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如观音》第12课丨不知缘起和无常,就别说你懂佛法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大悲如观音》 第12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05dya2p2&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大悲如观音》第12课
昌乐法师·讲述
- 不知缘起和无常,就别说你懂佛法 -
前面如果说的是法门的话,接下来我们说她所到达的境界。修般若法门到达的境界是什么?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是菩萨的境界,是能于生死出入无碍。如果用《阿含经》的话来讲,就是烦恼已断,不受后有。这是境界。这个境界所表现出来的功效或者说结果,不是坐到佛堂里面,等大家来礼拜,也不是坐在佛堂里面等着大家送苹果来给他吃,而是度一切苦难,帮助众生出离苦海,这是效果。
所以以上从修行的法门,到境界,到功效,这是菩萨修行全程的展示。在这个展示过程当中,再问一句,她是如何度一切苦难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方法,这是境界,这就是神通。神通是在能力上演化出来的。
所以我们看,菩萨是如何如何有神通变化的?她的前提是通达空性,于烦恼出入无碍。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帮助一个人解决他的问题,这有点像家长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它有个前提是,这个作业你必须会,你不会咋整呢?不会你就没办法。你必须自己会,自己已断、已修、已证。这就是三转四谛十二法轮当中所说的次第。佛陀于他的生死已断、已修、已证,于解脱已证,这是前提。
这告诉我们,所有帮助人的人,你的心智要比被帮助的人心智要强,否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帮助人的人把自己给帮进去了,自己生烦恼。还有一种情况更糟糕,你不帮还好,越帮忙越乱,越帮越乱,这很麻烦。
所以空性简单的来讲,是我们帮助人的人要比被帮助的人情绪要稳健、心智要完整、智慧要通达。从更高的境界上来讲,你要于生死出入无碍,你要已经觉悟、已经得解脱,这才能够给别人提供最高效的、最具有效果的帮助,否则的话,我们只能叫陪伴。有个人在他身边借个肩膀靠一靠而已。这是《心经》当中所说的。
再看,《法华经》当中的精髓。首先,为什么要把《法华经》拿出来跟大家提一提?因为《普门品》是《法华经》当中的一品。《普门品》的全称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还有别的品,比如《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等等。《法华经》作为大乘佛法一部宏大的经典,记载了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法门。中国佛教描述佛法的两大部经典,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都跟观音菩萨有关,你看观音菩萨这个法门与众生是多么的有缘,或者说是多么的重要。
《法华经》当中精髓是什么呢?《法华经方便品》当中一直在诠释一个问题,在探索一个问题,说佛教到底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间?或者说佛陀觉悟于我们有何意义?他解脱了就解脱了,于我们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佛陀解脱之后七七四十九年,他放弃了安详与禅定安乐,而是奔波在恒河两岸弘法度生,历尽千辛万苦?整个《法华经》最重要的是讲这个,我们来一起把这个经文念一下。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经文当中提到了四个关键概念,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所有的信息,无论是方便的、究竟的、变了形的、世俗的、高远的,所有的信息都有一个指向和方向性,这个方向特别对于学佛的人或者对将来要弘法的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让大家圆成佛道。《法华经》开篇在序品之后的方便品就探讨了这个问题,众生与佛有缘。这个缘的属性是什么?这缘,如果说我们与佛陀的教义能够发生关系,这个关系将来的属性是,使我们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无论如何是这个法会、是我们因佛法能够相聚在一起的缘分。
这话很简单,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不想成佛,我们是没有真正缘分的,你与佛法是没有真正缘分的,你只是见到了佛像,没有佛法,因为佛法的所有的内涵与属性是为了让我们成佛。在这个基础之上,《法华经》在探讨,为何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那是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可能性。从根底上,从生命的属性上来讲,讲每个众生都会觉悟,这是大乘佛教里面讲的特别重要的。
因为我们所有的因缘都是为了将来的圆成佛道,所以这暗含着另外一个前提就是,这是根据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可能性、都有觉悟的能力,只因妄想颠倒而不能证得。于是观世音菩萨才以千百亿如是变化游诸国土,皆令解脱。为什么?她是能解脱的。在《中论》当中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叫龟毛兔角。龟是没有毛的、兔是没有角的,石头、沙子里面是榨不出油的,榨油能用豆子,这些都是前提。
而《法华经》当中都是研究这基本命题的。一,我们跟佛到底为什么有缘?这个缘到底说什么?佛对我们说的法,所有的法千奇百怪,复杂纷呈,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内涵是让我成佛。为什么让我成佛?因为我们能成佛,所以菩萨才去做如是变化度脱众生。这都是基本的信念。
如果以后别人问你为什么信佛?以前如果你跟大家说,佛陀会帮助我们,我们向佛学习,学习佛陀所说的法,以后你要更具体,是因为我们与佛有缘,佛陀所说的法都能够使我们解脱,为什么能解脱呢?因为我们有解脱的能力。如果我们自己能力还不足、信心还不够的时候,还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候,菩萨会来帮助你,这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心态,这是《法华经》。
再看,佛法的精髓在于无常与平等,这里的无常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不知无常、不知缘起的人是不知佛法的。缘起的基本内涵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诸可以理解成一切的意思,一切缘起法无常,一切众生无自性、无我。从平等上来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觉悟,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是平等的。
那它的内涵应该如何表述呢?表述的视角是什么呢?无常是佛陀觉悟之后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从宇宙人生真相的如实的角度于我们的一种表述,他希望我们能与他一样证知到宇宙人生的实相。这个实相是什么?实相不是实在有的相,而是如实的、真实状况,是无常。无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说众生生活在常我自性的、永恒的世界观当中。
这个平等是说万法皆有缘,皆是因为因缘所生,没有一法是自生,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这个和合而生的属性叫一切无常。所有的法都是这样,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这是平等,没有一法脱离于无常之外,这是平等。
那佛性呢?佛性是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从每一个众生都能觉悟、都具有觉悟的潜在能力这个角度来进行叙述的。所以我们愿意听佛性的教义,愿意去听平等的教义,我们不太愿意听无常的教义,这是人的习性。无论平等是视野的开阔性,还是佛性是自我肯定性的教义,众生都不够自信说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于无常的真实法义是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担当才能够去认知的。
这一点,《法华经》里面,也有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叫“抱着金饭碗去要饭”。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种种不幸,常常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自己的青春,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好一点,所以工作忙得像狗一样,结果我们只有工作,没有了自己想象当中的幸福生活。
如果用《遗教经》当中的话来讲,不知足者,虽处天上心尤不安;知足之人,虽处地上(虽然睡在地上),心尤安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其实我们不需要这么拼命,也能够很安乐。我们把快乐老早丢了,你想用别的东西去替代它,使自己更快乐,这个方法本身就是错的。因为如果你懂得了,活着,生命就具有喜悦和圆满的属性,那你的认知就不是抱着金饭碗去讨饭,放着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不要,而去要那些鸡零狗碎没有用的。
我们再从《阿含经》当中选一篇来让大家看一看,《杂阿含经》384经,讲关于四谛的经文。整个《阿含经》有一千多篇这种经文。这种经文当中没有劝导,没有修行结果的展示,完全是修行的过程和朴实的法义。
刚才说了,为什么大乘经典能够流行,而早期经典在中国这个大地上没落,是因为中国人在信仰上极其自卑,需要肯定,他面对无常是没有勇气、没有能力的,而走在信仰的路上是需要肯定,需要获得一种能力构建自己的人生。这个构建自己的人生获得的能力,一是平等观,二是佛性,这才是大乘佛法在中国流行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平等打破自己内心当中与世界的隔阂,与他人的隔阂,看到了外面更开阔的世界,而佛性是对自己觉悟的可能性、觉悟能力的一种认可。而无常恰恰被我们丢了。
我常常形容当前的佛教就是人们吃的那个桃子。桃子好吃,吃完了,把桃核丢了。可是你知道吗,对一个桃子来讲,最重要的不是桃肉,而是桃核。众生看到的只有桃子,不需要桃核,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路。
我们需要的是塑造自己的人生、给自己带来快乐愉悦的东西,而这个快乐愉悦是建立在人性贪婪的基础之上的。但桃核则不一样,桃核是去掉所有的贪婪,得到的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无常的教义是桃核,包裹桃核的是桃肉,是平等观、是佛性、是如来藏,是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原理。