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渝烊:这里,有一片滋养生命的沃土;李霞:擦亮每个平凡的日子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这里,有一片滋养生命的沃土

作者|彭渝烊   

实验小学副校长

来源|旺苍新教育


旺苍这片神圣的沃土,滋养着川北儿女!我怀揣着教育梦想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十一年间,我从农村到县城,从普通教师到校长助手。我坚信:在这片沃土上定会呈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的怡人景象。



刚到实验小学,迎面而来的是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声声稚嫩的老师好。校园内,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桂花树静静地伫立、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朵悄悄地绽放、一棵棵生机盎然的小草默默地生长。教室内、墙壁上、走廊中,处处都渗透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和学校精神。校园的人、校园的景、校园的物,都在讲述着“居静幽处笃志,于无声处育人”的故事。

“与我六年同行,给你一生精彩”是学校的办学愿景,而“亲历孩子拔节成长”则是全校老师的莫大幸福!近年来,学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更能带给老师成就感的,还是那些“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觉醒重生”。

有一个叫石头的孩子,曾经是学校的“名人”。他因受原生家庭和天生身体缺陷的影响,在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产生了怪异。大家几乎是“谈之色变”,谁见了他都要避让三分。他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效果甚微,到后来放任不管。作为老师,难道我们可以不管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秉承“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孩子不等于问题”的理念,开展了对石头“一生一案”的专项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每当有老师谈及石头身上暴露出的问题,校长说这只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小顽疾”,并非“不治之症”,关键是引导“要他变”转为“他要变”。


面对石头的教育,新网师榜样学员赵玲老师“勇挑重担”。网师课程《儿童的人格教育》给赵老师的育人指明了方向。赵老师结合儿童人格的统一性,认真分析石头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准症结后采取“一病一方”。老师与他一起共读,让他承担班级清洁工具的管理,体现自我价值。学校也利用“新父母学校”和家校共育委员会,定期邀请石头父母参与学校监督和管理,教给他们家庭教育的方法。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慢慢地,石头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违纪违规的次数减少了,以前嫌弃他的同学也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了,他的脸上多了些许笑容。

每每有教师反映学生难管的时候,我都会轻声细语道:“办法总比问题多,静待花开总有时。” 一个个问题孩子的转变,彰显了学校管理的精细和教师育人的智慧,更促进我们不断探索前行。

新教育春风吹拂旺苍,在实验小学这片沃土上,不同的孩子进来,我们提供好的阳光、空气、养分,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样子健康茁壮成长。霞光穿越晨雾的早上,晨诵与黎明共舞,每间教室里传出琅琅书声,书香校园气息扑面而来。

那些吟诗高歌的午后,走进完美教室,精美手工、泥塑陶艺和文化元素与孩子们的脉搏一起跳动。安静中老师们用笔尖挥写鎏金岁月,讲述春去秋来的漫漫记忆,一双双小手在老师肩上轻轻捶捏,满身疲惫荡然无存,唯有幸福在心中蔓延!突然发现,我们心怀善念,养正童蒙,在沙漠发现绿洲,共同向着明亮那方。

行动催生力量、坚持拯救迷茫,育人之任、情出于心,你若静待花开花有情,你若静观绿水水含笑,你若不忘初心,幸福就在眼前。我校把“晨诵、午读、暮省”作为儿童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五步渐进”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并形成旧知温习,新知初探,新知释疑,新知巩固的“四知”教学模式,让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


母亲节的早上,一群可爱的孩子手拿鲜花冲进教师办公室,向我们鞠躬,响亮地对我们说“彭妈妈,陈妈妈,何妈妈......节日快乐!”满屋子的感动让我们热泪盈眶,那些散发手心余温的花,那些情真意切的祝福语,只愿一切美好不被辜负!我们相信,他们记住的不仅仅是母亲节,而应该是我们已经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如今,在美丽的实验小学,在香樟树、桂花树的角角落落,孩子们被花香萦绕着,被油墨书香润泽着。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脚下这一片滋养生命的土地。今天,我们用爱浇灌这一株株幼苗,来日,我们将会迎来绿树成荫、桃李满园。


擦亮每个平凡的日子
作者|李霞
普济中学教师
来源|旺苍新教育

当孩子看到你特别认真地阅读一本书时,你知道他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儿子在书中悄悄留言:“妈妈,加油,反正我支持你。妈妈,加油,恭喜你读到一半了,我永远支持你。”原来,儿子想要一个热爱学习的妈妈。我阅读的这本书,它的名字叫《新教育》。因为这本书,我加入了新网师,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很多变化,我的故事从遇见新教育开始。

2018年5月,在青涛校长的带领下,我与本校几位老师到成都学习。在成都,我遇见了王兮老师。她的分享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美好向往,教师原来可以这样当,课文原来可以这样上,教育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诗意!


回到旺苍后,我马上买了一本《新教育》。书中关于新教育的理念和十大行动的介绍深深打动了我。我跃跃欲试,我想做新教育。当时全县还没有全面推广新教育,毫无经验可循。可我不想等,那就先做起来吧。于是,我的初2017级2班有了自己的班名、班歌、班诗、班徽,有了崭新的班级考核制度。我们从“培养卓越口才”和“师生共写随笔”开始做起。做着做着,我发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生命就是书写一个故事,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在我的家里放着十几个班级日记本,那是我和学生共同的记忆,里面写得好的文章已被学生整理成电子档,我现在尝试把其中一些文章分享到公众号里。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是怎么开展这个活动的?

最开始,每个同学每天写一篇,结果绝大多数同学只是敷衍我。后来我改变方式,全班同学分成六个组,每个组一个本,组员轮流写这样,每个同学每周写一篇即可,但相互要点评。慢慢地,日记的内容丰富了,也真实了,记流水账的少了,写自己思考的多了。实施班级多元梯度评价后,金琼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有幸成为了小组长,虽然多了一份压力,可是我内心却很畅然 ……实行新的考核后,绝大多数同学能自觉规范言行……许多同学因为看到自己的进步而高兴,自信心得到大大增强。”

小伟同学在多次参加培养口才的系列活动后,写下《朗读的收获》,他用文字告诉大家“平时上台总不好意思,开始的时候我不敢,我没有那个胆子,很害怕……在多次上台中,我觉得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现在每次都想上台去,给大家分享我的知识,让我变得更好,让大家变得更好。”

共写随笔有什么意义呢?金琼同学在《新教育带给我们的变化》中写道:“每周五,李老师要收上去看,并给我们写‘点评’,其实是写鼓励我们的话。这一年来,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多年后,当我们翻开这一本本满是‘宝藏’的本子,该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同学们写日记,我也写,没有加入新网师前,我写在笔记本上,加入新网师后,我就在课程打卡群写,写自己的故事,写学生的故事,写我们共同的故事。在书写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金琼同学说她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我又何尝不是呢?和学生共成长的感觉,真好!

除了固定的班级日记,一些学生还会给我写信,小伟同学的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信里写道: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我知道,我的一些行为,一些举动,让您很失望,每次都是我们把您惹生气了,我也在慢慢地改正我的这些毛病……现在的您,让我非常感动,不像以前那样,一进教室就让我们很害怕的那种感觉,现在的你进教室带着微笑,用柔和的语气跟我们讲话……我的缺点,我会用我的行动去证明我在改正,我觉得我能改变的,我是优秀的……

写信的小伟是班上的调皮学生,他说他要改变,还说我变了,其实是新教育改变了我,尽管当时知道新教育,阅读《新教育》也才一周多的时间,但当时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愿望——我要改变!只是我没想到,我的一点儿改变竟对他产生如此大的心理冲击。可见,想让学生改变先改变自己!想以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来管理班级也是值得思考的。


学生进入初三最后一期,我打算给他们每人写一封信。同学们看到我写给他们的信,很意外,很惊喜,一些同学给我写了回信,我自然也很开心。程月同学在信中的一些话很触动我,我很感谢她,她说:“李老师,谢谢你的鼓励,没想到我作为班长做了那么多事,我有那么多的进步……李老师好的时候很好,不好的时候就是同学们讨厌的样子,而这个不好指的是没有冷静下来解决事情,这是你需要改进的地方。”能得到学生中肯的建议,真好!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春季开学延迟到了4月份,为了让学生们有积极的情绪学习和生活,我在假期中先后写了三次信,班长和学习委员也参与进来,信发到班级群,同学们相互鼓励,为即将来临的中考做准备。

和学生共同生活的三年里,我们用纸和笔编织生活,期间的苦与乐都是美好的回忆,曾经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不是有了结果才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结果。

今年是进入新网师学习的第四年,我的课程观、课堂观、学生观、育儿观深受新网师学习的影响。我将所学运用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收获很大,就连让我头疼的写作竟也变得没这么难了。

如今,家人对我在新网师的学习由不理解、质疑到现在的支持、肯定,这其实是对新教育的认可!

遇见了新教育,真好!因为遇见它,擦亮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相约“红城绿谷”,聆听幸福花开
殷才昌:构建“绿水青山”的“教育生态”
殷才昌:脚踏“双减”实地,擦亮教育“星空”
向荣贵:用行动引领校长和师生共读
秦梦:深深爱,缓缓说——与你同在的时光更有意义
吴尧达: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
做幸福的阅读点灯人——阅读,让孩子心灵飞翔
新教育榜样教师生命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