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一所学校,需要敞开教室的大门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课堂转型,学校改革的核心——拥有“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而不是“记忆者”》《洞察课堂教学本质——草根改革:从课堂出发的变革》)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改变一所学校,需要敞开教室的大门
佐藤学热衷于走进中小学教育现场,倡导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多年来,他身体力行,走访过全世界数千所学校、近万间教室,听课上万节,与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不仅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教师不但要是“教的专家”, 同时也必须成为“学的专家”——佐藤学的核心教学思想》)
目录——
前言 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第一章 教室里的风景 —— 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一、教室里的风景 —— 关于“主体性”神话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 —— 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 —— 超越“主体性”神话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 —— 倾听学生的发言
五、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 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
六、每个学生相互作用 —— 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七、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 —— 息息相通
第二章 改变教学 —— 学校改变
一、为了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
二、相互开放教室 —— 改革的第一步
三、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
四、学校组织的简化 —— 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核心
前言——
译者序
尽管我很早就知道佐藤学先生的大名,但是翻译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翻译此书的决心始于2001年夏天。当时,我在日本考察“生活科”与“综合学习”课程,日本著名的小学馆出版社的编辑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粗粗一读就产生了把它翻译出来的冲动,因为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被作者对教学中形式主义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
我曾经向实验区的老师们建议:“读一读佐藤学先生的著作吧,肯定你们会受益匪浅的。”可他们一听佐藤学先生是东京大学的名教授,又是专搞教育学理论的权威,即刻的反应就是:“是不是什么后现代、超现代?读得懂吗?”“怕费半天劲读了也派不上用场……”我非常理解这些老师们的想法,毕竟他们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然而,当他们读完这本书之后,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们获得了和我同样的感受。
佐藤学先生在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中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在我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正在进行中。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或者第一线的校长、教师该怎样投入这场革命呢?
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佐藤学先生的挑战。作为日本名牌大学名教授的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因而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当我翻译到这些句子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惭愧几乎同时产生。我禁不住问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教授?该怎样做教育研究?
本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对一线的校长、教师来说也是颇有启示的。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教育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本书关于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都如此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尽管读者一打开书之后就能读到佐藤学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但我还是禁不住要在这里先“引”为快——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当综合学习中创造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小林老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来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加纳校长亲自扛着录像机,一一记录每个教师的教学,倾听教师们的烦恼,坚持与处于教学中心地位的教师们相互学习。若干年轻教师响应了校长的建议,率先开放了自己的教学,在学校内形成了专业的合作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的关系。
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
日本的学校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教育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与效率化,以综合学习为舞台开展“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教师也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何其相似!课程改革是很艰苦、很繁难的,然而“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绝不是遥不可及的,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因此,衷心希望本书能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新课程的健康实施。衷心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这是佐藤学先生的期望,也是我翻译此书的期望。
李季湄 2002年5月
作者新序(2014年版)
对作者来说,没有比超过期待的众多读者爱读他的书更幸福的事了。而且,这本书在日本发行后不久,就被翻译成汉语和韩语,超越国境,作为教育类畅销书持续畅销10年以上。这本书为什么能在中、日、韩东亚三国拥有这么多的读者呢?而且,喜欢这本书的人,中国人比日本人和韩国人不知要多多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秘密就在本书中文版的书名《静悄悄的革命》中。本书2000年由日本小学馆出版;中文版《静悄悄的革命》(李季湄译)2003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决定把此书翻译成中文时,我虽然没有想过这本书会在中国教育类图书中销量长期位居前列,但我认定,它有可能助力正处于改革期的中国,推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于是,我决定把本书中文版的书名定为《静悄悄的革命》。
本书幸运地和中国读者见面已经有12年了。这12年,是学校和教师以大大超过我的预想的规模,推进“静悄悄的革命”的12年。当初,在“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口号基础上开始的“静悄悄的革命”,现正在向追求“素质教育”中学习的高质量迈进。虽然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距巨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中国广大领土上的众多教师专家的能力得以提高,变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课堂为以探究式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正作为“静悄悄的革命”在推进。这12年间,北京、上海自不必说,我还访问过四川、陕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方,考察了很多学校,见到了几万名教师。在这些访问中,我为推进“静悄悄的革命”的老师们既充满激情又深思熟虑的实践而深受感动。本书,成为联结我和进行“静悄悄的革命”的中国最优秀老师们的亲密纽带。
本书传递的信息很多,但一以贯之,是唱给老师们创意的、创造的实践赞歌。上课实践,是谁来做都难以避免困难和失败的、高度复杂的智慧实践,有着无法穷尽的广度和深度。那么,支撑着我们每日的创意和创造性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给每个孩子学习的尊严、专注教材(学问)的发展性和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这三点。无论在哪里都应尊重这三点,都要高举这一旗帜。我很尊敬举着这一旗帜,每天实践着的老师们。从本书中,如果大家能读到这些隐秘的信息,那我将会感到很幸运。
最后,我想给翻译本书的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再版此书而做了很多筹备工作的朱永新教授,送去由衷的谢意。再者,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欣然允诺出版本书。到目前为止,教育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我的《课程与教师》(2003年)、《学习的快乐》(2004年)等著作。现在,本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的荣幸。
借此次再版机会,期待能同中国教育工作者加深联系,促进协作,强化各位教师从教室实践中互相学习的合作性关系,希望在这几方面都能更上一层楼。
佐藤学 2014年8月
作者序(中文初版)——
日本学校现已迎来了一个大的转型期。学校内外的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本书旨在描述作者曾经访问过、观察过、合作过的日本各地的学校里、教室里正在发生的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的状况。本书所介绍的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体化的联系载体。本人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活动。
综合学习实践正在成为“静悄悄的革命”的舞台。经历了现代化历程的日本学校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而形成了划一性与效率化两大特征。以综合学习为中心的“静悄悄的革命”正在试图摆脱这种支配了日本学校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与效率化。通过这一方式向传统挑战,日本学校将能脱胎换骨,从而更适应知识型、复合型的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
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正如本书所叙述的一个个事例那样,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应该说,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学校的革命一直是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下大一统地进行的,而现在正在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则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本书中所描述的课堂教学革命旨在使学生从“勉强”(日文中该词的意思是“读书”、“学习”——译者注)转换成“学习”。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文字中“勉强”这个词一直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学习”之意,而提醒我注意到这个词所表示的文化内涵的是一个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留学生。10年前他来到我的研究室时对我说:“日语中把‘学习’说成‘勉强’,我感到很惊奇。”那时,我就直觉地认识到,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应是学校革命的中心课题。如果没有那位来自中国留学生的一席话,恐怕也不会有这本书吧。
本书能译成中文而让众多的中国教师和学生们阅读,我本人感到万分的高兴。中国和日本同处在东亚地区,历史上、文化上都有源远流长的关系,两国的学校教育在很多地方有相同的课题。我想阅读本书中文版的广大读者一定能够理解两国在有关学校改革课题上的很多共同问题。
我们都有必要跨越国界相互学习,如果本书能成为此过程的第一步的话,我将感到无比的高兴和喜悦。
佐藤学 2002年1月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