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教师从“优秀”走向“优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师博览 Author 余乐兰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优雅,是教师的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它需要全社会的人文关怀。

只有教师是优雅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优雅;只有教师是从容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大气;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明亮;只有教师是过得有尊严的,我们的民族才会拥有高贵的品质!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是最长远的备课,是最好的教学准备。善于读书和不善于读书的人,其思维、境界,甚至是散发出来的气场,都是截然不同的,何况是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老师们。

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能成为学生源源不断的“清泉”。——余乐兰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卓越者在独处中享受自由

优秀教师的三大核心素养

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

优秀的教师有四度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让教师从“优秀”走向“优雅”

原创|余乐兰 
来源|教师博览

一直以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多是以优秀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使“优秀”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优秀甚至可能被个别教师所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很显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个教师都培养成学科带头人、省市级骨干等那样的优秀教师。因此,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让教师从“优秀”走向“优雅”。从“优秀”向“优雅”的转向,旨在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下移,在注重标杆引领的同时,关注每位教师自主、和谐、可持续地成长。

优雅,是教师的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它需要全社会的人文关怀。从学校层面来说,我认为优雅首先源自有闲暇的校园生活。



教师的优雅源自有闲暇的校园生活
在一次闲聊中,一名教师说:“每天大清早漂漂亮亮、神清气爽地出门,傍晚回到家却是灰头土脸、有气无力,有时还外加满腹的牢骚和抱怨。”这虽然是玩笑话,却也是事实。教师工作繁忙而琐碎,每天一进校门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处理学生纠纷,经常忙得气都喘不过来,再加上成绩的压力,老师们又怎能不身心疲惫?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疲惫,撑住了,那是敬业;但长期积劳成疾下的如此敬业,又能有多少真实和效率可以送给我们的孩子呢?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该有持久的动力支撑!孩子们需要的是讲台上声音洪亮、精神焕发、耳聪目明的老师,而不是喉咙嘶哑、表情沧桑、眼神灰暗,一味地用感动来垫高的授课者。所以,请让教育的节奏慢一点,请给老师独处的时空。因为进退适宜、闲暇得当的校园生活才能让教师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才能涵养教师的优雅。
那么,闲暇从何而来呢?我认为从有秩序的教育生活中来。

闲暇价值、闲暇精神和闲暇教育

校长能做些什么?——学校,应该成为我们热爱与享受的地方



教师的优雅源自有秩序的教育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老师时常会有困惑,会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纠结摇摆。面对不断翻新、花样百出的新理念、新做法,老师们不断地参与各种培训、研讨和评比,用来应付课堂教学之外的精力要远远大于花在课堂教学本身上的精力。这颇有些本末倒置,也让老师们不知所措,疲于应付,心力交瘁。因此,我特别想推荐魏书生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甭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花样怎么翻,我们只要每天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件的小事就行了。”什么是小事?认认真真备课,轻轻松松上课,仔仔细细改作业,开开心心带班——就这么简单!虽然,魏老师小事干着干着就成了大人物,但我想,我们即便成不了什么大人物,桃李满天下是肯定有的。正如那句话说的:“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愿我们都能多一分平和与淡定,努力营造一种稳定、有序的教育环境,让老师们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中彰显优雅。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赞同老师们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在这个学习型社会,教师更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关于终身成长的13个忠告
教师成长需丈量的五种距离



教师的优雅源自书香的浸润
据媒体调查,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远远低于以色列的60本、日本的40本、法国的20本。多么惊人的一组对比数据!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去读书,又怎么能引导孩子们读书?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去学习,不去创新,那么终将成为用1个办法教50个学生的“教书匠”,将成为扼杀孩子灵性的刽子手!我不禁反思:我是这样的老师吗?我们是否还在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样的老师?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是最长远的备课,是最好的教学准备。善于读书和不善于读书的人,其思维、境界,甚至是散发出来的气场,都是截然不同的,何况是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老师们。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能成为学生源源不断的“清泉”。【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教师专业进阶的三种读书姿势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新教育人的职业认同与“吉祥三宝”



教师的优雅源自内心的职业幸福感
说到“幸福”这个词,又不免提到魏书生老师。2016年我在南昌听他的讲座时,他在台上说了这么一句话:“虽然别人开着豪车、住着豪宅,光鲜亮丽的,但咱们每天踏踏实实地做小事,问心无愧地教书育人,看着孩子们成长,我们就算骑着自行车也比他们幸福,是不是?”当时台下鸦雀无声,没有人回应。后来在魏老师的煽情加鼓励下,台下才出现了一些应和声。为什么?因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急剧下降!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太辛苦,家长不理解,学生很难管,精神很疲惫,工资有点低。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那些殴打教师甚至杀害教师的新闻,更是让老师们看得悲凉又绝望,何谈幸福?当然,尊师重教的整体风气的改造,考量着政府的治理智慧;但如何营造一个让老师有教育梦想、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小环境,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老师都是简单而纯朴的,一次趣味运动会、一场元旦会演就能让他们开怀大笑;一笔小小的慰问金、一些或许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捐款,都能让他们感动万分。去年在我校感恩演讲的现场,一位老师这样回答主持人:“当老师是累,也挺辛苦,可是不后悔。学校领导心里记着我们,同事之间亲如兄弟姐妹,特别是当听见孩子们一声声地喊着‘老师’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多朴实的话呀!我想,只要我们的管理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多地去想老师之所想、满足老师之所愿,我们的老师定能在平凡的幸福中滋生优雅。
引用一位青年作家的话作为结尾:只有教师是优雅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优雅;只有教师是从容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大气;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我们的孩子才有望明亮;只有教师是过得有尊严的,我们的民族才会拥有高贵的品质! 
所有的职业幸福就源自这里
教师如何获得精神解放和职业幸福?
教师职业的独特幸福在哪里?
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成长幸福的路
让教师生长出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陈营镇中心小学) 。来源:2021年2月《教师博览》(中旬刊)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