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大维:我前行,我看见——没有看见,不是因为你的目光不够长,而是因为你的脚步不够远

郝大维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没有看见,不是因为你的目光不够长,而是因为你的脚步不够远。我愿在新教育的路上风雨兼程,只为更多美好的相遇,更多生命的“看见”!——郝大维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我前行,我看见
作者|郝大维
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
 

追随新教育,践行新教育,需要经过见学生、见自己、见成长的过程,这是通往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通往理想的道路,是由“行走”所决定的:行走,就是方向的道路;方向,就是信念的道路;信念就是“师爱”的道路;师爱,就是学生的道路;学生,才是教育的道路……我相信,走下去,就会看见教育的无限风光,看见生命的蓬勃成长、看见心中的星辰大海、看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未来!——郝大维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鼓楼生态园小学的郝大维,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前行,我看见》。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诗:没有看见,不是因为你的目光不够长,而是因为你的脚步不够远。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你前行的路上……

2021年,新教育的浪潮滚滚而来,很多人问,新教育,“新”在哪里呢?它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又在何处呢?我想如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就在这样三段前行的故事里。

第一段故事,在实践探索中起行。

初识新教育源于一句话:新教育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的教育实验。而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是构筑理想课堂,看到这个,我眼前一亮,开始思考,何为理想课堂?又应该怎么去构筑呢?这一年,我听了很多课,读了很多书,遇见了儿童为本的于永正、诗意语文的王崧舟、大气磅礴的窦桂梅……他们像“光”,逐渐照亮我的黑暗,让我看到教育完整的图景。


学习中,我发现,和新教育倡导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一样,这些教育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 “人”,聚焦到课堂上的学生。在他们看来,理想的课堂应该先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喜欢什么,那我的学生喜欢什么呢?我想到之前我们一直坚持背诵古诗,学生常常在古典诗词的世界里浮想联翩,兴趣盎然,那就让我们从古诗开始吧!

于是,我开始进行古诗教学的探索深耕,先后执教了《芙蓉楼送辛渐》的公开课,《望天门山望洞庭》的古诗融合课,尝试从单篇到多篇,从独立到整合,学生常常被诗中的景色迷醉,为诗中的情感动容,也曾被人物命运牵引,从而喜欢上一位诗人,一种风格,甚至一个时代。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共鸣中,我好像不再关注自己说得有多好听,讲得有多精彩,我开始关注,我的学生在想什么、学什么、思考什么。我开始和学生们一起,在诗歌中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命运的悲欢离合,领悟历史的跌宕起伏……这不正是新教育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吗?

起行之路似盲人点灯,暗里窥光,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我看见了不一样的学生模样,他们面容沉静,眼睛明亮。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的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而看见孩子,就看见了理想教育的点点星光。


第二段故事,我在豁然贯通中穿行。

去年10月,我接到区里通知,要在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的小学语文专场中展示一节大单元的课,我绞尽脑汁在想该怎么设计、怎么呈现,感觉每天的备课都是剖开自己的过程。最后,市、区的教研员也加入进来,和我一起备课,最后阶段,我上午试讲,听取专家建议,晚上修改,第二天再试讲,如此反复半个月之久。

执教的前几天,我瘫坐在椅子上,那天的试讲效果不太好,我冥思苦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闭上眼睛,回想我在课堂上心绪不平、紧张错乱的样子,忽然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木偶人,被专家们的每一句话、每一点提醒牵引着,难以将精神集中在课堂,我恍然醒悟:我到底在为谁上课呢?我到底要传达些什么呢?专家提的建议固然重要,但是我自己的课堂要有自己独特的表达,不是所有人的建议杂糅到一起,而是要把建议内化成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从而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是啊,为了一切的“人”,这个“人”不只是学生,更包括自己,践行新教育,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性、思维、能力等禀赋,挖掘自身潜在的价值,更要了解自己的不足,方能补过拾遗,发挥自己最大的教育能力。

于是,我尝试抛开枷锁,抽丝剥茧自己的教学,把专家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贯通融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努力倾听学生真实的表达,给出最真诚的反馈,我想,这样聚焦于“人”的教育,不就是新教育最好的践行吗?

公开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我也在这样的探索中看见了自己的力量,看见了自己,就知道怎样才是对的,知道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我也对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六个维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段故事,在求变自新中笃行。

我发现学生的语文实践仅仅在课堂上是不够的,一个老师必须带领他的学生回到生活中,用语文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文字记录生活,所以,随笔就成了我和学生之间的一个约定。每一个夜晚我都在阅读孩子们的随笔中度过,静静感受着发现和美好。有一天,我在孩子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妈妈是一个严厉的人,我很怕她,今天妈妈却说:“不是你怕我,而是我怕你,怕你生病,怕你吃不好,怕你学不会……”我突然想起之前所学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我一直以为“恐”是怕的意思,这一刻我才明白,怕是担心,担心就是爱,我怕妈妈,可能因为我很爱她,有时候,我也怕郝老师,可能因为我也很爱她……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文字背后的故事,更为孩子心灵的触动,生命的成长,这样美好的情感体验是我最初未曾想到的,只有走的远了,我们才会有更多美的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更多生命的成长故事。



追随新教育,践行新教育,需要经过见学生、见自己、见成长的过程,这是通往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通往理想的道路,是由“行走”所决定的:行走,就是方向的道路;方向,就是信念的道路;信念就是“师爱”的道路;师爱,就是学生的道路;学生,才是教育的道路……我相信,走下去,就会看见教育的无限风光,看见生命的蓬勃成长、看见心中的星辰大海、看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未来!

没有看见,不是因为你的目光不够长,而是因为你的脚步不够远。我愿在新教育的路上风雨兼程,只为更多美好的相遇,更多生命的“看见”!


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赵君:同生共进,向美而生——守望着自己的那一片“植物园”,终会等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薄惠琳:追随那道光——重拾信心和对生命的信仰
陈梦:我有一间教室,名叫“彩虹之上”——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王冬梅:美好,总是始于遇见——唤醒,丰盈,成长
刘春娥:守望,诗与远方——守望源于生命的在场、当下的悦纳和灵魂交汇间的滋养
吴国珍:叙事探究,滋养教师回归心灵——叙写教育故事,收获心灵成长
生命叙事——生命的姿态与精神的出路
生命叙事|挑战,踏上超越之路——醒来,遇见生命的明媚
王辉霞:如何更好地完成年度生命叙事?——用心讲好自己的生命故事
新教育的年度生命叙事意味着什么?——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
选择滚烫的人生!2020,我们的生命之歌——新网师2020年度十佳生命叙事集
守望美好,致敬行者!——2021年新教育实验热词实事掠影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