩子基本能够回答“谁、什么、什么地方”等问题。所以,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从故事的要素上设问,比如读完《逃家小兔》,可以问问孩子“这本书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小兔子做了什么事情?他要跑到什么地方去?”,而对里面的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孩子先后变成了什么,不用要求他非得按照顺序回忆出来。


4岁孩子基本上能理解“什么时候,怎样”等表明时间和事物状态方式的概念,提问时也可以加入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时候,问一问孩子:“小兔子是在什么时候,要和大兔子说话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上床睡觉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就这样睡去,而喜欢爸爸妈妈能和自己聊会天,读个故事。)小兔子和大兔子都做了什么?


到了5岁,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了。妈妈为什么总说“大卫,不可以”;鼠小弟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其他小动物穿的小背心;爷爷变成了幽灵之后,为什么还要回到小艾斯本的家里。在家长恰当合适的引导下,孩子可能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回答。


但记住,发问是为了深入享受故事,而不是为了难倒孩子。


四、阅读时语言、肢体和情感在联结。


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体动作上的。


语言上的交流,即使没有过多的对话,当父亲(母亲)或深沉或温柔的声音,载着文字符号所传达的美妙的意思,进入孩子的耳朵、大脑时,让孩子收获的,除了对内容的理解,还有亲子间的感情。


肢体动作上的交流也很必要。如:孩子倚在母亲的肩头;像小袋鼠一样坐在母亲的怀里;并排靠在床头,头聚在一起,共同欣赏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稍稍遗憾的是,这样的情景,更多地发生在母子之间。


有位父亲说,只要时间允许,他每晚都在睡觉前给自己上幼儿园的儿子念书,而且念书的时候要握着孩子的手。我听了这话,推量那男孩子的心情,我想那孩子会非常非常高兴,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父亲读给他听的图画书,不会忘记每晚握着他的手给他读书的父亲和那大手的温暖。


图画书在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图画书作为连结人与人的纽带才更有存在的价值。


五、孩子长大后,会收获阅读的重大意义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作家们的情感与理性认识。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图画书的价值因人而异

作者|松居直


由前面这篇手记,我深切地体会到图画书与孩子的人格成长,甚至一生的发展,有多么密切的关系。为孩子念图画书,绝对不只是为了眼前的育儿生活,更不是为孩子将来的学校教育做准备。

同时,父母为孩子念图画书也能充实自己。因为父母投入感情,专心地去念,不知不觉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艺术家用言语及插画所创造的美好世界。

换句话说,一个会念图画书的人,不但是图画书艺术的最佳解读者,同时也是最好的媒介。

父母如果在为孩子念图画书的过程中,自己也开始喜欢图画书的话,这将是儿女的福气。有这样的父母为他们讲故事,孩子在幼儿期必定有非常快乐的读书经验,这就是一种人生的体验。

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不论多好的图画书,如果讲的人态度敷衍,就无法生动传达书中的意韵。当然,图画书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力量,尤其是好的作品,本身就有足够的力量展现其特色,让孩子乐在其中,但是一个讲图画书的人如果能与好的图画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并自得其乐,必定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

而且把心放在孩子身上,诚心地念图画书给他们听,也可以了解孩子对图画书的感觉。根据我本人的经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了解到的。这时双方的关系,将成为日后亲子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彼此交谈、分享喜悦及心灵交流的真实感受,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会一直留在他们心中。这绝不是父母亲单方面的付出。

在念图画书给孩子听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一直感觉到父母的存在,知道父母是不可取代的。亲子每天生活在—起,精神上是否也能彼此相通呢?当我们在假日牵着子女的手散步,或一同到动物园参观时,亲子双方都觉得很充实、喜悦,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这种体验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时间有限,也应该努力创造这种心灵交流的机会。

念图画书给孩子听,正是亲子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
 
训练孩子关电视。

现在的孩子,在他们出生之前,家中就已经有了电视;在还不懂事以前,他便生活在电视的声音之中;等到稍微懂事,他们就开始与电视的影像交往。但是,因为视听资讯量过分庞大,电视的语言和影像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有多少电视的资讯,会以何种形态留在脑海中,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能确定。未来,当人类能够确定什么资讯会留下、什么会消失的时候,电视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不可否认,由电视画面送出的资讯,在幼儿的经验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在这种环境下,最重要的就是从幼儿期开始教给孩子“使用工具的方法”。电视不过是一个工具,工具对人虽然重要,但必须依实际的需要,妥善地使用,没有必要的时候,就应该收起来。这才是正确的使用工具的方法。但是,一般家庭却很少这样训练孩子。

孩子喜欢看电视,大人也不例外。孩子看完想看的节目,还继续坐在电视前不肯离开,当然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过,孩子看完电视节目以后,会不会主动关电视,也是父母应该留意的。即使已经没有人看了,可能大多数的孩子跟让电视继续开着。

训练孩子关电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工作,这也有助于训练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如果人类被机械操纵,那么机械将逐渐侵入人类的生活,使人类的精神出现异常。

电视中的影像与声音不太可能只有开机者自己看到,听到。一旦打开电视,电视就给我们大部分的生活空间带来了“暴力性”(容我如此大胆地用词)的影响,所以如果电视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那就是因为大人没有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教给他们看电视的方法,从而使电视语言恣意横流,逐渐侵蚀人类的精神。

我无意夸大图画书与电视的差异,但事实上,仅就亲子直接沟通这一点而言,图画书就远比电视更能促进孩子的内在成长,否则图画书也只是单纯的工具而已。——摘自《幸福的种子》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新教育的魅力,到底何在?——对于新教育,我有很多的话想说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十年坚守: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十年:修炼、深耕与传扬

新教育实验|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