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应具备何种素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柳袁照 Author 柳袁照八子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校长在达到原有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发展党性、人性、理性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王俭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校长是未来教育的洞察者、探索者和引领者
引领学校发展的引擎
如何衡量一位好校长?
校长怎样的格局,学校就什么样的气象
行走大地的思想者——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角色
.......

面向现代化,校长应具备何种素养

——你有党性、人性、理性吗?

作者|王俭
来源|柳袁照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每个校长应有的担当。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校长在达到原有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发展党性、人性、理性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党性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就是当今校长应追求的党性高度,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校长们在凝练教育思想、深化办学实践、思考育人方式、改革学校评价等过程中,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

人性的温度。

教育是成就人的事业。人性的温度,首先体现在懂得感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其次体现在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学校薄弱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态的薄弱。新时代的好校长,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练自身的教育理念,形成自身的办学思想,清晰自己是谁,明确办学为了谁、依靠谁。最后体现在坚持。现实中,学校的不少做法是很好的,但往往因为毅力不够,最终功亏一篑。

理性的深度。

思想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高度。面向现代化的高质量教育,一定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教育。

新时代,我们怎样做德育?
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
人性、理性、超越性
用文化为学校立魂——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为此,校长应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其落实到办学行动中。


其一是创新。

校长要在思想上创新,没有思想的创新,很难有实践的创新。


其二是协调。

如何真正做到五育并举?是德育引领其他四育,还是通过一育去贯通其他四育?我们的课程结构和组织形态是不是合理?这是当下校长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三是绿色。

教育要坚守生态文明,坚守健康第一,认真落实“五项管理”。


其四是开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校长要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更宏观的思维去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增强自己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其五是共享。教育要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党性是人性向往美好的集中体现,理性是抵及人性本质的根本保证。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敏锐地把握社会新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到办学实践中,这是教育家型校长“党性的高度、人性的温度与理性的深度”统一的具体体现。

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一所洋溢幸福感的学校
一所真正在做教育的小学——致敬美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
......

(作者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室主任)


柳袁照推荐按语——


研究校长素养,成果汗牛充栋。这篇短文言简意赅,有高度有深度。当下的中国的校长素养,这“三性”是根本的要求与最美好的向往。“学习强国”网转载,表明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与对作者的充分肯定。

王俭教授是我同乡,苏州人,从小在太湖边长大。他是我老师,我在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先后两次接受校长培训,他给我们讲课,他的课深入浅出,生动,妙语连珠。他对问题的看法,总是有不同的视角,抓住要害,蛇打三寸,让人钦佩。与王俭教授交流,有时和风细雨,有时雷电交加暴风骤雨,三言两语中,总有灵光闪现。他是我老师,虽然年龄比我小,可辈分比我大,是不时给我“党性、人性、理性”滋养的人,我在不同的场合,都是毕恭毕敬叫他“王老师”。

王老师是全国中学校长的老师,全国有许多“牛校长”都是他学生。尽管有的名校长很厉害,但是在王老师面前一点都不厉害。王老师不端老师架子,平易近人,他最大的本事是能够走进校长们的心里,不管年龄、性别、个性,都能与他做朋友。王老师见了我,都叫我“柳兄”,小范围内还会一个劲地“我哥、我哥”称呼。他不只是对我如此,对校长们都是这样。

王老师有权威,他的权威来自于他的人格素养、学术涵养。他又民主精神,可以与他畅所欲言,与他争论、争辩,有一次我与他争论,争辩,边上的人以为我们争吵了,还来“劝架”。王俭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党性、人性、理性”的践行者,身教重于言教,校长们在他的润物细无声之中,受益多多。

柳袁照:学校应该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办一所从空间到精神意义上的“大学校”
柳袁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柳袁照:抢生源是教育最丑的事——到了需要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了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